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校园题材剧中的女性形象塑造研究

2021-02-03张警予张韵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形象塑造女性形象

张警予 张韵

摘要: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往往会对现实生活中的女性观产生一定影响。既有的影视剧刻画的女性大多陷于工作与家庭的两难困境中,虽揭示了现代女性的生存状况,但不免令人生悲。而《二十不惑》所描绘的四名即将大学毕业的年轻女性,暂时无须面临家庭与事业之间的抉择,为自己而活,有着多元化的形象特点,该剧的女性叙事也突破了既有的矮化男性狭隘视角,展现了女性的自我救赎与内心成长,蕴含着一种浓厚的女权解放思想。

关键词:女性形象;青春校园题材剧;形象塑造;男权话语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1-0231-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來越多从女性主义视角审视影视题材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对社会主导女性观和性别角色观的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开始从西方引入中国[1]。贤妻良母、职场女性、“大女主”“女汉子”“剩女”等多种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成为女性研究的热点。家庭与事业之间的挣扎权衡以及与男性的地位博弈成为困扰这些女性角色的普遍问题。而青春校园题材电视剧《二十不惑》中的女性,区别于成熟的职场女性,与大多数青春片中的“校园女神”或“问题少女”也不相似[2],她们介于校园与社会的过渡空间,或尚未成家,或初涉职场,且暂时无须面临家庭与事业之间的抉择。这类女性形象的塑造,能否突破传统话语,实现女性角色的创新与女性主义的释放?

一、《二十不惑》中的女性形象类型

《二十不惑》作为Z时代青春剧新浪潮,以20岁女性形象观照现实中的广大女性群体,真实的青春感备受肯定。作为一部从女性视角出发展开叙事的青春校园题材剧,其主要通过刻画四名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形象,呈现出特征分明的女性角色类型。

(一)“女神”形象

“女神”是人们对相对完美的女性的一种描述[3]。不少影视剧作品中都存在这样的女性角色,她们大多有着姣好的面容、苗条的身材,被刻画为“女神”形象,满足了观众对女性形象的审美期待。

在《二十不惑》中,梁爽这个角色就是“女神”形象的呈现。剧中的梁爽长发飘飘、年轻貌美、身材高挑,具备影视剧“女神”形象的多种符号要素。不过,与以往青春片聚焦于“校园女神”的广受欢迎与校园恋情所不同的是,该剧所刻画的“女神”梁爽告别了“团宠”人物塑造,是一个起初难相处并被舍友排挤的边缘女性;区别于此前的“女神”形象,梁爽的恋情并非发生在校园内,而是与社会空间连接起来。同时,该剧还交代了梁爽的家庭成长背景:家境普通,出生在小城市,小时候缺乏父母关心,与奶奶关系最好,与父亲时常产生摩擦。因此,其具有矛盾的性格,时而温柔似水,时而高冷叛逆。

(二)普通女性形象

2016年是青春校园剧特征转变的分水岭,此前的青春校园题材影视剧更多地塑造的是“娱乐”与“造梦”,而2016年以后,青春校园剧开始呈现出向艺术的真实转换[4]。

从普通女性形象被塑造开始,就突破了以往“白富美”“灰姑娘”“女学霸”等女性角色对屏幕的充斥,在给予观众新鲜感的同时,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从普通人的视角展开现实主义叙事,更加接近大多数女性群体的真实成长经历,因而受到了观众的普遍欢迎。

《二十不惑》中的姜小果便是普通女性的代表人物。其个子不高,长相相对普通,家境清贫,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原生家庭环境并不突出。但姜小果不卑不矫,毫不遮掩自己爱钱的欲望,虽然精打细算,却从不占朋友便宜,自身拮据也会向更有需要的他人施以援手。她性格积极乐观、八面玲珑,实习期间擅长与领导、同事搞好关系、拉近距离,有点小聪明但也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在宿舍时常扮演着矛盾调解者的角色,照顾他人情绪。

(三)“女汉子”形象

心理学者罗西(Rossi)早在1964年就提出了双性化的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男性和女性所具有的人格特质[5]。“女汉子”形象便是一种典型的双性化人格特征。其性别虽为女性,却身着中性衣服,梳着中性发型,性格爽朗、不拘小节,自立自强[6],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男性气质,曾被看作是最具正能量的一类角色,受到诸多影视剧的青睐[7]。

《二十不惑》中的罗艳便是“女汉子”形象的呈现。她留着中性短发,不热衷于化妆打扮,衣服多为灰黑等暗色调,性格大大咧咧,爱打游戏。与姜小果一样,罗艳也成长于单亲家庭,父亲在她幼年时期遭遇车祸去世,母亲是一名律师,坐拥深圳两套房产,家境较为优渥。罗艳发现自己母亲影响了别人的家庭后,与母亲产生了激烈的口角冲突。编剧通过串联发生在罗艳身上的系列故事,将罗艳打造成一个集“女汉子”形象、单亲家庭、婚外恋、职场精英母亲等社会热点话题符号于一身的女性人设[8],呈现出与以往的“女汉子”相比更为多元的特点。

