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宋广南西路转运使职能研究

2021-01-14梁敏晴

贺州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交趾广西

梁敏晴

(云南师范大学 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北宋转运使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转运使一职最初为临时的,经过不断的发展成为固定官职,在唐及五代时期发挥掌管漕运和保障军队粮食供应的重要经济作用。至宋一代转运使成为路一级行政长官,宋太宗时,为削夺节度使的权力,于各路设转运使。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全国划分为十五路转运使,广西路为其中之一。“端拱元年,诏监察御史高象先为广南西路转运使”[1]584,广西分部始于此。现今“转运使”的研究成果侧重于整体的发展过程和职权演变,专门的地域性研究成果集中于西北三路与淮南路,目前关于广南西路转运使尚没有系统性的研究。北宋时期各路地区发展具有差异性,各路转运使职能各有侧重点,广南西路转运使除有保障赋税上供的经济职能外,还具有军事职能,表现在维护边境和平、处理外交事务和镇压少数民族起义等特殊任务。

一、北宋广南西路转运使的经济职能

广南西路转运使作为本路主管财赋的主要行政长官,“掌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无,以足上供及郡县之费”[2]3964,不仅要管理本路的赋税征收和保障上供,同时还要负责调度中央和其他路的财政补助,及时上报本路的财政情况,在军兴时期广西转运使的经济职能更能得到凸显。

(一)赋税上供与转运

北宋时期为保证中央财政收入,朝廷规定天下各路转运司每年上供的财赋数额,由各州军直接向百姓征收,转运使监督州军完成年度赋税征收。大多数情况下转运使不用负责组织漕运上贡,但广西地区距离京师远,为了使偏远地区能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上供,广西转运使也会参与组织漕运,“盖缘自远州用小船搬运至桂州后,合成纲运,逐次别差纲官、舟船、人丁,牵驾艰阻,动乃数日,方得至全、永州交纳。彼中又别差人船,至过重湖、江淮,方得到京”[3]6810-6811。广西的赋税收入少,且“广西无酒税商舶所入”[4]44,自侬智高皇祐年间起兵后,屯兵增加,地方财政无力承担军费开支。因此天圣六年(1028年),政府下令广西转运司每年向京师只上供八万贯的年额钱,剩余的钱“欲乞许令在京榷货务明出暝示,诸色人有见钱据纳下,于广南西路除融、宜、邕、钦、廉等五州外,任便于诸州指射请领,与免请到钱商税”[3]6811。既维持了政治上的上供,又减轻了广西百姓因上供而承担的力役负担。

《文献通考》记载“(转运使)岁终则会诸郡邑之出入,盈者取之,亏者补之,故郡邑无不足之患”[5]237,说明转运使另一重要职责是在保证上供钱足额外,还要调剂地区不足,补足缺失。据记载元丰六年(1083年),广南西路转运司言:“宜、藤、融州产白锡、黑铅,可于梧州置铸钱监,以十五万缗为额。所出息钱,即乞还见欠内藏库及积欠上供钱七十万缗,候还足,并封桩以应军需”[6]8062。北宋广西地区作为边境战备后方,军事经费给广西路财政造成了困扰。为了协调不足,广西转运使一方面向北宋政府申请补助,另一方面请求征调部分上供的赋税投入军事。咸平二年(999年)陈尧叟任广南西路转运使时,“先是,岁调雷、化、高、藤、容、白诸州兵,使辇军粮泛海给琼州。其兵不习水利,率多沉溺,咸苦之。海北岸有递角场,正与琼对,伺风便一日可达,与雷、化、高、太平四州地水路接近。尧叟因规度移四州民租米输于场,第令琼州遣蜑兵具舟自取,人以为便”[7]9584,转运使协调了军用物资问题。随着南部边防的军兴,北宋对广西路的经济援助增强,转运使负责调剂中央政府调拨的军队物资,转运使上供职能减弱,但军事钱粮转运的职能增强,保证了边防军队的需求。熙宁九年(1076年),广南西路转运司上奏交趾侵犯邕州,北宋拨调了中央和荆湖地区的钱粮支援邕州抗击交趾。转运司上奏关于召集兵员的军费开支,政府特支公使钱五百千,转运司负责调剂以满足军队开支,随后“又赐三司银十五万两、江南路常平钱十万缗,赴广南西路转运司以备军需”[8]6662。转运司除了调剂直接下拨的补助外,还要调度其他路支援经费,与其他各路转运司协同合作。据《长编》记载,“诏广南、荆湖、福建、京西南路转运、提举司各协力应副军兴,如稍误边计,官吏当重黜责”[8]6680,广西转运司被要求六月内完成接运荆湖南路转运司盈余的钱谷。可见对于本路财政的上供与转运是广西转运使重要的职责,既要完成规定数额的上供,还要调剂以补地区不足。

