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高校教师的师德遵循
2021-01-14贾孟喜
贾孟喜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发展中心,广东 广州 51145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要论断表明,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我国的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也应清醒意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国内,面临的改革发展任务还十分繁重,国际上,由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抬头和大国博弈中的战略格局调整,造成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存在的长期性、复杂性,使我们面临难以想象的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水平。这种新要求必然包含着对于教育、教师和师德的新要求。消除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的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消极影响,阐明新时代师德建设的价值意蕴,成为我们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的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
一、从教育、教师和师德问题的特殊重要性看新时代师德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以坚定的人民立场、高远的政治眼光、深邃的战略思考、宏阔的国际视野,纵论教育、教师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在这一过程中,突显了高尚师德对于育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这就促使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基于新时代新要求,高校教师应有怎样的师德遵循,立什么样的育人之师德才能更好实现树有德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多角度省视教育和教师工作的特殊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论述教育的重要性说:“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1]。“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2]。从时代发展看,“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3]比较而言,高等教育更显重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4]。有人惊呼,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事关国家经济硬实力、科技文化软实力、整体布局和战略发展锐实力,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普及化的高等教育是面向世界、立足当下、赢得未来的战略重器,战略分量没有谁可与相提并论。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5]。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文明推进、国家民族复兴、人民美好生活追求和个人发展要求等多维度省视教育的重要性,启示高校要持续推进自己工作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衔接,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做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重大部署,理解了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所蕴含的对于教育和教师发展问题的新判断、新定位、新理念等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
与教育重要性密切相关的,是教师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中华民族5000 多年文明发展史上,英雄辈出,大师荟萃,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辛勤耕耘分不开;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发展教育,需要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一大批好老师。可见,高校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源源不断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的重大使命,肩负着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为学生成长发展奠定科学知识和素质基础,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人生出彩的重要职责。
(二)师德在新时代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愈加凸显
上任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就对广大教师给予厚望,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6]。深入理解“三个牢固树立”,可以体会到这样的思想内涵:解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存在问题,核心是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教师观中,修身立德、形成高尚师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专业发展的师德内涵在之后得到了多次的论述和强调,每次都让人感到有新内涵、新目标、新标准、新要求。主要有:2014 年教师节前夕,提出的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2016 年教师节前夕,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提出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引路人的“四个引路人”;2016 年12 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做到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的“四个相统一”;2018 年教师节,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的“六个下功夫”;2018 年5 月2 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这些着眼新时代发展、学生成长成才、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等所作的论述,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聚焦师德谈教师专业发展,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概括起来,新时代提出的高校教师师德新要求可归结为四方面:一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高校教师提出了由片面强调学术造诣、知识水平向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转变的新时代要求;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提出了专业化发展,以及在社会生活中提高自身公民素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新时代要求;三是接受高等教育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的普遍需求及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但高等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供给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的现状,对高校教师提出了价值取向上更加注重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新的更高要求;四是网络化时代,师德失范行为短时间大范围传播、放大、发酵的特征,提出了从小事小节做起,始终绷紧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这根弦,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更加注意小节细节的师德新要求。近年来相关部门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具体化了这些要求,为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提升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提升师德必须基于深刻理解教师工作的本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这里的“塑造灵魂”体现了教师工作的本质。其他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担着神圣使命”等不同说法,抓住塑造灵魂这一点就能很好地理解。
