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融合支持幼儿绘本表演游戏的实践与思考
2021-01-20陈洁
陈洁
【摘要】在绘本表演游戏实践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发展幼儿的主体性;引导多元融合游戏,实施教师的支持策略;适时、适宜介入指导,促进师幼有效互动;鼓励家长参与到表演游戏中,改进家长的评价观;让绘本表演真正成为孩子喜欢的阅读形式,提炼绘本故事的精髓,多元融合支持孩子们的表演游戏。
【关键词】绘本;绘本表演;多元融合。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发展适宜性实践理论视野下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支持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Q21-086)的阶段研究成果。
一、引言
绘本(Picture Book)指的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是较好的亲子互动方式。孩子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也是与成人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的过程。
绘本表演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它是幼儿以故事(幼儿自己创编或来自文学作品)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表演游戏属于象征性游戏,是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的典型类型,是幼儿运用语言、动作等方式进行的角色扮演游戏,反映的是幼儿熟悉的绘本故事内容,具有艺术性和内在的结构性。其中,游戏性和趣味性是幼儿参与游戏的主要动力来源。伴随幼儿语言的发展和经典绘本文学经验的丰富,幼儿表演游戏的主题、情节越来越完整,表现力也在逐步提高。伴随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交往能力的提升,游戏中的交往与合作构成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协作性也越来越强。绘本表演游戏的开展依托服装道具等材料环境的支持,要求便于幼儿以物代物、假装游戏即可,不要求太过于形象和逼真。
那么如何多元融合支持幼儿绘本表演游戏呢?下文将以此展开分析。
二、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让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发展
整个绘本表演过程是幼儿自由、自主的游戏过程,幼儿与材料互动、与同伴互动、与教师互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协商规则、制定规则,积极的情绪体验、快乐的成就感……均体现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这个过程真正地体现了以幼儿为主的儿童观、教育观。
(一)关注幼儿喜爱的绘本故事,适时确立孩子自主游戏的主题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语言领域目标、幼儿年龄特点来选择绘本故事。尤其是眼前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成为教师选择绘本表演的向导。
比如,笔者通过谈话活动“介绍我喜爱的绘本”,在与孩子们的交谈中了解到以下几点。
1.小班幼儿喜欢扮演绘本中自己喜欢的对象,最好是动物和幼儿自己。教师首先要考虑绘本内容和幼儿经验的关系。幼儿的经验是幼儿和画面碰撞的依据,它能让幼儿与画面里的角色行为产生共鸣。共鸣中的欣喜或烦恼都會刺激幼儿的阅读情绪,这是幼儿主动阅读的支柱。
2.三个年龄班的孩子们都喜欢故事中的角色动态夸张,这能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他们会自然地运用形象的语言、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有声有色地自发表演角色。笔者看到孩子们在看书的时候会模仿书中角色的语气语调或者做一些搞笑的动作。比如,中班孩子特别喜欢绘本《换一换》故事情节的重复性,他们戴着动物挂卡,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玩“换叫声”的游戏。例如,小鸡问:“喂!小老鼠,换一下叫声好吗?”小老鼠说:“吱吱吱,好的好的!”于是,小鸡“吱吱吱”、小老鼠“叽叽叽”地走开了……孩子们乐此不疲,不停地换叫声。
3.大班孩子喜欢深入浅出的绘本故事。比如,《小黑鱼》讲述了一个齐心协力战胜困境的故事:面对凶恶强大的鲨鱼,小黑鱼和同伴们游成了一条大鱼的形状,吓跑了敌人……它在向幼儿娓娓道来的同时,深入浅出地将故事中蕴含的深刻寓意有效渗透,适合大班孩子的发展需要。
4.孩子们也可以将自己喜爱的绘本带到班上与同伴分享,师幼共同选择绘本故事,一是有利于教师从中了解幼儿的兴趣取向和关注点,二是幼儿的兴趣爱好成为师幼选材的“向导”。
(二)鼓励幼儿自主选择绘本角色,促进师幼、同伴、亲子之间的沟通