(四)富家女形象

在消费社会语境下,影视剧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艺术品或商业产品,而是一个被附加了诸多意义符号的抽象体[8]。富家女形象作为这种表意符号,象征着优越富足的生活,其被大牌奢侈品簇拥、奢华场景围绕。有人基于批判视角对塑造的富家女形象进行探讨,认为这种过于物质化的形象容易助长年轻人的物欲,造就大量低龄、狂热的拥护者,使他们被消费文化华丽外衣所迷惑,陷入悲观或者虚无之中[9]。

《二十不惑》同样塑造了一个富家女的形象,即家境富裕、父母是知名企业家、有一个弟弟的段家宝。不过与以往同类形象不同的是,该剧并未使用大量镜头描绘段家宝的奢侈生活,而是更多地描绘其内心成长及与闺蜜们的日常相处。同时,该剧也并未将段家宝打造成《小时代》中的顾里、《欢乐颂》中的曲筱绡那样的傲气白富美,而是突破了传统的富家女刻板印象,是一个胖胖的、可爱的、和气至上、小心谨慎的新人设。“不要伤了和气嘛”是段家宝面对冲突时最常说的台词。这进一步削弱了这类人物形象与观众的距离感,能够促进影视剧的传播。

二、多元的男性形象,真正的女性主义

以《甄嬛传》为代表的“大女主”剧成为近年来的热门影视剧类型之一。“大女主”剧是指整部剧以女主角为绝对的第一主角,剧情围绕女主角的成长经历展开,女主角在多名男性角色的助力下走向人生巅峰的剧作[10]。无论是《芈月传》《延禧攻略》等古装“大女主”剧,还是《都挺好》《安家》等现实题材“大女主”剧,都体现出较强的女性主义色彩,被网友高呼“爽剧”。但也有学者指出,当今的“大女主”剧更多的是一种表面化的女性主义视角,存在诸多非女性主义的内容,如对男性角色的矮化,将男性形象矮化为“渣男”“妈宝男”“油腻大叔”等,并认为过度矮化男性的狭隘手法,非但不能推进女性团结和意志觉醒,反而可能强化“两性对立”的社会情绪[11]。

而在非女性主义叙事视角下,对《二十不惑》中涉及的主要男性人物角色进行整理归纳可以发现,其并未一味贬低矮化男性人物,而是刻画了多元化的男性形象。

其中,既有陈卓这类脚踏几条船、玩弄欺骗女性感情的“渣男”形象,也有诸如段振宇、熊治等默默守护陪伴在所爱之人身边的守护型“暖男”形象,还有以路然为代表的略带“妈宝”色彩、中规中矩的“乖宝男”形象,周寻这种一心专注于工作的事业型和大男子主义男性形象以及赵优秀这类有着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但也懂得顾及他人情绪的“自由摄影者”男性形象。

可见,通过对多元男性形象的呈现,该剧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矮化男性的狭隘女性主义叙事,不再通过矮化男性来衬托女性的强大,而以更加客观理性的视角描绘了男性角色的多种可能。与多元女性形象的塑造一样,其更加真实地展示了现实生活的丰富复杂性,通过性别角色的多元重构,还原了真实的女性处境,是一种更加女性主义的女性叙事。

三、弱化男权话语,构建对等型关系

现代社会中,女性掌握更多权力,社会地位提升。女性的部分行为开始冲破男性为其建构的主体性,克服了依附、顺从的文化心态。但当今女性主义问题仍是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这说明性别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女性仍将自己作为被消费的对象,将自己置于男性视角下被观赏。

实际上,女性在感情中更容易处于被动地位,一是女性带有感性的思维惯性;二是女性仍被“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所困扰。在两性关系中,女性地位仍处于不平等的状态,将男性与女性相区分,谈论两者地位孰轻孰重,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的做法,无论对男性还是对女性都相同。真正的平等应该是逐渐淡忘因性别产生的地位之争,是双方对等地付出与收获。

女性地位是指女性相对于男性的生存狀况。因此,要考察女性地位是否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是否会对男权话语构成一定突破,需要与男性进行对比。男女两性之间存在三种关系模式,即“大男人小女子”关系模式、对等型关系模式、“大女子小男人”关系模式[12]。但是,多数影视剧都难免落入男性拯救女性的窠臼之中。

而纵观《二十不惑》中的人物,不是只有一种关系模式,其描述多种男女关系模式,如梁爽与赵优秀的对等型关系、姜小果与周寻的“大男人小女子”关系、段家宝与熊治的“大女子小男人”关系。不同的关系模式被展现在同一部电视剧中,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并未落入男性拯救女性的窠臼之中,反而存在女性拯救男性的新话语模式。此外,男女关系并非该剧的主要叙事,该剧更关注四名女性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内心历程与成长以及她们之间浓浓的闺蜜情。

