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党旗国旗军旗”教育的路径
2021-01-14胡慧娥陈雅贝
胡慧娥,陈雅贝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2.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3.醴陵板杉中学,湖南 醴陵 412200)
2019 年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充分证明其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现今我们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纲要》明确提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又要聚焦青少年[1]。加强对新时代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党旗国旗军旗”教育为一大着力点,培育孩子们自觉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美好心灵。
一、小学“党旗国旗军旗”教育核心要义
小学“党旗国旗军旗”教育主要指围绕党旗、国旗、军旗等三面旗帜所蕴含的精神力量而展开的教育活动。党旗彰显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国旗象征着我国的主权与尊严,军旗代表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在领导中国人民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新中国以及改革开放的峥嵘岁月中,逐渐形成了可以不断涵养后人的伟大“精神谱系”,其中建党精神、建军精神等是习总书记反复致意的新时代仍须继承发扬的重要精神力量[2]。这些伟大精神,明确召示了当代中国的精神底蕴,是我们培育、弘扬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性内容[3]。“党旗国旗军旗”教育正是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和感悟建党、建国、建军等伟大历程及其含蕴的精神力量,助推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于新时代小学生而言,“党旗国旗军旗”教育主要应彰显以下要义。
一是初步浸润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1921 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镰刀锤子构成的党旗从此高扬在中国大地。在善于开拓创新与敢于“自我革命”的百年奋斗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带领全体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攻克了一道又一道历史性难题。中国共产党不愧为当代最先进的政党。
中国少先队是中国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国家组织和大集体,是中国未来建设的预备队。2018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要“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4]。少先队员的红领巾就是红旗的一角,作为未来党和国家建设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应从小浸润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树立远大志向,将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学习等入队誓词铭记于心,并付诸实践。
二是筑牢爱国底色。五星红旗是我国的象征,是祖国与人民连为一体的最直接证明。爱国首先要爱国旗,这不仅是每个中国公民的基本准则,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1949 年10 月1 日,天安门上空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五星红旗标识着我们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也开启了新中国建设与发展的伟大历程,引领着改革开放披荆斩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必将在新时代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奉献更多精神力量。
国旗指引中华民族团结奋进,更是国际舞台上扬我国威、护我国民的坚强保障。2015 年也门内战爆发,五星红旗在海上升起,一艘艘中国军舰,从炮火中将中国公民安全接回家。《战狼2》的最后镜头,是五星红旗在手臂上迎风飘扬,致使战乱国交战双方同时熄火,等待中国撤侨车辆通过交战区。国旗招展,音乐响起,那一瞬间让人热泪盈眶。“国旗教育”就是要引导小学生树立爱国情怀,筑牢爱国底色。
三是涵养责任担当意识。旗帜就是方向,就是信念,旗帜不倒,意味着国家强大,军队威武,政党卓越,这是一种勇于担当而又坚不可摧的责任意识。通过军旗教育可以让孩子们懂得人民军队的光荣使命是要确保国家安全、人民幸福、政权不变色。军人是最能体现坚定意志与强烈责任感的可爱之人,军人精神是最能激发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宝贵精神。现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军队由弱到强,从小到大,为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安全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这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人民军队已成为新时代守护国门、彰显国威的可靠保障。
