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21-02-23张开媛徐连军
张开媛,王 明,徐连军
(宿州学院体育学院,宿州 234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改革创新”,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1]。在这种改革大环境下,尤其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仍难以满足社会有效需求的前提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开始应用于教育行业,许多教育学者、专家、管理者开始思考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的结构性改革问题,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培养体育教师的重要输出部分,其课程体系的设置能否适应改革的要求,能否适应现代体育教师岗位的需求,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师人才队伍的培养质量。通过对安徽省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现状进行研究,从课程结构供给出发,提高其对体育教师需求的灵活性,避免出现无效、低端的体育人才供给,为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理念对研究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础理论为具体指导,对安徽地区大学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建设现况开展科学研究。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内容和需要,借助图书馆数字系统,查阅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期刊论文、图书资料、典型会议报告等,从理论层次为保障本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后期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采访法:根据研究内容,设计了专家访谈提纲,因疫情原因,主要采用电话、邮件、网络视频等手段,就本研究所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展开调研。(3)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内容和需要,借助相关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归纳总结。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主要从培养目标现状、课程学分、学时结构、课程结构设置现状、课程内容设置现状等方面,对安徽地区大学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服务体系的现况开展科学研究。
2.1 培养目标现状
体育教育专业自改革以来,培养目标能否以高校自身和地方资源优势为特色,将对高校体育人才的产出质量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对专业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性[2]。各院校教育培养目标见表1。
表1 各院校教育培养目标
通过对六所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目标统计情况可以看出,“高质量应用型优秀人才”是几所院校塑造体育优秀人才的最终目标,即便像阜阳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等师范专业院校,也体现出了“应用型”的特点,完全符合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从最开始的“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育”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再到“复合型人才”,最终到“应用型优秀人才”[3]。安徽省地方本科院校纷纷进行改革,根据市场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及本校、本区域的资源优势,制定既符合学校教育方针,又符合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强调体育人才产出的“应用型”,已得到了各高校的普遍认同。在体育人才的服务方向上,多数院校是以中小学、社区等领域为主,值得注意的是,阜阳师范大学将“中等学校”领域作为体育人才培养的服务方向之一。伴随着中小学校体育教师需求量的降低及对硕士研究生优秀人才的要求,体育类专业本科大学毕业生就业职位愈来愈少,核心竞争优势也愈来愈弱,因此,在培养人才的定位上能否将高学历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将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面临的问题。
2.2 课程学分、学时结构分布现状
各院校体育类专业课程学时、学分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各院校体育类专业课程学时、学分分布情况
根据高等学校体育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最新标准,给出了各校总学分为140~170学分之间的参考。通过表2数据可知,各院校体育类专业课程总学分最高为184学分,最低为162学分,课内总学时最多为2 582学时,最少为2 350学时,各个院校的学分和学时存在较大差异,有四所院校的学分符合国家对体育类专业教学质量的标准,有两所院校的学分则高于国家要求,即安庆师范大学和巢湖学院。通过访谈了解到,学分、学时的设置与各个院校开设的课程门数、每门课程的学时、学分,还有实践课程的开设学时、学分均有不同,即使同一门课程,在学时、学分设置上也会有所不同。那么学时、学分的设置不在国家标准指导下的院校,应该精简课程或重组课程,以设置更加合理且符合标准的学分、学时,防止课程设置在体育人才产出时出现局限性的弊端,这需要各个院校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2.3 课程体系结构设置现状
课程体系主要从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三部分进行分析[4]。具体见表3。
表3 各院校体育类专业课程结构及课程门数
从各个院校体育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设置情况来看,完全符合国家对体育类专业建设标准的要求,主要从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三大体系入手,但在课程类别的具体划分上略有不同。其中,宿州学院从通识能力培养、专业能力培养和拓展能力培养三大模块对课程设定开展了梳理和归类,巢湖学院从能力素质塑造、专业工作能力塑造、发展能力塑造三层面开展了梳理和归类。
2.4 课程内容结构设置现状
2.4.1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通识教育课程致力于塑造学生的基本能力,每个院校均是以政治思想课程、文化艺术德育教育课程、公共基础知识课程三层面着手,有所不同的是,安庆师范大学将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课程放在了实践教育环节中,这与国家标准稍有出入。
2.4.2 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1)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体育专业大学本科专业的必需课程,依据全新的国家标准规定,专业基础课程务必设立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等7门课程,且总学分不少于16学分[5]。在被调查的6所院校中,有4所院校完全开设了国家标准规定的7门课程,即安庆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巢湖学院和宿州学院。阜阳师范大学将体育心理学、健康教育学、体育科研方法这三门课程分类到专业基础课程中,滁州学院未将健康教育学和体育科研方法纳入到专业基础课程中,其中,健康教育学未开设。在学分设置上,各个院校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2)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要突显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塑造,归属于必修课程。根据实地考察被调研的6所院校中,仅有巢湖学院在专业核心课程中设立了国家标准中要求的3门课程,而有4所院校未设立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在技能培养上,国家采用“X”的方式,没有进行限定,各个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特点和特色,自主设置模块。通过了解,大多数院校仍以体操、田径等传统的体育技能项目为主,这与各个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在中小学体育人才有关。而阜阳师范大学的专业核心技能类课程主要设置了体育游戏、花式运动、羽毛球、推拿按摩与创伤等课程,与传统体育项目有所不同。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大多数院校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块需要进行重组或修改,如何使技能既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又能体现各个院校的特色和优势,是每一个院校值得思考的问题。
