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双轨制渐进结构改革分析

2021-03-02李亚飞周秀芹姜照华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5期
关键词:双轨制经济结构

李亚飞 周秀芹 姜照华

摘要: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概括出中国经济双轨制的渐进的结构改革的5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改革的总体设计”,第二个层次为“双轨制改革的四个维度”,第三个层次为“多种动力的带动和驱动层次”,第四个层次为“各类主体的改革行为”,第五个层次为“改革的政治和社会基础”;进而定量研究各种结构指标与要素(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从而测算出各项结构改革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在借鉴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经济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从“改革的主体—改革的动因—改革的行为”角度,设计各种改革行为(改革主题),从而更有成效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结构改革。

关键词:双轨制;结构改革;经济结构

一、双轨制的渐进的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本文的分析框架分为5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改革的总体设计”,第二个层次为“双轨制改革的四个维度”,第三个层次为“多种动力的带动和驱动层次”,第四个层次为“各类主体的改革行为”,第五个层次为“改革的政治和社会基础”,详见图1。

(一)改革的总体设计

在准确判断内外环境条件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上下结合,制定渐进的双轨制改革方案,并通过战略规划进行引领。这主要体现在历年的中共中央全会和人代会、政协会议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从总书记的报告到总理的报告,不断修改完善改革开放方案。而这些方案通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以及各类“发展规划”、“区域规划”、“产业振兴规划”等等而得到贯彻、深化,通过中国式的经济体制改革试验——总结经验——普及推广的科学程序,而引领企业、高校等各类主体的实施和持续快速发展。双轨制改革集中体现了民间自发力量、学界知识探索和高层政治决策的互动以及对改革的影响。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一些条件:尊重民间自发创造,敢于否定当下若干不合时宜的意识形态和法律陈规;相信知识的力量,以成熟理论去分析社会出现的问题;考虑现实复杂性,在实施改革时注意策略和步调。

(二)渐进的双轨制改革的四个维度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体特点是渐进的双轨制改革,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基于区间调控模式的双轨制: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结合;价格的双轨制:市场定价+政府政策;所有制的雙轨制:国有资本做大做强做优,民营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的双轨制:基础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在改造升级中持续发展,通过引进和自主创新使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渐进的双轨制改革符合中国国情,尤其是价格双轨制改革作为中国经济改革中创新性制度安排,实现了生产资料价格形成机制从计划向市场的过渡,在中国40年来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形成,极大地降低了体制转换改革成本,维持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实现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迅速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三)各类主体的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和创新的主线,100多家国有企业迅速发展成为世界500强企业,而迅速崛起的华为等民营标杆企业也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高校在垄断竞争和产学研合作的体制下不断深化改革,科研实力迅速提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大学在世界百强大学中的位次不断提升,促使全社会的人力资本不断提升;行政体制改革也不断推进,政府清廉有为,而通过不断的政策实验与持续改善,行政效率得以持续提高。绩效考核和分税制的实行,充分调动了各类官员的积极性和各区域经济力量的充分发挥。

分税制改革将中央、地方政府间边界建立在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之上,通过构建基于主体税种的分成制,构建了大国治理所必需的激励框架。税收征管努力的加大,带来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为财政公共化和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财源。分税制对地方利益的肯定,促进了招商引资和经济增长,也使财政支出呈现出生产偏向。地方政府的区域竞争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分税制集中财权使地方政府逐渐走向以土地征用、开发和出让为主的发展模式,从而形成了土地财政;与财政包干制相比,分税制是一个理性化的制度变革,其建立了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稳定互动框架,而以土地为中心的城市扩张模式是改革的重要成果。

(四)持续高速和中高速增长的带动力

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带动了房地产投资,并在不段完善的法律法规和金融等软基础设施等的推动下,促进了城市化、信息化,有力带动了经济增长;同时,沿海区域的中高端产业、FDI和进出口,都是快速增长的带动力量。

而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从1999年开始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振兴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分析发现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其民营经济发展差距呈强正相关性。

(五)不可逆转的循环累积效应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新时代,随着国际和国内市场条件的变化、要素成本的上涨和环境约束的增强,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驱动具有如下四个基本特征:具有不断发展壮大的创新群体和创新基地;具有四类催化要素,体制机制、政策引导、创新文化、年轻人创业;具备五种比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投入能力、人才集聚能力、成果产出与应用能力、开放网络连接能力、对外影响力和辐射力;具有三种比较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活跃的投融资环境,创新成果传播、交流与交易的平台环境,高效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环境。

