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提升甘肃农业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2021-02-23李雯琳杨丽婧张菲菲秦舒浩
李雯琳,杨丽婧,张菲菲,秦舒浩
(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兰州 730070)
2019年6月28日,教育部在浙江安吉余村召开新农科建设研讨会,来自全国涉农高校的百余位书记校长和农林教育专家齐聚安吉,共同发布《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1]。“安吉共识”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发展新农科的四个新理念,“北京指南”发布的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涵盖五大改革领域、29个选题方向,包括“新农科建设发展理念研究与实践”“专业优化改革攻坚实践”“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实践”“质量文化建设综合改革实践”五大改革领域,要求分别围绕“理念怎么新”“专业怎么优”“人才怎么强”“协同怎么联”“质量怎么提”来深化改革[2]。
作为新农科的重要组成,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既不同于纯农科类专业,也不同于纯工科类专业,具有学科交叉与集成的属性。国内大多数高校的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在园艺学科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旨在培养具有现代园艺学科和工程学科知识背景的综合型应用人才,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3]。在新农科背景下,以甘肃农业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为切入点,思考解决“质量怎么提”这个问题。因此在分析学校对专业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提供的教育资源基础上,提出设施农业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提升途径,并总结探索成效。
1 现阶段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毕业设计作为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综合能力检验的重要教学环节,需要随专业发展方向、产业需求及人才培养模式而改革创新。然而目前,就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抽查和调研发现,仍存在以下问题:选题与当地生产实际联系不紧密、研究目标范围窄、方案单一、地方特色农业与优势生产条件未能很好与设施技术结合利用、本专业学生对毕业设计主动参与性弱。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下降除了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等方面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地方院校设施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无法适应新时代学生和社会的需求。主要问题表现在:第一,专业学科建设教学目标与设施农业行业需求不匹配。目前我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应在设施结构与性能优化、设施生产作业机械化、环境调控智能化、栽培技术精准化、设施生产绿色化的基础上,加大智能农业技术研发和生产实践的应用,如开发机器人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设施装备、模拟设施作物生长环境的智能调控技术、设施蔬菜专用品种选育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设施绿色生产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而本学科教育仍存在偏重农业种植技术,缺乏对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和农业与平台等主要技术体系的认知与实践。第二,学生对本专业认知程度不够,对专业没有研究兴趣,认为未来就业前景不好。第三,教学计划与学生毕业需求不匹配。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学生实践操作与动手能力,却忽略了毕业生求职应聘所需规范、科学、严谨、专业的文书写作能力,导致学生毕业试验完成后,不能简洁严谨地表述试验内容,毕业论文质量较差。因此,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势在必行[4-6]。
2 提升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探讨
一般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主要包括合理设计毕业论文选题、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严格评审毕业论文答辩、融入导师制[7]以及探索建立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等[8]。但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应通过系统改进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与设施基础、协同育人机制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来实现[9-10]。
2.1 适应产业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毕业设计与科研训练
甘肃农业大学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面向新时期素质教育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培养掌握现代设施农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园艺学和设施农业工程基础及实践技能,受到设施设计建造、设施环境调控、园艺作物栽培、病虫防治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够从事以园艺作物为主的科学研究、设施工程规划与设计、设施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开发、产业服务与项目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未来智慧农业是一个产业,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和农业与平台,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进一步提炼与凸显专业特色,增加部分工科基础课程,加强工科类课程对教学目标的支撑,在课程设置方面,融入工科思维,增设农业设施CAD、工程预算、园艺机械概论、增加农业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课程等工科类课程,引入SPSS、Python等统计分析课程。由此,实现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继承和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内容,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阅读文献、听学术报告等学习习惯,提升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论文写作能力[11]。为做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与科研思路的引导与教学,紧密结合甘肃省农业资源特点和设施园艺产业规划发展,通过围绕以下4个方向开展专业训练。
2.1.1 设施设计与建造技术方向 教学目标:重点讲授适宜日光温室的建造骨架、墙体及保温蓄热材料类型;介绍高强度、易装配、轻简化新型骨架特性;分析适宜甘肃省不同生态区域的日光温室结构参数。科研训练目标:设计出适宜甘肃省不同生态区域的日光温室结构;设计山坡地、沙地、砂石地不同立地条件的日光温室结构。
2.1.2 园艺作物设施栽培技术方向 教学目标:介绍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新技术,讲授设施园艺作物产量与品质调控机理与设施逆境栽培生理。科研训练目标:探索智能化的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施用技术、设施轻简化栽培技术。
2.1.3 设施环境工程技术方向 教学目标:介绍设施轻简化生产技术;介绍施药、整枝、采摘、运输等作业机械;讲授LED光源设施补光技术。科研训练目标:应用对比施药、整枝、采摘、运输等作业机械效果;推广应用LED光源设施补光效果。
2.1.4 循环农业与非耕地利用方向 教学目标:介绍农业废弃物预处理、发酵技术;讨论和分析适合不同园艺作物的栽培基质配方。科研训练目标:探索规模化基质制备技术流程;实践应用“种养废弃物-栽培基质-非耕地设施基质栽培-大田肥料”的循环模式。
2.2 落实科研、创新平台充分服务于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园艺学院下设了蔬菜研究所、现代果业研究所、设施园艺研究所,建设拥有国家级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甘肃省园艺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甘肃省设施园艺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园艺学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等教学与科研平台。
