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君子人格构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2021-01-14陈明
陈 明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有学者认为,在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文明发展长河中,“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深层精神追求和独特精神标识,并体现中华民族最基本文化基因者,非‘君子文化’莫属”[1]。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以胸怀仁义、志向高洁、诚信友善、守正明礼、勇于担当等为特征的君子文化,形成了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君子人格。君子人格对人的价值观、行为规范乃至思维模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比圣人而言,君子源于寻常百姓,是世人效仿的榜样和对象,也是世人通过学习和修养而能达的对象。“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2]204(《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君子人格是人人皆可能实现的现实性理想人格,所以君子人格理想而现实、尊贵而亲切、高尚而平凡,成为数千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和推崇的人格形象与精神境界范式。
一、君子人格源流及其发展
君子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理想人格,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而且也是中华民族道德判断和民族心理的体现。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对君子人格的追求,并由此形成了文化底蕴深厚、独具民族特色的君子文化和君子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学以成人”的最高人格典范,代表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从历史发展来看,君子一词在西周时期已经常使用,但主要是身份和地位的代名词,专指居上位的贵族或执政者,“上赅天子诸侯,下赅卿大夫士”[3];春秋晚期以降,“‘君子’逐渐从专指身份的概念到取得道德品质的内涵”[4]140,君子词义逐渐向道德人格嬗变。一方面沿用以前专指居上位的贵族,另一方面则逐渐意指道德品质高尚之人,君子最后转变成道德修养的榜样可能“完成在孔子的手里”[4]140。孔子赋予君子“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使其基本骨架、内在气质和俊彦风貌,在《论语》多视角反复琢磨和刻画中脱颖而出,惊艳四方”[5]。孔子明确提出具有理想人格之人可称之为“君子”,并以“君子”“小人”对举,“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等等,“君子”与“小人”除地位差别之外,孔子更着重凸现和崇尚君子之德、君子之道、君子之才。孟子继承了传统君子观并进一步完善和发扬了孔子的君子观,提出以胸怀“浩然之气”的“大丈夫”作为其理想君子人格。此处的“气”既有“配义与道”的道德修养内涵,也有“难言也”之内在精神气质养成。孟子语境中的“大丈夫”不仅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还要有内在的精神气质和道德力量,能“以德抗位”。
道家文化建构的以“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在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上倡导一种不同于儒家的“君子人格”。道家虽无明确的君子提法,但其思想体系却蕴含着丰富的、道家式的君子人格精神。“上善若水”是道家追求的理想人格。老子以水喻其人格,并彰显其人格境界的诸多优点和内在品性修养。第一,无私奉献。“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6]102。水能滋润世间一切生命,一切的生命皆依赖水得以生存,然而水却无私地滋养万物,不求回报,也不和世间有任何相争,反而谦卑地呆在世人都讨厌的地方,所以,这也就最接近于道的精神。第二,内外一致的品性修养。“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6]102。像水一样的君子内心善良淳厚,待人真诚相爱,遵守信用与诺言,利用时机做合适的事情,即使是管理行政工作,也能做到恰如其分。第三,不与人争。“夫唯不争,故无尤”[6]102。不争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境界。不争并非消极,而是在给予、牺牲自我的基础上而不与人争名夺利,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6]108(《道德经》第十章)。道生养培育万事万物,道虽对万事万物的生长有功劳,然而道并不将此功劳据为己有,更不会因为有功而去干预、主宰、决定他人命运,道坚守“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6]301(《道德经》第六十四章)。道为万事万物的成长搭建平台,道心甘情愿地牺牲自我以成就他人,却并不贪功,也不去争夺名利,更不认为自己所作所为对他人的成功起了决定性作用,道仅仅是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些辅助性的工作而已。
受儒道文化影响的湖湘文化在历史洗练、融合中形成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收并蓄”的独具地域特色的君子人格特质,造就了像周敦颐、张栻、王船山、谭嗣同这样忧国忧民、敢为人先的一大批伟大君子。周敦颐志伊尹之志,“执事以济众为怀”“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济世情怀和担当精神;张栻言之不出,勉于躬行;王船山知行并进,相资为用;谭嗣同“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7];魏源“以实事程实功”[8],这些无不凸显出湖湘君子实事求是、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人格进取精神。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高度凝练出价值层次分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作为我国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其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每一个个体的人格修养追求和价值判断标准,也是新时代君子人格修养必备的深刻内涵和时代特征。
由上可见,君子概念的内涵随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历久而弥新、古老而鲜活,君子作为道德修养的楷模和榜样早已深入人心,君子人格也已内化为民族文化基因,其强大的道德修养与养成路径能为全体国民道德培育与精神修养提供丰富的滋养,自然也能为强调道德修养为第一要务的师德师风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君子以德立身,以崇高的精神境界赢得世人的尊重,其内涵及其示范效应、榜样效应与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和要求基本一致。
