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师思政话语的优化
2021-01-14胡启海李佳梅曹易昊
胡启海,李佳梅,曹易昊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2.湖南桃江县大栗港镇筑金坝小学,湖南 益阳 413400;3.湖南永兴县太和镇中心学校,湖南 郴州 423399)
引言
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1],小学英语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英语课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于处于启蒙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2]。小学英语课堂上的教师话语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小学生的三观构建与思想启蒙影响尤为重要。因此,要实施小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亟需加强小学英语课堂教师的思政话语建设。
小学英语课堂教师思政话语是指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的,利用课堂教师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按照教育规则与原理反映社会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启发学生思想的重要载体与媒介。小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核心是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发挥能动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挖掘英语学科课程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格。由于小学生思想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模仿能力强,但多数小学生的思想认识不够成熟,对于英语课堂呈现出来的文化差异容易片面理解。如果教师课堂思政话语意识不强,对自身话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性关注度不够,势必造成学生易受外语文化的负面影响。因此,小学英语教师需特别注重教师话语思想文化内涵,优化课堂教师表达用语及表达方式,充分利用当前课堂教师话语的创新研究,提升教师思政话语的效能,发挥好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育人作用。
一、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师思政话语的表达问题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迅速提高的阶段,学生具有低龄特征的认知水平,教师话语对学生语言学习兴趣和认知发展都产生一定影响。然而通过对实际课堂教学调查发现,现阶段小学教师思政话语的呈现并不理想,思政话语表达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讲授性思政话语形式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教育会议上提到要将思政理念贯穿全学科,做到课程思政。然而在现实课堂的运用中,部分教师往往只知其有思政教育任务,而不知其所以然,并未将思政教育理念内化于心,英语课堂上的课程思政较多流于形式。
教师话语是教学信息传递与教学任务达成的重要承载体[3],课堂上教师话语表达就是一种信息的传达。准确的信息传达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学习任务目标,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尤其是在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时,应当保持内容的科学性与实效性,而不能只做表面文章,更不能流于空壳化。比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在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某小学英语教师课堂上呈现如下对话:
T:Class begins.Good morning,everyone,do you love your motherland?
Ss:Yes.
T:We need to love our motherland,right?
Ss:Yes.
T:Ok,let's read the following words.
上例中,教师希望通过教师话语传达出爱国精神,可并没有在课堂上教育学生该如何做到爱国,为什么要爱国,仅仅通过简单问句yes/no 来进行爱国教育。根据Grice 言语行为理论中提到的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4],此处教师的思政话语信息含量过少,只有简单的判断,缺少思政教育需要的充分信息,不足以有效传达爱国教育信息。由此可见,如果仅流于口头形式告知学生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并没有通过实例现身说法等方式去真正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也就很难达成思政教育目的。
(二)组织性思政话语单一化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对学生课堂行为有着导向与控制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意图。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将重心转移至学生自身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语言教学,注重课程思政目标的落实。教师多样化的话语组织方式是推动课堂有序前进的重要因素。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没有注意到小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语言学习概念模糊等学习特点,采用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就极易导致提出的问题、组织的活动超出学生当前认知水平,课堂陷入沉寂,学习效率低下。
例如湖南益阳桃江大栗港镇某小学一位英语教师进行We shouldn't waste water(湘少六上Unit8)的教学时,组织学生借助图片尝试翻译阅读中的句子“His office is not far away from his home,but he drives to work every day.”
教师提问:
“In this picture,what can you see?”
“What'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places?”
“How does he go to work?”
“Yes,you are right,the next practise.”
上例中,教师想通过其组织性话语让学生理解节约、环保的重要性,但其思政组织话语较为单一且冗长,极易引起学生疲倦,阻碍了教师真正意图的传达,其以言行事的目的难以达成[5]。由此可见,教师的课堂思政话语如果只是从教师自身水平出发,组织教学的方式单一、刻板,以传统填鸭式教学为核心,忽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学习发展的阶段性,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教师的言外之意,单一重复知识点就会造成学生对深层次的文化学习热情减弱,这就降低了课堂效率,妨碍了课程思政目标的深入推进。
(三)反馈性思政话语模糊化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话语影响着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与英语课堂的效率[6]。教师话语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这需要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注重话语表述的准确性与具体化,使学生明确教师的课堂指令与任务要求,从而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Grice 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明确指出,话语需要清晰简洁易懂,避免隐晦难明[4]。然而在实际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话语表达的具体化,致使课堂指令与课堂话语过于模糊。例如湖南益阳桃江大栗港镇某小学英语教师在小学二年级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对话:
T:Do you get up early? 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
Ss:...(Silence)
T:I always get up at 7 a.m,and read books.
T:When do you get up? Did you ever help your parents do some housework?
Ss:8 a.m...(Silence)
T:Ok.Now we will learn Unit 2,then you will know how to answer my question.