(二)蠲免赋税与掌管支出

北宋时期广西路与江南地区相比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为促进广西地区的开发,中央往往根据情况蠲免赋税。据《宋史》记载“(咸平)六年,罢广南西路转运使冯涟上言:廉、横、宾、白州民虽垦田,未尝输送,已命官检括,令尽出常租。帝曰:远方之民,宜省徭赋。亟命停罢”[9]4205。皇帝远在京师,对边远地区的赋役财政情况不能一一掌控,而广西转运使作为中央派遣官员,掌握广西路的财政情况向上奏报是其须履行的重要任务,在发生征徭科调烦扰和灾荒时,转运使还要向上陈述救恤办法,请求蠲免赋税与赈济,稳定社会秩序。据《长编》记载,北宋咸平二年(999年)“陈尧叟自广南使还,上言西路诸州旱。命国子博士彭文宝往权转运司事,量所损蠲其租赋,赈饥民”[10]957。

广西在北宋时期是重要的南部边疆,为稳定边防安全,北宋政府对广西路投入不少经济援助,转运使作为主管本路物资财政的首要官员,负责财政补贴以及本路财政开支是其重要职责。广西转运使负责财政开支可以归为三类:一是对军队战斗力的需要,用于征调人力和修缮城墙。宋神宗时期,交趾犯境,“广南西路转运司奏,经略司不住发兵往钦州策应捕杀交贼,本司支粮米五千石,以奏禀不及,已牒横州募人负载,如无人可募,即乞从上三等户差夫,每夫日给钱,已奉旨依奏。今看详,当此急难,夫力必须倍邀价直,兼三等以上至少,恐因此破坏资产。欲止令本路随远近番次差保丁充夫,日量给钱米为便”[8]6651。又在熙宁九年(1076年),广南西路转运司讨伐交趾言“差夫极众,桂州九县籍定保丁止八千五百,附保及单丁客户共九万一千二百有畸。今欲每差保丁两番,即于附保人内差夫一番,各量给钱米,及本司所勾抽官员差使,欲望以官钱犒设,从之,仍特支公使钱五百千”[8]6674。李平一任广南西路转运使时,用钱米招募邻近州的人修筑邕州城墙。《长编》记载“邕州金帛钱谷万数不少,行营军马非久,进发出界,须城守坚完,乃保无虞。闻昨虽用工葺治旧址,今所役不满千人,尚有十四万余工未毕,可下转运司多方募人供役”[11]6801。可见为增强防御力量,在征调人力和修缮城墙方面所花费的财政并不少。北宋拨给转运使的财政经费通常是钱粮,度僧牒也是收入之一,转运使可负责出售度牒,其收入以充军事费用支出。《长编》记载元丰五年(1082年),赐给广西转运司二千度僧牒做军备,元丰六年(1083年)又给广西转运司度僧牒百五十,修宜州怀远等县城,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广西地区财政的压力。二是转运使负责籴买刍粟支出。为了不贻误广西紧急的军情,北宋政府允许广西转运使直接向当地买进粮食补充军队必需物资。熙宁九年(1076年)“诏湖南、广南转运司,如诸路运粮未到,或支未足,许籴于蓄积之家,毋得过五分,其愿入中过五分者听。……朝廷又仍特借常平钱十万缗,赐广南西路转运司市籴买刍粟”[8]6680。同年“广南西路转运司言,准诏给钱四十六万余缗付本司,已市粮三十六万石,粟豆四万四千八百余石,草三十六万余束,并牛、羊、猪、酒,应副宣抚司须索”[11]6769。在元丰六年(1083年),还赐度僧牒二千以补充宜州和融州的军粮,进一步解决了军需问题。三是安抚和体恤的财政支出。北宋皇祐五年“下诏转运司赈济邕州贫民,每户贷给一石米”[12]234。正值侬智高起兵,救济贫民既能保证贫民的基本生存,也防止贫民加入起事队伍,扰乱社会治安,威胁中央统治。“广南西路转运使、权经略司陈倩言,所迁徙归明人并兑易旧省户熟田,其旧户所得田多不及旧业数目,并给还元屋宇钱亦不当其价,乞以官钱贴还”[6]8186,这类补偿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稳定人心。广西转运使通过掌管财政支出合理调度对保障边防工程的完成,军队粮食的供应和缓解社会矛盾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北宋时期广西转运使与其他路相比在输送上供赋税的经济职能上较为薄弱,但保障和转运军队钱粮的经济职能却得到了凸显。

