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思考
2021-03-06袁华
袁 华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党培养和输送新鲜血液的重要使命,因此,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下,改进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夯实组织保障基础,发挥党建的政治引领带动作用,发挥优秀学生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为“三全育人”工作提供了政治引领作用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校包括高职院校独特的政治优势,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培养、吸收优秀青年学生加入党组织,确保党的建设事业后继有人是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还是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因此,党建育人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和“组织育人”长效机制,为“三全育人”提供了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落实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了政治引领作用。
1.2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增强了“三全育人”全员育人效果
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全员参与,育人不止于教师;全程推进,育人不止于教室;全面覆盖,育人不止于教材”,因此“时时地地人人”皆可为育人元素。在全员育人队伍中,除了学校的大思政队伍外,还需要包含和发挥家长、学生、社会各方力量。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里提到“党的基层组织应当把吸收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分子入党,作为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通过发展及培养表现优秀、学业优异、行为高尚的优秀学生加入党组织和把大学生党员培养成为优秀大学生活动,使得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靠近和加入党组织。这种优秀人才的“磁吸”效应,既充分利用了优秀党员学生在同龄人中的朋辈育人效果,也发挥了优秀党员学生的先锋模范带头促进作用,提高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中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充实了全员育人队伍,提高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效果。
1.3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对“三全育人”育人成效具有检测和推进作用
高职院校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手段,培养出符合进头脑扎实有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持续推进,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拥护信任,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满信心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要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通过吸引和源源不断发展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坚定,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优秀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正是对“三全育人”育人成效的最好检测和推进。
2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十八大以来,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都坚持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按照组织程序严格发展学生党员和开展日常学生党员培养、发展、管理、培训、教育等组织生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对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在坚定政治信仰,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进入新时代后,面对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和多元文化冲击的复杂环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特别是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须改进的方面。
2.1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部门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沟通机制不畅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都是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人才,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协同育人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育人过程中沟通机制不畅的原因,高职院校学生在从入学到毕业的不同阶段,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主体分属于不同部门,呈现单一、阶段、分散特点,不同部门之间对育人工作缺乏系统规划和有效沟通,导致存在沟通不畅等问题[1];另一方面是合力不足的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居于主体地位,其他各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思政发挥协同育人作用,由于不负责党建工作而对学生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关心、指导不够,导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不足,难以形成有效合力[2]。
2.2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育人能力不强
随着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学生规模逐年增加,给高职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也给学生党建工作增加了难度。目前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党员的任务主要集中在辅导员和二级学院(系)领导身上,造成了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和学生管理工作队伍重合,且党建工作基本上由辅导员负责,因此党建队伍结构和人员配置不合理,党建工作专业化程度不高。高职院校扩招造成了辅导员队伍人员不足,且流动性强,相对稳定性不足。辅导员平均年龄偏低,工作经验不足,虽然说辅导员按照1∶200比例进行学生管理,但是还要加上承担安全教育课、就业与创业等课程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学籍管理、档案管理、奖助学金评定等学生管理模块建设任务,大量的学生日常事务性管理工作耗费了辅导员的大部分精力,花在党建工作上的时间不够。年轻的辅导员政治素养不高,政治理论水平低[3-5],又缺乏系统的党建工作业务培训,在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导致学生党建工作队伍育人能力不强。
