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学校护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路径

2021-03-06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教研组双师改革

张 燕

(北京市昌平卫生学校,北京 102200)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制定是深化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也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2019年2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介绍《方案》的主要内容和下一步贯彻落实的考虑时,提出职教改革方案的7个方面,其中之一是:促进产教融合,实施校企“双元”育人机制,狠抓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打一场职业教育提质升级攻坚战。“教师、教材、教法”(统称“三教”)贯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技双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三教”改革事关“谁来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三教”改革也是一个综合性的改革,教师是主体,教材是载体,教法是导体,其中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材改革的实施者,也是教法改革的执行者,因而,在“三教”改革中,首先要提高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质量。对此,《方案》提出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改革路径[1]。《方案》中还提出“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教师队伍发展明确了定位,给出了标准,指明了方向。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能最大限度发挥团队创新作用,通过教师教学合力提升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和发展也为教师个体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和机会,促进教师个体专业素养提升,拓宽教师职业发展路径,由此形成团队和个体的良性互助发展。

1 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内涵

教学创新团队是指以专业课程建设为载体,以教书育人为目标,为完成某个教学目标,由团结协作、共担责任的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组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能够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和能力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发创新教学实践的教师群体[2]。

2 影响护理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因素

2.1 教师协作意识不强,停留在“单打独斗”的传统思维中

护理专业课教师中每位教师任教课程的方向和授课内容差别较大,教师专注力聚焦在个人教学中。教师之间的交流停留在个人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和课堂管理中,对于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深入有效的教学方法等研讨不充分,且教师鲜有机会通过团队合作方式完成中长期科研项目。部分教师进行的科研项目也是独自申请、独自进行、独自完成,其他教师参与度不高。专业课教师中团队协作思维和意识尚未形成,无法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和优势。

2.2 教学创新团队成员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中职院校教师人才队伍在学历层次、专业素养、实践教学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笔者所在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65%,研究生及以上占比18%,“双师型”教师占比45%。教师学历层次有待提高,大部分教师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缺乏继续教育机会,因而对知识和技术的了解较为有限;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升,这些因素极大阻碍了产学研协同发展,也制约了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2.3 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缺乏核心和领军人物

护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需要有高水平的专业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或者骨干教师在个人专业素养、业态发展、团队建设、课程模块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创新意识等方面有明显优势,能够吸引和带动一批教师参与合作,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但由于大部分中职学校专业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储备不足,并且实力相对薄弱,因而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缺乏核心竞争力和领军人物。学校聘任的企业兼职专业技术人才多在学校从事教学活动,和学生接触较多,虽然兼职教师在掌握行业发展动态、新技术应用、学生岗位能力标准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学校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之间沟通较少,因而对学校教师而言,存在信息掌握不对称、不及时、不深入的情况。

2.4 学校教学平台、资金支持不足

目前中职学校招生数量和质量连年下降,教师从业自信心不足,对学校未来发展和个人职业发展定位不明确。中职护理院校提供的教学平台有限,大部分护理教师立足于教学工作,深入企业和医院进行中长期学习的机会较少,对于护理行业的前沿发展和企业需求等了解不足,因而容易出现学校教学和临床实际脱节的情况。另外,中职学校的财政资金来源单一、有限,且更多用于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硬件建设,对于教师软实力提升的资金投入不够,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3 护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路径

《方案》提出,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进行模块化教学。《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经过3年左右的培育和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示范引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职业院校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的情况下,结合职业院校“三教”改革背景,探索积极有效的措施为教师“赋能”,从而有效促进护理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笔者提出以下建设路径。

3.1 以“三教”改革为突破口,促进护理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三教”改革背景下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培养和推动教师发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取得“双师”资格,不断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适应职业教育信息化趋势,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教法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对接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全面开展优秀教师精品课展示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骨干教师及优秀教师精品课展示活动,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升、互助成长,营造良好的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氛围。鼓励教师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充分利用企业实践机会,提升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提升。

3.2 培养护理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和协同发展意识

护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制订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团队共同遵守的规则,在共同目标指导下,护理教师达成共识,团队协同发展,团队成员之间形成较为默契和良好的人际沟通关系。在团队共同制度和规则约束下,能按照团队制订的计划执行、配合、完善、反馈、反思、纠正,在完成好个人分工的情况下积极与团队成员分享和沟通,形成团队核心价值观,并在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共同努力,发挥团队合力。将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与教师职业发展相融合,“以教学为中心专业化、以课题为导向规范化、以成长为目标阶段化”,在教学工作、项目进展和阶段性成长方面,充分尊重教师的想法,给予教师更多团队支持,使教师在团体建设中收获成长和成就感。

3.3 发挥教研组作用,促进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定位和发展

教研组内进行中年教师带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带非骨干教师、实践技能强的教师带整组教师学习和展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等,形成积极主动学习、成长的教研组氛围。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领导和带动作用,组织教研组活动,对专业课课程开发、课程设计、项目模块化教学等进行研讨,提升教研组教科研能力以及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力。同时又不限于教研组的框架和组织结构,打破不同专业和课程类型划定的教研组之间的组织壁垒,将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由教师个体间行为上升为“组织联盟”的战略高度[3]。

3.4 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加强学校与医院、药企的沟通合作,了解医院对护理岗位的需求和要求,教学中对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将医院护士爱患护患的职业素养、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并贯穿教学全过程。推动校企合作纵深发展,吸纳医院以及企业中的高水平医护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加入教学创新团队,充分发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在技术方面的优势,促进专业课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建设校企合作培训基地,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流通机制,促使创新教学团队教师在专业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团队建设能力、服务意识、实践教学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在“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可以“三教”改革为切入点,通过“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成长。同时,激发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教研组的团队基础性作用,打破教研组的组织壁垒,充分发挥教师创造力。学校提供平台支持,帮助教师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和医院寻求深层次合作,形成“四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共同打造护理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教研组双师改革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