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供血一体机构输血医学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2021-02-12宛尔男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27期
关键词:采供血血站管理体系

宛尔男

长春市中心血站业务科,吉林长春 130000

输血学科在2016年正式独立纳入临床医学学科内,学科教学涵盖了基础输血学、输血医学、临床输血管理学、献血服务学以及输血技术学等教学科目。作为一个独立的医学科目,在临床医学教育中输血学科已逐渐从检验医学教育中分离出来,并应用于教学[1]。在输血医学教育方面,我国起步相对较晚,且仅在部分高校内开设了专业,同时在输血医学教学方面需要加强,以完善现阶段还不成熟的临床规范化培训教育。只有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良好地结合,学生对两者都有良好的掌握才能切实培养出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输血医务临床工作人员[2]。血站于2018年2月—2021年1月期间建立了供血一体机构输血医学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该研究通过输血医学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在采供血一体机构的良好应用开展研究,为了让学生能以最佳状态步入临床工作岗位,良好衔接有效教学和实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该血站参与实习工作的实习生54名作为该次研究对象,2014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血站采用传统输血医学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将该阶段实习的27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2018年2月—2021年1月期间血站内建立了供血一体机构输血医学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将在该阶段内实习的27名学生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学生中男性学生13名,女性学生14名;年龄20~22岁,平均(21.3±0.6)岁;其中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有3名,输血技术学20名,临床专业2名、护理专业2名。研究组学生中包括男性学生15名,女性学生12名;年龄21~22岁,平均(21.5±0.2)岁;其中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有4名,输血技术学19名,临床专业1名、护理专业3名。在2014年1月—2021年1月期间的带教老师共计5名,均符合带教教师资格。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比例以及专业比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编写教学体系的参考文件 参考《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以及2017版ISBT《输血医学伦理规范》中的相关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作为教学标准[3-4]。依照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第2号与《采供血机构教学工作制度》对实习教学手册进行编写[5],在制定教学要求时不但对学科所需要的教学师资、组织实施加以定位,还对学科教学原则与具体教学内容提出整体要求。以《采供血一体机构实践教学标准操作规程》为基础进行教学工作制度的编订[6],在所编定的规则中将教学内容、上岗前的培训内容、结业考核内容以及毕业时论文的撰写与答辩等具体事项进行流程标准限定。

1.2.2 制定师生互选教学形式 学科的具体教学形式以研究生教育中导师教学制度为参考,教学期间由带教老师与学生互相选择后结成一对一带教组合。学生参与到岗位早交班流程中,每日早交班结束后带教老师依据教学内容与交班中的问题逐一对学生提问,并在最后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评价[7]。带教老师每周进行1次教学讲座,目的为解答学生疑问、拓宽知识面以及增加相关知识的深度。

1.2.3 带教资格的确定 在教学基地中对带教老师进行培训和评价,具体内容包括数学理论、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输血相关传染病检验以及采血技能等,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带教资格。

1.3 观察指标

1.3.1 学生实习考核情况 主要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操作成绩评分。①理论知识考核:总分为100分,主要包括实习计划要求内容;②技能考核:总分为100分,主要包括血液供应的及时性、血液检验的规范性、血液供应的准确性、各项输血工作登记、统计工作的准确性以及血液管理的规范性5项,每项20分。

1.3.2 体系应用满意度 统计带教教师满意度:学生通过该院自行设计的带教满意度评价表对带教过程进行评价,其中包括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对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满意度、对自学的满意度、对患者沟通满意度、对输血科常见检验项目掌握程度、临床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89分之间为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实习考核情况对比

入科时,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研究组学生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入科时和实习结束出科时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对比[(±s),分]

表1 两组学生入科时和实习结束出科时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对比[(±s),分]

组别理论成绩 技能操作成绩入科时出科时入科时 出科时研究组(n=27)对照组(n=27)t值P值83.9±4.9 83.3±4.4 0.473 0.637 96.6±6.3 90.3±5.4 3.945 0.002 72.3±4.8 74.3±5.2 1.468 0.148 94.8±3.3 82.3±3.8 12.905<0.001

2.2 两组学生对教学体系满意度评价对比

研究组学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对教学体系满意度评价比较

3 讨论

输血学科在我国高等教育开展的时间只有短短十余年,只在少数一部分高校设立了二级学院,由于起步晚且发展规模较小,输血专业课程相关教材的编写还未形成体系[8]。同时其他专业涉及的输血医学也缺乏规范化培训以及专科培养环节,且输血方向作为独立的教学专业,实践时间不到10年,并且分布于血站和医院两类单位中。血站作为输血学科的主要实践教学单位,主要是根据教学计划展开实践教学。采供血一体机构由于集中了血站和医院输血课的职能,因此输血学科的学生具有充分地输血教学实践条件,为培养出系统的输血专业人才打下良好基础[9-10]。

该教学单位虽然为血站,但是其同时具备了医院输血科和血站的职能,同时血站以学院的教学要求为基础编写出符合该血站实际情况的输血医学实践教学纲要、实践教学计划、输血实践课程以及输血医学考核题库等等。通过长达3年的教学实践摸索,输血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表现在:①教学中所使用的实践教学纲要、实践教学计划、输血实践课程由采供一体机构输血医学教学单位组织编写,教学内容与输血岗位的契合度明显更高,大大地提升了学生吸收知识的规范性与可操作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深切地理解到血液的宝贵,更能懂得血液安全性的重要,并可以熟练地应对输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与突发事件,对血液治疗的临床意义领会得更加深刻[11-12]。以献血人员到受血这一思路进行教学,让学生通透地了解献血、检验、输血以及治疗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13]。通过3年的实践后发现,学生考核成绩与传统教学管理体系相比均有明显提升。②将护理学、临床医师、检验学以及输血技术均容纳到该教学体系中,保证学生可以接触到输血作业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实践教学阶段对输血医学进行学习后,能够让护理和临床专业学生进一步熟悉输血相关要求,知晓输血风险、输血环节要素和注意事项,更便于临床输血工作的展开。③在教学中应用一对一导师带教模式并允许师生双向选择、带教教师的定期教学讲座以及早交班制度让带教教师的教学责任明确清晰。带教制教学通过选择出具有高尚品德且学识渊博的老师指导相对固定学生的学习与思想成长,不但需要导师传播专业知识技能,同时也要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素质[14-19]。在传统教学管理体系中,跟班式教学老师更换频繁,教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均受到了影响,而在导师制背景下则发现,学生各个方面的成绩均得到了提升。一对一带教形式让教学环境变得更加自由,毕业论文的书写也更加趋于科学性和真实性[20-25]。输血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在输血方向的本科教育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缺乏专科培养,在采供血一体机构输血教学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中,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临床培养了热爱输血专业、技能合格的人才,进一步促进了输血事业的发展,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满意度为96.29%,对照组满意度为77.78%,研究组学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与杨文勇等[26]观察组满意度为93.68%,对照组满意度为75.16%一致,说明方法正确,结果可靠。

综上所述,采供血一体机构输血医学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帮助学生转换思维模式,使其在实习后能够尽快地适应临床输血工作,此体系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采供血血站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血站采供血设备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考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采供血机构实施财务绩效管理的成效探讨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配置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浅析如何做好采供血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