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红萝卜》中的“火”原型意象
2021-03-03张明月
原型批评自弗瑞泽《金枝》一书中对神话仪式的探讨而来,后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理论进行补充,并最终由弗莱提出“原型批评”这一概念而发展完善,形成了一套独立的批评体系,打破了新批评狭窄的阐释模式。“原型”作为关键,弗莱认为是一种典型的或反复出现的形象,可以供人们交流沟通,因此他认为可以通过解读文学作品中的原型来把握文学的共性和演变规律,并由此与人类社会发生联系。“火”作为重要意象,在人类世界中起着非比寻常的作用。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一书中指出,“火”具有净化与毁灭的双重象征,普罗米修斯盗火、总在火中出现的神祇、凤凰涅槃传说等中的火都代表着升华,是生命之火。同时,火的世界也可以是一个凶险的魔怪世界,如后羿射日、刑天舞干戚(大旱枯死的庄稼)等,这些火代表着毁灭,是死亡之火。在《透明的红萝卜》这部作品中,“火”意象同样对黑孩的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给黑孩带来了希望,也促使他走向灭亡。本文从弗莱原型批评的角度解读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力图通过对“火”这一原型的解读,看到以黑孩为代表的个体生命的挣扎。
一、升华的生命之火
作为《透明的红萝卜》的灵魂人物,黑孩与火有着复杂的联系。他像个行走的小火苗,以生命自身的热量在凄风苦雨中倔强生长。他迷恋各种各样的火,在他眼里,他喜欢的人也都具有火一般的特质。这些火让黑孩由冷漠开始走向鲜活。
(一)自我隔绝的小火苗
黑孩是个身世凄惨的小孩,被后妈虐待,生父生死未知,在周围人的冷眼中,他像个野兽般生长。自然与人类社会一起给黑孩带来无尽的苦难,饥寒、暴力和冷眼如影随形,于是黑孩从一个说话就像“竹筒里晃豌豆”的灵性小孩成为一个长着大眼睛、细脖子、鸡胸脯,不再开口说话的怪异小孩。
故事开篇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在秋天一个潮气很重的早晨,大人身披夹袄,而黑孩却赤脚光脊梁,只穿了一件肮脏的大裤头子,众人看着他光着的背感到身体阵阵发冷。之后,天气变得更冷,老铁匠已经穿上了棉袄,黑孩却依旧不知寒冷般,“赤脚踩着石头上积存的雨水走过工地”,做活的人们看着他,脸上露出怜悯加敬佩的表情。身处村庄权力顶点的队长对黑孩的日常问候是:“你这个小狗日的还活着?”“我寻思着你该去见阎王了。”对于这些刺耳的声音,黑孩没有任何回应,他始终保持沉默,因为他另有一个美丽鲜活的世界,那个世界里有美妙的声音,有会吻他的鱼儿,还有温暖的河水。为了活着,黑孩封闭了自己内心的一切情感,将这生命燃烧着的微弱的小火苗封闭在了自己心中的一方小天地,只有这样,他才可以保存生命的热度,让他可以在意出天外,神与物游的时候感受到一丝温暖。
黑孩的心中燃烧着一簇火苗,但这火苗既不热烈也不滚烫,他的身体是个漆黑的铁炉,既隔绝了自己也隔绝了他人。黑孩的世界如荒原般恶劣,但自我隔绝却使他找到了生存的法门,于是黑孩冷漠但却保留着生命的热。
(二)对火执着的迷恋
正如火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在恶劣寒冷的环境里黑孩迷恋火,外界的火给他带来希望,让他重新变得有温度。