综上,《二十不惑》所刻画的尚未面临家庭与事业两难抉择的女性形象确实能够代表更深层的女性解放。她们为自己而活,解构了传统“女性神话”中的利他主义牺牲,更加遵循自身意志而非他人的期望。同时,男性不再是剧中的话语权力中心,女性之间的闺蜜情、自身对事业的热忱以及豁达的心态成了她们自我成长与独立的动力,她们不依靠男性的拯救,能够实现自我救赎甚至拯救他人,女性人物形象真正立了起来。当然,影视剧不完全等同于真实,但其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并建构现实。因此,《二十不惑》所传达的女性意识能够给真正的女性主义的发展带来曙光和新的契机。

四、结语

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往往会对现实生活中的女性观产生一定影响。既有影视剧中所刻画的女性大多陷于工作与家庭的两难困境中,虽揭示了现代女性的生存状况,但不免令人生悲。而《二十不惑》巧妙地从年龄破题,关注当代女性的现实焦虑,塑造了许多并不完美的女性形象,反而更立体、更生动、更有说服力。其描绘的四名即将大学毕业的年轻女性,暂时无须面临家庭与事业之间的抉择,为自己而活,有着多元化的形象特点,摒弃了传统青春校园剧以“恋爱为主线”的钢铁定律,故事中的主要情感依托于四位具有不同形象特征的青年女性,表达了当代女性的坚强和独立。将日常问题放在时代大盘上,丈量着生活的尺寸,探讨女性独立和成长的问题。

《二十不惑》走入当代观众内心深处,了解和捕捉其心理状态;通过细节展示、生活呈现等方式,引发观众共鸣;将现实主义女性题材,尤其是青春校园题材中的女性形象创作与塑造提升至新的高度。纵观女性主义题材的创作,探讨新时代女性题材的创新发展,既要做到把握时代脉络,又要用新观念、新认识、新理念提升整体创作水准,引发更多思考。该剧的女性叙事突破了既有的矮化男性的狭隘视角,刻画了女性的自我救赎与内心成长,蕴含着一种更深层的女权解放。其并没有采用功利的迎合姿态,没有拿话题当噱头,实现了当下女性主义话题剧的一次质量上的飞跃,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创意。

近年来,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崛起,女性相关话题引发社会各界热议。不仅如此,影视界的女性题材剧集创作日益增多,为学界研究其传播现象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此外,《二十不惑》与《三十而已》作为柠萌影业在女性题材上的系列之作,不仅在片名上做到了相互呼应,在内容创作上也一致地选择了以典型人设碰撞共情事件的方式,为女性题材剧集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通过作品表达态度,通过作品反映现代生活,用不一样的视角向观众呈现出生活的多样性和可能性,推动青春校园题材剧中女性形象的现实意义和创新价值更具探讨意义。

参考文献:

[1] 韩贺南,张健.女性学导论[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64.

[2] 周舒燕.无声的叛逆:近年国产青春片中的少女形象与性别叙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6):58-66.

[3] 张子夷.华语影视作品中“女神”形象的现代性特征[J].今传媒,2018,26(11):66-69.

[4] 高媛媛.青春校园剧对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弘扬[J].中国电视,2020(1):23-27.

[5] 孙艳艳.“女汉子”的符号意义解析:当代青年女性的角色认同与社会基础[J].中国青年研究,2014(7):11-15.

[6] 麻晓淼.女汉子:大众媒体塑造的双性形象[J].传媒观察,2015(5):16-18.

[7] 宋书利.影视剧中“女汉子”现象的审美多元化解读[J].山东社会科学,2015(S2):514-516.

[8] 王立新.中国家庭伦理剧“女主”符号修辞演变与创作批评[J].中国电视,2018(11):52-55.

[9] 雷环捷,朱路遥.《小时代》电影三部曲:奢侈品的想象与梦想的虚无[J].创作与评论,2014(16):87-92.

[10] 李清霞.“大女主戏”热播的文化反思[J].艺术广角,2017(6):49-54.

[11] 李胜利,张维肖.性别平等视野下国产女主剧的发展道路探析[J].中国电视,2020(9):28-33.

[12] 李琦,卞寒月.“剩女”与“暖男”:两类新性别形象的建构与互动[J].现代传播,2017,39(10):162-163.

作者简介 张警予,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媒体使用与效果。?张韵,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影视效果。

猜你喜欢

形象塑造女性形象
《头脑特工队》的人物形象塑造
我在豫剧《狱卒平冤》中的形象塑造
论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的形象塑造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
贾樟柯电影中的底层人物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