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内涵、问题及推进之策

2021-02-10冯胜清季飞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36期
关键词:学历证书等级证书职业技能

冯胜清 季飞

摘要:发挥好现有的学历证书作用,使职校学生具有更坚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起点,让职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能获得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从而提高就业创业的本领,在未来发展中占得先机,这是实施1+X证书制度的目的。“1”就是学历证书,它是起点,“X”就是若干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它是“1”的必要补充、强固和拓展。实施1+X证书制度,是机遇也是挑战,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各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培训评价机构及有关职能部门积极探索,为全面推进1+X证书制度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1+X证书制度;内涵;问题;推进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12C-0007-04

2019年4月4日,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这是落实由国务院印发、中央深改委会议通过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促进职业院校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多技能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技能、不断调整的经济结构、不断更新的工作岗位的要求。根据试点方案的任务时间表、路线图,从2019年起,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20个技能人才紧缺领域进行试点,而建筑工程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物流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是5个首批开启的试点专业,这5个专业技能领域率先进入多元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的时代。

一、1+X证书制度的内涵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明确指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普遍做法,制订工作方案和具体管理办法,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试点工作要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1+X”中的“1”指的是学历证书,即学习者在学制系统内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中完成了一定教育阶段学习任务后所获得的文凭,包括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三种。“X”指的是若干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也就是培训证书反映了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培训证书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方案”明确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具有同等的效力,持有证书人员能够享受同等的待遇。1+X证书要求职业院校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需要获得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需要明确的是,1+X证书制度,既不是原先的或一般意义上的毕业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普通叠加,也不是给职业院校毕业生凭空增加的一道就业门槛。1+X证书制度的核心,是要提高我国职业技术技能的人才供给能力,为生产服务与管理一线提供大量的具备相应职业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副所长陈李翔认为:首先,“1+X”等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体所涉及的是以下三种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而就业能力包括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素养;工作能力主要是具体职业的工作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包括适应变化的能力,以及以职业技能为基础的创业发展能力。其次,“1+X”等于职业院校的人才供给能力[1]。

在试点或者全面实施1+X证书制度时,必须首先搞清楚两者的关系。“1+X”中的“1”——学历证书,它是起点、根本;“X”——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它是学历证书的必要补充、强固和拓宽。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不是两个并行的证书体系,实质是两种证书的相互连接和相互融合贯通。近几年我们所强调的书证融通,其实就是1+X证书制度的精髓所在,不同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必须与不同学段的学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目标相对应,从而保持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的一致性。如果专业课程能涵盖若干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内容,那么就不必再另设“X”证书培训;反之,就必须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模块加以补充、强固和拓宽。若干技能证书培训过程还必须和学历教育的专业教学过程实行统筹组织、同步实施、同步考试和评价。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应该可以互通互换,也就是说,获得学历证书的学生在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时,可以申请免试相关内容;同理,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可兑换学历教育的相应学分,而免修相关课程[2]。

二、1+X证书制度推进的问题

(一)问题一:“+”什么

职业院校毕业生拥有的适应市场需要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多,就业率就高,特别是高水平就业率就高,所以职业院校会鼓励学生参加技能考核。当今,新技术、新动能、新职业、新业态层出不穷,职业技能也有了新的考评和认证需求。但是,随着“放管服”深入推进,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在不断减少,因此,是不是出现的新技术、新职业都需要职业技术证书,又有哪些职业技能是需要确定等级进行考评与认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这些是职业院校必须首先弄清楚的。相关部门必须适应市场变化,及时发布新增或删除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消息,凡是新增的,要与职业活动直接相关,且反映职业岗位的需求变化,以便职业院校及时应对。明确新增内容后,职业院校还要进行改革,做到“三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二)问题二:“X”的组织培训和考评

以往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由人社部门组织培训与考评发证的,或者学校培训、人社部门考评发证。根据“试点方案”和《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可以由培训机构、行业企业进行培训和考评发证,而且,因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内容要源于真实的行业企业生产过程,所以行业企业应该是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的主体。目前,学校积极性还是較高的,而行业企业甚至培训机构相对比较冷淡,组织培训和考评的极少。关键原因就是行业企业对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和考评基本上没有经验,而编制培训教材和考纲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同时,发证的权威性公信度不足,认可度不高,发的证书在本单位或者本地行业得到承认,到其他单位或者其他地方的企业就得不到承认,甚至可能培训机构或者行业发的证书,既不被用人单位认可也不被社会认可,所以参与的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数量就很有限。

(三)问题三:如何“+”

“试点方案”发布已经一年了,但即便是首批试点的5个职业技能领域都未见“X”所包括的内容或者说“标准”发布,试点院校都还在“摸着石头过河”。我国高职院校共设19个专业大类,99个专业类,共769种专业(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版),中职学校有19个专业大类,321个专业,仅2019年就增加了46个专业(据《教育部中职专业目录》2019版)。对于没有试点的专业,如何“+”以及“X”的标准出台时间与现在的教学的对接,是涉及加快完善职业标准体系的大问题,必须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有关部门加快研制,让职业院校能够行有方向。

还有,各院校“X证书”教学的教师是否充足,是否也要培训以胜任“X证书”教学?院校、培训评价机构、行业企业是有不同利益诉求的主体,是否能协同一致形成良性的工作机制?种种问题,都是1+X证书制度落实中会遇到的,迫切需要试点院校通过实践探索拿出方案,需要进行科学系统的理论研究。

