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径

2021-02-26胡敏

中国新通信 2021年2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市场营销互联网+

胡敏

【摘要】    培养“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营销人才,是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面临的紧迫任务。从企业用人需求出发,探讨了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    市场营销    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在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先进职教理念为先导,以“三教”改革为核心,培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标准严要求的匠心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面向现代企业的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商务谈判、市场销售、网络营销等岗位的综合性人才[1]。

一、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趋势

2020年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2020年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一百个职业排行榜》,从缺口最大的一百个职业排名数据来看,营销人员位列第一,并且营销人员已连续5期稳居短缺第一名。2020年互联网营销人才缺口已达1000万,占行业人才总需求的三分之二。由此可见,社会对营销类人才需求极为旺盛。《2020中国数字营销人才发展报告》指出,数字营销已成为数字经济中的重要一环。伴随行业的蓬勃生长,人才供给“断层”日趋明显,行业人才缺口持续扩大。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素质应用型营销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更加突出。因而,为企业培育急需的具有现代营销理念,具备较强的互联网营销能力、商业数据分析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的市场营销人才,显得既必要又迫切[2]。

二、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2.1课程体系不合理

课程体系陈旧,很多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设置的课程偏重于传统营销,专业课程大多仍沿用几年前的老教材。理论课和实训课设置不合理。在传统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接受最多的往往是理论知识;实训课,特别是到企业实践的课时很少,且得不到重视。很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要求不相适应,导致学生在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脱节,毕业后不能胜任企业工作。

2.2校企合作不深入

由于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導致职校的培养方向和企业的岗位要求、职院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职院的实训内容和企业的工作内容不相适应;职业院校没有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内容及要求融入到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中去,尚未构建“1+X”课证融通制度;在开展校企合作时,普遍存在“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职业院校热衷与企业合作,而企业则兴趣不大[3]。

2.3实训基地建设滞后

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人才培育的重要阵地。但是很多职业院校并不重视实训基地建设,没有实训基地专项经费,找不到企业愿意与学校联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软硬件条件落后陈旧,没有根据企业产业升级进行数字化改造,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无法满足提高学生营销实战能力的要求,很难发挥“实训基地”为社会培育能工巧匠、专技人才的功效。

2.4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高学历、高职称的市场营销教师很少;“双师型”教师结构不合理,“双师型”占的比例较低;营销教师性别结构不合理,女性教师占多数;专兼职教师结构不合理,学校很难聘请到丰富实战经验的行业能手、企业专家和技艺大师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即使想方设法选聘的兼职教师也不稳定;营销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全面,大部分教师没有下企业锻炼的经历,严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在教学中主要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无法突显职业教育的优势。

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径

遵照2021年中国职业教育大会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根据2021年中国教育部颁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体现专业对接新技术岗位、对接新职业岗位、对接新业态岗位、对接市场化需求、对接“卡脖子”难题、对接智能化生产、对接智慧化管理、对接精准化服务、对接数据化应用、对接数字化技能。响应现代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要求,跟随现代化技术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升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据此,提出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径:以“四项基本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突出创新精神、匠心精神和协作精神[4]。

3.1优化课程体系

3.1.1构建“通用基础、专业对岗、模块组合、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

按照专业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将课程体系设计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公共选修课程,理顺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搭建完整实用的应用型课程体系。

组建由课程负责人、企业技术人员构成的课程开发队伍,通过对企业和同类院校调研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确定教学目标,甄选教学内容和媒介,确定授课方式和考评体系,通过论证形成课程标准。

3.1.2构建“1+X”课证融通课程体系

涉及营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相关内容及要求渗透到营销课程体系,依据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制定课程标准,结合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将已有课程内容重新组合形成模块化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基础,编写手册式教材,形成模块化教材,配备2名专业教师分阶段、有目标地进行授课,实现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衔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衔接。“1+X”课证融通课程体系的创建,既体现职业院校的教育功能,又体现职业教育关于工作岗位的培训功能。一方面满足“1”这个教育功能,另一方面体现“X”的技能特色,把学校教育功能和企业技能培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3.2 深化校企合作

3.2.1 加大校企联合培养力度

扩大“订单”培养和联合培养规模;与企业共同开展1+X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推动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主动获取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创业就业能力,减轻社会就业矛盾。

3.2.2建立校企专业人员互聘制度

聘请企业专家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任课教师和校内兼职教师、指导实践教学、指导毕业设计,指导顶岗实习,既加强师资力量,同时又能使学生多渠道、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和企业。每年寒暑假指派学校老师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为企业提供营销策划咨询和指导,通过跟进企业的真实项目,提高老师自身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实现校企互助互利,真正达到师生和企业之间的校企“双赢”。

3.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3.3.1校企共建现代化的校内实训基地

在原有市场营销实训室基础上,校企共建“智慧营销实训室”,将集实践教学、职业培训、创业孵化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实训中心,同时容纳600名以上学生开展理实一体教学和实训教学,集聚企业典型营销案例,对外广泛开展企业培训、技能鉴定、1+X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等工作。新建商务谈判实训室、新媒体运营实训室、新零售运营实训室、大数据营销实训室、商务文化和礼仪实训室、创业体验中心、大学生创业培训中心等高水准综合化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服务区域经济[5]。

3.3.2  校企共建资源共享的校外实训基地

可以选择几家品牌影响力大、信誉好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依托企业设备、技术和人才资源,建设一批设备先进、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校外实训基地,形成服务教学、师资培养的真实工作场所的实训基地,实现专业核心课程现场教学比例达50%以上。并且每年为营销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直接对接企业营销岗位。校外实训基地采用专业教师负责制,联合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任务。

3.4优化师资隊伍结构

3.4.1 通过外聘改善团队结构

通过外聘组建由专任教师、企业领军人物、营销技能大师等构成的多元化教师团队,建立健全校企共建教师队伍机制,完善兼职教师选聘标准、兼职教师遴选和奖励制度、兼职教师培训制度;构建高效的学校教师、企业专家双方互利合作制度。专兼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和合作项目,专任教师通过兼职教师及时把握最新技术和标准,提高项目实践能力,实现专兼教师在知识、能力、经验上的互学、互补,使团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构建“工匠+专家”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工学结合项目为纽带,形成学校和企业之间利益上的结合点,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之间工作上的契合点,从而实现双赢。

3.4.2重点打造青年教师

对35岁以下的没有丰富教学经验、没有强大科研能力的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训教学、科学研究等培育。凭借学校教师发展中心,老教师带领新教师,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双管齐下的提升培训,构建青年教师发展成长档案,参与企业工作岗位资质认证培训,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储备力量。

四、结束语

坚定不移地服务国家战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精品化、特色化、高端化的发展策略,培育德技并修的时代工匠;同时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引导,倾力打造“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教师队伍”为核心的市场营销专业建设质量工程;从企业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依据岗位工作流程所需具备的综合能力和实操技能进行课程设置;将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培养成生产、建设、管理一线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和营销行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黄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山西农经,2019(22).49-51

[2]董常亮.“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J].现代企业,2018(6).47-48

[3]陈孟君.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市场调查信息(综合版),2019(10).285-286

[4]张亚玲.新商科背景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20,(35):88-89

[5]夏喜莲,施政,张春花.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03):22-24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市场营销互联网+
新发展格局下建筑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创新
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维
促进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策略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