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理念下护理本科生创新创业动员工作的实践研究
2021-01-16章新琼董炳凤
胡 燕,宇 寰,章新琼,赵 梅,王 颍,张 丽,董炳凤
(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创客由英文单词“Maker”翻译而来,是指追求创新、享受创新的人,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生活态度和文化范式[1]。创客教育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推进日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创客教育理念的核心即培养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2]。高校是落实与推进创客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创新创业活力得以激发和延续的主要依托。国家目前大力推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科研训练项目,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抓手,同时也是本科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实施效果也得到了广泛验证[3-6],在医学类相关专业中的应用效果也得到了肯定[7-9]。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护生认为创新创业工作莫测高深,极需加大宣传力度[10];也有部分护生参与了项目,但觉得受益不理想,也需加强引导[5];另外护理本科生对于创新创业活动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也需进一步强化[9-10]。课题组尝试运用创客教育理念来提升护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积极性和创新效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某高校部分2017级和全体2018级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共412名。其中男生65名(15.8%),女生347名(84.2%);年龄17~23岁,平均(19.36±1.37)岁;生源地为农村197名(47.8%),乡镇 112名(27.2%),城市 103名(25.0%);独生子女89名(21.6%),非独生子女323名(78.4%)。
1.2 方法
1.2.1 创客教育理念的凝练与落实 课题组在查阅文献、广泛收集创新创业优秀案例、深入了解护生想法和征集护生意见等工作的基础上,凝练了“创客与创客理念——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政策解读及内涵分析”“优秀大学生创客作品分享”“优秀临床护理工作者创客作品分享”三大主题。选派创新创业工作中的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护生,历时一个半月,举办3次有组织、有系统的讲座,就创新意识的萌芽与捕捉方法、创新思维的实质与打磨路径、创新能力的魅力与提升举措向护生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1.2.2 评价内容(1)一般资料:包括学号、性别、年龄、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等基本信息。
(2)基本认识:调查护生对创客理念的关心和了解、对创新创业工作的理解和认知、对参与创新创业工作的初始意愿等。
(3)创新效能感:使用大学生创新效能感量表(CSES)进行测评。该量表由阳莉华[11]编制,包括4个维度21个条目:敏感性(6个条目)指对创造性信息接收与反应的灵敏程度,灵活性(6个条目)指多方向、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灵活程度,独创性(5个条目)指产生与众不同的想法的能力,流质性(4个条目)指在短时间内表达出不同观点和设想的数量。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分表示“根本不能”,5分表示“完全可以”,得分范围21~105分,分值越高说明被试创造力越强。总量表及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68~0.89,重测信度为0.73,提示具有良好的信度。
1.2.3 评价方法(1)基线调查。使用问卷星将上述问卷录入系统并生成二维码,利用班会课时间统一向护生交代调查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邀请护生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在线填写,记录学号以完成前后比较。
(2)系列讲座结束后的一个月,再次通过问卷星平台调查护生对上述指标的理解与选择,同时了解其对创新创业项目的参与意愿、对分享活动的收获和满意程度。
(3)年度申报工作结束后,收集2015—2018级护生在2017—2019年期间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的立项数和累计参与人数。
1.2.4 统计方法 自问卷星平台导出数据后,运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描述,计数资料和护生对学习效果评价的每个条目分级采用百分比表示,活动前后护生创新效能感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生讲座及调查工作参与情况
共412名护生参与了系列讲座,基线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412份,再次测量收集有效问卷394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95.6%。
2.2 讲座举办前后护生创新效能感水平(见表1)
表1 讲座举办前后护生创新效能感量表各维度得分和总分比较(±s,分)
表1 讲座举办前后护生创新效能感量表各维度得分和总分比较(±s,分)
注:*表示P<0.01
t值项目 举办前(n=412)20.43±3.18 20.61±3.02 16.94±2.71 13.89±2.17 71.89±10.31敏感性灵活性独创性流质性总分举办后(n=394)21.85±3.71 22.31±3.55 18.31±3.05 14.29±2.47 74.96±9.15 8.827*11.096*9.972*3.570*5.897*
2.3 护生对系列讲座的评价
共394名护生完成了评价,各条目及应答情况见表2。
表2 护生对系列讲座效果的评价[n(%)]
2.4 护生创新创业课题获批立项数目
纵向比较4个年级每年的立项数发现,每届的立项高峰均出现在大二年级。如2016级护生大一有3个立项,大二有15个立项;2017级护生大一有4个立项,大二有18个立项。经过系列讲座学习的2018级护生,大一立项数达到15个(见表3)。
表3 2015—2018级护生3年期间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立项情况
3 讨论
3.1 以创客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系列讲座,激发了护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项目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抓手。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激发高校护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国家从2013年开始积极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立项与实施工作,从2015年开始着力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成了项目的受益者,开启了自主创新、自主创业的新篇章。高校在项目的全面动员、落实和推进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推动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力量[12]。全面深入的动员工作是打赢这场攻坚战的重要保障,因为只有本科生认识到了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了解了项目活动的组织形式、工作内容和关键环节,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本研究中,课题组以创客及创客教育理念为出发点,通过典型案例分享,消除了护生对创新创业工作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激发了积极参与、认真投入的热情,为后面项目的申报工作奠定了基础。
3.2 以创客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系列讲座,提高了护生创新效能感
护生在真正接触创新创业工作之前,最直接的经验来自他人的分享。他们在聆听优秀指导教师分享如何与团队成员共同前进和共同成长时,激发了自己想要参与其中、成为其中一员的热情,在聆听优秀学长对于自己课题实施经过的描述、对于自己收获和思考的分析中形成了更清晰的认识,这些积极效应促使他们愿意进一步了解并积极尝试。本研究中,护生对于讲座分享效果的一致肯定,自评创新效能感的有效提升,尤其是2018级护生超越往届的获批立项数,都是非常好的证明。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愿意分享的师生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和分享过程中完成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和升华。
3.3 创新效能感的提升是推进创新创业工作的动力之一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是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已有研究表明,护理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13]。创新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某项与创新有关的任务或行为的知觉或对达到创新行为目标的信念[14]。本研究中,护生基线创新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和阳莉华[15]的研究结果一致,部分指标和季丽丽等[16]对护理硕士研究生的调查结果也类似。但经过系列讲座之后,护生创新效能感有了明显提升,与基线水平和上述两项研究结果相比,所有维度得分有了显著提高。创新效能感的提升可能是激发护生创新热情、愿意进一步申请课题并获得成功的主要动力之一。
课题组本次以创客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系列分享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效提升了护生创新效能感,护生反馈较好,并在随后的项目申报中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此项工作可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继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