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红色经典 汲取前行力量
2021-02-10凌巍王有月
凌巍 王有月
摘要: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红色经典名篇,借助这些名篇开发党史教育系列微视频课程,围绕“国难与初心、信仰与力量、奋进与复兴”三个维度,以小切口讲述大道理,展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人格意志、思想风范,探索符合学生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思政课建设规律的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途径,增强青少年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不断强化情感认同、思想认同、政治认同,从而自觉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信仰;传承;初心;使命;奋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12C-0027-05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它唤醒我们血脉中的红色基因,它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着我们不断奋进。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语文教材是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在党史、青少年“四史”教育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充分挖掘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红色經典资源,开发党史教育系列微视频课程,可以让青少年学生深深感受到蕴藏在文字背后的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家国情怀和民族觉醒的巨大力量,感知责任使命,在历史坐标中找准方位,构筑时代担当。
一、红色经典名篇揭示了“国难与初心”
从小到大,学生通过语文课本,认识了党史上的很多英雄人物——杨靖宇、赵一曼、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江姐……这些革命先烈的事迹通过语文课文穿越时空,教育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让我们先重温一下部分红色经典课文的内容:
《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凶恶的敌人残酷地拷打赵一曼,但是赵一曼始终没有吐露一点儿抗日联军的情况。”
《八女投江》(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八个英勇的抗联女战士互相搀扶着,昂着头,一步一步坚定地走进了激流翻滚的乌斯浑河。”
《狼牙山五壮士》(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这是怎样一种“英勇无畏”、怎样一种“大义在肩”、怎样一种“视死如归”……在国难当头、山河破碎、民族危亡关头,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选择拼死抗争,以敢于牺牲的精神担起民族大义,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不是偶然。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各界志士仁人尝试过许多救亡图存之路,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取得成功?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践行初心的情怀融入血脉,把担当使命的责任扛在肩上。
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七律·长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的英勇无畏精神,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夏明翰《就义诗》)的殉志献身精神,在血与火的抗争中,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史诗,由此孕育出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系列伟大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瑰宝。
一颗小小的种子,在灾难深重的土地上萌发,历经风霜雪雨,长成参天大树;一股潺潺的流水,在血雨腥风里奔涌,凿开千山万壑,流作浩荡大江;一种顽强的精神,在艰难曲折中锤炼,辗转百折千回,汇成澎湃的声音,响彻四面八方,响彻中华大地,响彻世界寰宇。
二、红色经典名篇展现了“信仰与力量”
(一)红色经典名篇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信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清贫》结尾有这么一句话:“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清贫》是革命烈士方志敏于1935年5月26日在狱中写下的名篇,方志敏清贫的一生可谓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但是透过他物质的清贫,我们看到了他人格的富有,看到了信仰的力量。习近平同志曾深情地说:“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每次读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1]是的,这些用忠诚和热血书写下来的文字,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共产党人为了国强民富而甘守清贫;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共产党人依然需要传承“清贫”的家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课文《黄河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节选自光未然的组诗《黄河大合唱》。1938年9月,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成员,从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山西吕梁山抗日根据地。沿途目睹了黄河船夫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扬高亢的船工号子,写下了这部响彻中华大地的名篇。“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黄河之水天上来!它承载着一段苦难但传奇的过往,它流淌在五星红旗的血脉之中,生生不息!一个弱小的政党,一个被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的政党,一个历经磨难曲折的政党,凭什么只用了28年的时间,从53名党员到449万党员,从赤手空拳到拥有600万人民军队,从无立锥之地到解放了全中国?
