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有效融合

2021-02-26刘丽艳

中国新通信 2021年22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写作阅读

刘丽艳

【摘要】    在当下教育的大环境下,“互联网+”教育这一新生名词便应运而生,因此互联网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人们更加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语文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对于语文学科来说,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难点部分,也让众多教师和学生对其谈虎色变。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写作就像两兄弟,是不能分开而论的,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是为了写作积累素材,写作水平的高低也会通过阅读来显现出来。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把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写作两部分有效融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阅读    写作    读写结合

引言:

初中生从小学的懵懂无知到初中的逐渐成熟,在这个过程中三观的确定是受到来自语文学科的学习影响比较多。因为,语文学科教学除了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语言表达能力之外,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建立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传统的阅读和写作教学只局限在了课堂上,互联网的加入不仅为教师的语文课堂增光添彩,还丰富了学生的课后阅读内容,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而怎样在“互联网+”教育的这一利好大环境下有效地将阅读和写作相融合是本文研究的的主要内容。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

要想了解阅读和写作有效融合的重要性,首先我们要分清楚二者的关系。阅读和写作是互相促进,但不是互为因果的。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虽然阅读量很大,但是写作水平依然很难提高。所以,我们不禁会问,阅读量大是不是写作能力就强呢?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中间用的是逗号,笔者认为中间应该用省略号,因为阅读和写作二者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需要掌握怎样把别人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再把自己的思想转化为语言文字,让别人去欣赏。

所以,阅读是阅读,写作是写作,二者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就像一个擅长游泳的孩子让他去跑马拉松,这样怎么可能会跑得过长跑运动员,但和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孩子相比要强一些。同样,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是这样的道理,它们是相互促进,但不互为因果。

总之,读得越多,阅读能力就越强;写得越多、表达得越多作文水平就越高。相反,如果不读,那写作水平肯定会差。因此,当我们认识到了阅读和写作二者的关系之后,就要让二者成为朋友,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才能达到有效融合的真实目的。

二、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效融合的对策

2.1借助“互联网+”教育丰富阅读内容,积累写作素材,奠定读写融合的基础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了解的就多,写作的时候就能被利用上。在“互联网+”教育的大环境下,阅读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阅读方式多种多样,这给当下初中生的语文阅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我们再不去阅读,那写作水平就很难被提高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让学生多读、多听、多写、多记。从思想上建立读写结合的意识,明确读写训练的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除了丰富学生的课堂阅读之外,还要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

比如,给学生定期推荐课外读物,让学生统一来阅读,统一来写读后感。如建立一个互联网阅读平台,每天更新一章节内容,作为课外阅读作业让全班的同学一起来读,读完之后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并提交到平台,让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审阅。这样既能保证阅读书籍的内容和阅读质量,又能帮助学生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在习惯的促使下,学生的阅读内容越来越丰富,阅读量越积累越多,同时为写作提供了更丰富的素材,为读写融合打下基础。

2.2架好桥梁,把语文阅读向写作能力转化,提高读写融合的时效性

因为阅读和写作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不是互为因果,所以我们要想尽办法来完成从阅读向写作的转化,使二者有机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架起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桥梁——语言。当我们在进行阅读时,除了读故事、情节、文化、精神之外,还需要我们去体会语言,读出文本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的。

比如,读文本结构,要了解文本行文思路是如何展开的;读语言特色,像古代文学大家们的写作特色,如老舍、鲁迅、朱自清、沈从文等他们的写作特色都各有风格,当学生读得多了,琢磨得多了,就会在内心形成一个标准,会自然而然的判断出什么样的结构和语言才能组成一个好的文章。当这一标准在学生内心建立起来并开始写作之后,这时候我们应该给予相应的指导,如怎样列提纲、找思路、整理材料等,经过多次这样的练习,才能完成从阅读到写作的转化,才能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

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时,可以通过网络找到老舍当时写作的环境图片,搭配上适合冬天播放的音乐,来让学生带有感情的阅读这篇文章。《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在1931年所写,老舍的写作风格在这篇文章中彰显的淋漓尽致,他用自然轻快的笔调描写了温情的济南的冬天,要想体会老舍的这一情感需要学生经过多次的品味和研读。在品味和研读的基础上,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做适当的延伸,比如讲当时的社会环境、老舍创作时的心情等,假如你是老舍在当时会怎样描绘济南的冬天。这样,抓住这一时机,为学生架起通向写作的桥梁,通过学生的自身品味和感悟,将阅读和写作有效融合。

