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型经编盆底补片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021-02-14陈小菊陈艳春张佩华

产业用纺织品 2021年11期
关键词:单丝经编强力

陈小菊 陈艳春 张佩华

1. 常州市康蒂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001;

2.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上海 201620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由女性盆底功能受损引发,其主要症状有尿失禁、器官脱垂、慢性疼痛等,会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2]。目前,常规的手术治疗方式存在效果差及术后疼痛等问题,病患的痛苦不能彻底解决[3-4]。近年来,生物医用纺织技术的发展使得经编盆底补片逐渐成为了治疗PFD的一种良好方法,其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及成本低等优势[5]。

聚丙烯(PP)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其强力高、弹性好、安全性强。当前,盆底补片的“骨架”结构材料大多以PP为主,但单一的PP产品柔韧性较差,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存在不足[6]。因此,开发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良好的医用盆底补片,探索其在可降解条件下的性能变化,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聚乳酸(PLA)生物可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良好,但性质较脆,较难起到术后支撑的作用[7]。本文将采用熔融纺丝技术先纺制出PP、PLA单丝,然后利用现代纺织成型技术编织出PP/PLA复合盆底补片,并与两种纯PP经编盆底补片进行综合比较,研究它们在PBS磷酸缓冲液体外模拟条件下的拉伸强力损失率及质量损失率,以期为研发高品质复合盆底补片提供参考。

1 试验

1.1 试验主要材料与设备

主要材料:PP、PLA高聚物切片,深圳光华伟业股份有限公司;无水乙醇,上海市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主要设备:双螺杆共混仪、Nikon ECLIPSE E200生物显微镜、FA2004N电子天平、YG141N数字式织物厚度仪、YG061F电子单纱强力仪。

1.2 单丝的制备

首先,利用无水乙醇对高聚物切片进行清洗和除杂;然后,将切片加入双螺杆共混仪中,调整温度及纺丝速度等参数,获得品质稳定的单丝;最后,将纺制的单丝卷绕到筒子上,备用。制备的PP及PLA单丝的基本性能如表1所示。

表1 制备的PP及PLA单丝的基本性能

1.3 PP型经编盆底补片的制备

采用机号E为20的拉舍尔经编机,结合经编组织的垫纱运动,编织3种不同类型的PP型经编盆底补片。

1.3.1 PP-1经编盆底补片

使用制得的PP单丝制备PP-1经编盆底补片,其垫纱数码及穿纱方式如下。

GB1:1-0/0-1//,满穿。

GB2:0-0/2-2/1-1/3-3/0-0/3-3/1-1/2-2/0-0/3-3//,1穿1空。

GB3:3-3/1-1/2-2/0-0/3-3/0-0/2-2/1-1/3-3/0-0//,1穿1空。

上机工艺参数:GB1、GB2、GB3的送经量分别为(1760±50)、(1150±50)及(900±50) mm/(480个线圈),上机线圈密度为12.0横列/cm,机上门幅(85±5)cm,牵拉门幅为(79±5)cm。

1.3.2 PP-2经编盆底补片

使用制得的PP单丝制备PP-2经编盆底补片,其垫纱数码及穿纱方式如下。

GB1:2-3/2-1/2-3/1-0/1-2/1-0//,1穿1空。

GB2:1-1/1-0/1-0/2-2/2-3/2-3//,1空1穿。

GB3:1-0/1-2/1-0/2-3/2-1/2-3//,1穿1空。

上机工艺参数:GB1、 GB2、 GB3的送经量分别为(2150±50)、(1420±50)及(1970±50) mm/(480个线圈),上机线圈密度为11.0横列/cm,机上门幅为(110±5)cm, 牵拉门幅为(90±5)cm。

GB1和GB3做反向垫纱的变化经平运动,以形成六边形网眼结构;GB2起加固组织结构的作用,调节GB2可以改变网眼的形状。

1.3.3 PP/PLA复合经编盆底补片

利用制得的PP及PLA单丝,采用变化经缎与经平垫纱运动相结合的方式(图1)制备PP/PLA复合经编盆底补片,其垫纱数码及穿纱方式如下。

图1 PP/PLA复合经编盆底补片垫纱运动

GB1:2-1/3-4/2-1/2-3/1-0/1-2/1-0/2-3//,1穿1空,PP。

GB2:2-3/1-0/2-3/2-1/3-4/3-2/3-4/2-1//,1穿1空,PLA。

上机工艺参数:上机线圈密度为12.1横列/cm,送经量GB1为(1965±50)mm/(480个线圈),GB2为(1965±50)mm/(480个线圈)。

1.4 PBS磷酸缓冲液的制备

先称量8.00 g NaCl、 0.20 g KCl、 1.56 g Na2HPO4及0.20 g KH2PO4药品溶于去离子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充分溶解;然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至1 L,摇匀,配置出pH值为7.4的PBS磷酸缓冲液,用于体外模拟降解测试试样的生物可降解性。

