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志愿者的社会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2016-06-21丁帅李妍

人民论坛 2016年14期
关键词:社会价值志愿服务实现路径

丁帅+李妍

【摘要】当今时代,在志愿者队伍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青年志愿者是志愿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流砥柱。青年志愿者主要通过志愿服务等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发挥其社会价值和功能。青年志愿者活动,一方面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另一方面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必须坚持用客观、科学的态度对待青年志愿者,才能深刻挖掘其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 志愿服务 社会价值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研究

当今时代,在志愿者队伍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青年志愿者是志愿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流砥柱。青年志愿者主要通过志愿服务等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发挥其社会价值和功能。据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青年志愿者”这一称谓。此后,一些与青年志愿者相关的社会团体、组织相继出现,如:“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各地区、各领域的志愿者组织,这大大推动了青年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和壮大。

国内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是分阶段的。李媛媛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问题研究”一文中提出,“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共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5年至1999年,这是在宏观层面上初步论述了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题、内容、途径、机制等基本概念;第二阶段从2000年到2002年,重视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和作用,并且开始涉足具体的服务领域和运行机制的研究;第三阶段从2003年至今,更加注重大学生与志愿服务之间的关系。”①

另外,负天祥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育人实效性研究”一文中也提出,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在1993年12月份至1994年12月份第一阶段是萌芽启动状态;1994年底至1998年5月份为第二阶段,实践活动侧重组织建设方面;从1998年6月份至2001年3月份第三个阶段为项目建设取得进展阶段;2001年3月份至2003年3月份为第四阶段,重点在队伍建设上的实践探索;2003年6月份至今是第五个阶段,这一阶段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持续深入发展。②

而西方国家的志愿服务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宗教慈善活动,在整个19至20世纪中,志愿服务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将志愿服务逐步归入到国家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体系,并且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支持和赞美。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外志愿服务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其运作机制日益制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同时其发展和涉及的领域扩大化,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服务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这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应该说,“自21世纪以来,国外的志愿服务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今后的志愿服务事业创造了良好的机遇。”③

我国自2001年申奥成功后,志愿者服务事业快速发展,但是,自北京奥运会之后,其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弊端,以至于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构成了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文章将结合一定的资料和事实对其展开进一步地研究和分析,以期探索出相应的对策和路径,进而推进青年志愿者社会价值的实现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青年志愿者的社会价值

在志愿者队伍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青年志愿者是志愿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流砥柱。青年志愿者主要通过志愿服务等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发挥其社会价值和功能,其社会价值是巨大的。

青年志愿服务推动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政府权力和职能的合理转变,使得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大大提高。青年人作为新时期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社会建设和国家管理,这一方面有利于传播正能量和强化公民的道德理念,另一方面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和亲和力,从而提升了现代社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引领人们朝着和谐社会迈进。

青年志愿服务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志愿服务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近年来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优势和影响力在不断增强,这与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青年志愿者在一系列国际、国内大型活动以及重大事件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显,像汶川地震、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都有大量的青年志愿者的参与。青年志愿者的存在大大节约了各类重大活动的运行成本,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青年志愿者在促进地区建设发展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其主动积极响应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建设添砖加瓦,为国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在缩小东西部贫富差距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从而为社会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青年志愿服务有利于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新时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④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是推进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和途径。“志愿服务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青年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在促进其个人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唤起了广大民众内心那一份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⑤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非强制纯自愿的、无偿奉献自我的个人行为活动,青年志愿者用他们的真诚、真心奉献,去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和摆脱困境,促进了乐于助人的社会氛围形成,不仅推动其队伍的发展和壮大,也使整个社会的文化层次和精神品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这些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青年志愿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紧张的社会就业形势。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一方面有利于缓解当下紧张的社会就业形势,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满足了国家对于建设西部地区的人才需求,还为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合理的途径。青年大学生志愿者投入到西部地区的建设中,有利于增强其对我国国情的认识,也为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相关资料表明,大约有10%的“西部计划”大学生选择了扎根西部、扎根基层。通过这种形式,一方面,满足了基层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缓解了青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青年志愿服务有利于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和政府在发挥其职能和作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志愿服务事业能够做“市场不为,政府不能”的事情,有助于补充市场和政府职能和作用的不足,具体体现在:近年来,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青年志愿者热心帮助和服务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渡过难关;在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增强全社会的环保理念和意识;在教育方面,积极投身到基层或山区支教事业中去。因此,我国志愿服务的实践,正积极地推动着社会保障事业的进步。