(一)从苏格拉底灵魂不死理念谈起
说起灵魂,不由想到古希腊苏格拉底在《斐多》中关于灵魂不死理念的讨论。
在一个人能够违背道德律令而不受到惩罚,或能够逃脱惩罚时,怎样才能促使他做出符合道德准则要求的行为选择呢?苏格拉底想出了灵魂不死的理念。他强调,灵魂里没有邪恶,灵魂是纯洁的、神圣的、不朽的、超越性的存在,在我们出生以前就存在了;人的肉体却是一堆恶劣的东西,肉体因需要营养、会生病以及使人充满了热情、欲望、怕惧、各种胡思乱想等,阻碍我们寻求真理,肉体和肉体的贪欲是作恶、冲突、战争等一切邪恶的根源。人生在世,不应做肉体贪欲奴隶,而应克制肉体欲望,不断净化灵魂。
人死不过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和各自独立存在。一个人死了,他的灵魂从这个世界到那个世界,是得福还是受灾,与灵魂的净化和修养有很大关系。其灵魂根据生前是否善良虔诚,是否做过坏事等受到无法逃避的公正审判,之后根据“灵魂的旅程”被安排到从野兽的灵魂到神性灵魂之间不同的灵魂类型,处于不同等级状态。做了邪恶事的人,灵魂将只能永远处于野兽等级的状态;犯了大罪的,灵魂将被投入地底最深的深渊——地狱;一时激动犯罪而能痛悔的,投入地狱后又被抛出来抛入苦湖,经洗炼获饶恕后不再受罪;不断追寻真理、净化灵魂、提升自我修养、追求过有道德的高尚生活的德行出众者,死后灵魂“就到那看不见的、神圣的、不朽的、有智慧的世界上去了。灵魂到了那里,就在幸福中生存,脱离了人间的谬误、愚昧、怕惧、疯狂的热情,以及人间的一切罪恶,像得道者说的那样,永远和天神们住在一起了”[7],享受着那种与肉体分离、不再受肉体干扰、阻碍、羁绊的圣洁的灵魂所应该享有的更好的更完整、更崇高的幸福生活。在苏格拉底那里,灵魂不死成了人们崇善疾恶、成为有道德的人的先决条件。
苏格拉底的论证人们评说不一,看法各异。由于缺乏科学理论支撑,灵魂不死理念后来被宗教利用,发展成了神秘的东西,灵魂也变成了神秘性的概念。尽管如此,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描述,关于克制肉体欲望,净化灵魂,不做肉体贪欲奴隶的理念以及因贪欲作恶而最终被投入地狱的讨论等,都能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
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人心中既有趋恶的倾向,也有向善的倾向。向善需要不断追求善的定力和在克制贪欲中依靠意志对善的原则的坚守,趋恶是欲望和贪婪本性在人的意识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必然结果。所以,人类的善和恶的斗争实际上是人向善的意志与趋恶倾向的博弈。人是有独立意识和意志的存在物,必须用意志控制自己的欲望,否则,任由物欲膨胀、泛滥,就会形成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的观念,就会发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偏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者的言论和人生态度对人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这种言论犹如大海中的一根浮萍,让脆弱的心灵得到暂时的栖息;这种态度对青少年展现出了向诱惑屈服的强大魅力,引导其一步步地摧毁自己正确人生观的根基。当不顾一切地追求金钱和享受的欲念在青少年那里变得理所当然的时候,他心中趋恶的倾向便被激发了,就会出现不纯正的道德倾向,他会让自己的灵魂成为一种交易,在遵守理应坚守的道德原则时不坚定,渐渐地,任由恶的思想不断驱赶走他原先遵守的原则,灵魂走向堕落,人性中的弱点不断占据主导地位。欲望和贪婪,这种潜藏在人的灵魂中的恶,是人最终走向毁灭的最重要因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者代表了恶在思想上的影响力。当欲望和贪婪在心中占据主导地位时,人就极可能不选择理性的向善的人生价值观,而依循享乐主义,这就等于屈服于人本性中的恶。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接受了这样一种思想,让它占据和支配自己的精神世界,就必然使其灵魂向恶的方向发展,这足以说明教师塑造灵魂之必要。
(二)“塑造灵魂”的内涵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恰当的比喻说法,在由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加里宁首次提出后,现已普遍用来表达对教师这一崇高职业从业者的赞誉。加里宁1938 年8 月7 日《在欢迎荣受勋章的乡村学校教师的晚会上的演说词》中说:“教员们往往不大注意教育工作,其实教育工作在培养学生们的性格和道德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8]。这段话是针对当时教员中存在的只重教书不重育人的问题说的。加里宁强调,传授人类积累下来的各门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教师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的重要工作任务,教书职责不言而喻,但教育工作的本义中,也包含着不容忽视的根据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对其性格和品德发展施加影响,促使其作为一个独立个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健全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无论是从学生在成长发展中不走或少走弯路,还是从学生将来成长为合格社会成员对社会文明进步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看,都具有重大意义。
这种说法传入中国后,在“性格和道德”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明确了用马列主义武装头脑、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思想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一个时期,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减弱,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出现了一些人觉得政治、祖国前途、人类理想都没有关心必要的思想认识偏向。为此,1957 年2 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指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9]。是年6 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报告中谈到要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问题时说:“学校教师是培养下一代的灵魂工程师,他们应该在过去思想改造的基础上,根据自愿的原则,继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过去教师的思想改造是有成绩的,但是这次整风运动证明,要使教师们掌握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能够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站稳立场,明辨是非,引导学生朝着正确方向前进,是不容易的。”①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由于受封建思想束缚和帝国主义奴化思想侵蚀,思想改造不可避免。广大教师只有先受教育,通过学习,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更好地从事教书育人活动,更好地教育学生确立起为无产阶级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思想观点。