在确定表演的主题后便是选择小组和角色。绘本表演的参与者不仅仅是幼儿,也有同龄班的幼儿、家长和教师。表演的形式是自由的,有的是全班幼儿合作表演一个绘本故事;有的是每个组表演不同的绘本故事;有的是同一个绘本故事分组表演;有的是年段表演同一个绘本;还有的是几个家庭共同表演一个绘本故事等等。
比如,笔者所在班级选择了全班孩子合作表演同一个绘本主题,按照“自愿、自主选择角色”的原则,并采取“特长展示、自我推荐、小组推荐、集体选拔”等形式确定角色。最后通过小黑板记录的方式让大家了解自己、自己所在的角色组、出场顺序,以及其他同伴所承担的角色与任务。笔者所在班级是以“小组商讨”的形式确定故事角色和出场顺序的。同时,教师与家长在班级微信群里讨论、交流各个家长可提供的宝贵资源:提供租借服装的渠道,自发购买布料缝制演员的服装,用废旧材料制作场景、道具;拍摄的资源;绘本的解读,交流对绘本故事的理解与领悟;有的家长助教在教师的鼓励与指导下,试着参与绘本创编(创编人物的对话或者不同的故事结尾)表演……场面十分热烈。在选择角色时,家长助教要配合教师做的是:资源共享,交流阅读绘本的经验,提出建议,愉快地选择角色。
(三)鼓励幼儿想象、创新,彰显幼儿绘本表演的“游戏精神”
游戏是绘本表演最本质的属性,好玩永远是幼儿参与游戏的主要动因,所以切不可过分要求幼儿按照故事情节进行表演,或者要求幼儿动作标准等而打击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绘本表演可以只表演故事的片段或者某一主题情节,往往展示的是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幼儿在表演游戏过程中自由地想象与创造,自编自演绘本故事,大胆地运用表情、语言、动作模仿并再现文学经典,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另外,绘本表演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小品、话剧、音乐剧、广播剧、相声、双簧、旁白、分组分角色朗诵等等,只要是大家能想象得到的表现形式都可以。这就给了孩子们很大的创造、想象和表演空间。
(四)引导幼儿之间协商、解决问题,推动幼儿积极主动地合作
幼儿与同伴交流协商、处理问题,讨论并制定演出规则,还能主动在表演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合作完成表演游戏。
比如,在表演游戏“傻小熊种萝卜”中,大家都戴着头饰,拿着道具进行排练。小雨表演完小熊后,又叫:“小狐狸,准备,一会儿上场!”……排练完后,小雨坐在笔者的旁边,擦了擦头上的汗说:“老师,他们可乱了,都不知道啥时候上场,每次都得我叫他们……”笔者笑着说:“那你可得想想上场的好办法,否则你嗓子就要受伤了。”小雨说:“我和他们商量去!”小雨走到了扮演其他角色的小伙伴中间说:“你们太乱了,我喊得嗓子都疼了,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小嘟说:“对了,让他们站成一排,这样就整齐了。你也好叫他们上场。”小雨说:“就是,要不这样吧,咱们按照出场顺序排队站好,先是我,再是小鸟,小狐狸站在小鸟的后边……你们记住了出场顺序,以后这样站队出场,就不乱了。”小组长带领小演员们共同协商,想出了排队、贴出场号码牌、小黑板贴角色图片、标记出场时间等多种方法提示小演员们提前做好准备,解决了这个难题。
幼儿在积极选择自己喜欢的表演内容、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表演角色、遇到问题与同伴协商解决、制定演出规则等过程中,体现出许多良好的品质。
三、引导多元融合游戏,实施教师的支持策略
(一)营造宽松、自主的心理环境,支持游戏的开展
笔者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放手幼儿,以欣赏、接纳幼儿为出发点,尊重幼儿对故事、角色的理解,激发幼儿自由自主的表演兴趣,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支持幼儿富有创造性的表现。这样幼儿才不退缩,不胆怯。绘本表演“我的舞台我做主”系列活动获得了教师的支持、家长的肯定、同伴的赞许,幼儿建立了自尊、自信,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二)各领域自然、有机地融合,推动游戏的深入
幼儿在良好、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得到同伴、教师的欣赏和接纳,通过捏、画、剪、涂、粘等方法制作道具支持表演游戏的开展,促进了小肌肉动作的发展,提高了动手操作水平和审美能力,也加强了对绘本作品的理解与体验。
如绘本表演游戏“傻小熊种萝卜”组的幼儿开始排练了。小雨自己选择了绘本《傻小熊种萝卜》,选择扮演“小熊”的角色。小雨从台下走到台上,看着下面的观众说:“有一天,小熊捡到了一包种子。”边说边蹲下,用手在舞台的垫子上抓了几下,又继续说:“他把种子撒在了门前的空地上……”说完,左手握拳,右手抓了左手的拳心几下,并在身体的右侧甩了五下。小雨大声对旁边的小伙伴说:“快,该小鸟上场了!”说完,就拉着妮妮往台上走,又对小伙伴们说:“你们等等,小鸟下去,小狐狸再上。”妮妮表演完小鸟后,小雨大声叫:“小狐狸上场了!”两个小伙伴你拉我扯地赶紧从台下跑了上来……笔者看到后问:“谁是小狐狸?”小雨指着旁边的小伙伴说:“就他们俩!”笔者说:“看不懂了,观众可不知道你们扮演的是谁。”小雨说:“这个好办,咱们戴个头饰吧!这样观众就知道我们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了。”小嘟听了说:“就是呀,头饰、种子、萝卜什么都没有,表演得可真没意思。”小雨说:“咱们明天去美工区做吧!”