小学生在好好学习的同时,还需强身健体,锤炼本领,养成吃苦耐劳、坚持锻炼的好习惯。加强军旗教育,以军旗精神感召新时代小学生,必能增进其强健体魄的热情,渐渐涵养孩子们向军人学习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二、小学“党旗国旗军旗”教育的时代诉求
“党旗国旗军旗”教育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对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能提供有益精神营养。新时代小学开展“党旗国旗军旗”教育,既迫在眉睫,亦大有可为。这是小学育人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动力,更是大力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良好抓手。
(一)小学育人工作的必然要求
教育学生爱党爱祖国是中小学育人工作的基本任务,加强“党旗国旗军旗”教育,必然助推新时代小学育人工作创新性发展。习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教育必须贯彻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要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4]。早在2013 年8 月19 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就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5]。在小学开展“党旗国旗军旗”教育,与总书记所提教育新理念及宣传思想工作要义正相契合,是小学育人工作之必然要求。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常规教育第二十二条规定,中小学校必须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及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严格中小学升降旗制度的通知》要求,建立升降国旗制度[6]。这一制度已在小学全面落实。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第一条就指出:“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行队礼”[7]。在建国70周年之际,各小学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升国旗、主题绘画比赛、校园黑板报等诸多形式宣扬爱国精神,育人效果十分明显。现今,在小学加强“党旗国旗军旗”教育,正当其时,不仅能使小学教育彰显时代特色,亦更具深远历史意义。
(二)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精神动力
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同时,也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4]。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德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8]。这些应成为培育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小学生的主要指导思想。
现今小学生受信息技术与虚拟网络等的影响,越来越喜欢宅在家中,家长们如果不予引导和教育,渐渐会使他们养成不爱运动,不喜劳动的习惯,不仅孩子们的身体锻炼没有充分实现,也容易使一些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目前小学阶段近视率在逐年上升,孩子体能下降比较突出,很多学校采取了不少措施,始终难以达到明显的改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已经能被大多数孩子流利背诵,但其中内涵则未必真正懂得。加强“党旗国旗军旗”教育,可帮助孩子们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从小树立爱党爱国爱军情怀,筑牢爱国底色,同时自觉加强体育锻炼,铸就健康体魄,真正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三)小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有力抓手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9]。习总书记说,新时代教育“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4]。在小学开展“党旗国旗军旗”教育,正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能力所进行的政治思想教育。
“党旗国旗军旗”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爱军情怀,使其初步理解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懂得少先队员的意义,时刻以革命先烈、英雄志士及军人楷模为榜样,初步养成敢于担当、肯负责任的良好品德。在小学的常规教育中,可采取流动红旗及个人集小红旗等方式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衡量学生平时表现。同时发挥少先队组织引领作用,经常开展系列实践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使他们逐渐懂得自我管理、主动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团结协作的习惯。“党旗国旗军旗”教育内涵丰富,方式多样,通过课堂相关知识的有趣探讨、课后作业的独立完成、参与升旗仪式、参加少先队活动、观看相关优秀影视节目以及参与“旗帜”飘扬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路径,可切实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养。