二、北宋广南西路转运使的军事职能

北宋在北方受到契丹的威胁,在西北受到西夏的侵扰,在南方地区要面对少数民族的屡次起义和交趾犯境的压力。广南西路邻近交趾,交趾时常侵扰广西钦廉地区进而威胁到广南东路和荆湖南等路,广西转运使要时刻关注和及时汇报边境动向,在一定情况下直接参与军事作战,在维护边境和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维护边境和平

交趾在五代时期逐渐独立,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册封交趾首领丁部领为“交趾郡王”,交趾向宋朝称臣纳贡,“自是交趾遂为异域”[13]4710。交趾政权更迭频繁,据《宋史》记载公元980年权臣黎桓篡夺丁氏政权,“然桓性本凶狠,负阻山海,屡为寇害,渐失藩臣礼”[14]14062,黎桓被封为交趾郡王后依然不满足,屡次侵扰广西邕州、钦州地区。“至道元年(995年)春,广南西路转运使张观、钦州如洪镇兵马监押卫昭美皆上言,有交州战船百余艘寇如洪镇,略居民,劫廪实而去。其夏,桓所管苏茂州,又以乡兵五千寇邕州所管绿州,都巡检杨文杰击走之。”[14]14062交趾的侵犯严重威胁到了广西境内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为防范交趾入侵,朝廷恢复了广西转运使侦探交趾边境军事活动的任命,又授予其安抚边民、察视机事以闻的重要职责。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朝廷便下诏“广西两日无奏报,可下经略、转运司,日具边事动息以闻”[8]6650。熙宁十年(1077年)广南西路转运司上奏“九道白衣李聚明等探到交趾事状”[11]6991。交趾在广西缘边州军递交的公文先申报转运使,再由转运使上报。如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交趾要求与邕州互市,“本道转运使以闻,上曰:濒海之民,数患交州侵寇,仍前止许廉州及如洪砦互市,盖为边隅控扼之所。今或直趋内地,事颇非便。诏令本道以旧制谕之”[14]14065。对交趾提出在邕州互市的请求,转运使及时奏报,朝廷予以拒绝,认为只开放廉州和如洪砦互市,既能保持与交趾的经济交流,又可以避免交趾深入内地。面对交趾入侵的威胁,广西转运使积极建言献策,向朝廷提出防备边境和训练士兵等御敌于国门外的建议。“(元丰五年)承议郎吴潜为广南西路转运副使。潜言:‘昨闻交州累来取索右江户口,臣与谙知安南事人测度蛮情,皆言三五年间必为边患。乞训练广西土丁,戒敕边备。诏吴潜条析措置以闻。’”[15]7881广西转运使监督官员加强边境戒备,向州军下达军事战备指令以应对交趾的侵犯。如天圣六年(1028年)广南西路转运使言:“探候得交州李公蕴卒,长子开天权留后事,开天弟开国亦蓄兵甲,势必争立。乞于邕、钦、广三郡稍益兵民,以备非常”[16]9790。转运使在重要的边防关口派兵驻守,交趾才没有机会进一步侵犯广西边境,广西境内百姓免于战争之苦。广西转运使还要直接参与军事行动,如“(天圣六年)既而令其子弟及其婿申承贵率众内寇,诏广南西路转运司发溪峒丁壮讨捕之”[14]14067。广西作为南部边防的特殊地区,转运使为本路重要的官员,对维护边境安全具有不可推卸的职责。