2.3做好深入和精准阅读教学,为写作奠定基础,确定读写融合的方向

当我们在课堂上对一篇课文进行分析的时候,对于学生来说就属于精准阅读;当我们把一篇课文做内容延伸讲解时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深入阅读。我们既要入乎其中,又要出乎其外。当我们在课堂上做深入和精准阅读引导时,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博大精深和语文的魅力,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为后面的写作教学埋下伏笔。这也是为什么在考试的时候阅读理解题往往会出现在作文之前的主要原因。简单来讲,如果学生的作文水平低,那他的阅读能力一般较差,同样他的阅读理解做题水平也会比较差。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写的文章干巴巴的,像是被风干的肉一样,内容读起来不仅没有文采,更读不出内容的情感来。在我们观察来看,作文写得没有情感的同学,阅读理解题也会做得一团糟。所以,我们要注意在教學中做好深入和精准阅读教学,教会学生把情感融入到写作之中,让自己成为整个文章的第一人称。教会学生在阅读时要有充足的代入感,通过阅读文字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跟着作者的思路走,找到书中能吸引和打动自己的句子和观点,在写作文时能把自己置身于其中,来切身体验作者的思想,提高自身的语感。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课文朱自清的《春》时,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带有春意的情境,然后让学生先自己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句,尽量用到多种修辞手法,再让学生去品读这篇文章,找到文章中比较有特色的句子,这些句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通过精准和深入的阅读,让学生分析出文章中各段落的中心思想。在这基础上,学生在以后遇到描绘春夏秋冬这些季节的写作中,就可以套用这些修辞手法,来提高写作能力,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2.4把课内外教学相结合,做好读写训练,让阅读和写作完美融合

除了通过课堂内做读写结合训练之外,课堂外的时间也要利用起来。比如当学完一篇课文后,课堂上学生掌握了基本方法,在课后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作方法进行写作,或者当学完一篇课文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续编,创作出自己的全新作品。当学完古诗词、文言文等文章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根据其内容改编成现代文的形式,题材可以是记叙文、议论文等。

如在学完刘禹锡的《陋室铭》之后,可以让学生先吃透文章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其改写成记叙文,在改写的过程中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原文的记忆。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写读后感,多总结自己对阅读的感受。这样学生在课后的空闲时间中,对语文语言的魅力更能深刻体会,加深了对文学的喜爱和兴趣。这时,我们会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开始励志成为一名作家,在兴趣的促使下并朝着这一方向不断努力。这样在不断的读写结合的课内外训练中,把阅读和写作达到了完美结合。

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效融合的意义

阅读和写作教学做好有效融合,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因为学生在阅读中丰富了素材,在写作中开拓了思维。二者的有效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改变了学生“谈作文而色变”心理,不再写那种“干巴巴”的作文,不在为没有思路而无从下笔,让作文不再成为语文成绩的主要拉分项。同时,二者的有效融合,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水平更加自信,对生活或者事件有了更好的判断力。所以,二者的融合意义重大,我们需要将其落到实处,并加以贯彻。

同時,在读写融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寻找到阅读和写作二者融合的连接点,使二者能实现真正的有效融合,不要让其成为“口头语”“形式化“。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让学生放宽眼界,不要只局限在提示的那些内容上,要贯穿于阅读的整个过程中,找准机会,巧妙地架起读写结合的桥梁,有效并科学的进行练习,让读写结合之光在课堂中闪耀。

四、结束语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能更好地实现了从阅读到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阅读和写作相融合的整个过程,需要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多联系动笔写作,开拓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架起阅读和写作的桥梁,锻炼学生将阅读转化为写作的思维方式,通过深入和精准阅读以及课内外的读写结合训练等方式,巧妙地把阅读和写作两个部分内容达到有效的融合。

参  考  文  献

[1]黄偲奇. 顺势而导 因地制宜——简谈互联网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8):48-52.

[2]许冬梅.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小学电教,2020(11):57-58.

[3]李瑞琪.“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0):118-119.

[4]肖文娟.读写结合理念下的初中作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12):36-37.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写作阅读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