上例中,教师希望通过设问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参与家庭生活的责任感,结果得到的是学生的沉默。于是,教师希望追加看似降低难度的反馈性话语,结果还是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围,随后学生做出的不完整回答反馈也很模糊。这种模糊化的教师话语忽视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不符合生态课堂要求的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未能在恰当时机以更针对性的评价性话语加以反馈,致使培养学生健康生活习惯和营造和谐的家庭生活氛围的思政信息无法准确传达。而且,课堂上教师仅仅用“OK”这类通俗模糊的评价话语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表扬,学生很难理解自己哪个方面较为突出,哪个方面需要改进,也就很难驱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四)评价性思政话语的片面化
在小学英语课堂,一些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以应试教育理念教学,课堂互动缺乏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的考察,教师评价性话语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回答正确与否,依赖于“标准答案”,忽略学生多样的理解与灵活性应答,导致课堂上的评价性思政话语衔接生硬、表达片面。
在英语课堂上一个典型的事例中,面对与中华文化差异较大的西方文化,学生既感新奇也有困惑。因此,必须重视教师思政话语在英语课堂各个环节上的有效融合。如在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十二单元The Spring Festival 的课后练习中,郴州市永兴县某小学英语课堂中呈现出如下师生对话:
T:I'd like to talk to you about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ich one do you prefer?
Ss:The Spring festival.We are so happy in this day.We can ...
T:Nice!This is our own festival,we need to celebrate and remember it.
Ss:Christmas is interesting,too,we can celebrate it on Dec 25th.
T:I think we need celebrate our own festival,not Christmas.Although Christmas is interesting,it is not our own festival,you should remember the history of our own country.We shouldn't celebrate Christmas.
教师在学生了解两个节日差异后,面对学生对西方节日活动表现的兴趣直接加以斥责,简单片面地认为思政教育就是热爱自己的国家节日,抵制洋节来做出反馈评价,而对该主题背后引发的思想文化差异的包容开放性置之不理,这种主观臆断的反馈评价就忽视了语言文化学习多样性,形成了固化表达,导致表达内容和形式上的片面化,妨碍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文化意识以及思维品质的培养。
二、小学英语教师思政话语的教育内涵及原则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还要在课堂教学环节逐渐渗透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将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实现有机融合,教师需要深刻理解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尊重科学的思政原则,实现塑造、改变和发展学生的基本目标。
(一)小学英语教师思政话语的教育内涵
“课程思政”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论述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围绕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而提出的。课程思政是指在各学科课程中充分利用好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努力发掘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坚持有机融合的原则,在系统、科学地进行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开展理论传播、思想引领、价值引导、精神塑造和情感激发的教育方式[7]。那么,小学英语学科的“课程思政”就是依托小学英语课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和改革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充分发挥课程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达到价值引领的目的。它是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教师需要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和荣誉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小学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小学英语课程思政理念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教师通过课堂教师话语去发挥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挖掘英语学科课程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格。
(二)小学英语教师思政话语原则
在小学教师英语课程实践教学中要践行好课程思政,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思政方向的引导,就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让该课程思政教学能够收到理想的效果。
首先,教师要注重思政话语与教学内容的自然融合。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教育活动,教材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辅助工具,教师话语的展开有赖于教材内容。因此,挖掘教材人文精神是教师话语与教材自然衔接的重要步骤,结合教师思政话语与教学内容是优化教师话语的必经阶段。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英语教材上所传达的外国文化会对小学生正确思想的形成造成一定影响。这就需要教师把教学思政话语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讲好人文话语,用好思政话语,将课堂教学话语通俗化,避免添加过于生硬的课堂思政话语,将抽象的思政概念转换成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通俗语言,引导学生辨证看待文化差异,开阔文化视野的同时提升文化自信。
其次,突出思政话语与学科教育的多元融合。外语类课程的一大特点在于语言是教学的重要内容、途径和目标,而语言与意识形态是分不开的。语言教学是一种与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关联的社会、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政治行为[8]。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应以新时代的视角切入,英语教师的思政话语应当在明确英语学科属性的基础上,致力于促进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投入,进行学科教育的多元化融合。课程思政教育是包容开放的,教师应当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开发人的潜能为学科宗旨的理念来合理选用课堂教学思政话语[9]。英语教师作为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员,应善于抓取学科间的联系,融合多学科的思政内容,促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学习,不断思考,并且享受学习过程[10]。
三是要坚持教师思政话语的科学传播原则。小学英语课程思政话语应尊重并融合学科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教师课堂思政话语的科学传播就能为实现教育目的与达成学生语言学习的交际需要提供必要的渠道。这对于提升教师思政话语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情感性与启发性具有重要作用。
小学英语课堂涉及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与观念,自然对学生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观产生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认知较多地通过间接经验来进行传承,语言作为描述、解读这些经验的主要介质,在接收者的脑中实现了知识构建[10]。因此,教师思政话语必须坚持传播的科学性,才能进行正确、有效的语言输出。