“渐进的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综合创新体制+要素结构转变+产业集群网络”形成了不可逆转的循环累积效应。所谓超循环集聚效应,按照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物理学家曼弗德·艾根(M.Eigen)于1971年提出的超循环论(Hypercycle Theory),构成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果转化构成循环。超循环就是由多个反应循环相互结合构成的复杂反应循环。在超循环体系中,每种因素既能进行自己的复制(积累优势、集聚优势),又对其他因素的发展提供催化支持。超循环能使各类组织的结合更加紧密,使系统优势不断得以集聚。

改革的成效显著。从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角度看,投资与创新(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创新和制度创新)双驱动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资本形成速度的加快,使过剩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如表1和图2所示。1953~1976年制度创新的贡献率为-17%,主要原因是生产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大大下降;而1993年以后,不断的改革开放使生产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保持在100%(最前沿的,最高的效率状态,从而使生产要素资源没有浪费);否则,生产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将下降,生产要素将产生大量浪费,增长率将大幅下滑。因此,不断地渐进的双轨制的结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二、结构性改革与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改革开放的主线就从经济体制改革转变为供给侧结构改革,从经济结构改革、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开放的角度提高要素(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配置效率。

关于促进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结构指标,如表2所示,正向指标包括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信息化指数,工业化指数(第三产业比例), 出口额/ GDP,设备工器占投资的比例, 财政预算内收入/GDP,财政支出/GDP,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企业可支配收入比例, 研发经费/GDP等。

关于影响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负向结构指标,如表3所示,负向指标包括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出厂指数与购进指数的比例,城乡收入差距, 资产负债率,最落后5省的人均收入/最先进5省的人均收入等。

关于促进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企业结构指标,如表4所示,企业结构指标包括出口额/GDP,行业集中度, 每个非国有企业的规模/每个国有企业的规模等。

表5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所获得的各指标的权重,其中负向结构指标的权重为负值,企业结构指标和正向指标的权重为正值。

在表6的要素效率模型中,表示正向结构(Forward structure)指标乘以权重后的得分的和,表示负向结构(Negative structure)指标乘以权重后的得分的和,表示企业结构指标乘以权重后的得分的和。

三、若干国家结构改革的经验教训分析

(一)美国:战后经济结构的巨大转变及其问题

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产业结构上,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升,从1947年的59%提升到2016年的80%。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包括信息服务、金融和房地产业、租赁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教育和文学艺术服务)的比例迅速提升,从1947年的27%上升到2016年的60%,成为主导产业,如图3所示。

而在城乡结构上,城市化率迅速提升,1947年约为60%,到1990年上升到75%;百万以上人口城市群占全部人口的比例从1947年的27%上升到1990年的50%;在地区结构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950年,美国东北部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为26%,到1990年下降到20%。但目前美国经济结构的主要问题是服务业所占的比例过大,经济过于虚拟化,因而奥巴马开始进行“再工业化”。服务业比例的上升挤出了固定资产投资和科技进步,抑制了信息技术发展而带动的固定资产投资、科技进步;同时,政府负担很大比例的巨额的医疗保险也使政府和居民债务负担很大。

(二)日本:房地产泡沫+金融危机+人力资源衰弱+财政困难使高速发展后的结构改革失败和经济长期停滞

1955~1973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平均达到了9.65%;1973~1993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为3.4%。而1993年以后,日本经济停滞不前。日本经济停滞20多年的主要原因在于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的大幅下降,并且1993~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值(-36%)。

而造成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影响,金融危机及其之后的功能弱化,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推动能力不断下降,经济体制和结构对内外环境的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导致的人力资源弱化等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

(三)德国:过分的福利制度影响了结构改革和發展

战后德国经济取得显著的成就,社会市场模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个人和企业收入实行的高税收降低了工人工作和投资者的积极性,而且高昂的人工成本、刚性的就业保护和持续疲软的国内需求削弱了企业对劳动的需求。在20世纪80年代,这些问题已经影响了德国经济的增长,而且严重削弱了政府应对由于两德统一而带来的经济问题的能力。结果在1995~2004年,德国是欧盟15国中经济表现最差劲的国家。尤其是在2001~2003年,德国经济的表现更是低迷。