三、1+X证书制度的推进之策

(一)摸清“家底”是前提

要想顺利推行1+X证书制度,笔者以为,首先必须摸清家底。所谓摸清家底,即熟知学校实施前的相关专业情况。比如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学校)烹饪专业要实施1+X证书制度,就必须了解该专业的设置历史、取得的成绩、现有地位、影响以及建设的目标、师资队伍结构,等等。学校中餐烹饪专业1992年开办,先后创建成江苏省示范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课改实验点学校。2019年,学校建成江苏省西餐烹饪专业技能标准化考点,并创建江苏省中餐烹饪专业群,2020年创建江苏省中餐烹饪高水平示范实训基地。学校现有8名专业教师,其中苏州市、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各1人,教学能手1人;高级技师2人,技师4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教练1人,江苏省优秀指导教师1人,苏州市烹饪名师工作室1个。2018年,通过张家港市特殊人才引进工程,引进江苏省烹饪大师1人。现主要开设中餐烹饪、西餐烹饪(西点制作)两个专业,建有中式面点、热菜制作、果蔬雕刻、冷菜和冷拼制作4个技能方向,以及西点制作专业方向。2016年,学校开设中、西糕点制作技艺专业,获评苏州市精品课程2门。建有各专门化技能方向的模块化实训教学包,视频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教案等资源库已逐步完善到位。学校投资280多万元,建有中餐烹饪实训室(示范室、中餐烹调室、冷拼实训室、面点实训室、西餐演示操作室)、西点实训室,还建有岗位见习的实验饭店。实习基地设备先进,能满足教学、实训、培训、鉴定、大赛的需要。为进一步发挥学校烹饪专业的示范辐射作用,学校还建有融合教育资源中心1个。

(二)实施1+X证书制度的着力点

“1+X”的核心和落脚点在“X”上。摸清了家底,接下来必须找到实施1+X证书制度,进行相关专业的若干职业技能培训的着力点。比如烹饪专业进行若干职业技能培训,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发力。

1.强化信息技术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现有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强化信息技术处理尤其要重点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将在中餐烹饪专业、西餐烹饪专业学生中推行一级B认证考试,既作为公共课,又作为“X”的专项技术等级证书之一。

2.固化烹饪专业证书。多年来,学校坚持推行学生“双证”(毕业证书+中式烹调师技术等级证书)毕业制度,虽然改变了单一学历教育的弊端,促进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升了毕业生就业能力。但是,双证书建构的是一种标准化、有限度的职业教育供给,与新时代差异化、复杂化和不确定性的产业发展需求脱节,与个性化、多元化和品质化的学习者发展需求相脱节[3]。随着实施1+X证书制度,“双证”制度必将迎来重大调整,将形成毕业证书+中式烹调师技术等级证书+中式面点师技术等级证书+西式面点师技术等级证书,最终,将逐步形成“1+X”新模式,即毕业证书+中式烹调师技术等级证书+一级B证书,或毕业证书+中式烹调师技术等级证书+一级B证书+中式面点师技术等级证书,或毕业证书+中式烹调师技术等级证书+中式面点师技术等级证书+西式面点师技术等级证书。我们将充分依托学校与苏州王森烘焙学校及法国EQUIPEMENTS DESLABORATOIRES学校“2+2+1”合作模式,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逐步试点和推动Scaa国际咖啡师认证考试工作。

3.分步实施逐步到位。2017级学生实施毕业证书+中式烹调师技术等级证书+一级B证书+中式面点师技术等级证书,2018级学生实施毕业证书+中式烹调师技术等级证书+中式面点师技术等级证书+西式面点师技术等级证书。

4.课程模式优化组合。学校现有“三个一”和“2+2+2”烹饪专业教学模式,“三个一”,即高一一周跟班见习、高二一月跟岗实习、高三一学期顶岗实习;“2+2+2”即教师+师傅、教室+岗位、学生+员工联合培养育人模式。同时进行实训课程教学包的优化组合,形成三大类课程包:烹调师+面点师、面点师+西点师、文化课+信息技术课。这些要继续巩固,并为1+X证书制度推行打好课程基础,理清课程实施方向,理顺培养模式。

5.落实培训与考核评价。1+X证书制度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推开。职业院校必须根据人社部制订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与企业合作建好实训基地,提升重点专业建设水准,落实培训与考核标准,提升校企合作育人水平。比如我校烹饪专业,以专业带头人为主的专业教师团队应该与本地的五星级酒店共同确定学生的“X”证书种类、培训计划与评价考核办法,等等。

实施1+X证书制度,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必须着力于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加快课程开发建设,从而促进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多技能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晓云. 1+X,职业教育“加”什么——访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副所长陈李翔[N].中国劳动保障报, 2019-04-01.

[2]唐以志.“1+X证书制度”:一种关于人才培养、评价模式的制度设计[N].光明日报,2019-08-13.

[3]刘炜杰. 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研究[J].职教论坛,2019(7).

责任编辑:王新国

*本文系中国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创新中職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CEDF1350009)阶段性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21-11-12

作者简介:冯胜清,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江苏张家港,215699)副校长,高级讲师,江苏省职教科研中心组成员、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苏州市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教育与管理;季飞,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江苏张家港,215699)德育处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学历证书等级证书职业技能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论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五个对接的实现
浅议高校档案馆提高学历证书翻译效率的对策
关于国家资格框架的功能探讨
关于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融通的再思考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