三、新时代小学“党旗国旗军旗”教育的现存问题
现今小学比较注重“国旗教育”,如大多数学校举行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风雨无阻,这是致敬国旗、不忘历史、开创未来的一种良好育人方式。各级电视台媒体等也有相关主题的教育活动不定期开展,这些活动彰显的爱国精神、责任意识等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教育形式还比较单一。而在“党旗军旗”教育方面则尚有缺失,虽然在体育锻炼与劳动教育的排课节数上有一定增加,但涉及“党旗军旗”的专门教育亦需同步跟进,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一)“党旗国旗军旗”教育相关教学内容不够科学合理
当前小学有关“党旗国旗军旗”知识的教学内容偏重理论讲授。课堂教学中,由于缺少专门的小学思政课教师,以及教师自身对于“党旗国旗军旗”教育的内容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将理论知识讲透讲生动,使学生对三面旗帜的理解比较模糊。同时相关教学内容亦缺乏一定科学性,未能真正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如少先队入队仪式中需宣读誓词。对一年级的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还不懂什么是爱党爱祖国,少先队员为什么要戴红领巾?参加少先队仪式时可能并不是很知晓意义,而只是机械地跟着喊口号,有些孩子入队后并不珍惜爱护红领巾,相反还出现拿着红领巾玩闹,不自觉戴红领巾等现象,说明他们对红领巾的认知还殊为缺乏。一年级孩子认知水平还较低,应根据其身心发展规律开展适宜的“党旗国旗军旗”教育,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先认识红领巾,熟悉少先队,初步了解中国共产党,而不是笼统的举行一个仪式或者背诵理论知识。用“党旗国旗军旗”来教育和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应契合孩子的生活实际与认知水平,否则孩子难以真正领悟。
(二)课堂教学方式趋于僵化单一
现今小学教学体系中的“党旗国旗军旗”教育主要集中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其教学方式仍很单一,以照本宣科为主,或照着课本上党旗、五星红旗和军旗的纸质图片讲解,或简单制作多媒体课件,作一定补充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资源逐渐公平化,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后,农村小学亦基本有条件用上了多媒体及其他网络信息技术,应积极运用各种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但老师的教学方式主流还是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法,难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未体现教师的积极主导作用。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主导性主要通过寓教育于活动中来实现[10]。因之,丰富的教育资源只有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全面吸收。教学多元化也不单是教学资源的多元化,还包括教学设计多元化、活动情境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等。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师要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建构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11]。教师不能仅仅是单一模式的灌输式教学,而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对象、目标的不同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通过这些活动领悟“党旗国旗军旗”的内涵及精神力量。
(三)“党旗国旗军旗”教育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当前小学有关“旗帜”教育的实践活动主要体现在升国旗仪式中,在不定期的少先队活动中亦会偶尔呈现“党旗国旗军旗”教育主题,但大多形式固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仪式活动具有象征性与仪式感,需要借助一定的形式与象征符号完成意义的传递,有些校园仪式活动流程往往固定化。如升旗仪式流程趋于雷同,一般是主持人宣布开始,再由学生代表、老师代表发言,最后作总结。一场仪式活动相当于一场宣讲会。学生代表的发言稿经过老师修改后变得很刻意,甚至老师直接打印一篇文章让学生读,无法体现一名小学生对于国旗知识的真实理解。而倾听的学生群体也未必有深刻体会,因这种流于表面缺乏创新性与趣味性的宣讲难以触动学生心灵,不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少先队活动则存在着“盲目参与”的情况,许多低年级学生并未真正理解“少先队”“红领巾”等涵义,有些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由上可知,“党旗国旗军旗”教育在小学校园的实施还不够深入细致,需结合新时代小学教育之要求思考更多有益途径,使三面旗帜能扎根小学生心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意义。