(四)韩国:卓有成效的结构改革与主导产业的转换

在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主导产业可以带动其他的相关产业发展进而主导整个经济的发展。主导产业的变迁是韩国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标志。不同阶段的主导产业变化也反映出韩国主导产业的更替是沿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一轨迹而演变的。主导产业更替促使韩国在短短的30年时间里,走完了西方国家花费100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而推动这一历程的最重要力量包括,就业者人均受教育年限从1960年的3.23年提高到目前的15年,研究开发经费与GDP的比例目前超过4%,等一系列创新驱动和结构改革措施。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结构改革的“主体—动因—行为”分析

目前中国经济改革的主线是供给侧结构改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中,结构改革和一带一路的方向是使创新驱动的力量大于投资驱动的力量。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结构改革,从“主体—动因—行为”角度,是多主体参与的改革,包括政府、企业、学校、金融、中介、居民、国外和“自然”各类主体;是多种动因驱使的改革,包括调整结构(持续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工业化、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提高私营企业规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调整财政收入结构),降本增效(降杠杆、去产能、补短板、加快节能减排、提高质量和效率、防范金融风险),新动能(加快中高端产业发展、积极进行有效投资、加快知识产权和科技发展、形成人力资本红利、加快组织结构创新、加快发展园区和集群经济、加快信息化、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加快建成若干千万级人口都市群)。

而这些“主体”和“动因”可以组合出170多种重要的改革行为(改革主题),为此需要对这些改革行为(改革主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设计。限于篇幅,本文仅就“企业——加快科技发展”的改革主题进行讨论,也就是如何通过改革开放使企业的科技水平得以加快提高,从而适应创新驱动。首先企业要建立先进的创新机制,包括研发课题立项机制(例如课题查新制度,双主持人制度,第三方评估)、产学研协同机制(例如采取产学研董事会制度,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合作和人才培养为依托)、激励机制(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相结合,科技成果入股、知识产权奖励等)、创新人才岗位轮换与动态分配机制、流动专家和聘请外籍专家机制、税收减免及财政资助等机制)。

五、结语

中国经济双轨制渐进结构改革是5个层次(改革的总体设计,双轨制改革的四个维度,多种动力的带动和驱动层次,各类主体的改革行为,改革的政治和社会基础)的协同作用的结果。

促进生产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正向指标包括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信息化指数,工业化指数(第三产业比例), 出口额/ GDP,设备工器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 财政收入/GDP,财政支出/GDP,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企业可支配收入比例, 研发经费/GDP;负向结构指标包括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出厂指数与购进指数的比例,城乡收入差距, 资产负债率,最落后5省的人均收入/最先进5省的人均收入;而企业结构指标包括出口额/GDP,行业集中度, 每个非国有企业的规模/每个国有企业的规模。结构改革在定量上就是要对这些指标进行优化调整。

借鉴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经济结构改革的经验教训,需要从“主体—动因—行为”角度,深化对170多项改革行为(改革主题)的分析和设计,从而更有成效地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改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二〇一八年三月五日在第十三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18-3-23(001).

[3]张国强,温军,汤向俊.中国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0):138-146.

[4]王圣元,陈万明,周蔓.供给侧改革中的人力资本结构优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6(11):18-22.

[5]张舒雅.对中国经济双轨制改革的思考[J].经济师,2014(01):67+70.

[6]于立,王建林.纵向价格双轨制:“电荒”的经济分析与出路[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43-52.

[7]付敏杰.分税制二十年:演进脉络与改革方向[J].社会学研究,2016(05):215-240.

[8]孙秀林,周飞舟,Lin Wanping.土地财政与分税制:一个实证解释(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4(03):47-64.

[9]胡大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民营经济发展差距的相关性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6(02):17-25.

[10]刘伟.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06):13-18.

[11]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02):2-7.

[12]刘霞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中国经济增长——2015年宏观经济分析及思考[J].学术月刊,2016(04):54-62.

*基金项目:河南省交通供给侧结构改革研究(项目编号:08002073)。

(作者单位:李亚飞、姜照华,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部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周秀芹,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双轨制经济结构
双轨制下“五维一体”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养老保险“双轨制”的终结及制度改革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平建设与和谐发展
义乌旅游商品研发双轨制策略及其设计实践
我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浅谈我国无效婚姻制度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新时期双轨制高考的改革路径
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意义及难点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