青年志愿者价值实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通过青年志愿者服务和活动确实实现了其社会价值,一方面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另一方面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但是,“青年志愿者内部也存在认识不足、队伍发展的不稳定性等问题”;⑥同时,志愿服务的外部环境也面临着诸如社会公众的主动意识不强以及认可与支持度有限,享受的社会资源有限,相关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首先,社会公众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度不高,缺乏参与志愿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随着志愿者服务事业近年来的迅猛发展趋势,青年志愿者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广泛的支持与赞誉。但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端,这不利于青年志愿者的价值实现和志愿服务充分发挥作用。

具体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国家和政府未能从根本上打破对传统志愿服务活动的认识,从而未能同西方国家一样将志愿服务事业纳入到国家制度体系建设中,影响了志愿服务活动作用与优势的充分发挥。

二是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受到“功利化”思想的影响,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过于注重形式,使得志愿者服务活动带着浓厚的功利色彩。

三是包括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级社会组织,以及广大公众对志愿服务认知度不高。总之,受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志愿服务活动的实际效果与期望值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距,因此,提高整个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增强社会公众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是当务之急。

其次,对青年志愿服务缺乏科学化、专业化的管理。第一,由于青年大学生所在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尚未形成科学、系统化的管理,导致了志愿者服务活动出现了散漫性与松散性等特征。具体体现为:其一,高校内部、高校与社会团体之间缺乏有关于志愿服务科学化、专业化的管理的沟通与交流,造成了志愿服务活动效率低下的问题。其二,专业化团队的缺乏,志愿服务的水平有待提高。

第二,相关体制制度不够完善。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已成为大学生积极参加的学生社团之一,具有人力资源充足,专业背景多样的特点。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青年志愿者队伍的大军,其所在的高校内部未对志愿者服务进行系统的、规范的管理,具体体现在激励机制不完善、不规范;组织内部缺乏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机制;专业化水平不高以及体制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都将导致志愿服务活动产生的社会价值与意义有限。

第三,服务平台尚需拓展。新时期,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网络媒体、自媒体等新兴环境,相应的对青年志愿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缺乏青年志愿服务的激励约束机制。相关实践表明,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仅有少数优秀的志愿者可以获得相应的奖项和荣誉,这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大部分志愿者的积极性,更不利于青年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和壮大。为此,高校在内部应健全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使得每个青年志愿者在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也能获得肯定与认同,进而调动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此外,社会还需加强对相关政策配套措施的建设,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奠定良好的政策奠基。

应该说,当下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确实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内部缺乏科学专业的管理、外部缺乏充分的社会资源以及社会认可度不高、相关制度不健全等方面,但其社会价值确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如何更好实现青年志愿者的社会价值,怎样更好构建青年志愿者的社会价值就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青年志愿者社会价值实现的路径

近些年来,随着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青年志愿者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广泛的支持与赞誉。同时志愿服务事业也很好地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结合,但仍需对其价值内涵进行进一步地探索与挖掘。

要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充分挖掘青年志愿服务精神的价值内涵。作为新时期的接班人,青年志愿者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在参加志愿活动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真心与奉献,去帮助处于困难中的人们,这生动地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的价值内涵,也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总之,青年志愿者作为新时期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要不断深化对志愿服务的思想认识,充分挖掘青年志愿服务精神的价值内涵,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⑦

要构筑青年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培训路径。为了促进青年志愿者社会价值的实现,高校内部应建立一个科学的、专业的志愿服务培训系统。具体体现在:第一,对青年志愿者进行专业化的培训,通过专业化的培训,增强青年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理念和精神的理解,进而使志愿服务能达到专业化水平,提升标准,以达到志愿服务的质量和品质的提高的目标。

第二,加强相关教育培训师资力量建设。专业化的讲师可以为青年志愿者提供专业的志愿服务理念与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培养与传递,从而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的专业化发展。总之,通过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培训,可以实现对志愿组织的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达到改善其管理中存在的松散性等问题的效果,从而促进志愿服务活动更好地发挥社会作用,并实现青年志愿者社会价值。

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政策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政策保障机制应该做到如下几点:第一,政府应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法律保障。近年来,全国已经有不少省市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如2008年颁发的《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等⑧。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使得志愿者的切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障和维护,同时促进了志愿服务的法制化。

第二,政府和高校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安全保障。在进行志愿者服务培训过程中,培养和增强青年志愿者的安全意识。

第三,为青年志愿者服务提供更多的渠道去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客观事实表明,青年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缺乏充足的社会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不利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和进行。因此,为了促进青年志愿者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国家和政府在提供资源的同时,还应为青年志愿者提供更多的渠道去筹集资源,这必将有助于青年志愿者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此外,高校还可以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

具体体现在:一是高校扩大拨款力度,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充足的经费。二是扩大社会交流合作领域,开展一些互利共赢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一方面社会可以获得学生为其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另一方面社会能够为青年志愿者提供工作实践机会、一定形式的经费赞助和相对必要的生活条件。