1.有形之火温暖躯体
《透明的红萝卜》中不止一次提到了黑孩对炉火的迷恋,自然界实在的有形之火让黑孩的身体不再遭受寒冷的侵袭。
第一次是黑孩在桥洞里弄灭了炉火,小铁匠重新将炉火生起,“几缕强劲有力的暗红色的火苗蹿了出来,煤着了”,黑孩发出了兴奋的一声“噢”。之后就是黑孩对打铁时溅到自己身上的火星的迷恋:“火星飞到了黑孩裸露的皮肤上,他咧着嘴,龇出两排雪白的小狼牙齿。钢火在他的肚皮上烫起几个大燎泡,他一点都没有痛的表情,眼睛里跳动着心荡神迷的火苗”。“钢花与黑孩肚皮相撞以及反弹后在空中飞行时,空气摩擦发热发声”,但黑孩却显得很快乐。即便这些火带给黑孩疼痛,但他对火的迷恋更胜于这些火燎的伤痛。文中还提到老铁匠给黑孩褂子穿,但黑孩穿上衣服后显得非常难受,于是拒绝穿衣,此时小铁匠对黑孩说道:“黑孩,怪不得你死活不离开铁匠炉,原来是图着烤火暖和哩,妈的,人小心眼儿不少。”这些揶揄的话也从侧面反映了黑孩对炉火的迷恋,虽然黑孩只是很巧合地到了铁匠那里,但这些实在的火却也使得黑孩的身体不再寒冷。
2.无形之火溫暖心灵
黑孩几乎漠视身边的所有人,包括他那酗酒打人的后妈,但却对小石匠、菊子和老铁匠有过情感的波动。关爱的力量像火一样,给黑孩的世界带来光明与温暖。
黑孩对小石匠、菊子和老铁匠的情感波动都是从“你冷不冷”开始的,这句话不仅是对黑孩身体的关心,也是对黑孩内心的关照。就如之前提到的,黑孩的冷漠自闭只是他保护自己的手段,其实他的内心柔软敏感(参见文中对黑孩梦幻世界的描写),所以这三个人的话叩响了黑孩内心的大门。像他们这样不在乎周围人的眼光,在自身艰难处境之外还愿意关心孩子的人,他们的存在本身如同燃烧的火一般,温暖而有力量,所以黑孩对他们的亲近是意料之中的。
在黑孩的眼中,这些愿意关心自己的人也像火一样。小石匠火红色的运动衫领子耀眼得就像一团火,这大红色的运动衣就像火炬一样燃烧着。初见菊子,黑孩看见“姑娘的嘴上有一层细细的金黄色的茸毛”,之后二人又是以“深红色的菊子和淡黄色的小石匠”这样的形象出现。初见老铁匠,黑孩觉得他的“脸色像炒焦了的小麦,鼻子尖像颗熟透了的山楂”,老铁匠在唱着那些古老的戏文时“双眼恰似两粒燃烧的炭火”。黑孩眼中自己喜欢的人有着火一样温暖的颜色,他们让自我隔绝的黑孩感觉到外界的温暖。
(三)燃烧到极致的火:透明的红萝卜
随着黑孩的逐渐鲜活,渐入佳境的还有其他人的情感,于是有了全文最温暖的场景:老铁匠唱着古老的戏文,小铁匠、菊子、小石匠和黑孩坐在炉火烧得很旺的温暖的桥洞里,大家一起烤着吃黑孩偷来的胡萝卜和地瓜。在这样气氛圆融的时刻,黑孩见到了那命运般的“透明的红萝卜”:“光滑的铁砧子,泛着青幽幽蓝幽幽的光。泛着青蓝幽幽光的铁砧子上,有一个金色的红萝卜。红萝卜的形状和大小都像一个大个阳梨,还拖着一条长尾巴,尾巴上的根根须须像金色的羊毛。红萝卜晶莹透明,玲珑剔透。透明的、金色的外壳里苞孕着活泼的银色液体。红萝卜的线条流畅优美,从美丽的弧线上泛出一圈金色的光芒。光芒有长有短,长的如麦芒,短的如睫毛,全是金色,……”透明的红萝卜本身就是一个具象的火苗,金黄色的外观闪着光,里面是银白色流淌着的焰心。在“透明的红萝卜”出现的这一刻,所有人的感情达到欢愉的极点,这一刻生命之火燃烧到极致,但燃烧时瞬间的美丽绽放也伴随着燃烧后永恒的幻灭。
二、毁灭的死亡之火