而要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无产阶级解放的科学理论武器,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站稳人民立场,明辨是非,引导学生朝着正确方向前进,担负起培养革命接班人的重任,又必须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当然是不容易的,必须在学习中不断进行自我改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在新时代,习近平更明确地讲:“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10]。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的教育要能够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就必须使学生能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从一个人的成长看,信仰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信仰提升着人的生存境界,使其能超越对个人生存环境优劣的有限关切,在思想上形成对国家、民族,甚至对整个人类文化精神永续绵延的终极关怀。如果把信仰理解为灵魂,从这一意义上也可以说,信仰不坍塌也就是灵魂不死。“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形象地说明,由于不同时空中的个体人坚守同样的信仰,这就使前人的生命超越了时间空间的有限,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接力奋斗中,获得了具有延续性的“意义生命”。在新时代的中国,灵魂不死表明的是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
上述可知,“塑造灵魂”有着塑造学生心灵世界、精神世界的丰富内涵,其中,塑造学生健康、健全的性格、人格,崇高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重大意义,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高校教师的实践要求。
三、新时代高校教师的师德遵循
为什么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为什么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这是因为这一过程也就是教师塑造自己灵魂的过程。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要自己有高尚的灵魂。要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教育者的高校教师就必须具备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所应有的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及科学的教育教学态度、高尚的师德品质和高超的育人能力。按照新时代新要求,高校教师应有怎样的师德遵循,才能更好地实现树有德之人才的教育目标呢?这里试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解决问题。
(一)在政治生活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树立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崇高志向
随着对人的精神世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信仰指向未来的理想,体现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是人的灵魂和精神世界的第一要素,没有信仰,就没有灵魂的安顿,就没有诗和远方,一切都将成为不顾结局的开始,成为权宜之计,这样的人要么得过且过,苟且于世,要么麻木不仁、浑浑噩噩,要么受本能驱使,唯利是图、精致利己,要么失去行动指南,苦苦探寻、无所适从[11]。有了信仰,人就能将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结合起来,从较长远的终极发展结果来看待和关照现实,就才能根据事物发展方向,深刻理解现在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将其看作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环节和方面,扎实做好。
“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这句话不能片面地被理解为政治思想就是教师灵魂的全部,思想政治觉悟的高低是检验教师灵魂是否高尚,是否具有师德的唯一标准,只能合理地被理解为它也是人民教师灵魂的一个重要方面。毕竟,还有一个“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到底是“为谁辛苦为谁忙”?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绝不能是“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因而绝不能缺少用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厚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塑造先进灵魂,用先烈们高尚的情操塑造美的灵魂的内容。
高校教师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就是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的头脑,用先进理论教育人、塑造人,用正能量鼓舞人、激励人。这么来说,它与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具有内在一致性。实践证明,科学理论愈彻底,就愈能说服人,人的世界观改造也就愈彻底,建立在这一科学理论基础上的信仰信念就愈坚定,人生追求就愈崇高。马克思主义因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性而被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所选择和接受,因在对现实社会的积极改造中,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展现出强大生命力而使中国人对它的信仰愈益笃定。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样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以这样的理论武装头脑,滋润灵魂,我们就可以从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中解放出来,在理性思考中确立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信念,主动自觉地改造世界观,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端正价值观念,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高校教师塑造学生灵魂,自己首先要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将自己融入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牢固树立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崇高志向,不断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对国家政治理想、政治目标及政治制度的理性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这样也就能够激发出对国家、人民的责任意识与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使命担当意识;将个人理想与人生价值的实现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也就能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到坚持、发展和完善中深刻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伟大意义和使命责任,个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教书育人、塑造灵魂、立德树人的工作任务。
(二)在社会生活中,行为世范,适应现代社会文明发展要求,做有公德心和责任心的新时代好公民