二、君子人格的标准与要义
儒家是我国君子人格的重要推崇者和发展者。在孔子看来,“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第二》),君子可能是具体职业者,然而,君子行大义、做大事,以天下为己任,以大仁大义为道德行动标准,而不以地位、利益为行动驱动力,堪称“德才学”有机统一的典范,是德性的代表和“小人”应效仿的榜样。“君子者,盖孔子理想中一圆满人格之表现也”[9]。在儒家看来,“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第二十五》)”,君子是对儒家美德观念的继承者、实践者和创新者。因此,儒家认为君子是任何个体通过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学习和实践而能达到的并超越于一般个体存在的一种人格形象和理想精神境界,而其人格特质与儒家的伦理道德和精神境界基本一致。
与儒家注重外在道德修养不同的是,道家注重道德修养的内在培育。《道德经》多用“圣人”“上善”“上德”等表述其理想人格。形而上的“道”落实到形而下便是“德”,对“道”的体悟就是对“德”的实践,老子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来说明体道悟德之品格在于大仁大义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做作、伪善、勉强。老子对人之品格是否高尚的评判是“不在于谦虚,而是要提倡自然流露的品格”[10]397。为描述这种大仁、大德的自然流露,老子以“上善若水”形容道家君子人格境界之典范,以水释君子,以“水善利万物”喻其君子之才能,以“无为”“不争”喻其君子之德性,以“天下莫能与之争”[6]308喻其君子之才能,并以“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等进一步描述其君子人格在德、才、能方面的体现。
充分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加明晰、高度精练的价值观界定成为当前我国每一个个体思想和行为的新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也成为新时代君子努力践行的道德修养标准和行为规范。新时代的君子要有家国情怀,要有责任担当,要能胸怀正义,也要平等待人,等等。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这就必然要求新时代的国民“要有‘修己以安百姓’的雄心壮志,争做新时代的君子”[11]。
无论儒家、道家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君子人格皆“以义为质”。君子胸怀宽广、正直无私、博施济众,不执囿于个人、小我,因而深受人们敬重和爱戴。总之,“君子与小人之分野,不在于大是大非的道德取舍而在于胸襟视野志气高下”[12],君子是“德、才、能”的统一,胸怀仁义慈爱,心系天下,是“小人”(平凡人)的榜样,也是“历代志士仁人所追求的文化品格和行为境界”[13]。
三、君子人格培育的理论假设与路径分析
儒家是我国君子人格的重要倡导者,孔孟之道乃君子之道,孔孟之所以能树立其君子人格,其重要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人性本善的理论假设。儒家认为,人有着善良的本质和天性,正因为人性本善,故君子人格可经内外修养而得以实现。以善作为人的本质,人也就有行善、修德的内在需求,并通过不断践行道德修养,从中感知和领悟自我的存在价值,这种需求也是人内在的、本质的德性与生命个体价值的“自我实现”。儒家关于人性善的理论假设决定了君子成长的路径与方法就是不断地加强和提升人的道德修养,并从中领悟到践行道德的价值性追求和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君子作为其修养的典范也就在于君子比一般人(如小人)更进一步地活出了人的内在美德与自我价值,即儒家的君子人格就是人对自我本质善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
道家未明确地提出君子的概念,也未对人性做出明确的假设,但刘笑敢先生认为:从老子“强调人无弃人,抱怨以德的思想来看,她的思想背后有着一种坚定的相信一切人的普遍意义与价值的人性观。这种人性观表面上与人性善的理论相似,实际上却不落于‘善’字,与善不善无关”[10]593。事实上,道家这种人性观与其思想体系的核心“道”紧密相关,道家认为世间万物由道而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万物之宗),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14]。在道家看来,“道”是物、也是人的内在本质属性,“‘朴’是道的本性”[15],因此,道常“无为”,道亦“法自然”,体道悟道的关键在于清心寡欲、见素抱朴,让内在“道性”(即内在德性)自然成长、自然流露、自然表达。所以,道家“上善若水”型的君子人格也是通过自我内在的道德培育而实现的。
事实上,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这种理论假设与路径的实践虽然看起来迥异,但其实践路径本质上是一致的,即通过加强道德修养,领悟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并追求和实现其个体的生命价值,这与西方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结论相一致。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低级需求)和价值需求(高级需求)两大类五个层次,“自我实现”作为人的价值需求,属于高级需求。马斯洛指出:“高级需求与低级需求有着不同的特性,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两者都必须属于基本、天定的人的本性”[16]。即人的生理需求和价值需求都是人内在本性的一部分,人有着对自我存在与自我价值追求的内在倾向性,即有“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和内在本能的价值追求趋向性,马斯洛甚至将这种趋向性称之为人的“类本质”或“类本能”。
由上所述可见,君子人格的培育和实现,不是外在强加,而是人的内在探索、自我追求和自我实现,以道德建设为核心的师德师风培育就是要引导教师深刻理解和领悟其职业的使命和意义,通过挖掘和发扬其人性所蕴含的良善与美德,体悟到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国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君子人格和君子文化能为师德师风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启示。
四、君子人格对“四有”好老师的培育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德是检验教师的第一标准”[17],而“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与文化品位的体现”[18],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人格修养内涵和路径能为新时代教师培养和践行师德提供深厚的文化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并为担当此使命的新时代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19]。强化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培育新时代的“大先生”和“四有”好教师,是教育担当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重要使命的关键。“大先生”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没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其“才能”无从正确发挥。因此,师德是检验教师的第一标准。“大先生”的培育及其成长路径与君子人格在内涵和价值观的塑造上是高度一致的,这在理论和实践上启示我们可以用君子人格滋养新时代的师德师风。
