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考试客观题命题改革与发展探究
2021-01-16胡竹梅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教育行业当中也提出了一些改革的要求。学术界越发的强调命题质量评估的研究,深入对相应的命题质量进行不断地改革以及优化。文章就在这样的基础之下,深入探讨了基础教育考试当中客观题在命题中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命题质量;地方标准;指标体系
一、 引言
在教育考试的过程当中,命题工作是最为核心的一个环节,命题的具体工作重点是保证其命题的综合质量能够使整体试卷可以很好地展现出一个学生对教材吸收的综合程度。命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了其整体考试的质量,甚至还左右着考试的成功与失败,为此教育部门不断地强调对命题质量进行有效评价,并且将命题质量与考试招生以及评价育人进行科学结合,强调各级考试命题机构需要严格地按照国家课程标准以及参考国家人才选拔的要求来进行课题组织,保证考试可以有切实地导向性、科学性,并且可以实现规范性。
二、 客观题的概述
在人类考试实践发展的过程当中,试题的种类也在不断地增加,有填空题、填图题、概念题、是非题、改错题等。其题型的多样目的是为了选择一种适宜的方式来对学生的智能活动水平进行合理的测量,并且丰富的题型还可以提高整体命题的科学性,加强试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客观题与之相对的概念就是主观题。将题型进行主、客观的划分,主要是根据评分者在评分时是否受到主观因素影响而确定的。客观题指的就是在考试分数判别的过程当中,评分者不会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使考试的得分能够切实地反映答案的正确率的这一类试题。
三、 客观题的特征分析
客观题能够给学生解答的过程当中提供一个相对结构性的任务,其规范了学生做出反应的类型。客观题的问题设计以及其问题所限制的方法使得其评分更加的快捷、简单,并且能够准确地对整体的解答效果进行评价。这一类题型的缺点是无法对一些问题阐明以及问题解决方式的能力进行检测,并且也没有办法很好地测评组织整合观点的能力,其客观题所考察的知识相对教育的单纯要点倾向性较重,对考查的知识体现出了精细化和广度化的特点。但其题型能够促进学生进行集中式的思考,并且可以进行固定的应答。
四、 試卷命题所要遵循的具体要求
根据我国教育部所颁发的《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检测工具质量评价规范》中重点表明进行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检测的工具,即相应的试卷进行题型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强调其综合命题应该遵循四度六性的指标,四度指的就是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这四个方面直接确定了命题的质量评价以及其相应的定量指标。六性则包括科学性、准确性、公平性、适用性、合法性、完整性,是其命题综合质量评价的定性指标。首先,试卷命题需要遵守全面性的原则。命题过程中,需要以课程标准为最低标准,结合学科特征,对学生的知识、学习习惯等进行全面的考察;其次,试卷命题需要遵守综合性原则。命题过程中,需要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客观题命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应用能力,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力;再次,试卷命题要紧紧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践性,增强对学生意识的重视程度,提出生活化的问题,看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实现问题的解决。试题类型要尽量避免程式化,适当添加一些开放性题目,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试题要源于课本,但是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其能够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最后,命题的时候要关注所有学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做题获得成功。具有一定的弹性是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征之一,命题过程中要尽量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实际需求,争取在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潜能,不要把学生看做被检测的对象,要把学生看做能动的主体,在试题中增加自主性。
五、 小学数学客观题命题的指导思想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的同时改进教师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增强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关注度,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和实际学习水平,注意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增强学生信心。小学数学客观题命题过程中,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进行学业评价的方式之一就是考试评价,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开展考试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的学业完成状况,既包括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也包含学科素养,总的来说对数学价值的理解、建构数学知识、应用数学技能、解决数学问题等组成了数学考试评价的主要内容。第二,考试评价的目的不是对学生进行区分,而是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发展,对于学生来说,考试评价能够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升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教师来说,考试评价能够督促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六、 小学数学客观题命题改革的注重重点
在小学数学命题改革的过程当中,为了保证其数学的命题可以体现出评价的功能,并加强其自身的指导功能以及激励功能,就需要结合义务教育的改革基础,根据学生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来落实小学数学当中的命题质量。其命题在进行改革的时候需要紧扣几个方面开始有效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客观题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强调人文性质的体现