2 性能测试与表征

2.1 表观形貌

采用Nikon ECLIPSE E200型生物显微镜,观察制备的3种不同类型的PP型经编盆底补片试样的表观形貌。

2.2 面密度

将试样置于温度(20±2)℃、相对湿度(65±2)%的标况中调湿24.0 h,随后采用FA2004A天平,参照GB/T 4669—2008标准,测量并计算试样的面密度,结果取平均值。

2.3 厚度

采用YG141N数字式织物厚度仪,根据GB/T 3820—1997标准,在压脚面积为(2000±20)mm2、加压压力为(1.00±0.01)kPa、加压时间为(30±5)s的参数条件下,进行试样厚度的测试,结果取平均值。

2.4 孔隙率

利用图像处理法,先将试样拍照后的图像导入到Matlab R2007b软件中处理,获取最佳阈值;随后利用Photoshop软件将图像转变为黑白色,根据式(1) 的像素比计算补片的孔隙率W(%)。

(1)

式中:S1——白色区域的像素;

S——总像素。

2.5 拉伸强力损失率

根据GB/T 3923.1—2013标准,测试未经体外模拟降解测试的初始试样的纵横向拉伸强力,并每隔2周 测试浸没于配置的PBS磷酸缓冲液中试样的纵横向拉伸强力。每种试样纵横向拉伸强力测20次,结果取平均值,并计算出纵横向拉伸强力损失率。

2.6 质量损失率

将试样浸没于配置的PBS磷酸缓冲液中,每隔2周取试样冷冻干燥至质量恒定后,称量其质量M(g)。将未经体外模拟降解测试的初始试样置于玻璃干燥器中干燥0.5 h,称量其初始质量m(g)。再根据式(2)计算试样的质量损失率W′(%):

(2)

3 结果与讨论

3.1 表观形貌

图2所示为3种不同类型的PP型经编盆底补片的表观形貌照片,可以看出:PP-1经编盆底补片的网眼为菱形,PP-2经编盆底补片的网眼为典型的六边形,而PP/PLA复合经编盆底补片的网眼呈较为规则的六边形。

图2 PP型经编盆底补片的表观形貌

3.2 基本性能

3种不同类型的PP型经编盆底补片基本性能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随着试样面密度和厚度的增大,孔隙率略微减小。其中,PP/PLA复合经编盆底补片的面密度和厚度最大,孔隙率最小,为70.4%。

表2 PP型经编盆底补片的基本性能

3.3 拉伸强力损失率

图3反映了降解过程中3种PP型经编盆底补片的纵横向拉伸强力损失率变化情况。

图3 体外模拟降解测试过程中3种PP型经编盆底补片的拉伸强力损失率

由图3可知,3种试样整体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纵横向拉伸强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降解的前16周,试样的拉伸强力损失率增幅较小;在降解的第20周后,试样的拉伸强力损失率尽管急剧增加,但是至第28周时,3种试样的纵横向拉伸强力损失率仍不足15%。

此外,试样的纵向拉伸强力损失率明显高于横向,原因在于当单丝强力遭破坏后,复合经编盆底补片的纵横向强力都会受到影响,但横向线圈间存在左右连接,故表现为纵向拉伸强力损失率较大。

3.4 质量损失率

图4反映了体外模拟降解测试过程中3种PP型经编盆底补片的质量损失率情况。由图4可知,PP型经编盆底补片的质量损失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在试验进行的前5周,试样质量几乎没有变化;进行到第20周时,试样开始逐步降解,质量损失率有轻微的增加,但质量损失率不足3%;20周以后,试样的质量损失率增幅较为明显,但整个试验范围内,3种试样的质量损失率都不到10%。

图4 体外模拟降解测试过程中PP型经编盆底补片的质量损失率

4 结论

本文基于熔融纺丝技术,制备了质量稳定的PP单丝和PLA单丝;随后,采用经编技术编织出3种PP型经编盆底补片,研究并对比了3种PP型经编盆底补片的表面形貌及基本性能,并在体外模拟降解测试条件下进行了PP型经编盆底补片的拉伸强力损失率与质量损失率的比较,发现:3种PP型经编盆底补片基本性能相近,体外模拟降解第28周时的拉伸强力损失率不足15%、质量损失率不足10%。可见,PLA单丝可替代部分PP单丝制备PP型经编盆底补片,用于盆底修复。

猜你喜欢

单丝经编强力
通江县:砥砺奋进 强力构建“温暖人社”
熔纺大直径聚乳酸单丝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PP/PET皮芯型热熔单丝纺丝成型工艺研究
热处理对大直径PPS单丝力学性能的影响
3+9+15×0.175交互捻钢丝帘线拉伸齐断的研究
70年扶贫开发 脱贫攻坚持续强力推进
基于西门子840Dsl系统的数控强力刮齿加工软件开发
“强力后勤”入职记
海宁:“蝶变”经编新未来
老中青三代经编人的传承之路 中国经编十年变迁系列活动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