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1-01-20叶丽
叶丽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实验既是展开探究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有效方式。数学实验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准备实验材料,基于数学探究开展实验活动,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引导实验反思,从而提高数学实验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开展
现阶段的教育观念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全面型人才。对此,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应顺应时代潮流,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而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又离不开其兴趣的支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从学生学习需求的角度出发,努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但由于小学生的直观思维特点较为显著,因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以直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可借助实验教学,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内容,创设实验机会,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自主探究意识。此外,教师还需要将具体的实验步骤与数学思想关联在一起,帮助学生实现“想”与“做”的高度统一,以促进学生思考、行动、创造能力的共同发展。这样的数学课堂才充满生机和活力,饱含智慧和灵气。数学实验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既有手、脑的投入,又有心灵的投入。这样才能架构统一的实验活动,使学生亲历体会和思考的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准备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是支撑实验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实验内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等选择实验材料。数学实验不必像物理、化学实验那样制定严苛的标准,但是也不可过于随意。首先应当保证材料和实验内容之间的匹配度,其次应当增强材料的适应性与可利用性。小学阶段的数学实验较简单,教师要具备敏锐的双眼,从学生周围的生活中选取实验材料,省去制作实验材料的时间,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一)基于生活实际,就地取材
教师应当重视实验材料的功能,确保其获取的便捷性与普适性,从而顺利开展数学实验活动。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操作能力,明确材料选择的范围,增强实验材料的可操作性,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实验的兴趣,提高操作效果。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习为例,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所选择的实验材料是一根萝卜,这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能够引导学生展开多维度的观察。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切割萝卜,得到不同的立体图形,感受其形成过程。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体会到不同立体图形的特点。其次,开展小组交流活动,要求学生对具体的切割步骤展开探讨,并讨论和解决在切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两个环节,使教学轻松有效,学生收获了课本中没有的知识,深化了对立体图形的认知和理解。学生通过切割顺利得到立体图形之后,通过眼与手的合作感知,实现多维度观察,顺利实现了初步认知的学习目标,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学习动力。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学生在自己所熟知的实验材料面前不仅倍感亲切,而且对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具主动性,从而使实验更具有意义和价值。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也为其打开了学习思路,使得数学学习不再机械而枯燥。
(二)结合生活实际,一材多用
在数学实验中,有些材料比较特殊,需要在实验室内准备,难以广泛运用,难以提高实验效率,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为复杂。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学习重难点,选择既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又具有较强可利用性的材料,一方面可有效解决材料获取不便的问题,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实验效率。对此,教师在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实验材料时,应当抓住生活物品与数学实验之间的契合点,实现生活物品一材多用。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并没有着手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而是在课前就要求学生自主准备两种图形的卡片,并提出制作建议,让学生在课堂上用自主制作的卡片完成图形旋转的实验。由于卡片的准备环节较为简单,学生对于材料的用途并不会产生过多的想法,因此想要使学生学习和感知深层次的知识点,教师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用准备的材料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究。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如何才能顺利求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这一问题时,结合学生手中的实物,拓展其思维:“同学们准备得非常到位,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区域可以由什么组成呢?我们用手中的实验道具能完成这次研究吗?”问题细化之后,学生有所领悟,对自己所准备的材料用途有了新的认识,有的选择铺小方块,有的使用数格子的方式等。不管哪种方式,所展现的都是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也是探求新知的自主路径,既能够帮助学生完善对图形面积的认知,也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灵活把握和运用多种教具,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基于现有的水平,通过动手操作顺利完成对知识体系的架构,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实验结束之后设计交流讨论环节,目的是促进学生思维的相互碰撞,使其从不同的角度获得个人感悟,并渗透数学思想。这样的教学过程既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把握不同的解读视角,自主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
二、基于数学探究,开展实验活动
基于儿童文化视野的数学实验,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对学生深入学习、探讨数学知识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和媒介。教师应当把数学实验作为促进学生做思共生的认知活动,实现跨学科、跨边界、跨领域的极具意义的数学教学。恰当安排数学实验,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亲历完整的数学实验过程,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从而深化、拓展数学实验的育人价值。