(1)以“君子不器”引导教师成为时代和社会的脊梁,做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教师虽是一种职业,但教师职业在职责上有着其特殊性,正如孔子所言,“君子谋道不谋食”[2]445。如全国最美教师谭兰霞一直在强调自己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做了孩子幸福的引路人和守护者。她成为孩子成长的脊梁,当然也是社会的脊梁。教师作为教育中的关键因素,肩负启迪智慧、培育人才、宣传正道、社会进步的神圣职责。因此,教师从来都是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强则国强,教育兴则民族兴。教师担当的是教育强国、民族复兴的大业,其特殊的使命和职责决定教师必然是“君子不器”。
以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滋养新时代教师高尚的教育理想。以君子人格的崇高理想信念引导广大教师站在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担当起立德树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使命。习总书记指出:“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要牢记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教师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担当,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
(2)以君子深厚的道德修养内涵滋养和提升新时代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培育高尚的师德师风,做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要求。教师的道德修养之所以重要,关键因素在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即教师有“榜样”和“示范”效应,教师不仅是知识和智慧的传递者,也是道德上的“示范”者。教师的思想行为直接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有效影响,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加强和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涵养高尚人格,以榜样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影响对学生形成正面引导,传递正面价值,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君子成就“大我”的胸怀滋养新时代教师高尚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君子“以义为质”的人格榜样引导教师淡泊名利、坚守精神家园。习总书记指出:“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回到祖国,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推动我国高科技的发展,以至于积劳成疾,为国献身。默默耕耘于教坛一线达43 年之久的陈延斌教授,以德施教,成绩斐然;除了陈延斌教授,还有无数坚守在广大农村中小学的一线无名英雄,农村条件艰苦,他们守护的可能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然而,他们选择默默耕耘,以高尚的师德、平凡的人生点燃了无数贫困家庭的希望之光。新时代的教师要有君子般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质,以君子人格磨砺自己,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有扎根三尺讲台默默奉献教育的定力与意志,坚持教育价值,坚定教育情怀,坚守教育家园。同时,教师作为国家百年大计中的一线耕耘者,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也要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牺牲自我、成就他人的情怀与奉献精神。
(3)以君子“学而不厌”的学习精神滋养新时代教师深厚的学识涵养,做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精神引导广大教师奉行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治学之道,以扎实的学识承载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汲取时代所需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刷新教育发展的新纪录、新高点,努力成为有深厚道德修养、有扎实知识功底、有过硬教学能力的“四有”好老师。
(4)以君子的仁爱思想培育新时代教师的仁爱之心,做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好老师。在儒家的君子人格中,君子当以“仁义为本”“仁”是君子人格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正如孟子所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告子下》)同时孟子还进一步提出“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仁”不仅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道德判断的重要标准,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仁则为君子,不仁则为小人。新时代教师不仅要仪表美,更要有心灵美。新时代教师要有仁爱之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教师自身的“仁爱之心”并非与生俱来,它必须要有思想上的理论滋养与后天工作岗位上的不断培育,教师才能做到以“仁爱”为核心,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才能成为一名合格教师、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和尊重的教师。“七一勋章”的获得者张桂梅扎根滇西贫困山区教育一线40 余年,12 年把1804 名贫困山区女孩带出大山、送进大学。她坚韧执著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大爱,不仅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同时也向广大教师诠释了教师的仁爱之心,她“常年坚持家访,行程11 万多公里,覆盖学生1300 多名,为学生留住了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