四、新时代小学“党旗国旗军旗”教育的有效路径
新时代小学开展“党旗国旗军旗”教育,需拓宽思路,多管齐下,使孩子们真正领悟其内涵,践行其精神。大致而言,可从以下六个方面探讨具体实施路径:包括构筑丰富的“党旗国旗军旗”教育知识板块,打造生动活泼的“旗帜”教育课堂,形成校园升国旗仪式品牌,发挥少先队引领作用,引入相关优秀影视节目,精心营建“旗帜”飘扬校园新环境等,最终使“党旗国旗军旗”教育在新时代小学教育工作中产生积极作用。
(一)知识构建:丰富“党旗国旗军旗”教育内容
“党旗国旗军旗”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要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切实构建科学全面的相关知识板块,特别是要在重视“国旗”教育的同时,亦要适当加强“党旗军旗”教育,同时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
小学阶段一般将一至三年级视为低年级,四到六年级视为高年级。“党旗国旗军旗”教育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思想水平、认知能力等方面分阶段进行,让其自然渗透到各年龄阶段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对于低年级学生,重点在于帮助孩子们认识与了解“党旗国旗军旗”的基本要义。如认识党旗、国旗、军旗及红领巾,知晓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以及相关的节日或纪念日。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还需适当讲述三面旗帜的历史及其在当下发挥的作用等,培养其爱党、爱国、拥军的情感,构筑比较完整的“党旗国旗军旗”教育知识板块。
此外,实施“党旗国旗军旗”教育不应只限于“道德与法治”课堂,小学各课程都可以根据其特点从不同角度讲授相关知识,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意义。如在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有《升国旗》一课,其教学目标就是使孩子们了解国旗、尊重国旗、热爱国旗。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草地夜行》一文中,重点是学习共产党人的长征精神,即跟随“旗帜”向前走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可以作一定关联教学。数学课可从练习题题干着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节,练习题的题干可以党旗国旗军旗为例,计算三面旗帜的面积大小。在课堂播放新中国70 周年阅兵仪式上,直升机悬挂党旗、国旗及军旗飘扬在天空的短视频,让学生计算这三面旗帜的总面积。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将时事与课堂相结合,使党旗国旗军旗知识自然融入数学课堂。体育课则可分享奥运会和军运会中,运动员身披国旗、挥动军旗的短视频,让学生从体育竞技中感受国旗军旗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音乐课上学唱国歌、少先队队歌以及红色革命歌曲时,可以结合相关感人故事,如国歌、队歌、红歌的创作背景等,用音乐和故事将三面旗帜印在孩子心田。
总之,科学构筑“党旗国旗军旗”教育知识板块,既要切合小学生各阶段成长和学习的规律,也应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在小学各门课程中作系统规划,使相关理论知识能真正为孩子们消化吸收。
(二)教学创新:打造生动活泼的“党旗国旗军旗”课堂
小学生的一大问题是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为了有效实施“党旗国旗军旗”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只有生动活泼的特色课堂,才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这就需着力创新教学设计。首先,从教学资源来看,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多媒体平台,全面收集相关资源,用动画、图片甚至游戏竞赛等趣味性方式来呈现,带动学生的感官,激发情感的共鸣。其次,从教学方法来看,可以活动形式为主,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讲授。如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在讲相关革命故事时,可让学生课前搜集故事,制成思维导图或卡片、手抄报等,再在课堂进行公开展示,既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使他们加深对“党旗国旗军旗”内涵的认知。
下面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中“祖国江山的保卫者”一课为例,尝试从教学导入趣味性、教学活动多样化、评价方式多元化等方面创新“旗帜”教育课堂。
五年级已属高学段,基本掌握了“党旗国旗军旗”的一般知识。他们已能初步认识自我并表达自己的情感,能识别党旗、国旗与军旗,对党和国家、军队等有了一定的敬爱之情,懂得少先队员的意义。本课教学目标一是知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历史,明白解放军保卫祖国的艰辛与光荣。二是激发学生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首先,趣味导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洛钦思于1957 年提出了“首因效应”,即人们在刚刚接触一个事物时,对它产生的第一印象会直接影响到后面我们对该事物的认知和评价。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12]。教师应当在课堂导入时建设相应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在该体系上建构新的学习内容。在本课中将采取游戏导入:分三个小组,分别为海、陆、空三队,开展中国地图拼图比赛,拼图以34 个省级行政区域为单位,获胜的小组可以在地图上插上一面相应队伍的旗帜。