于是,小雨连续两天在美工区制作头饰、道具。他选择了卡纸、白纸、油画棒、剪刀、胶棒等材料和工具,先画了一只小熊,并把黑色卡纸剪成小条固定在小熊图案的后面作为头饰。随后在白纸上画了一个红萝卜,并剪了下来。然后他将两张红色手工纸的边缘用胶棒粘好,上面画了小熊、萝卜的图案,又把绿色的废旧小纸条捏成了许多小纸团,放进了袋子里作为萝卜种子。最后他还画了一张小熊房子的图案作为小熊家的标志。
四、适时、适宜的介入指导,促进师幼的有效互动
为了保证幼儿安全和游戏的顺利开展,教师可在以下情况中适度地介入:(1)当幼儿在游戏中因遇到困难、挫折,难以实现游戏愿望时;(2)当幼儿在游戏中有不安全倾向时;(3)当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寻找帮助时;(4)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过激行为时;(5)当幼儿在游戏中反映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消极内容时。
教师在幼儿表演过程中,可以以观察者的身份观察幼儿的表演兴趣、表演态度、合作能力等等。比如,在绘本表演游戏“傻小熊种萝卜”中,笔者介入了两次:第一次介入是教师主动介入,在表演游戏初期,幼儿有了高涨的表演热情,但是出现了角色混乱的情况,于是笔者以问题的形式提醒幼儿“要让观众知道自己的角色”,也就是支持幼儿用多种方式树立自己的角色,如制作头饰、服装等等,有基本的角色意识。第二次介入是教师被动介入,由于小雨的求助,教师有意提醒“想个上场的好办法”,于是幼儿多方思考,共同商议,想到了排队上场的办法。教师的支持使幼儿坚持解决问题、合作协商、制定规则等,从而保证了表演的效果。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应融合多种形式,发挥互补优势。只有灵活选用不同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幼儿游戏水平,使幼儿获得游戏体验,实现游戏目的。教师真正走进幼儿的游戏世界,支持幼儿,让幼儿真正体验到自主游戏的快乐。
五、鼓励家长参与表演游戏中,让家长的评价观得到改善
传统的节目汇演呈现给家长的更多是经过长时间排练后的结果,是动作统一、表情机械的演出,缺少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
比如绘本表演游戏“彩虹色的花”,前期教师通过微信群、QQ群等与家长交流、沟通,经常发幼儿自主表演的照片、视频等,获得家长的支持;中期通过演出前家长小会的形式,让家长理解表演游戏的真正内涵;在表演游戏中,教师整理并以PPT的形式展示了幼儿在表演游戏中的照片、視频等过程性资料,让家长认可幼儿表演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表现,欣赏幼儿的变化,发现“我家宝贝真能干”,家园一致支持幼儿真正地演起来。幼儿自主的表演,虽然有些乱,但幼儿快乐、高兴,得到了家长的认同。
家长是极好的教育资源,应鼓励家长参与到绘本表演“彩虹色的花”中,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充分整合可利用的好资源开展亲子表演游戏。笔者相信:(1)亲子绘本表演是更深层次的阅读;(2)分享表演的宝贵经验,幼儿会学习到更多的表演技巧;(3)在绘本表演过程中亲子关系会融洽。
六、结语
绘本表演让孩子们从绘本的文字和画面中走出来,更深刻地体验、领略到绘本阅读的乐趣。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思考,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法,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让绘本表演走进孩子们的阅读世界,必将营造出更好的校园书香气息。通过家园共育,携手孩子在绘本的世界里构筑起更加精彩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张优芳.小班幼儿手指游戏的指导方法和策略研究[J].才智,2020(04):63.
[2]黄蓉.游戏化绘画教学对小班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思考[J].才智,2020(1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