(二)处理外交事务

广南西路转运使的职责不仅局限于日常的行政管理事务,还有代表中央政府处理外交事务这一特殊职责。根据史料记载在北宋时期担任广南西路转运使的官员有40余位,其中4位在担任转运使的同时兼任外交使。

据《宋史》记载:“先是,钦州如洪、咄步、如昔等三镇皆濒海,交州潮阳民卜文勇等杀人,并家亡命至如昔镇,镇将黄令德等匿之。桓令潮阳镇将黄成雅移牒来捕,令德固不遣,因兹海贼连年剽掠。二年,以工部员外郎、直史馆陈尧叟为转运使,因赐桓诏书。尧叟始至,遣摄雷州海康县尉李建中赍诏劳问桓。尧叟又至如昔,诘得匿文勇之由,尽擒其男女老少一百三十口,召潮阳镇吏付之,且戒勿加酷法。成雅得其人,以状谢尧叟。桓遂上章感恩,并捕海贼二十五人送于尧叟,且言已约勒溪洞首领,不得骚动。”[14]14063转运使陈尧叟能够合理协调与交趾的涉外冲突,解除了海贼连年对钦廉地区的威胁。又如,“(咸平六年)广南西路转运使冯连言,交州民四百余户来投钦州,至海岸,即准诏慰谕,遣还本道”[17]1190。北宋与交趾相邻,广西转运使对涉外事务的恰当处理进一步减少了与交趾的冲突。北宋时期对交趾主要采取以和平外交为主的外交政策,多次加封交趾郡王以达到绥抚的目的。北宋至道中,命广西转运使陈尧叟为国信使加恩黎桓。此外,根据《宋史》的记载,广西转运使多次以祭奠使的身份出使交趾,如“(天圣六年)李公蕴逝世,赠公蕴为侍中、南越王,命本路转运使王惟正为祭奠使,又为赐官告使”[14]14067。李德政逝世,“其子日尊遣人告哀,命广南西路转运使、尚书屯田员外郎苏安世为吊赠使,赠德政为侍中、南越王,赙赍甚厚”[14]14068。“(熙宁)五年三月,日尊卒。命广西转运使康卫为吊赠使。予所夺州县。”[14]14069可见转运使出使交趾的任务主要是加恩与祭奠,维系北宋中央与交趾的政治联系。转运使处理外交事务这一职责的产生与广西邻近交趾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广西转运使地方化后已熟谙与交趾的往来事务有关。转运使出使交趾后,尽管没有完全遏制交趾的侵扰,但交趾维持向北宋朝廷纳贡,在广西边境处削减军队力量,减少了与交趾的矛盾冲突,避免广西军民在战争中的损失,缓解了紧张的敌对状态,进一步促进了与交趾的外交往来。

