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面育人理念小学英语劳动品质教育的实践

2021-01-20黄春雷

教育界·A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

黄春雷

【摘要】小学英语学科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在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劳动品质,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用价值。在全面育人理念下教学英语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内容,开展角色扮演等活动,突出劳动教育的要求,以便在有序施教中做好对学生的劳动品质教育。

【关键词】全面型人才理念;小学英语;劳动品质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与学科教學的不断融合,一线英语教师应当意识到,当前英语课程的教学更加强调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期望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可以实现综合素养的发展,成长为全面型人才。尤其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以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为主,部分教师只注重围绕基础知识展开教学。随着现代教育思潮的兴起、全面育人理念的流行,在现阶段的英语课堂中,道德品质教育愈发受到教师的重视。因而在组织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时,教师不能只将教学的重点聚焦在渗透小学英语基础知识上,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道德修养以及劳动品质的发展情况。英语知识所隐藏的内涵以及英语教材内容对于学生品质提升的内在要求,都需要教师进行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进而实现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的内在价值。因此,教师可以从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劳动观念等方面出发,在提高学生英语素养之余,做好劳动教育。

一、创设教学情境,做好劳动教育

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适时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时,需要多斟酌教学方法的适配性。英语不同于语文,其虽属于基础学科,但是作为一门外语,在语用方式、情感取向等方面,脱离学生的生活环境。教师在这一特殊情况下进行劳动教育,更容易产生阻碍。对此,教师应当学会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和设备,积极改变教学策略,极尽所能挖掘教材内容中与学生学习特点较为贴切的部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劳动教育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恰当融合。基于此,为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到英语学习中,教师可适当运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在直观化、形象化的情境中轻松收获英语知识,并且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知重要的劳动品质,进而使他们积极配合教师的劳动教育,真正提高劳动品质。

比如,在学习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6 Keep our city clean”这节课时,教师首先可从单元主题入手引出相关话题,然后基于此进行情境创设,力求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使学生对单元主题进行深入理解,为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建立劳动品质提供可能。教师先以“Free Talk”的形式进行导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环境污染严重的图片,借此创设情境:“同学们,假设现在你就处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学习,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你又会怎么做?”学生在受到视觉冲击后,就会积极展开对于环境污染的现象、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在学生基本掌握“Story time”板块内容后,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我们是‘城市保卫者’,那么大家会怎么治理受到污染的环境呢?”这样的情境延伸使学生很快融入到对于“Story time”板块的深层次研究和学习中,并且能够自主根据“Story time”板块的内容进行回答。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情境的逐步建立中获得明显的提升。教师继续引导:“想要真正将这些措施落实到位,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认为只有加强环境保护教育,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环境保护。教师对此予以肯定,并引导学生在环保实践中实现劳动品质的形成和提升。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得恰到好处,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克服了英语课堂与劳动教育结合的困难,促进了高效英语课堂的构建,实现了英语学科融入劳动教育的价值。

二、挖掘教材内容,做好劳动教育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随着全面育人观念在英语教学中的不断深入,编撰者在进行教材编写时,开始将劳动教育的元素与英语基础知识进行整合,以期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内在地感知劳动教育的内容,促进学生劳动品质的有效培养。所以,在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时,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对教材中的劳动品质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并在教学目标中加以明确,针对性安排好课堂教学活动,在落实课堂教学目标中真正做好对学生劳动品质的培养。

比如,在学习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6 In the kitchen”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基于教材内容精准化设计教学目标,引领英语课程的劳动教育。具体来说,教师先对教学目标进行解读,明确本节课的主要方向,然后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确定“Are you/they...?”“Is he/she...?”“having meals”等知识点,以及强化学生乐于助人习惯,帮助学生养成关爱父母的意识等教学重点。基于此,教师可以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掌握句型“Are you/they...?”“Is he/she...?”等,并懂得运用这些句型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内容,促使学生挖掘语用知识。

2.过程和方法:通过合作探究、问题分析等方式,对所学句型进行分析,整理出bread,potatoes,vegetables等重点词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素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关爱父母、帮助他人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地开展劳动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劳动与收获之间的关系等。

之后,教师以上述目标为指南,精细化安排本节课的教学活动,逐步落实对学生的劳动教育。

基于上述案例可见,教师对英语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并置于教学目标之中,能够做好课堂教学的向导工作,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落实劳动教育。