数学文化是人类存在文化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的数学文化在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学生强调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是富有生命以及活力的,为了保证试卷上可以更好地加强学生的这一特性,就需要在命题改革的过程当中,减少死板与单一的题型,而是以人为本的进行人文文化的融入,从而使学生可以接受到相应的人文性质熏陶。比如在试卷的卷首进行卷首语的勉励,提醒学生在试题解答的过程当中注意看清题目要求,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可以取得好的成绩。或者是在进行题型设计的过程当中选用学生相对较为感兴趣的背景,比如结合神舟飞船的轨道飞行周长与面积来进行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知识的考察。
(二)加强现实性的改革
数学的一些知识概念是与学生自身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学科不仅是源于现实生活,还能够很好地服务现实生活。为此,在数学命题的过程当中,就需要加强命题的现实性,不能纯粹地依靠相应的数学概念以及应试数学,而忽略了数学技能的检测与评价。在进行小学数学命题的过程当中,应该切实地按照小学生的身边数学以及生活数学,建立起生动的情境,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情境理解,更好的意识到数学学科的重要性质,保证学生可以在生活经验当中唤醒相应的数学概念,加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并提高其自身的实践能力。比如在题型选择的过程当中,可以建设日常生活会遇到的一些情境,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公园游览,门票每一个人25块,40人以上可以享受八折的优惠,其班级当中一共有38个人,要求学生做出最为适宜的门票选择方案,这種题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购票的方案进行了解,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加强学生在数学知识应用方面能力的考察。
(三)增加题型的开放性
为了更好地保证试卷的灵活,加强命题当中与课程开放性理念的迎合,就需要在出题当中追求创新,保证能够根据学生自身,从多个角度、多方面地去加强对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常见的开放题型问题设计有一些开放性的条件以及加强开放性问题策略的分布,有时还会强调结果的开放性,或者是进行综合性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比如,题型设计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空地的面积安排,给学生以一块固定尺寸的长方形空地,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花园的规划,要求其中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面积不尽相同,形状不同的花地和草坪,并且强调花地、草坪道路所占的面积需要适宜。同时还要求其图案的布局美观性,这种题型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组织以及分配能力的考查,并且能够很好地关注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其自身广阔思维的发展,进一步地去对学生自身的审美情绪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检测。
(四)强化题型中的探索性
在小学数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数学教学要求不仅强调学生可以灵活地运用相关的数学基础知识来进行生活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强化学生自身对于数学学科的探索性,在进行考试命题规划的过程当中,需要切实的改进传统题型当中的注重结果轻视过程的现象,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的减轻重视知识,忽略探索发现的问题。在新的数学命题过程当中,需要强调过程与结果,加强对过程的重视,并且在题型当中展现出知识再现与探索发现的切实性,从而引领学生在解答的过程当中加强其自身对于数学学科的探索性质,保证其可以对知识进行切实的实践,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并提升其自身探究能力的目标。比如,在进行提交设计时,为了保证学生可以进行方程的解答,可以模拟同学们聚会吃饭的情景,安排同学在吃饭时选用正方形的桌子,1张正方形的桌子一般能围坐8人,2张正方形的桌子拼接起来可以围坐10人,依此类推3张正方形的桌子最多可坐16人,如果将桌子的个数用α来代替,把学生的人数用β来表达,通过这一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含有字母式子的列举,并且从中计算出20张桌子最多能坐多少人。这种题型是一种数学模型构建的强化,其可以切实地考查学生自身的探索能力,并且强化其对于数学模型的运用能力。
七、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为了保证在小学数学命题的过程当中,其相应的命题内容能够符合学生的培养要求,并且可以切实地对学生自身的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查,就需要针对客观题当中的题型以及出题形式进行不断地发展以及优化,强调客观题,增加题型的灵活性,发挥出客观题自身的优势,最终实现试卷综合质量切实提高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更好地命题,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成绩和学科素养,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最终实现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文彬.试论小学数学考试命题中的问题及解决[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17):64-68.
[2]国家教育标准体系研究课题组.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的国际视野[N].中国教育报,2015-6-24(7).
[3]赵美珍,张林英,张晓涛,欧瑜.命题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考试,2013(12):29-35.
作者简介:
胡竹梅,福建省宁德市,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