这一拼图游戏竞赛活动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知识体系,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以各自队伍的旗帜为评判标准,将三面军旗巧妙融进课堂之中,给学生以直观体验,引出后面新知识的学习。
随后,可设计多样教学活动。新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13]。因此,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动起来,以活动贯穿学习过程。本课接下来设计了两个活动:
1.制作名片
以小组为单位,完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片。补充成立时间、发起事由、领导人物以及别称等,可以自由设计。每个小组派一位同学上台介绍,完成任务后可以在地图上插上自己队伍的旗帜。
2.我最诚实
老师播放解放军保护人民与国家领土的微视频。例如革命时期吃不饱穿不暖冲在前线英勇奋战的红军,汶川大地震、雪灾洪灾等冲在前线奋力救援的解放军,雪山上、海洋上等在恶劣环境下仍然坚守的边防战士。老师可向全班学生提问:如果是你,在这种环境下你愿意成为解放军保护国家和人民吗?全班同学思考几分钟,可以小组讨论,再自愿分享感想。举手分享的同学可以为其所在的组插上一面军旗,最后大家一起检查地图上各组旗帜的数量。
活动一“制作名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自主探究,通过动手制作名片以及上台介绍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探索,发挥其课堂主人翁的意识,主动参与了解军旗与解放军的相关知识。活动二“我最诚实”,学生将自己置于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中,审视自己。他们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为解放军保家卫国的精神气概抒发感想。教师则通过地图上的旗帜数量分析各组表现情况,宣讲相关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在总结学生学习情况时,亦应采取多元评价方法。要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的个性教育与个性发展,加强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培养创新型人才[14]。课堂评价不能单一以文字作业为主,应结合学生多元化的发展,关注其生活及各方面的成长,尊重学生的多元选择。
本堂课最后可布置实践作业,要学生课后通过绘画、写信、朗诵、唱军歌等方式表达对解放军的感情,在生活中自觉践行吃苦耐劳、团结奋斗的精神。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也可基于学生作业的呈现方式及效果进行多元评价,以进一步消化吸收“党旗国旗军旗”相关知识。
(三)仪式增趣:“升旗”仪式扎根校园生活
校园仪式活动是“旗帜”从课堂走向生活、从理论落实到实践的桥梁。它满足了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归属与爱的需要[15]。通过仪式活动,使他们在这个共同的组织里产生安全感与归属感。在小学校园中,升旗仪式与少先队活动是传播“党旗国旗军旗”知识的“主力军”。特别是升旗仪式,活动较频繁,可以结合校园文化特色,打造庄严而又有趣的升国旗仪式,逐渐形成品牌效应。
升旗仪式基本是每周一次,主题应根据国家及学校当前主要任务拟定。如2019 年6 月“港独”分子侮辱国旗,其时不少学校升旗仪式便以“守护国旗”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征集相关作品,包括演讲稿、朗诵稿、诗歌、书信等,选出几个最佳作品在仪式上分享,评选出契合主题的“最佳护旗手”,还可安排集体歌唱的节目以表达爱国爱旗的热情和信念。另外,可设计“守护国旗”知识问答趣味竞赛活动,让孩子们自行征集国旗相关知识的题目,成为命题人,再选拔代表参与问答活动。这样不仅可促进学生主动了解国旗相关知识,还能提高他们对升旗仪式的期待感和兴趣值。
2019 年12 月,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让孩子们度过了有史以来最长的寒假。受疫情影响,大家不能聚集在一起升国旗为武汉加油,但是很多学校通过线上形式,设计振奋人心的升旗活动。如以五星红旗为背景设计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的作品,以视频的方式传到网络平台进行展示,还通过点赞量来评选“最佳升旗手”。让五星红旗通过不同的ID 在网络中升起,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有的学校则鼓励孩子站在国旗下,系上红领巾,以行队礼的方式,表达对疫情的关注,对一线医务工作者与众多志愿者的良好祝愿,再共同连成短视频发往前线,让世界人民都能看到我们抗击疫情的“童声童语”。通过线上“云升旗”,同样可以体现“旗帜教育”在小学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四)组织引领:少先队组织引领“党旗国旗军旗”教育
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少年儿童先锋组织,少先队员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渗透着革命先烈的鲜血。学校应从多方面着力,使少先队组织发挥榜样作用,引领校园“党旗国旗军旗”教育。