甘肃省设施园艺工程研究中心以甘肃省设施园艺产业发展为需求,落实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依托肃州区非耕地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专家院”、环县设施农业“专家院”、临泽县设施葡萄标准化生产“专家院”和金昌蔬菜产业“专家院”,以及酒泉肃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开展设施园艺生产技术的基础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在巩固校外已有研发、成果转化基地的基础上,扩大合作范围与领域,在酒泉肃州区和张掖临泽县建立了非耕地园艺作物设施基质栽培核心试验示范基地,在环县、天祝、肃北、阿克塞、民乐地区建立了技术示范点,推广示范基质栽培技术2 154亩,非耕地日光温室1 000亩。
园艺学院拥有精良的试验设备和配套温室等田间设施,为本科生开展科研创新提供了充足的试验条件,依托科研平台,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同时指导本科生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和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2.3 扩大毕业实习岗位,搭建设施农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管理机制
通过合作科研、互助发展、相助办学、共同育人,学校加强与设施农业行业单位和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开展多种形式实践教学,显著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第一,依托科研项目实施,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省内的酒泉、张掖、武威、白银地区,省外的河南郑州等地的设施农业园区分别建立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学生实习基地(表1)。选聘企业专家担任学校兼职导师,选派优秀教师担任企业顾问,开展横向项目合作,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合作企业工作。第二,以基础理论教学为目标,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建设了甘肃农业大学的百草园、现代温室建立园艺学院实习基地。第三,结合“专家院”的建设与运行,培养学生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依托甘肃农业大学在酒泉、环县、金昌、临泽地区建立的4个设施农业“专家院”,利用技术指导与帮扶工作,使学生参与到解决生产问题的环节中。
表1 甘肃农业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校内外毕业实践教学基地
2.4 推进以课程作业、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为载体的设施农业学术论文写作教学
2.4.1 加大学术论文写作的练习强度 充分利用学校学科教育的硬件条件和科研、创新平台,通过大学四年的科研引导和训练,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推行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和探究式讨论等面对面、点对点、分组式的写作指导。教师要精心设计研究性、探索性、拓展性的课外作业,通过在专业课程、参与的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中安排学术写作作业、试验设计、小论文、调查报告等任务,引导学生主动练习、深度学习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
2.4.2 培养学术论文写作的逻辑性 要想清楚地表达专业试验设计思路和研究观点,就要明确阐述哪几个问题或说明哪些相关背景内容,再去寻找合适的论据。观点、论点、论据要合理清晰地编排在论文中,才会让阅读者明白论文主旨,同意论文的观点。试验思考方式主要包括试验要解决的问题、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设、验证假设、取得清晰的试验设计思路4个步骤,以有机生态型黄瓜育苗基质配方的研究为例说明如何展开试验设计思路(图1)。
2.4.3 严把学术论文写作的规范性,严格执行本科毕业论文审查 对于大多数本科学生来说,写好一篇毕业论文的重心,不在于试验选题深度或创新性,而是最基础的写作规范性。本科毕业论文中常出现的写作问题包括论文的段落格式不统一;文中图表的编号和题注缺少,或者没有按规范要求排列;英文摘要直接粘贴软件翻译的内容,英文语句逻辑错乱;错别字和各种病句较多;论文的章节段落没有逻辑顺序;文中甚至出现大段复制、粘贴文献的段落等。因此在各种课程小组或教师毕业指导的学生小组内,要求学生间对写作作业、报告、小论文等互评,重点检查论文的写作规范,再由学生修改完善。同时严格执行《甘肃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和《甘肃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检测处理办法(试行)》。
坚持毕业论文(设计)一人一题,结合实际,在选题性质、难度、工作量等方面全面反映培养目标要求。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大部分结合导师科研项目和生产实际进行。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前必须进行论文查重,所有论文的重复率必须低于30%且审核通过才能答辩。同时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抽查盲审,盲审结果及格及以上才有资格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不及格的毕业论文经过教师指导修改,并提交盲审修改说明,经答辩评委审核通过后,准予参加毕业论文答辩。2020年,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共6篇毕业论文(设计)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2名教师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3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
3.1 专业报考、毕业及学位授予情况
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科是甘肃省重点学科,开设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2个本科专业。2018年,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为省级特色专业,2020年成为第一批本科招生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报考率连续两年高于园艺专业(表2)。
表2 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各专业报考率
表3 2020年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本科专业人数统计
由表3、表4可知,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020年应届毕业本科学生193人,其中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51人,2020年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51人取得毕业证书、50人取得学士学位证书。
表4 2020年毕业生毕业及学位授予情况
3.2 考取研究生情况
通过近三年园艺学院报考研究生数据来看,考研率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2020年考研率52.08%,相比于2018年考研率(29.59%)和2019年考研率(33.90%)大幅度提升,并且设施农业科学工程专业考研率连续三年均高于园艺专业(图2)。
3.3 学科竞赛成果情况
2020年SRTP项目校级立项48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4项。2018学年,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甘肃赛区选拔赛中,学院共参报11支比赛队伍,其中“plants paradise”团队获得省级比赛特等奖,在国赛中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2019年,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在“银谷杯”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创业竞赛中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各1项;2020年,学生作品“多功能玻璃温室屋顶清洗机”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具体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果
4 结 论
依托教学科研平台结合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整合优质资源,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全面推动新农科建设,大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农业人才。2010-2018年,园艺学院毕业生已在甘肃省陇东、陇东南苹果产业中成为主要的技术力量,在甘肃河西走廊特色蔬菜、高原夏菜的规模化生产中,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毕业生起到了技术保障、助推产业发展的作用。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为学生增加了专业自信,对甘肃农业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研究生招生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