三、借助问题引导,做好劳动教育

在英语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师只一味地引导学生开展劳动实践,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那么离开校园后,学生依然不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因此,在实际讲解英语知识时,教师可以多利用问题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发散思维,在不断思索中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以及养成劳动习惯的重要价值。这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自发地开展劳动活动,促进劳动品质的发展。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5 Helping our parents”的教学为例,本单元主要围绕“Helping our parents”这一话题,为学生呈现了特殊疑问句、肯定句等基本句子结构,以及clean,sweep,wash等与家务劳动有关的单词。在组织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帮父母做家务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为学生设计“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Who are they?”等問题,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家庭成员构成。随后,教师提问:“What chores do you have in your family life? What housework have you done?”让学生回忆自己家中主要有哪些家务,以及自己做过哪些家务等,为学习本节课作铺垫。紧接着,教师提出“Why do we do housework? What can we bring to our parents after we do the housework well?”等问题,使学生思考开展家务劳动背后的意义,认识到劳动的价值,从而在生活中更加积极地参与劳动活动。

教师将问题贯穿课堂始终,不仅能让学生在连续思考中提高对英语教学内容的认识,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从而强化劳动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四、展开角色扮演,做好劳动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其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往往与其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程度相关联。当英语教学活动有趣时,学生会主动投入精力参与其中;当教学活动单一枯燥时,学生会产生排斥感,降低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时,要意识到趣味学习活动的积极价值,为学生营造趣味化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培养劳动习惯。角色扮演活动能够有效打破英语课堂的常规,为学生营造一种有趣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投入到学习中去,获得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同时,角色扮演活动为学生带来了真实感,促使学生在扮演角色中不自觉地参与劳动活动,从而实现了英语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有机结合。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7 At weekends”这一单元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生活话题,其中涉及一些生活角色的生活剪影及其在日常活动中展现的劳动品质,是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去体会、感知和学习的。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讲述了at weekends,grandparents,plays with等基本词汇知识后,可以为学生创建家庭生活的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积极参与劳动。教师先为学生划分合作学习的小组,要求各组成员自觉分配好角色,如有的学生扮演妈妈,有的学生扮演爸爸,有的学生扮演孩子。随后,学生在小组中虚构周日居家的场景,并模拟父母的对话,如:

妈妈:I'll do the laundry. Will you do the cooking?

爸爸:I still have some work to deal with,so you can help the children with their homework,OK?

妈妈:Let's take our children to the nursing home to show our love!

……

这样的对话场景与学生家庭日常较为贴合,增强了学生的融入感。而且,学生在明确的分工中有序完成家庭劳动活动,培养了团结协作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这样,学生在收获学习成果的同时,通过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养成了更深层次的劳动品质。

不难看出,角色扮演的学习活动形式能够为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带来一些愉悦的体验,促使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主动地开展劳动实践,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五、创建实践活动,做好劳动教育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并且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想要在英语教学中渗入劳动品质的教育,还需结合英语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对此,教师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接受能力,而且要帮助学生以操作性更强的实践活动进行英语学科的学习。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如果单纯地为学生讲述英语单词、句子结构等内容,很难让学生体验到英语知识的实践色彩,更无法做到对学生进行劳动品质的教育。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在做好基础英语知识教学的同时,结合英语教学主题,为学生创建实践性质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中体会劳动的乐趣,感受劳动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爱上劳动的同时,加深对英语知识的印象,增强学习英语知识的动力。

就拿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7 Chinese festivals”这一单元的教学来说,本单元主要为学生介绍了Spring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等词组和句子结构以及中华传统节日习俗等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基于此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注重对学生生活经验的运用,探寻教学策略的改进方向。基于此,在学习相关板块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建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营造热烈的节日气氛。比如在学习“Story time”板块前进行导入。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引入Spring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等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并借机向学生提出“What do you do on Double Ninth Day? What activities do you have on Spring Festival? How will you spend the Spring Festival?”等问题,使学生根据所示资料和教师的问题引导,回忆自己过节时的习俗以及开展的劳动活动。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传统节日的习俗,选择喜爱的节日和劳动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如喜爱端午节的学生开展“包粽子”的实践活动,营造端午节日气氛。

教师根据英语教学的话题,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实践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促使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印象,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劳动品质。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全面育人思想的不断渗透,教师在为学生讲述英语知识时,愈发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并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但是,部分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继续优化传统英语教学结构,不断调整英语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新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增强劳动兴趣,养成劳动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娟娟.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策略[J].海外英语,2020(15):143-144.

[2]纪斌.整合资源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2020(07):61-62.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综合版块教学活动层次性设计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基于策略指导的语篇教学活动层次性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多元化单词记忆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