(三)镇压少数民族起义

北宋时期在广西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羁縻管理制度,羁縻制度下出现多起少数民族起义,给北宋政府在广西的治理增加了难度,广西转运使往往协同作战镇压少数民族起义,稳定社会局势。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在抚水州爆发了以蒙承贵为首的饥民武装起义,侵犯到宜州和融州的边界,转运使俞献可言:“知宜州董元己不善绥抚,昨蛮人饥,来质糇粮,公纵主者克剥概量;及求入贡,复骤沮其意:遂使忿恚为乱”[14]14206。转运使俞献可建议替换宜州知州安抚起义,安抚政策没有奏效,俞献可接着向上建议以澄海军和招募壮士镇压抚水起义。起初北宋认为少数民族起义已经成为常态,剿绝不断,只要求曹克明、俞献可抓拿其首领,追回被抓的百姓,继续采取安抚的政策。转运使俞献可认为“蛮人去冬寇天河,今又钞融州厢阳诸砦,剽劫居民,害巡检樊明,累依宣旨诏谕,曾不悛革,臣请便宜掩击”[14]14206。朝廷听从了俞献可的建议派曹克明继续深入抚水地区,起义推进融州地区,转运使俞献可协助融州推官袁抗,监督兵粮共同讨论军事战略,起义因此得到平定,“自是间岁朝贡,不复为边患矣”[14]14207。广西转运使还要协同镇压交趾与少数民族的谋合势力,据《宋史》记载,“(嘉祐)五年,(交趾)与甲峒贼寇邕州,诏知桂州萧固发部兵与转运使宋咸、提点刑狱李师中同议掩击”[14]14068。皇祐初,萧固为广西转运使,向枢密院上奏对侬智高羁縻的策略,北宋朝廷没有采纳。皇祐四年(1052年)侬智高在广源州发动起义反宋,一个月后占据邕州,改国号为大南国,转运使萧固被参奏没有尽到防御侬智高起义的职责,被降职为吉州知州。为鼓励广西地方官员抗击侬智高起义,朝廷于皇祐四年(1052年)下诏:“令本路转运使、判官提举修筑。官吏有能完城壁、廨宇、营舍、仓库及招复户口者,计其功迁一官。”[18]4177广西转运使作为战备后方,为恢复战后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

广西转运使也会直接参与镇压少数民族起义。北宋庆历年间,宜州所辖环州思恩人区希范与白崖山的首领蒙赶、荔波洞人一起起义,于庆历四年(1044年)攻破环州。庆历五年(1045年)杜杞临时担任转运使带领大批官兵到达环州,采取诱降希范的战略:“使摄官区晔、进士曾子华、宜州校吴香诱赶等出降,杀马牛具酒,绐与之盟,置曼陀罗花酒中,饮者皆昏醉,稍呼起问劳,至则推仆后庑下。比暮,众始觉,惊走,而门有守兵不得出,悉擒之。后数日,又得希范等,凡获二百余人,诛七十八人,余皆配徙。仍醢希范,赐诸溪峒,缋其五藏为图,传于世,余党悉平。”[14]14221转运使杜杞采取的诱降策略成功镇压区希范起义,避免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广南西路地区的纷乱与西北三路相比规模虽小,但少数民族起义和交趾侵扰频繁出现,北宋疲于应对。北宋政府往往让本路转运使负责粮饷供应的同时便宜行事,向朝廷传递西南边防信息,处理外交事务,协助或直接领兵作战,与其他路相比广西转运使的军事职能比较突出。

三、北宋广南西路转运使的常规职能

(一)监察吏治

监察吏治是转运使的主要职责之一,正如《宋史·职官七》所记载“岁行所部,检察储积,稽考帐籍,凡吏蠹民瘼,悉条以上达,及专举刺官吏之事”[2]3964。中央通过转运使的监察加强对官员和地方的管控,防止官员勾结地方势力威胁中央统治,以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北宋时期多次下诏转运使监察本路的州县长官,如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诏诸路转运使察部下官吏,有罢软不胜任、怠惰不亲事及黩货扰民者,条其事状以闻,当遣使按鞫;其清白自守,干局不苛,亦以名闻,必加殊奖”[19]255。天圣三年(1025年)“诏诸路转运使察举知州、通判不任事者”[12]180,可见监察吏治也是考核转运使的政绩之一。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邕州的永平寨和廉州的太平寨相继失火,两寨皆属于边要地区,钱粮和兵器损失近数十万,转运使上奏弹劾邕州官员失职,邕州都监和寨官为此事下狱。又如景祐二年(1035年),环州莫陵起义,不久宜、融、柳州同巡检麦仲舒上奏虚报莫陵七百人请降,而经过转运使的核实,请降人数只有一百余人,广西转运司便上奏弹劾巡检麦仲舒为追求功绩虚报请降人数。广西转运使与转运判官之间也可以下级监察上级,如元丰七年(1084年)宋神宗下诏广南西路累任转运使张颉、陈倩,副使苗时中、马默、朱初平、吴潜,判官朱彦博、谢仲规各罚铜二十斤,原因在于“坐本路提举常平等事刘谊于桂州治廨舍,费官钱万缗,转运判官许彦先奏劾,颉等不觉察也”[6]8224。广西转运使的监察职责能够进一步加强本路的官员吏治,考察不胜任者,从而改善广西地区“吏多不良”的情况。

