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创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2021-01-17李凯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2期
关键词:新课标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李凯星

摘要:数学是一门极具应用价值的学科,且数学学习活动是锻炼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新课改施行以来,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认识到了学好数学的重要形和必要性。课堂是学生探索构建数学知识的重要阵地,学生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基本的数学概念,探索运用数学性质定理,认识相应的数学思想,所以课堂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非常重要。而且新课标背景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因此教师要运用符合新课标理念的问题启发,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课件以及整理归纳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加强数学知识技能的探索运用,从而创建以生为本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发展与提升。高效的教学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要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每一个学生都要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提升,并更多地体验到探索构建数学知识的乐趣和成就感。因此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优化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科学有效的问题能够给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能够让学生在分析问题以及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性质定理和数学思想。虽然提问作为一种课堂互动方式会经常性地出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但是随意性的提问并不能发挥其本身的价值。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优化问题设计,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平行线的性质》,教师可以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即什么是同位角?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且通过对平行线判定的学习以及对教材内容的预习,很多学生已经知道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性质。所以这一问题会引导学生探索性质定理的形成过程,有的学生会借助量角器展开大量的测量,有的学生会结合图形内容展开一定的分析与推理,然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的推理分析进行一定的补充引导。类似的,还有关于同旁内角以及内错角的性质定理,教师都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推理分析与总结。紧接着,就是平行线性质的运用,教师同样可以通过具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其展开灵活运用,即作出具体的图形,引导学生对图形中的角展开分析判断。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对学生展开适时的追问,即结合学生的具体作答情况进行再次的提问,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探究思维。

二、组织合作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组合作是新课标中极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其能够引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展开互动交流,并在交流分享中拓展思维,提升能力。学生要想获得小伙伴的认可,那么就必然要展开深入的思考,并要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班级的学习氛围会非常浓厚。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围绕学习内容中的重难点展开合作交流,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师可以引导小组学生围绕具体的应用题目,总结出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具体应用题目可以是船只顺风航行的时间和路程,逆风航行的时间和路程,然后学生需要通过列方程组的形式表示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进而再通过解方程的方式做出具体的解答。小组合作模式下,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出具体的分析和解答,然后作答过程总结出解题步骤。当小组学生做出个人总结后,就要在小组内进行分享交流。小组长要记录学生个人的分析与交流情况,避免有学生不劳而获。小组互动中,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有学生可能无法做出相应的总结,有学生可能会做出错误的解答,有学生会做出完整且正确的分析和解答,所以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就会启发和帮助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进而每一个学生都会进一步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与推理分析能力。

三、借助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课件、网络微课以及APP等学习平台的重要性,并运用其来全面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加强课前预习。传统的课前预习,学生就是浏览教材,部分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根本无法通过阅读语言文字内容来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性质定理。而课件视频能够由浅入深地呈现学习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将要学习的基础知识,因而能够全面提升学生预习的有效性。例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预习性的课件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习题,引导学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并结合具体的解答过程引导学生理解不等式组的解的概念。课件视频中,教师还可以出示一道或者两道的练习题目,引导学生通过练习的形式检验自己的预习效果。课堂上,教师要检查学生的练习题目,要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并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和引导。

其次,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加强个性化的学习。即,教师要向学生推荐不同层次内容的课件视频,然后引导学生结合他们自身的能力展开相应观看与学习。例如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练习题目,教师可以制作基础型的练习题目课件,制作培优型的练习题目课件,制作拓展延伸方面的练习题目课件,从而让不同层次能力的学生都能加强巩固练习。而且,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督促与检查,并加强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激励他们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挑战自我,突破自我,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四、组织整理归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非常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也非常密切,而且看似千变万化的数学习题实则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中,是零散地学习基本知识点的,所以他们只有在整理与归纳的过程中才能加强基本知识点之间的整合,才能做到举一反三。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整理归纳的意识,从而让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活动中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单元知识点之间的整理归纳。具体可以是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复习单元知识点。例如《相交线与平行线》这一部分,学生可以将单元标题写到树干正中间,然后由主树干分成了两个小的分枝,其一是相交线,其二是平行线,两个小的分枝上还可以再细分成更小的知识点,具体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线的判定及其性质等等。当然,学生也可以另辟新径,将单元内的练习题目整理到思维导图上,从而构建更加系统的单元知识体系。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某一类型的习题展开整理归纳。例如《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题目类型非常多,学生完全可以对不同的题目类型进行归纳总结。比如商品降价和提价方面的问题,其中涉及到的等量关系有商品利润,成本和售价之间的关系,有原价,调价百分比和现价之间的关系;比如还有追赶、相遇方面的路程问题,其中运用到的基本等量关系就是速度,时间与路程等。当然,还有银行利息,本金之间的问题,有单纯的数量之间的问题等等,学生都要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总结。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帮助,需要学生坚持不懈的努力。因此教师要通过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构建数学知识的乐趣和成就感,并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較大程度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鱼文文.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创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科普童话,2020(27):149.

[2]周冬梅.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中华少年,2019(14):159.

猜你喜欢

新课标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