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赢得心灵
2021-01-15樊秀芬孙庆光
樊秀芬 孙庆光
摘要:沟通要从心开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从不同家庭环境走出来的学生,面对一个个鲜活而又独立的生命,必须用心灵去碰撞心灵,用理解尊重去赢得积极的反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及时妥善解决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否则不利于班级管理,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
关键词:心理沟通;尊重;倾听;疏导
作为班主任,一名教育工作者,没有什么比不了解自己的学生更让人痛苦的了。只凭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日记、思想总结甚至谈心来了解现代学生的内心世界是远远不够的。随着学生年龄长大,见闻见识的增多,不少学生开始对老师和家长逐渐关闭了自己心灵的大门。这除了与心理发展特点有关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对师长们的简单粗暴的教育理念和方式的不信任。学生管理是一件非常费时费力的工作,需要教师的爱心,更需要教师的耐心与细心,如果粗心大意,浮在表面上,就很难摸准学生的脉搏,更谈不上走进他们的内心。
记得大约两年前的一个下午,刚上班,有名女生慢腾腾地挪进办公室,到了我跟前,双手捂住脸,一副很委屈的样子。问她怎么了?她没有回音,反复问了好几次她都没有说话。等了一段时间,她还是不停地抹眼泪,抽搐着,不说话。我说,“你先坐下,慢慢说,先别哭。”她坐下后,我还是接着问她出了什么事,她只是哽咽着回答:“我也不知道咋回事,就是学不进去。”我想哪有无缘无故哭的道理,我意识到,她一定遇到了对她来说不小的难题,她不说我就慢慢问吧,反正今天下午正好没有课,把时间耗上,争取问个明白。
我就问她,是不是最近学习压力大?是不是和同学发生矛盾了?生病了身体不舒服?一直是摇摇头。“那到底是什么回事,为啥哭啊,还那么伤心。”我的语气加重起来,开始变得有点不耐烦,她抬头看了看我,眼泪又快掉下来了。十来分钟过去了,还是一片沉默。我心里逐渐紧张不安起来,这个学生是不是心理有什么问题?平时看着很文静的一个女孩子,拥有一种天生忧郁的气质。会不会是因为性格的原因,因为很内向,她不喜欢和同学交流,有什么事情都是自我消化,遇到问题也无处倾诉,在一种集体学习和生活环境里,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由此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想到这里,我又問她:“平时和谁玩得多,关系比较好”。这时她说话了,列举了班里几个女生的名字。“是不是她们不和你玩了,疏远了你,所以你才难受?”我问。“不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去比赛了,已经好几天了。”说完又哭了起来。听到这里,我大体明白了,确实是因为性格的原因,使她遇到了困难,起码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正想着呢,她突然说:“有时候我很讨厌自己。”我觉得她可能想表达什么,就趁机再问她咋回事,结果无论怎么问她就不再说了。根据前期班级学生的了解,我内心闪现出一种判断:这是典型的内向自卑倾向。为了减缓她的心理压力,我凭经验和她聊天,列举历史上性格内向但是取得优异成就的名人事例,并查阅资料告诉她性格没有好坏之分,要接受自己、相信自己。
她静静地听我说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她的情绪有所平缓,我建议她回家后多跟家长沟通。没想到,一提到家长,她的神情又紧张起来,双手又把脸捂起来了。在我的一再劝导下,她终于和我说起了她小时候的故事。通过她的讲述,我知道了她是个留守儿童,从小父母在外打工,是奶奶独自把她抚养起来的,而老人又有明显的重男轻女思想,对她的弟弟十分疼爱,对她不怎么关心。可以说,她从小没有得到真正的关爱,她的言语中充满了对父母长辈的埋怨和不解。
在安抚学生之后,我想问题的形成是漫长的,它的解决也不能立竿见影。为此,我马上做了以下几件事情:马上找到班级比较靠谱的同学,近期多从生活、学习上关注、照顾她,要暗暗的进行,不要大张旗鼓,如有问题及时和我反馈;马上给学生家长打电话,了解相关情况,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家长也是深深自责,希望能改正自己的做法,为了给她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努力改善家庭关系,给孩子一个补偿;鼓励她多参加集体活动,逐步培养自己对集体活动的热情与兴趣;针对性地推荐一些有益的书籍报刊,读一些名人传记,在感悟杰出人物伟大品格、辉煌人生、坚强意志的同时感到自己心灵的震撼与净化。后来这名同学的表现比之前有了很大改观,几年后再相见时性格也变得比以前开朗多了,也主动跟我谈起那次心灵的沟通。
从这件事后,在班级管理时,我更加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尤其当说教无能为力的时候,便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以假想的体验获得真切的感知:想让别人将阳光散布到自己心里或是身上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你先将阳光布施到别人的心里和身上。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在平等的前提下,做好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作为教师,也许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在孩子心里都可能掀起情感的狂风骤雨、惊涛骇浪。
教育的艺术就是语言的艺术,但是我的语言在不经意间或许成了刺向学生心灵的刀子,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不要对学生扬起我们的拳头,也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我们的学生说话,宁可让我们的学生欺骗十次,也不可冤枉学生一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绝不是空洞的说教,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我们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只有耐下性子,用真心善待学生,用细心感受学生,留心每一处细节,用心灵赢得心灵,用细腻的感情滋润一颗颗年轻的心灵。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这才会让我们的教育更精致,这也应该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王鸿江,《现代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