一是从严把关入队程序。一般认为,年满6 岁的孩子可申请加入少先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孩子们都拥有申请入队的资格。班主任老师作为入队选拔的第一负责人,应细心观察,客观公正地综合评价孩子,不仅要看学习态度,更要注重其行为习惯。对高年级的孩子则还需考察其言行举止是否合乎规范、思想品德是否有突出表现以及学习成绩是否进步等,使少先队员懂得入队并不容易,从而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珍惜和爱护这面红领巾。
二是要涵养少先队员的责任与担当意识。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应在班级活动、班级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主体性作用。在入队仪式上,可通过红领巾主题教育活动,让队员们认识到红领巾就是三面旗帜的一角,爱护红领巾就是爱护党旗国旗军旗。成为少先队员,就应积极参与校园及班级管理和建设工作,并在课余参加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如校内外的校园环境爱护,辅导同学功课,参与学雷锋志愿活动等。少先队常组织有益于孩子们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队员们在学习、生活中发挥一定示范作用,有利于带动全校学生提升综合素养,打造“旗帜”飘扬的校园文化。
三是要建立良好的奖惩机制。孩子们处于幼年时期,自我管控能力较弱,需制定纪律和规章制度加以约束,对少先队员的要求亦更高。队员们在遵守校规校纪及班规的同时,还要严格遵照队规行事:爱护红领巾,上学佩戴红领巾;按时参加队会及队内其他活动;关爱同学,主动帮助他人;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做好带头作用等等。具体奖励和处分办法可以参考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来制定,对于优秀少先队员的评选应客观公正,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评选产生。总之,学校通过建立奖惩机制,可促使少先队员积极上进,你追我赶,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
(五)影视助力:优秀影视节目赋能小学“党旗国旗军旗”教育
看电视是孩子们生活中接触较多且最喜欢的娱乐项目之一。“党旗国旗军旗”教育可通过优秀影视节目潜移默化地植根孩子们的心灵。如《开学第一课》是每年秋季开学前夕学生集中观看学习的一档优秀电视节目。2019 年的主题即为“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讲述了五个感人的国旗故事,分别是牢狱中的五星红旗、珠穆朗玛峰飘扬的五星红旗、海上军舰上的五星红旗、月亮上的五星红旗以及澳门同胞们升起的五星红旗等。节目中运用了AR 技术、自动机械以及5G 等高科技手段吸引孩子们的兴趣,通过游戏互动、情景剧、第二课堂等呈现方式,为全国小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第一课。
2019 年我们迎来了建国70 周年盛典,为此拍摄了波澜壮阔的大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精心呈现出七个感人肺腑的大事件,首个故事即为《前夜》,生动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为确保开国大典第一面国旗顺利升起,电动旗杆设计安装者及相关工作人员争分夺秒排除万难,用一个惊心动魄的未眠之夜反复试验,确保立国大事“万无一失”,最终保障五星红旗顺利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看完不由得人不感动落泪。此外,还有电影《战狼1》《战狼2》《红海行动》,电视剧《那年那兔那些事》等,都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英雄战斗影视,而《建国大业》《建军大业》《建党伟业》这三部大片,也可带领孩子们观赏,对其成长应大有裨益。
(六)环境熏陶:精心营建“旗帜”飘扬校园新环境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6]。我国古代大思想家荀子也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这些都说明环境对人的教育和影响很大。通过课堂、仪式等方法开展“党旗国旗军旗”教育属于显性课程,而校园环境的建设则是育人的隐性课程。“旗帜”飘扬的环境建设包括人文精神面貌与校园外在景观两方面。前者主要体现在党员教师、少先队员等人文素养和精神风貌,能展现校园团结向上、奋勇拼搏的文化特色,后者则可以“党旗国旗军旗”元素装点校园,使孩子们一入校门就能感受旗帜的力量。如设置专门的党旗国旗军旗宣传栏,展览三面旗帜及其丰富内涵,定期更新相关感人故事,举行红旗班级评比活动,班级也可推行流动红旗值勤小班长制度,或以小组形式开展学习评比活动,以得红旗多少作评比依据,并将每个小组的红旗数与特色张贴在教室四周,使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感受“党旗国旗军旗”教育的滋养。当然,各校还可结合自身特点,充分传承红色基因,有意识地打造独特的红旗校园文化,建设出颇具影响力的特色红旗学校。
综上所述,“党旗国旗军旗”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新时代小学教育工作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具有极为迫切的现实意义,应大力拓宽实施路径,使“党旗国旗军旗”教育更加发扬光大,助推孩子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促进孩子们健康向上成长,让他们争做社会主义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