2.3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创新不足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手段创新带来了机遇,微课、慕课、微视频等信息化教学改革大幅度增加了教学新颖度并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由于缺乏育人活力,创新性明显不足,导致育人效果不明显。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导致管理难度加大,使得高职院校将精力花在常规管理上过多,忽视了学生党建工作。部分高职院校投入不足,学生党建资源不足,缺乏实践性教学场所。一部分党务工作者干事创业热情不足,岗位责任感不强,创新意识缺乏。一部分党务工作者对信息化技术运用不足,未能发挥新媒体技术长处,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简单的讲座、文件学习为主等理论灌输形式,工作手段和工作方式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6]。
2.4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
由于受生源素质和培养时间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将学生学习成绩作为学生党员考核的主要标准,存在选拔机制不合理问题。生源素质普遍不高,受社会多元价值观影响,只关心自己的生活和发展问题,缺乏对国家和集体的充分认识;入党动机不纯,学生功利化和实用主义倾向明显。由于培养时间受限,造成“一年级基本不发展,二年级少数发展,三年级大发展,临毕业时突击发展”的情况,出现了“重发展、轻教育”现象,对学生入党前的考察发展工作上很重视,对学生入党后的教育和培养力度不够。学生一旦发展成为预备党员后,马上面临顶岗实习和就业压力,学校和顶岗实习单位之间沟通渠道不畅,这一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和考核基本处于真空状态,后续教育和管理难以把控[7],导致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足。
3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策略
3.1 机制创新,打造思政党建一体工作模式,利用大思政协同育人力量促进学生党建工作
按照“三全育人”理念,高职院校纷纷形成涵盖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各阶段全过程,从课上到课下、线上到线下、校内到校外各时段360度无死角,构建全员育人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长效机制。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可以利用“大思政”育人力量,打造思政党建一体工作模式[5]。除辅导员、班主任外,还要把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纳入学生党建工作体系,建立党建工作联系制度。如建立校领导联系二级学院党总支、职能部门领导联系学生党支部制度和教师党员联系班级制度,教师党员担任学生培养人制度,改变现在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职能部门参与不够、教师参与不进、学生党建队伍人手不够的现状,壮大学生党建育人力量。
3.2 组织创新,加强学生党建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党建队伍工作能力
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学生党建队伍,在高职院校发展扩张阶段,改变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人员来源单一局面。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应该打破院(系)局限,通过干部联系制度和党员担任培养人制度,吸收思政教师、课程思政教师、管理人员进入党建队伍,改变二级学院(系)党建工作人手不够的困境,扩大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立党员学习制度,提升党务工作者的理论水平、自身的党性修养、综合素质和工作热情。通过对党务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学生党建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整体水平。遵照“早启发、早引导、早发现、早培养”的学生党员发展规则,在学生还是入党积极分子或者还处于发展对象时,党员教师要为其培养对象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并定期进行讨论,全方位持续强化对培养学生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培养对象的教育和指导,强化价值引领和全面考核,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学生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3.3 载体创新,丰富育人载体,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吸引力和感染力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打破了教师权威和知识垄断,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了便捷,增强了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性,也带来了长尾效应失效、垃圾信息泛滥和信息失真。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就需要学会利用新媒体优势,提高党建工作的新媒体运用能力,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学生党建工作者要加强学习,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党建工作交流平台,利用声音、图片、视频等手段把党建学习资料优化整合并转化为图文并茂的学习内容,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育方式,充分利用终端学习便捷性,及时传递党建信息,使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会议、文件精神迅速传达到学生党员心中,引领学生党员思想和行动,加强学生党性修养。打造实践育人基地,高职院校还要积极利用红色教育资源,走出校门接收革命洗礼,利用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和服务意识等,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党建工作实效。
3.4 方法创新,提高学生党员的存在感和曝光率,发挥优秀党员示范引领作用
大学生党员是广大高职学生中的“关键少数”[8],他们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既直接影响了高职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效果的“标度尺”,衡量了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成效。如何发挥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必须要进行方法创新,搭建学生党员实践活动平台,打造学生党员学生服务平台、开通学生党员展示平台,利用学校宣传栏、校园网站、微信平台等载体进行“优秀党员风采”宣传展示等途径,让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在学生中“动”起来、“亮”起来,提高学生党员在校园和学生中的“存在感”和“曝光率”,才能让广大高职院校学生感觉到校园里学生党员的存在,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监督和学习。这样通过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让同龄人带动同龄人,促进学生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高职学生党员作为高职院校学生队伍中的优秀成员,是“三全育人”队伍中的重要学生力量。高职院校要改进学生党建工作,发挥好高职院校优秀青年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引领作用,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对学生群体的政治引领能力,增强高职院校协同育人合力,进一步引导和促进广大高职院校青年学生成长为“又红又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