2.4.3 实践课程设置情况 体育教育实习是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因此,该部分的科学研究要从每个院校体育教育见习着手。专业实习是开展体育教育见习前必不可少的教学过程,阜阳师范大学和宿州学院从大一第一学期开始,每学期各2周。阜阳师范大学的实习时间更长,从第二至第六学期,教育见习分配在第七、第八两学期;宿州学院是从第二至第四学期,但第五和第六两个学期设立了课程见习,共4周,教育实习从第7周开始,共18周;淮北师范大学是从第四学期到第六学期,共3个学期,分别为2周,教育实习则从第七学期开始,共12周。在这样“专业实习+教育见习”相结合、相衔接的实践安排下,才有可能培养出专业素养能力过硬、综合素质更高的体育专业人才,才能承担起中小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任。
2.5 社会需求下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需求分析
2.5.1 高校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需求 随着市场及就业环境的变化,体育专项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日益增大,就业渠道日益狭窄。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进不了高校当体育教师,部分发达地区的中小学目前并不缺少体育教师,这就意味着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体育得不到更好地应用和发挥。
2.5.2 中小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需求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毕业生在中小学大多从事体育课程,仅有部分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开设了体育舞蹈课程,而且是以业余兴趣爱好班的形式开展,使得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毕业生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舞蹈水平,不能学以致用,这就意味着体育舞蹈专项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体育舞蹈专项课程与社会需求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因此,建议学校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重新设置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体育课程,甚至可以考虑暂停开设体育专项课。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在培养目标及规格上,各个院校已达成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共识,主要是以培养中小学师资为主;在课程学时、学分设置上,各个院校差异性较大,即使同一门课程也会存在不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设置联系性较少;一部分院校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的设置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专业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传统的体育运动为主,欠缺新式的、且合适中小学校进行的体育运动;部分院校专业实践课程的周时数不足,有的院校甚至缺少见习环节,学生教育实践环节没有充分的时间保证。
3.2 建议
第一,通过“分类模块”设置专业任意选修课程,体现出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基于中小学校对高学历体育人才需求的趋势,在培养目标结构中应将“能服务中等以上学校”作为目标之一,引导学生考研进行深造,在专业任意选修课上可以设置考研类、教师事业编制类和社会了解类等相关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选择性地学习,真正体现专业任选课程设置的意义。
第二,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设置首先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要能体现出院校的特点和专业方向。要防止课程内容和知识要点的反复出现,像学校体育学等课程,重复性较高且知识点阐述没有明显变化[6]。建议整合理论课程资源,淘汰陈旧的教学内容,选取符合社会需求的教学内容,理论课程与技能课程要紧密对接,同时要开展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第三,通过“导师制+助手”的模式,引导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适当延长专业实习、见习等环节的时间。根据体育教育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学校体育教师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建议实施“导师制”模式,聘任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学业导师”,开展“一对多”的教育教学。另外,为了更好地全方位把握每一名学生的实习状况,建议实施以“以老带新”为基本模式的互助帮扶制度,每名资深教师配备2~3名年轻教师“助手”,既能提升教育见习具体指导的效率,也可以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习指导能力。
第四,高校应调整培养方案,契合社会实际需求培养体育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去产能”“去库存”的政策。在促进全日制体育硕士就业的过程中,也要“去产能”“去库存”。这里的产能与库存主要是指有关教育部门应整合高校资源,着力解决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因同质化带来的人才重复供给问题,引导高校利用其学科特色、专业特色来转型升级,避免应用型体育人才的无效供给。同时,高校应根据其全日制体育专业发展的需要与实际情况,通过结构性调整,适当控制专业人数、减少专业数量。每个地区都有自身的区域特色,应用型体育人才最终将服务于地方,高校可以适当结合不同地域体育发展的需要,设置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地方体育的发展,从而促进全日制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另外,许多高校在全日制体育专业的培养过程中,并没有对其科研做硬性要求,没有要求但是不意味着放任不管。高校应适当调整全日制体育专业,甚至是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积极引导并要求体育专业学生加强理论水平与科研能力的培养,或在实习过程中增加一些科研项目,实现在有限培养时间内发挥最大的培养效益,真正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这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除社会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误解。高校与体育学院相关教师应积极指导并参与体育专业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改变培养方案不能只局限在课程选择上,要真正制定一套符合学生就业实际情况、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系统科学的培养方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