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2021-01-16康敏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紧锣密鼓的推行,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课标中对初中学生的教育要求,因此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被淘汰。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如何改革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课题的研究,改变课堂上教师一味地教,学生枯燥的学的死板现象。在新课改的推行下,传统教学模式里以老师为主的教育局面逐渐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新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初中的数学教学方法同样需要改革创新,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多元的互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才可以满足新课改对于教学方法的要求。笔者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各学科应该着重锻炼学生的解题思维和自主创新意识。这篇论文就培养初中数学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讨论,并且提出一些具体措施,旨在促进初中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教学;数学教师;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一、 引言
在新课改的教育环境下,笔者认为初中数学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机械的死记硬背层次,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方法应该达到更高层次。新的数学教学方法应该更注重过程,要着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加强对孩子的情感和思维锻炼,实现学生德育智全面发展。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师应时刻改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随着社会发展,各国竞争日趋强烈,人们对创新型教育人才越发重视。在各国剧烈竞争的背景下,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初中阶段的数学有着为数学打基础的重要意义,初中阶段可以锻炼孩子的创新思维以及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尤其近几年我国新课标改革以来,教育部门对初中数学这门学科的要求更严格,更细致,这就要求我们教育从业者对传统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二、 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解题模板就相当于是鱼,而解题思维能力就相当于是渔。数学思维能力是对数学里的空间图形、数量关系、几何结构的本质属性的间接反映,并且按照思维能力认识总结出特有的数学规律。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接受新知识;更具有创造性;促进智力发展。
当今各个国家已经打响了没有硝烟的战争,各国开始竞争经济实力、军事水平、科技实力,在社会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下竞争越发激烈。但是经济、科技、军事的基础都是人才竞争,也就是教育业的比拼。各国的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教育水平,在当今的大环境下,各国都在努力培养核心人才,我国也发表了新课改标准,旨在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无论是经济、科技还是军事实力比拼,基础都是人才比拼,人才的培养途径就是教育,以至于教育越发被社會全体所关注。新课标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发布的,新课标所指出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要求对教师改善教学模式有着重要影响。因为初中数学教育会影响孩子未来在该学科上能否有所建树,它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所以急需社会各界关注该话题,并且提出建议,为我国数学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给孩子的数学从小学就打好基础。
三、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学生方面
初中学生之间两极分化过于明显,优秀的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水平高,在对问题的推理、分析、总结都反应很快,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快,善于将知识融会贯通,总结规律。但是优秀的学生往往是少数的一部分,教学的对象是针对全部学生的,更多的学生是中等生或者差生。中等生的思维能力处于中等偏下,可以进行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推理、思维能力,但是对问题的总结和归纳就比较差,但是加以引导还是可以的,这是大部分学生处于的阶段;差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他们的解题迟钝,如果不对他们多加引导,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兴趣,缺少学习数学的热情,没有热情谈何培养思维能力。两者互相循环,就很容易进入恶性循环。
学生的惰性,学生形成的思维惰性会造成学生思维模糊,在遇到较难的问题时,大多数学生会选择放弃,只有极少数学生知难而进。具体表现在试卷上解答题,一般后面的题都是思考难度高的拔尖题,但是交上来的卷子大多是空白的,就连最基本的解题想法都没有,就直接放弃,形成思维惰性。学生对卷面的关键信息把握不住,观察还停留在表面,不能提取有用的重要信息,没有思路。久而久之,养成思维惰性,阻碍了学生思维培养发展。
(二)教师方面
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差异,导致学生的思维发展存在差异,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水平,很多教师只对自己所教习的年级知识钻研,却没有对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课改已经进行十几年了,现在的课堂还停留在老师大部分时间讲解,剩余小部分时间学生再练习。缺少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这就说明老师没有认识到合作讨论的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没有重视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在教学模式里,教师对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还是提及的过于少,对学生进行摸底,会发现学生掌握的数学思想就没有多少,有的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数学思想。
四、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要求
(一)将知识和生活相联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源于生活。”所以笔者认为教育必须贴近从学生的生活日常作为切入点,教师可以在课堂给学生创造有趣的情境,实现教学的贴近生活,要相信生活蕴含大量的数学知识,数学在现实生活方方面面都可以用到,所以数学教学就要贴近日常生活。教师在备课时,在给学生引进知识概念时完全可以根据知识点创造日常生活背景的数学模型,这样的话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容易总结规律,促使学生想学、要学。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基础的加减乘除在生活处处都可以用到。新课改中明确提出初中数学教学应该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数学作为一门实用型的学科,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和课堂,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周围背景出发,充分利用事例给学生引导传授数学概念,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教师应该有目的的设计教学方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加深对数学思维的理解,可以提高知识的掌握效率。
(二)注重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创新思维。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强烈的逻辑特点,因此在展开数学教学时要着重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再加上新课改的提出更是要求教师全面提升孩子的思维创造力。
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一味地教习,课堂之余要留有充分的时间,对一道题展开思维进行想象,举一反三、一题多解,教师就可以做到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合理运用情景模拟培养思维逻辑能力。
(三)做到因材施教
因为初中阶段每个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不同,性格存在明显差异,就会导致在数学知识的接纳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课堂的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因为学生个体基础不同,就会使课堂教学效果出现不均衡。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差距的存在,教育方式要讲究“以人为本”,把握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根据学生情况作为切入点,依据学生特点制订学习方案,在教学方式上尊重少数服从多数,制订适合大多数的教学方法。而且在课后要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做好强化辅导工作,旨在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
五、 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怎么做
兴趣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孩子产生兴趣,自己也就有了学习的欲望。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对知识产生渴望,这样对知识的接受是高效的,学习数学的效率自然事半功倍。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比如通过全新的ppt,新的课堂互动方式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容易接受,教师可以将课堂内容和日常生活联系,进行情景模拟,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具体化,通过联系日常生活来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对这些问题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能调动课堂气氛,让孩子活跃起来,课堂质量也就得到了提升。这种教育模式让课本上的死板知识具体化,摆脱了课堂的呆板,让课堂氛围生动有趣,还能增加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让课堂高效化。教师在课堂上要弄清自己的位置,自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是要教会学生打鱼的技巧,并不是一直打鱼给他们吃。教师更应该做一个引导者,让学生主动学习,并不是需要老师课堂灌输,这样的灌输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很难起到效果。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通过课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在课堂教学时,提出一些问题设立一些小奖励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抢答,同学之间通过讨论分析得到的结论可以加深学生记忆,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后教师可以布置思考性强的课后习题,但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不仅可以对课堂上的知识查缺补漏,还能巩固课堂的知识。
六、 总结
总的来说,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阶段对于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能解決数学问题,还要保证学生具有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了高效完成这一学习目标,数学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身份,由传统的授业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着重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军.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J].吉林教育,2017(10).
[2]梁红.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C]∥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3]陈龙水.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81):76.
作者简介:
康敏,甘肃省天水市,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渭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