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保障机制。一方面,提高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的科学性。具体表现为:优化志愿者招募环节。在正式招募工作开始前,其一,确定关于活动的各项需求,分别为:岗位需求、人数需求、时间要求、素质要求和能力要求等方面的具体需求。其二,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募宣传活动,通过笔试、面试、技能测试等方式来选拔志愿者。同时合理安排时间,有序开展活动。对新入的志愿者进行登记注册。登记注册的志愿者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后,颁发志愿者证,这是其作为一名志愿者的身份象征,这样做能给对志愿者一种归属感,是组织对其身份的一种认可。同时,也能根据成员的实际情况设置和分配服务岗位,从而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强调进行实名登记以及留下可联系上本人的电话号码或其他联系方式,以便有活动时可以以短信等形式号召广大志愿者前来参与。

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根据青年志愿者自身特质和对青年志愿者的服务要求,将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培训内容归纳为:思想觉悟、志愿服务能力、参与服务工作的热情和协调时间的能力这四个方面的培训。此外,还要强化大学生志愿者对于志愿服务相关法规、政策的学习、宣传。对每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考核,没有监督考核就没有良好的绩效。在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过程中加强对其日常考察,有助于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这就要求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要在活动开展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进行严密的监控,探索构建与高校相适宜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估机制,对每项活动和每个参与其中的志愿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与反馈,不断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长效发展。

另一方面,规范的制度管理也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的制度建设是团队管理的保障。其一,务必要在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方面设立专项使用资金,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办法。其二,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要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法律支持与安全保障,制定安全管理办法和突发问题应急预案等。

要建立健全青年志愿服务的激励保障机制。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是促进当前青年志愿者社会价值实现的重要环节。第一,有助于充分发挥和调动青年志愿者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的自发性和积极性。以此保证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志愿活动的更加饱满的精神气度。第二,有助于大学生志愿者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第三,有利于大学生志愿者投入到社会中去,体验属于自己创造的社会价值。总之,激励一方面能够激发广大青年志愿者投入到社会建设中去,另一方面,激励推动了志愿者个人的价值实现和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所以,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对志愿者个人、对社会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一方面,必须建立健全组织激励。一是建立表彰制度,每年组织举办表彰大会;相关制度主要有:《大学生志愿者星级评定及优秀志愿者评选管理规程》、《关于先进团支部、优秀团干优秀团员评选办法》、《关于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工作条例》、《评优评奖办法:特困生、贫困生评选办法》、《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

二是根据工作劳动强度、量及完成情况评选星级志愿服务者、“年度优秀志愿服务”,同时颁发荣誉证书及相应加学分。

三是让星级志愿服务者或优秀志愿服务者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享受相应的评先推优等荣誉。

四是对符合表彰规定的志愿服务者颁发志愿服务者荣誉证书及加个人操评分对志愿服务者进行鼓励。

五是志愿服务者在毕业时可将《志愿服务手册》星级评比等各类证书,作为本人在校期间参加社会服务工作的就业证明材料及志愿服务者档案中的材料证明。

六是开展各种无偿志愿服务的公益性宣传,使得青年志愿者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另一方面,必须建立健全社会激励。我们提倡全民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事业中来,因此在全社会对志愿服务行为进行激励和表彰,对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即使我们知道志愿服务就一种牺牲小我、奉献大家的行为,不去刻意追求任何的回报与利益,但是,从社会层面对于志愿者的服务予以奖励和回报也是具有其重要意义所在,即对广大志愿者的服务给予肯定与支持,可以使他们内心获得一份成就感与自豪感,进而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和壮大。

总之,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行为的提倡和鼓励,有利于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在全社会开展开来。所以,我们应该将志愿服务当作美德来加以提倡,当作优秀品质来进行鼓励,并且在开展激励时,一定要注意和教育相配合,要让大学生志愿者知道去做什么,更要让其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有这样,激励才能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综上,国家和社会应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将志愿服务事业纳入到社会发展和体系建设中来,这将有利于发展和壮大青年志愿者的队伍,也有利于青年志愿者社会价值的实现,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作者分别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教授)

【注释】

①吕丽:“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调查与推进策略探讨”,《黑龙江史志》,2011年10月8日。

②梁杰华,杜立操:“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综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2期。

③张燕玲,张晓红:“国外志愿服务发展趋势”,《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年第12期。

④张铁军,于干:“胡锦涛关于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要求”,《传承》,2011年第5期。

⑤刘丰林,刘竞,张芸芸:“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时代价值和优化路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第4期。

⑥朱文久:“我国志愿者服务立法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⑦祝志君:“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的几点思考—基于高校视角”,《经营管理者》,2013年第3期。

⑧夏心怡:“微信在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创新运用研究”,《时代教育》,2014年第10期。

责编 /张蕾

猜你喜欢

社会价值志愿服务实现路径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产品设计创新的社会价值最大化探讨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