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生为本视角下的高中德育工作管理
2021-02-23张安英
张安英
摘要:基于新课改背景的高中德育工作,要求在考虑现今社会形势和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基础上,明确和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并在落实协调发展等观念的同时实施德育工作,这样才能够德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性和针对性。本文立足于高中德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基于以生为本视角下的高中德育工作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中德育;课堂教学
引言: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德育工作,要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那么就必须通过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的手段践行德育。然而就现阶段高中德育工作情况来看,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德育工作理念过于陈旧、学生参与度不高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对于这种情况,就应当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完善自身的德育工作理念和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德育环境,让学生从中获得全面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德育教育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基于以生为本视角下的高中德育工作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高中开展德育教育的理念
1.强调学生优先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对员工的需求从专业技能到要求全面发展的人才。高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给学生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道德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进行道德教育时,高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这意味着高中需要与学生共同发展,需要师生间彼此尊重和理解。
2.坚持科学的发展前景
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前景,在开展教育时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根据社会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学生。同时为了拉近学生的距离,应该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在解决高中生学习问题的同时开展道德品德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德的形成。必须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以身作则,积极地带动高中生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基于以生为本视角下的高中德育工作管理策略
1.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强道德教育
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充分地将德育的知识融入到班级日常管理中,以便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分析现代社会的现实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育,通过举办一些适当的娱乐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高中生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各种团体活动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如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在促进学生取得更加优异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结合起来,提高管理效率。通过这种形式开展班级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促进学生提升自身修养。
2.立足学生本位,深化道德教育
(1)真诚对话。陶行知曾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 动,唯 独 从 心 里 发 出 来 的,才 能 打 动 心 的 深处。”沟通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有效沟通能直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在学生面前“权威”的概念已经瓦解,师生矛盾和冲突常常是由于雙方不理解甚至误解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班主任不要成为学生“最熟悉的陌生人”。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讨论问题或开设留言信箱时,只有用心倾听、巧妙引导、分享感受,才能有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谈话要做到以诚待人,选好切入点,选准共同点,寻找共鸣点,抓住兴奋点,捕捉闪光点。
(2)鼓励期待。班主任用真诚 和 鼓 励,唤 起 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感受进步。问题生的“问题”总是反反复复,似乎难以根治,致使一些老师失去耐心。面对难管难教的学生,有的班主任感到没招了,接着随心所欲,出怪招,可结果呢?教师憋着一肚子窝囊气,学生却很神气。原因是某些教育能力不够。学生进步和转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穷追猛打和喋喋不休只会把事情弄糟,如果把学生逼到死角,还容易出事。教育中不接受和虚假接受现象时有发生,其实,有的是班主任逼迫所致。通常来看,学生犯错,一味批评可能适得其反。居高临下地教育,硬碰硬的教育不但没有用,还会产生负效应。为此,班主任努力寻找走进学生心灵的钥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某一班主任给每位学生配备一个“心 灵 之 约”本,从高一开始,用文字与学生进行心灵交会,给学生“心灵鸡汤”,借以矫正学生的偏激,纠正认识错误,完 善 学 生 人 格。同 时 指 导 学 生 写“自 强 日记”,叙述生命中的故事,宣泄情感追求,诱发生命的感动,进而以感动为养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生存际遇,不断生成新的人生境界。
3.强化联合教育,促进道德提升
在实施德育工作时,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家长的育人功能,将联合教育落到实处,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例如,学校可以开展“远程家访”活动。在教育教学中,学校指派教师逐一上门家访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在此形势下,教师就可以通过微信、电话或者邮件等方式强化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有所重点,如家庭困难生、心理困扰生以及优等生等,对于不同的学生,学校应当实施不同的德育教育,做到“具体学生具体对待”;其次,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个以“家校合作”为主的专线平台。定期就家长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家长对德育知识有一个更为全面地了解,为家庭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如:在假期,假设孩子出现问题,家长可以及时询问学校的教师的,就孩子的实际情况共同商讨对策,以此确保孩子的安全,并不断提高孩子的德育水平;最后,开展“家长俱乐部”。要想将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位,那么就离不开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学校可以建立一个以德育为主的沟通平台,形成一个良好的驾校联盟局面。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就孩子的德育问题发表意见、想法,与其他家长分享经验,从而探索出更加有效的德育手段。通过这样的方式,联合家长的力量,形成家校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结论: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德育工作,应当以遵循“以生为本”,树立德育理念;践行科学发展观,实施德育工作为指导,并从活用信息技术,增强学习兴趣等方面入手,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在积极思想道德理念的熏陶下,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倪朝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政治德育渗透路径分析[J].高考,2021(14):150-151.
[2]姜维萍.高中化学教材中立德树人课程德育素材挖掘策略[J].中学化学,2021(04):8-9.
[3]祁发平.探究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求知导刊,2021(14):85-86.
[4]赵转强.让德育之花绽放在英语课堂上——试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吉林教育,2021(10):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