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03-07刘海艳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4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兴趣小学语文

刘海艳

摘要:口语是民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表达自身意愿以及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有效方法。口语同时也是书面表达的重要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口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建立一个有效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平台,有效锻炼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章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兴趣;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把原大纲中“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是提法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赋予其新的教学内涵。把培养听说能力置于双向互动的交际活动中,这既符合学习语言的规律,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性。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现状

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且过于侧重识字、写字和写作、阅读,忽视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即使设计了口语交际的教学环节,也只重视听话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弱化了交际。在口语交际教学时,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单纯地听或说,没有重视交际双方的交流和具体的交际情境,学生之间的互动不足,导致课堂上往往是少数学生在进行对话表演,大部分学生只是作为观众,没有发言机会,口语交际成了一种单向静态的语言实践。此外,部分教师盲目运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没有结合学生的具体状况和生活实际,拘泥于教材,不能随机应变,缺乏创新性,从而导致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十分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学生口语交际水平不高,不利于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应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沟通的基本能力,在各种沟通活动中学习听、表达和沟通,初步学习文明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互动,发展合作精神。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善于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立激发口语交际的热情和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己思维的广阔性以及发散性。因为思维的广阔性不仅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条件,还是促进学生养成认真思考习惯的关键因素。老师要经常性地给与学生表扬和肯定,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表述。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时,可以组织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乌鸦的角色,从教学内容出发,给学生设定一个交际情境,如果第二天狐狸和乌鸦又一次相遇,那它们又会发生故事呢?老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故事补充完整。通过这样的情境对话,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

口语交际教学要求教师使用技能的语言,为学生创造接近主题的情境,通过活泼的语言描述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伸出我们的双手》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帮助他人。首先,询问他们是否得到过其父母或教师的帮助。如果有,可以让他们说说父母或教师是如何帮助他们的及其心理感受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指导,让小学生了解到帮助的涵义,学会帮助他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五角星或小微笑等学生喜欢的图形进行适当的评价,当他们在帮助别人的活动中受到称赞,就会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而这些激励的语言或形式可以有效激发他们对口语交际的学习兴趣。

(二)因材施教,灵活组织教学

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通过结合每一位小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比如说对于一些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以及语音基础比较差的小学生,教师应当针对小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训练;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小学生,教师应当多鼓励他们与他人及性交流,树立起小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上台回答问题,之后让其他人对其及时评价,不仅能有效锻炼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还能够有效鼓励其他小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对于自卑的小学生,要鼓励其大胆举手回答问题,同时教师还要给予鼓励和正面的评价,有效树立小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口语训练的效率和质量。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来锻练口头沟通能力。口头沟通是沟通的核心,口语交流是听说与交流的过程,这种互动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因此,教师可以选择更直接有效的教学手段,即创造情境,从而实现顺利地进行口语沟通的教学任务。如在学习《秋游》口语交际的教学中,可根据教材的要求,通过分角色表演的形式,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使得课堂气氛更活跃,教室形成了一个多向、多维的交互式沟通领域,每个人都扮演着沟通的角色,每个人都成为沟通的对象。同时,通过真实的体验,使学生在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中学会沟通。

(三)提供足够交流空间,让学生交流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充分的互动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如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是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来达到思想意识交换的目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个主要体现在老师和学生之间角色的互换来进行一种思想上的平等交流,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口述的教学过程。在口語交际教学中,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挥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口语交际的活动中,如集体式互动,集体式互动包括小组学习模式的交流、全班学生的共同交流以及面向社会的广泛交流等。这种集体式的交流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交际面,还能有效地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四)引导学生掌握交际方法,充分表达

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通过传授口语交际相关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的进行口语交际。在学生的训练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不断地尝试中,体会口语交际的实际价值。如在学习《木兰从军》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花木兰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然后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将“木兰从军”的故事表述出来,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能在提高课堂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综上所述,在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中,无论是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或策略,还是综合使用多种策略,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是否有助于促进学生口语交际兴趣、习惯、自信心的培养以及沟通、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小学正是孩子发展口语的最佳时期,教师应不辱使命,持之以恒,灵活自如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坚:浅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08(35):23-24.

[2]夏丽慧: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增刊2):275.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能力兴趣小学语文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浅谈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析如何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