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改良版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营养干预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2021-03-02孙丽丽成玉露

临床护理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改良版营养状况摄入量

孙丽丽 成玉露

白血病是临床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最常用的手段,通过化疗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延长患者生存周期,但化疗药物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在抑制癌细胞生长分化的同时会损伤机体组织,引起化疗相关并发症,如恶心呕吐、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等[1-2]。研究指出[3],化疗期间提高机体营养状况可减轻化疗相关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良版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abPG-SGA)是用于评估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工具,具有方便快捷、操作性强的特点[4]。本研究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应用abPG-SGA评估白血病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实施针对性营养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白血病化疗患者94例。纳入标准:(1)经骨髓检查确诊;(2)患者符合化疗指征,需接受多次化疗;(3)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愿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或语言缺陷;(2)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3)合并先天性胃肠功能畸形或近期有胃肠手术史影响进食的消化道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18~68岁,平均(35.2±3.5)岁;白血病类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4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3例;年龄18~67岁,平均(35.9±3.2)岁;白血病类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3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化疗期间行常规营养指导。观察组化疗期间基于abPG-SGA对患者实施营养干预。

1.2.1膳食调查 由责任护士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膳食情况,根据调查结果调整患者不良饮食习惯,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食谱,给予高碳水化合物及高蛋白食物。

1.2.2abPG-SGA量表[5]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应用abPG-SGA量表评估患者营养状况,该量表由身体成分评估、微型营养评定法(MNA)、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身体成分评估主要包括近3个月体质量下降情况、上臂肌围、三头肌皮褶厚度、淋巴细胞总数、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7项内容,设为a,总分14分,<11分提示营养状态良好,≥11分提示营养状况不良;第二部分:MNA为BMI、近3个月体重丢失、近3个月急性病及应激性疾病、精神疾病、活动能力、咀嚼吞咽困难6项内容,设为b,总分14分,<11分提示营养状态良好,≥11分提示营养状况不良;第三部分:NRS2002包括年龄、疾病、营养状态3项内容,设为c,总分7分,>3分为营养风险,≥11分提示每周复查风险。量表总评分为a+b+c之和,总分范围0~35分,分值越高表明营养状况越差。根据abPG-SGA评分将患者分为A级(0~24分)为营养良好;B级(25~27分)为营养中等,C级(≥28分)为营养不良。

1.2.3基于abPG-SGA的营养干预 成立白血病化疗干预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包括责任护士3名,营养治疗师1名。小组从全局把控患者整个营养管理过程,由组长向患者发放abPG-SGA量表并指导患者正确填写。营养干预小组根据患者abPG-SGA评分对患者进行针对性营养干预,如对A级患者指导其按平时饮食习惯进食,并引导患者戒烟戒酒。对B级患者根据营养师安排为其补充静脉营养制剂,至少确保每日热量摄入量为42 KJ/kg;对C级患者由营养干预小组指导其静脉补充脂肪乳、葡萄糖及氨基酸等营养素,确保患者每日非蛋白热量为42 KJ/kg,每次化疗由营养干预小组应用abPG-SGA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患者营养干预措施。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摄入量、营养状况、相关并发症及生活质量。(1)营养摄入量:记录两组干预前、干预1周、干预3周能量及蛋白质摄入量。(2)营养状况: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干预前、干预后血红蛋白(Hb)、血清前白蛋白(PAB)、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水平。(3)不良反应:记录两组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贫血、恶心呕吐、身体疲乏等不良反应。(4)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6]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症状功能、认知功能、自我角色功能5个维度,每个维度采用标准分评价,总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摄入量的比较,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摄入量的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水平的比较,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水平的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n(%)

2.4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分,

3 讨论

白血病属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而肿瘤作为慢性消耗性疾病会大量消耗机体营养,导致患者出现贫血、营养不良及免疫力下降等并发症[7]。化疗是目前治疗白血病常用的手段,但化疗可导致患者胃肠功能不适,影响营养吸收,进一步加重患者营养不良症状[8]。因此,化疗期间对患者采取针对性饮食干预将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营养筛查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潜在或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以便临床采取有效的营养干预策略,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结局[9]。目前,临床现有的营养筛查工具较多,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改良版PG-SGA是PG-SGA量表的简化版仅包含自我评估部分,不包含医务人员评估部分,因此能有效节省评估时间,避免医护人员评估部分存在主观性,提高评估准确性[10]。周婉等[11]研究指出,改良版PG-SGA量表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与PG-SGA获得相同的筛查准确性,且操作简单易行,适用于中晚期肿瘤患者营养筛查。黄钦等[12]指出,肿瘤化疗患者入院后采用改良版PG-SGA量表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风险筛查,能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营养风险,可提前对患者实施针对性营养干预措施,从而改善患者营养结局。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随着干预时间延长,患者营养摄入量随之增加,且Hb、PAB、ALB、TRF等营养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表明基于abPG-SGA的营养干预通过为患者制定精准的干预方案,促进患者营养吸收,从而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化疗可损伤患者胃肠功能,导致患者化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从而影响患者食欲,增加患者营养不良及贫血发生率[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5%,低于对照组21.27%,且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基于abPG-SGA的营养干预可降低白血病化疗患者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abPG-SGA的营养干预可提高白血病化疗患者营养摄入量,改善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降低化疗相关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改良版营养状况摄入量
中国饮食文化在日本的传播
——以陈建民“改良版”麻婆豆腐为例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改良版Mini-CEX在肾病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北京地区居民镉摄入量评估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人一天到底该吃多少
孜然种子对奶牛养分摄入量和产奶量的影响
357例恶性肿瘤患儿营养状况调查
采用阅读模型确定Cobb肉种鸡赖氨酸和苏氨酸最佳摄入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