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中“贫二代”的心理现状与社会价值重构
2021-02-21芦婷婷张琴张娜娜
芦婷婷 张琴 张娜娜
摘 要:近年来,“贫二代”现象受到社会和媒体的广为关注,“贫二代”群体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对象。在当下“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时代大背景下,“贫二代”群体是我们能否真正实现脱贫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对于“贫二代”群体的心理现状分析和如何实现该群体的社会价值重构,让该群体能够在社会中发挥真正的价值,是必须重点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贫二代”;心理现状;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2-0020-03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其背景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不断出现的“官二代”、“富二代”、“穷二代”、“X二代”等词语,我们就能够轻易感受到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化。如今我们所面临的一个社会结构的变化是社会阶层的固化。这种社会阶层的固化使得社会为人们提供的流动机会在减少,特别是向上流动的成本在增加,甚至已经开始出现社会壁垒[1]。这种社会阶层固化所带来的影响是社会资源匮乏的社会群体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社会地位从而跨越阶层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贫二代”作为数目庞大的青年群体,当其社会诉求无法得到满足,且无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时,也许会转化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危险”的群体[2]。结合如今的“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时代背景,如果在扶贫过程中真正落实到精确识别、精确帮扶和精确管理,那么对于数目庞大的“贫二代”群体来说,他们的社会诉求是什么,他们现在的社会生存现状是怎么样的,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使他们脱离贫困,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注,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贫二代”概念界定
(一)定义
对于“贫二代”这一词来说,并没有规范性的标准定义。但是通过大多数学者对“贫二代”下的定义来看,通常把“贫二代”看做“富二代”的衍生词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贫二代”也是“贫一代”的产物。经过数十年的市场经济发展,我国出现了较为明显社会分层,未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红利的普通工人、农民等人群,在贫富差距增大的情况下,相对贫穷加剧。这类人被称为“贫一代”。他们的子女由于先天的贫穷,导致教育资源稀缺、基础环境较差,而难以摆脱贫穷,因此被称为“贫二代”[3]。
(二)特征
近年来,通过社会各界媒体对于“贫二代”群体的报道和各种学术研究的成果,大致可以从外界影响和自身影响两个方面对“贫二代”群体的特征进行总结分析。
1.外界影响
外界影响是“贫二代”群体特征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父母一辈对该群体的影响程度、社会资本贫乏、教育资源稀缺等方面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贫二代”的群体特征。
父母一辈对该群体的影响程度大。从上述“贫二代”群体的定义中可以看出,“贫二代”群体与其父母一辈即“贫一代”在实质上是一种贫困代际传递的关系。“贫二代”群体许多也是贫困代际传递的产物。所谓贫困代际传递,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家庭内部由父母传递给子女,使子女在成年后重复父母境遇的遗传链,也指在一定的社区或阶层范围内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代际之间延续,使后代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4]。
社会资本贫乏。在目前的中国社会体系中,人际关系仍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对于许多刚刚进入城市工作的外地人来说,他们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着人际关系网来寻找工作资源。然而对于“贫二代”群体来说,由于社会资本的缺乏,导致他们的社会诉求往往无法得到实现。
教育资源稀缺。“贫二代”群体往往缺少教育资源。近年来,许多家长重金购买学区房,不惜一切将自己的孩子送到重点学校就读,就是为了让孩子拥有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对于“贫二代”群体来说,他们似乎从出生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近年来自农村家庭的大学生低就业率表明—贫穷仍然是“贫二代”群体改变命运的最大障碍。“读书改变命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
2.自身因素
学者杨怀德曾在其一篇学术论文中提到“贫困亚文化”对于长期处于该文化的群体的影响。“贫困文化”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曾经提出的著名的“贫困文化”的恶性循环理论。他认为,贫困本身实际上表现为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也就是贫困文化。杨怀德指出,穷人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结果却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诸如屈从意识、不愿意规划未来、没有实现理想的能力以及怀疑权威等等[5]。由此可以得知,由于“贫二代”群体长期处于这种“贫困文化”当中,其价值观念难免会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未来规划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体现的时代特性