(二)劝课农桑

广西路由于瘴气肆虐的恶劣环境,人烟稀少,缺乏劳动人手和先进的耕作工具,地区开发缓慢。“自五隅用兵,而调发输役之繁,无远不及。况广东、西之路,于东南尤为远者,而吏多不良。吾之疲民,既有赋敛之劳,而今又罹盗贼之患。吾一虑及,为之恻然。”[20]1180广西路还是罪犯流放和官员被贬的主要地区,吏多不良,多盗贼,赋税沉重等因素不利于地区发展。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北宋政府多次下旨各路转运使兼任本路“劝农使”,因此劝课农桑也是广西转运使的职责。

“岭南诸州多瘴毒,岁闰尤甚”[21]806,广西转运使李师中在促进荒地开垦和减少瘴气方面做出了贡献。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先是岭南多旷土,茅菅茂盛,蓄藏瘴毒。师中募民垦田,县置籍,期永无税,以种及三十顷为田正,免科役。于是地稍开辟,瘴毒减息”[22]1469。北宋咸平元年(998年)陈尧叟任广南西路转运使,在任期间对广西的农业和手工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宋史》记载“咸平初,诏诸路课民种桑枣,尧叟上言曰:臣所部诸州,土风本异,田多山石,地少桑蚕。昔云八蚕之绵,谅非五岭之俗,度其所产,恐在安南。今其民除耕水田外,地利之博者惟麻苎尔。麻苎所种,与桑柘不殊,既成宿根,旋擢新干,俟枝叶裁茂则刈获之,周岁之间,三收其苎。复一固其本,十年不衰。始离田畴,即可纺绩”[7]9585。朝廷要求各路百姓种植桑枣以增加税收,但陈尧叟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认为广西地理环境不适宜种植桑枣,而种植苎麻具有一年收获三次的优势条件,因此提出发展苎麻纺织业获利。同时也指出广西地区苎麻纺织品价格便宜但市场狭小,“然布之出,每端止售百钱,盖织者众、市者少,故地有遗利,民艰资金”[7]9584。陈尧叟针对此情况向朝廷上奏用钱盐折变收取苎麻纺织品作为军队物资,百姓生产的布帛卖给官府可以免其算税,鼓励百姓种植苎麻,不足二年就已经获得布帛三十七万余匹,与之前的一万匹相比不止多了十倍。正是在这种政策的鼓励下,广西地区种植苎麻的生产得到扩大,“今树艺之民,相率竞劝;杼轴之功,日以滋广”[7]9584。至南宋时期苎麻业在广西的种植业和手工业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据《岭外代答》记载“广西触处富有苎麻,触处善织布”[23]155。广西转运使的督责与鼓励促进了广西地区的农业发展。

广南西路是北宋时期十五路之一,广南西路转运使既具有与其他路相同的职能,又具有其特殊职能。广西位于华南边缘地区,开发较为迟缓,因此劝课农桑是转运使的重要职责,又因地区财政情况入不敷出,在赋税上供方面不及转运军资的职能突出。广西与交趾相邻,成为交趾侵扰最频繁的地区,且路内少数民族起义不断,社会不稳定,相比其他路较难治理,转运使在其中担负着维护边境和平、处理外交事务和镇压少数民族起义的特殊职能。通过对广南西路转运使的职能研究不难看出,北宋时期广南西路转运使在广西地区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猜你喜欢

交趾广西
广西贵港
论宣德“弃置交趾” 中明朝的政策变化及影响
壮美广西
习主席视察到广西
传说中的交趾国
不同密度造林对交趾黄檀早期生长的影响
《广西戏曲》
浅论士燮的功绩及后人对他的评价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东汉交趾征氏姐妹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