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中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3-04尚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4期
关键词:副反应中风病病症

尚峰

“中风”属于一种中医称谓,急性缺血中风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脑梗死,临床研究认为急性缺血中风占整体中风病的80%以上,在生存下来的患者中存在至少8 成的致残患者,因此这种病症对人类的正常生命安全具有严重的影响,也对患者和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为有效的防止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出现,提升临床治疗的总体效果,临床研究一直在进行不懈的努力。本文从中医治疗的角度出发,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急性缺血中风进行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56 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采用入院挂号奇偶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 例。本文观察组中男14 例,女14 例,年龄23~78 岁,平均年龄(58.46±13.05)岁。对照组中男13 例,女15 例,年龄22~80 岁,平均年龄(59.48±14.0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入组研究对象经过诊断均得以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所有调查对象的临床资料递交伦理委员会审核并获得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本文所有患者经诊断均被确诊为缺血性中风,中医诊断符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当中的相关原则,西医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当中的标准;②所有患者年龄均在18~80 岁;③患者中医诊断为肝肾阴亏、肝阳偏亢型缺血中风病,西医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④患者病程均不超过4 周;⑤所有患者存在有CT 和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的诊断依据;⑥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中风病辨症分型在肝肾阴亏、肝阳偏亢型以外分型的患者;②合并有急性脑出血、其他脑血管病变的患者;③非首次发病的患者;④存在同侧病灶史或存在后遗症的患者;⑤存在完全性失语的患者;⑥合并严重的心脏、肝脏、肾脏、造血系统、内分泌、严重的原发病、精神病患者;⑦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治疗,无法判定疗效,资料不全而对整体临床疗效评估产生影响的患者;⑧因为多种原因不能完成治疗工作而中途退出研究组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西医方案进行治疗,为患者用药甘露醇125 ml,积极的对患者降颅压,用药1~4 次/d,用药胞二磷胆碱,剂量为0.5~1.0 g,用药1 次/d,对患者选择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规格:100 mg×30 s×3+1000 mg×100 s)用药,100 mg/次,1 次/d,同时用药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171,规格:40 mg)120 mg,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 当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 次/d,持续进行2 周治疗作为1 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中西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西医治疗方案和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之上对患者配合中医治疗,中医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采用平肝熄风汤口服,该药物的主要方剂为:怀牛膝25 g,代赭石35 g,生龙骨32 g,生牡蛎32 g,龟板22 g,白芍18 g,茵陈蒿18 g,玄参12 g,天冬10 g,川楝子12 g,炙甘草12 g。若存在眩晕头痛症,需要加天麻15 g,钩藤18 g;若存在多梦或失眠,则需要加夜交藤22 g,茯神20 g;口眼歪斜者加全蝎5 g,白附子12 g。在药中加入1200 ml 水,先用大火煎5~10 min,之后转温火煎45 min,最后取汤汁200~250 ml,对患者分早、中、晚3 次温服。1 剂/d,每2 周治疗作为1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副反应发生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的Hcy 和CRP 水平。①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等相关文献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制定基本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 个等级[1]。如果患者治疗之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之前相比降低>90%,说明临床基本痊愈;如果患者神经功能和治疗之前相比减少为90%~45%,说明临床显效;如果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之前相比降低在18%~44%,说明有效;如果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7%,说明为无效。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治疗后的副反应主要包括过敏反应、可逆性耳鸣、暂时性耳聋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其中基本痊愈8 例,显效12 例,有效4 例,无效4 例;对照组治疗效总有效率为53.57%,其中基本痊愈3 例,显效10,有效2 例,无效13 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的53.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416,P=0.0089<0.05)。

2.2 两组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副反应发生率为17.86%,其中过敏反应2 例,可逆性耳鸣2 例,暂时性耳聋1 例;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为14.29%,其中过敏反应3 例,暂时性耳聋1 例。两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24,P=0.7160>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cy和CRP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cy 水平(11.50±2.31)μmol/L、CRP 水平(10.30±3.11)mg/L 均低于对照组的(18.45±3.46)μmol/L、(13.82±4.16)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cy 和CRP 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cy 和CRP 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中风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危急重症,这种病症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最近几年因为我国人均年龄结构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这种病症的发病率存在明显增高的趋势,如何防止该病症的出现成为对该疾病进行治疗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临床对这种病症进行治疗的方法和手段较多,可以积极的对患者进行辩证分型、分期治疗,也可以选择采用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2-4]。

从中医角度而言,对患者经方治疗或名家用药都能够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通过辩证治疗的原则和整体观念的指导,对患者治疗的时候用药的角度较多,所取得的效果也各有所长。最近几年对缺血中风病的发病机制探讨工作进一步的深入,很多医务工作者认为该病症是因为多种原因综合作用而导致的结果。在治疗过程中强调标本兼治,中西结合,要积极的对患者进行静脉用药,同时也要口服西药方剂,这样才能够发挥有效的治疗功效。中西医结合用药可有效的缩短患者用药的时间,对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坚持中医辩证治疗的原则,用药平肝熄风汤随证加减,同时配合西医治疗的方案,能够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对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促进患者病症的康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还能积极的对患者的Hcy 和CRP 水平进行改善,体现出了用药的价值性。而本文所得结果也和丁利[5]在研究中所取得的效果存在相似处,可以在学术上进行相互的论证。

综上所述,对急性缺血中风进行治疗时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手段可以提升整体治疗的疗效,减轻机体副反应出现的几率,对改善患者的Hcy 水平、CRP 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一种优质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副反应中风病病症
崔金海应用调气化痰法预防缺血性中风病复发的经验探讨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青春期病症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晚产褥期与经后放置活性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比较分析
一分为三辨证方法在出血性中风病的应用研究*
强制免疫副反应死亡补偿机制的探讨
论中风病三期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