自2013年11月“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提出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一直不断细化思想的主要内容,详细规制精准扶贫工作模式,并且在2015年之后一步一步地將“精准扶贫”思想落实到实际中来。在开展扶贫时,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6]。
在对“贫二代”群体的扶贫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贫二代”群体与其他群体的不同之处——该群体拥有数目庞大的青年群体。该群体同时也拥有独特的优势,其中有大部分的青年群体同时拥有高等学历,正是国家需要的高等人才。“精准扶贫”中我们应该如何充分发挥出“贫二代”群体所具有的独特优势,通过什么方式让该群体的价值充分得到实现,便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并且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二、“贫二代”的心理现状及对贫困的看法分析
(一)“贫二代”的成长环境和学习环境
1.成长环境
海南省“贫二代”是土生土长的海南人,他们的成长环境也比较相似。首先,“贫二代”中很少有独生子女,他们大多都有兄弟姐妹。从这一点来看,他们有一定的社会支持,在成长中没有那么孤单。其次,因父母职业多为农民,主要依靠种植农作物获取经济来源,较少远离家乡外出打工,因此,海南省与内陆地区不同,没有大批农民工进城的现象,“贫二代”可以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留守儿童”现象较少。再次,“贫二代”的迁移较少,大多都是从小就生活在村子里,只有走亲戚才会去别的村子。除了考学考到省外,其他一般较少出省。“贫二代”的生活、学习、交往等主要围绕村子、城镇等进行。最后,成长环境也会受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政策条件的改变的影响。例如,“贫二代”小时候住瓦房、小平房。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扶贫政策的落实,“贫二代”的生活较以前相比有所改善。
2.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主要可以分为家中学习环境和学校学习环境。“贫二代”的父母对于孩子学习多为支持态度并且尊重孩子的意愿。主要体观在对孩子上学比较支持,孩子上学父母很高兴。对于孩子读书读到什么水平,父母大多都是希望学历越高越好,但主要还是看孩子能读到什么水平。“贫二代”在家学习受到支持,但有时也会做做家务,帮忙干活。学校的学习环境一般来说都是相对自由的,尤其是在大学期间,学习主要依靠自主自觉。总体来看,“贫二代”可以有一个还不错的学习环境。
(二)“贫二代”对自身的认识
通过访谈资料可以将“贫二代”对自己的认识分为以下两种。
1.积极的认识
首先体现在如何看待贫困这一问题上,“贫二代”大多持积极的态度。政府支持让他们拥有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主要体现在“贫二代”认为以后要有自己的工作和发展。他们希望未来能够从事与自己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对于国家提供的政策,他们乐于接受。因为接受政策支持,可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同时政府的支持是关心贫因户的体现。因此,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过得更好。
2.消极的认识
持消极态度的“贫二代”认为贫困难以摆脱,即使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等也没有太大帮助。因为他们在经济、社会地位和社交人脉等方面都不占优势,想要脱贫很困难。“贫二代”愿意接受政府提供的帮助,有种“不要白不要”的心理。他们对于未来的发展没有什么规划,毕业后可能会回村种地或打工。据了解,这类“贫二代”有“享受”的倾向,易受挫,自我评价较低。
三、“贫二代”贫困观的形成因素探究
“贫二代”对贫困的看法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正确对待贫困,不会因贫困而自卑或者自豪,认为脱贫需要靠自己。另一种则是不能正确对待贫困,认为贫困无法摆脱,更多的是进行外归因,即将不能脱贫的原因归于外部因素。因此,無所作为、听天由命,或者以贫为荣,一味等待政府的帮助。经分析,两种不同的看法背后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贫二代”的同辈群体多为同村人或者同为“贫二代”,同质性较高,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想法等方面一致性程度较高。如果同辈群体之间可以正确看待贫困,无疑会对群体成员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是受到家庭的影响。贫困户之间的贫困亚文化通过交往而加强,并制度化。在这种家庭环境成长起的“贫二代”习得贫困文化,发生了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
三是个人原因。个人不愿作为,贪图享乐的行为以及自我认同感底,贬低自己,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改变现状。
四、“贫二代”社会价值的重构路径探析
(一)个案辅导
社工通过与需要价值重构的“贫二代”建立良好的关系,运用专业方法协助“贫二代”重新认识贫困,挖掘其自身潜能,最终达到使其能够正确认识贫困的目的。
(二)团体活动
团体活动即小组活动,将需要价值重构的“贫二代”聚集起来,形成一个12人的同质小组,通过开展一系列小组活动,让小组中的成员在活动中思考、反思,无形中形成改变,从而能够正确对待贫困这一现象。
(三)社区建设
在社区或村子内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引导,使“贫二代”群体在社区中解决问题,培养良好行为和价值观。
结语
此次调查表明,大部分“贫二代”都能够对自己有积极的认知,能够正视贫困。但仍有一部分“贫二代”自我评价低,不能正视贫困。除了认为无法改变贫困的状况外,还会因为其他贫困户比自己享受更多的政策而抱怨。因此,这类“贫二代”需要进行社会价值重构,需要通过个案辅导、团体活动、社区建设等微观或者宏观层面的措施帮助他们,从而促进其更好发展;同时,助力海南省贫困户脱贫,减少海南省出现贫困户返贫现象的隐患。
参考文献:
[1] 晏荣.“X二代”现象:制度性壁垒与社会排斥[J].中国青年研究,2011,(2).
[2] 杨绪盟.“低飞”的梦想:“贫二代”的社会诉求[J].同舟共进,2014,(2).
[3] 周翔宇.“二代”现象背后的社会资本流动[J].法制博览,2015,(22).
[4] 石修俊,程浩然,何申英.论“贫二代”的社会资本[J].人力资源管理,2016,(6).
[5] 杨怀德.“穷二代”与“富二代”: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J].甘肃社会科学,2012,(5).
[6] 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 /13680654?fr,20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