(一)开展主体性实验活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对课堂的把控程度较高,主导和确定与实验相关的所有问题;学生处于被控制的地位,只能作为被组织的对象,成为被實验的主体。这样的实验是无价值、无意义的形式主义。新课程改革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环节,让学生自主开展实验,教师则发挥引导、组织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
例如,在教学“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时,会涉及很多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如北偏东等。这些知识普遍由教师直接告知学生,学生虽然能够掌握相关知识,但是不知其所以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三个不同的层次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自主完成主体架构:第一层次,创设海上救援的情景,并出示相应的图示,要求学生自己明确搜救路线,顺势推导出北偏东、距离等概念;第二层次,为学生提供指南针,建立测量方向基准,用这一核心问题引发学生的关注,使其初步形成共识;第三层次,提供量角器,引导学生逐渐明确需要救援船只的位置。这一实验过程实现了知识的层层深入,而且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上述案例中,教师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实验过程中,不仅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而且使其明确了自主实验对于数学学习的非凡意义。这样的环节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开创了有效的方法,拓展了学习途径。
(二)开展游戏性实验活动
在儿童文化视域下,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天性活泼、爱动、好玩,将游戏融入教学不失为形成良好教学媒介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数学实验也可以融入游戏元素,架构游戏性数学实验。游戏的多样化和趣味性,与数学实验的科学性严谨性虽看似对立,实则能够实现互补,相辅相成,既能为学生的实验过程增添乐趣,又能使学生在乐趣中收获数学知识。这样一举两得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喜闻乐见的。同时,这样的实验过程,兼具数学性、实验性、游戏性,不仅能够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感知数学学科的魅力,从而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例如,教师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便可根据这一单元的重难点设计游戏性数学实验。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记录、思考等步骤,逐渐把握几何图形的特点。因而教师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以学生的自主感知为主,给予学生一定的问题引导,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实验效率。具体可以这样设计实验活动。(1)擺一摆:向学生呈现多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要求学生摆出面积不同的长方形。(2)看一看:细致观察所摆出的长方形,了解一共使用了多少个小正方形,其长、宽和面积分别是多少。这种游戏式的实验过程为学生建立了边玩、边做、边思的良好情境,使学生乐于参与探索实践,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上述案例中,学生对游戏性的实验活动颇具兴趣,清除了对于数学知识难点的畏惧感,勇往直前,展现了自主探究的风采,充分发挥思维能力,理解了数学知识。
(三)开展结构性实验活动
实验材料是打好实验仗的重要武器,因此,教师在选择实验材料时要进行多方面的剖析,力求择出最合适的实验材料,为学生实验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在实验材料的选择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对材料进行分类,比如按结构性程度分析,包括三种:其一为零结构材料,主要包括学具小棒、小方块等;其二为半结构化材料,这部分材料是为了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其三是结构化材料,这些材料具有完整的结构与齐全的功能。从复杂性角度看,结构化材料的复杂程度最高;从创造价值角度来看,零结构材料的创造价值更大,因为所涉及的种类较多。蕴含儿童文化的数学实验,能够对学生形成积极引导,使其亲历材料的结构化过程。
例如,教师在教学“认识厘米”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以下数学实验:(1)利用1厘米小棒,为学生建立长度表象;(2)用1厘米小棒去测量任意物体的长度,体会测量的局限性,激活学生对小棒进行结构化处理的心理诉求;(3)对多个长度为1厘米的小棒进行拼接,架构直尺的雏形,使学生利用这种自制的直尺完成对物体长度的测量。这一实验过程表面上看是对实验材料的不断结构化处理,实际上是触发学生深度思考以及有效探究的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结构化材料的便捷之处,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增强获得感和成就感。
由此可见,在教师对实验材料进行一定的分析、选择和处理之后,学生对于实验材料的利用更加如鱼得水,充分发挥数学实验的优势,增强了实验活动的有效性。
三、组织讨论交流,引导实验反思
组织数学实验的目的并非只是满足教学要求,也不只是突出教师的个人表演,重点是引导学生亲历实验,收获真知。教师应当意识到,学生不可能一次就能够完美地完成实验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可能一次就能够达到理想的实验结果,所以应当设置循序渐进的环节,让学生对实验过程拥有更丰富的经历和感受。完成实验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终结,教师还应当带领学生回顾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结果展开反思总结,使学生充分体会实验过程中所蕴含的趣味,挖掘知识本质。
例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为了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形成更深刻的理解,首先展示问题情境,要求学生谈一谈自己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了总结。方案一:测量法,先任意绘制一个三角形,然后对三个角分别测量,最终加在一起。方案二:折叠法,准备一张三角形纸片,对三个角进行折叠,之后判断能否拼接成为一个平角。方案三:裁剪法,将三个角分别剪下,然后依次排列。教师要求学生建立学习小组,自主开展实验活动,完成对结论的验证。在实验结束之后,对这三种方法展开对比,学生能够从中发现后两种方法融合了转化思想。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过程并深度思考,总结了相关结论,徜徉于数学实验的海洋中。这样的实验过程并非简单的纸笔教学,而是实现了创新超越,能够展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新知过程中的积极状态与活跃思维。
波利亚认为,数学既可以表现为欧几里德式科学,本身具有极强的严谨性,同时也包含其他方面的元素。在欧几里德所提出的观点中,数学学科具有系统的演绎性,但是如果以创造过程这一视角来看,数学还具有实验性、归纳性。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不仅是为了促进数学思维和动手实践之间的有机融合,而且是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一边完成实验一边展开有效的数学学习,真正实现思、创、行的有机统一,架设“做思共生”的数学课堂创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康新瑜.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19(34):125.
[2]陈雪银,黄新生,陆柳美,叶芙蓉.数学实验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19(13):38-41.
[3]高根.数学实验在高中数学探究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7(16):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