正如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提到的,“火”意象不仅代表着升华与希望,还代表着毁灭与死亡。见到“透明的红萝卜”的那一刻,蕴含着毁灭力量的妒火也燃烧到了极点,从这一刻起,黑孩的人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一)燃烧到极点的欲望
《失乐园》与《神曲》中都曾提到人类“七宗罪”中“嫉妒”的威力,就连《圣经》也曾有这样的箴言:“惟有嫉妒,谁能敌得住呢?”而这具有强大破坏力的妒火在《透明的红萝卜》中也一步步诱惑着黑孩走向毁灭。
在炉边吃烤地瓜和烤萝卜的那一夜,黑孩感受到的爱意达到顶峰。那一晚,他有小石匠和菊子父母般的关爱,还有老铁匠师父般的悉心关照,正如那个美丽的透明的红萝卜一样,这是黑孩生命中最美最温暖的时刻。小石匠和菊子的情意也在那一晚之后以燎原之势燃烧,接下来的日子,他们不顾旁人的眼光陷入狂热的爱恋,他们甚至不再关心黑孩的情况,一连十几天都不来看他。但也因此诞生了黑孩和小铁匠的妒火:黑孩冷眼旁觀菊子与小石匠夜夜幽会,看着菊子姑娘紫红色的头巾轻飘飘地落到黄麻杆上,红格子上衣也落到地上,听着黄麻地里夜夜响起的幽会的号角——百灵鸟的歌声,脸上浮起仇恨般冰冷的微笑,小铁匠也恶毒地诅咒着这爱情,并日日买醉。这具有破坏性威力的妒火的力量慢慢聚集,预谋在某一天
结出恶果。
(二)燃烧后永恒的幻灭
在蕴含着毁灭力量的妒火的驱使下,小铁匠故意捉弄小石匠,引来了一场决定着他们命运的决斗。只是这场决斗让黑孩生命中好不容易燃烧起来的热情慢慢消退。
这场决斗本应以小石匠的胜利而结束,但黑孩却在蕴含着毁灭力量的嫉妒之火的驱使下,像个黑鸟一样袭向曾给予自己关爱的人。他在小石匠要打败小铁匠的最后关头选择了背叛,并最终导致小铁匠失手将石片砸向菊子姑娘的右眼。小铁匠和黑孩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可这胜利带来的只有无边的痛苦。即便报复了只顾自己欢乐的小石匠和菊子,黑孩所能感到的还是无边的黑暗与寒冷。决斗前,黑孩缩在角落里,使劲打着哆嗦。决斗中,黑孩远远地蹲着,不停地打着哆嗦。决斗后,黑孩蹲在最黑暗的角落里,牙齿“的的”地打战。黑孩生命中蕴含着希望力量的火此时完全熄灭了,再也没有人会像火一样温暖他了。小石匠和菊子走了,临走前甚至还给黑孩穿上了又厚又重的帆布缝的新衣服,仿佛这是他们最后的温度。但就如他们的离去,黑孩永远地失去希望了。他的那个透明的红萝卜——黑孩的灵魂之火也跟着小石匠和菊子姑娘一起离去了,他们带走了他生命中的光和热,此后黑孩感觉到的只有寒冷。此后,无论他如何拼命地寻找都只能是徒劳了,黑孩的人生只剩幻灭。
故事的结尾,因为不断寻找那个透明的红萝卜而被认为是小偷的黑孩被大家抓住,人们把他剥得精光,黑孩被迫回归生命最原初的赤裸,身体与灵魂一样空虚赤裸,他再无所凭依,像一条鱼儿一样游进黄麻地,游向自己那未知的命运。
三、结语
分析《透明的红萝卜》中的“火”这一原型意象,读者看到了黑孩的精神世界由一片死寂开始变得生机鲜活,但最终无可避免地走向了枯萎幻灭。在这起伏变化之中,“火”这一意象起了重要作用。解读莫言这一作品的文章众多,不乏深刻新颖之见,本文尽量在众多解读之外另找一条幽静小道进入莫言作品中的世界,窥见这位创作者幽深的内心世界,看见他作为一个饱含生命体悟的人在观照和言说着的那一个个以黑孩为代表、在命运的无常中痛苦挣扎的个体,思考人生与命运的无常。
(天水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张明月(1996-),女,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