凭的是信仰,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有了这种信仰,就有陈望道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竟将墨汁当成红糖吃掉而浑然不觉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有了这种信仰,就有了叶挺的《囚歌》:“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有了这种信仰,就有了陈毅的《梅岭三章》:“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有了这种信仰,就有了恽代英《狱中诗》:“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二)红色经典名篇展现了信仰的伟力
《江姐》(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节选自小说《红岩》,课文中革命烈士江竹筠说:“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是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是她,一个女共产党员,平静地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是信仰,赋予了她以血肉之躯战胜竹签子的意志;是信仰,让她经受了多少剧烈的疼痛而坚信我们一定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2]。英烈们用鲜血和生命奠基了新中国的宏伟大厦,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厚重的精神财富。
在风雨飘摇中艰难扎根,在灾难深重中浴火成长,在挑战磨难中发展壮大,在历史变革中创造辉煌。一个不足60人的小党,发展壮大到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靠的是什么?
课文《八角楼上》(人教社1981年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给出了答案。“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的著作,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大革命失败后,风雨如磐的年代,毛主席白天紧张工作,夜晚在八角楼上思考中国革命的道路,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思想,为革命指明方向。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正是在“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仰的激励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一百年的努力,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強起来了。
三、红色经典名篇昭示着“奋进与复兴”
(一)红色经典名篇见证了新中国的奋进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新的国家,新的人民,新的风貌,新的境界,一片欣欣向荣。作为全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和红色基因——革命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在和平建设时期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日记》)从1963年全国掀起学雷锋的热潮起,有关雷锋的事迹文章被选入语文教材,如《做革命事业的螺丝钉》《雷锋在工地上》《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些课文将雷锋为人民服务的高尚精神、吃苦耐劳的淳朴本色呈现在青少年面前。雷锋的许多名言,如“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等家喻户晓,成为一代代青少年的人生格言、行事准则。
英雄精神激励后代,崇尚英模成为风尚。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时代,涌现出的许多英模人物的事迹被选入了语文课本。如《王进喜》(1973年山东省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孔繁森》(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邓稼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这些红色经典名篇,让我们更真实地感受到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感受到了新中国的奋进历程。
(二)红色经典名篇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征程
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文章写于2005年,转眼16年过去了,文中所提到的“炎黄子孙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如今已一一成为现实。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这是中国航天的新高度,也是中华民族的新高度。“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3]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描述了广东省中医院的护士长叶欣在2003年春天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面对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奋起抗击, 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相互支援;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前仆后继(钟南山院士、叶欣护士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科技工作者夙兴夜寐、全力攻关。最终彻底打赢了这场攻坚战。并孕育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抗击“非典”精神。17年后的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坚决、果敢果断,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14亿中国人民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人民战争,展示党的临危不惧,沉着冷静,谋略周详,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大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部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复兴史,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品格,与2003年的抗击“非典”精神、2008年的抗震救灾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重大突发性危机事件应对中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凝炼和高度升华。在中华民族迈向全面复兴的新征程中,各种困难、挑战、风险还会出现,从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苦难辉煌中走来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将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勠力同心、锐意进取,百折不挠,一路向前。
一百年砥砺奋进,一百年波澜壮阔。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4]。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把进京比做“赶考”;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的“赶考”之路,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奋斗的初心。
从南湖红船出发,我们党走向井冈山,走向延安,走向西柏坡,走向北京,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形成了一个可以长久涵养后人的“精神谱系”,“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5],伟大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特质的生动写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始终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始终能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不断夺取新胜利,这就是关键所在。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需要我们读懂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密码。精神无形,但能激励前行,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红色经典名篇展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人格意志、思想风范,今天我们再次重温这些课文,并撷取其中部分名篇,结合党史教育和青少年“四史”教育,开发系列微视频课程,除了可以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最重要是立德树人,帮助青少年打牢中国底色,坚定信心信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以回报社会为己任,以复兴民族为方向,以完善自我为追求,不负时代召唤,不负岁月芳华。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讲故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71.
[2]《求是》杂志编辑部.革命理想高于天[J].求是,2021(21).
[3]本报评论员.“天宫二号”夯筑斑斓航天梦[N].北京青年报,2016-09-16.
[4]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责任编辑:王新国
收稿日期:2021-10-25
作者简介:凌巍,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08)中学高级教师,党总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教育信息化;王有月,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08)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语文教学、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