对作为灵魂重要内容的道德的意义应有深刻理解。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仅是对道德规范和准则的遵守,这些规范和准则也不仅仅是对个人行为的外在约束,应将其与对生命意义、人生价值、人性尊严的思考结合起来,发掘这些道德规范和准则对于个人精神成长的意义,从而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为自己的内在追求。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崇德尚德传统的社会,对于教师的“德”是有很高要求的。“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是经过历史积淀与演化而逐渐形成的社会生活中的师德标尺,是新时代高校教师应继承和弘扬的优良传统。
今天,仍须明确,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德是素质的灵魂,既要修身在前、立德在先,又要在“德”的标准上高于其他行业从业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从“德”入手,“严”字当头,思想品德有一定的道德信仰、道德理念、道德情操、道德追求所支撑,“行”也就必然能够成为他人生活的精神指引和世人效法的典范。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尚品德的养成,要求高校教师把科学的道德认知、自省的道德提升、自觉的德行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发挥自己较高知识水平优势,从中华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身上感受自己如何形成高尚的道德风范,增强崇德厚德意识,不断锤炼作为高校教师的品德修为,提高道德水平。在社会生活中,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是对社会生活最广泛、最一般道德规范、道德准则的自觉遵守,较高层次的要求是基于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继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创造形成的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深刻理解,对新时代公民道德规范和准则的自觉践履。应深刻认识到,牢固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之德,做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是社会主义道德对全体社会公民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新时代人民教师应有的道德情操境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分配方式的变化,物质利益至上的片面思潮影响着高校教师的人生价值观和师德观,一些教师在物欲中迷失了自我,被“形而下”的物质财富压抑得无法高仰远视,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意义。在这种情势下,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的思想,以及习总书记“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讲话警醒、引导着广大教师,明辨是非、恪守正道,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道德和人格底线,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社会道德风尚朝着科学、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促进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为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新时代,以维护公共利益和强调社会责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成为社会道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应以具备公民道德素养、忠诚履行公民权利义务的品格与能力作为自己在新时代师德提升的时代内涵。一是以独立之思想,摆脱依附性人格,形成独立、自主、平等的人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会用平等、公正、公平、法治的方式对社会公共道德问题进行价值判断;二是以自由之精神,在基于对自己的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负责而践行权利的同时,尊重和保护他人的自由,对他人表现出诚信、友善、互助意识、人道主义,不断提高自己解决公共道德冲突和自觉践行公民道德责任的能力;三是以主人翁之责任,积极参与管理国家、社会公共事务,致力于使自己生活其中的社会成为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文明、和谐的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致力于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在职业生活中,注重修身修行修为,以高深学识、高尚品德和崇高人格,将自己锤炼成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高等教育培养专业人才,要实现育人与育才的结合,除专业知识传授与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外,还须做好价值引领、人格塑造和品行培养工作。“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12]。如果说专业水平决定一个人的生存状况和个人专业发展高度的话,品德则表明一个人在朝着人作为人的方向发展的程度。其实,“立德树人”这一语词也已对育什么样的人、怎样育人的问题做出了确当的回答:道德教育是首要任务。培养时代新人,按照“四个引路人”和“六个下功夫”的要求,高校教师应以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情感为依托,不断锤炼、内化新时代所需要的爱国情怀、理想信念、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奋斗进取、创新思维、终极关怀、仁爱之心等道德品质,以及在职业生活中体现敬业爱业、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等品质。
高校教师锤炼师德,提升师德修为,提升修身立德水准,厚植师德根基,具体可从研、学、行三方面来做,研即教研科研、探索真理、创新知识、潜心问道。这是高等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相比的突出特点,是对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雅思贝尔斯就认为,只有最好的研究者才能带领学生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只有自己从事研究的人才有东西教别人,通过他的循循善诱,在学生心中引发出同样的动机[13]。高校教师只有潜心问道,才能充分消化、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创新知识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和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学即对知识一以贯之渴求的好学乐学态度,“结发受学,白首不倦”,终生孜孜以求,熟悉经典著作,因拥有专业方面的渊博学识扎实学问而“学为人师”“经为人师”;行即注重修德修为,谨言慎行。从“学”和“行”的关系来看,因“学”所得之“知”能够在与实践之“行”的互动中化“知”成“识”,做到知行合一,理性认识与实践践行相统一,科学理论性的东西表现在充斥在自己的日常言论行为中。由于弘扬“行为士则,德为人表”的优良传统和对崇高品德的不懈追求,“德行可以为世范”。从研、学、行三个方面做到“才为世贤、学为人师、行为世表”,因高深学识、高尚品德和崇高人格为世人尊敬和敬仰时,也就以职业成就了自己。
立德是高校教师立身社会的必修课,修身是高校教师精神成长的基本功。彰显高尚道德品质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的根本逻辑、显著特点和现实要求,不断提升师德水平是伴随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应成为高校教师的一种职业自觉。高校教师应志存高远,以对人民、民族、国家及人类命运的终极思考拥抱新时代,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塑造好自己的灵魂,进而塑造好学生的灵魂,在职业发展中更好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注释:
①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57 年6 月26 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7 年第27 号,第52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