三、小学英语课堂教师思政话语的优化对策
小学英语课堂不仅是传播语言知识的殿堂,更是播撒核心素养的阵地。教师可通过构建小学英语课堂思政话语的创新路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意识观念,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与课堂参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讲授思政话语的生活化
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认知过程,情境可以成为认知的基础或前提[11]。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情境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与其头脑中储存的语言结构、话题类型、文化背景等产生联系,形成对新知识理解和摄入的基点。小学英语课程新课标也以生活主题为内容,体现英语课堂的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人文性等特点,教学内容需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将教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紧密结合,设计生活化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进行课堂实际教学时,教师可将教材内容延伸至学生个人的实际生活场景。比如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通过共同创设丰富多彩的真实语言情景,促使英语词汇的自然习得,通过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来引导学生说英语,用英语进行自然交流。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第五单元“How much is it ?”中谈论衣服和鞋子的单词时,老师可以提前设计教学任务,要求学生与家长去超市或市场购物,体验购物的谈价过程。在课堂上再设置模拟商城,学生随机组成售卖员和顾客,让“How much is it ?”等主要句型的生活场景还原,使得英语词汇学习在生态环境中得以自然吸收。再以湘少版五年级上册第11 单元I'm sorry 为例,该单元知识以教会学生用“I'm sorry”恰当地表达歉意。以此为中心进行拓展,教师可以灵活加入生活化的思政话语进行串接,设置恰当的情感教学目标。比如课文中的内容揭示的生活场景为不小心打扰到了其他人的正常休息怎么办?教师可提出开放性的问句“What should we do if we make noise when other people are sleeping?”,无需设定固定答案,在选择此类问句时应考虑到讲授话语的指向性和实际生活中的道歉表达方式,结合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课堂思政话语,使学生学会用英语有效道歉的表达方式,体会语言的运用规则与社会交际规范,形成对语言感知和语言运用的真实体悟,并让学生意识到和谐生活需要换位思考,考虑他人的感受,最终通过恰当的英语表达与他人共同营造和谐生活环境。教师可进一步通过课堂思政话语让学生学会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师通过构建生活化的话语观,创设生活情境,让课程内容回归自然生活,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目标,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以生活化方式讲授思政话语,引起学生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进而提高整个课堂教学质量。
(二)组织思政话语的多元化
英语课堂的一个鲜明学科特色就是语言的多样性。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对多元文化的开放心态和批判性思维。作为新时代小学英语教师,在组织英语课堂教学时,要实现与学生的近距离互动,就必须要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选用关于语言多样性的视听素材,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上,可借助电子白板、多媒体等教育技术手段呈现单元知识,使课堂上变得更加多元化。例如在“Is this your pencil”这一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拾金不昧主题视频,分段播放,让学生自主讨论分析拾金不昧的具体行为及其带来的道德感受。通过视频并结合使用思政话语,引导学生优良道德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在英语口语教学活动组织上,引导学生调研学校所在地区的方言,了解我国语言保护政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更深刻的认识。比如以优秀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见面鞠躬礼仪为例,可以将中西方的礼仪进行对比,设置具体情境,将学生分为中西礼仪文化两组代表,使用简单的对话,如“Good morning”“Hello”“Good bye”等并结合具体礼仪动作,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直观地感受西方文化。经常使用“Please”“Thank you”等常用的礼貌用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了解与他人交流之前要用礼貌用语,要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和诚意。此外,适当讲解文化礼仪小知识,让学生对文化差异进行多方位了解,丰富英语课堂上教师思政话语表达形式。
教师要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合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就必须了解学生好奇、活泼、开朗等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借助多媒体、网络平台丰富思政话语的表达方式,用具有时代气息的思政话语构建学生正确三观,推动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
(三)反馈思政话语的精准化
课堂互动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师生交流的主要舞台。良好的课堂互动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双向交流。为此,教师在进行课堂互动时,教师话语只有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征做出精准化的反馈,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课堂互动积极性,激发学生个人思维发展。
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进行课堂互动时,教师除了关注学生回答的正误,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逻辑思维,根据他们的接受程度做适当调整。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境尽可能多地使用反问、重复、提问等温和化的话语来进行启发与反馈。这些方式的推进应坚持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以尊重学生独立性为主,以其他手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辅,营造一个顺应环境,进行互动观念传递。如多媒体手段的加入,教师话语应顺应影像与图画的多样化,从而输出具有现代特色的思政话语。以湘少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What can I do?”为例,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社会责任,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在对话练习检验学生对短语掌握程度时,学生说出“I can...”来回应,教师在反馈时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应答的句法正误,还需要关注学生回答的内容精准度。比如当学生回答“I can clean my house”时,教师可使用“Wow,I think you are a great boy,you can help others.”来肯定他的劳动责任意识,勇于承担家庭义务。当学生回答“I can help old people on the road”时,教师可以使用如“Nice! We are supposed to take care of the old.”等精准化反馈性话语,赞赏他乐于助人,关爱老年群体优良品格,激发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还应当多开展协作性互动学习,除简单的“Yes or no”外,还要包括推动学生自主探讨、头脑风暴等精准化的反馈话语,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与认知需要,创建自己独特的思政话语语料库,丰富课堂互动言语形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与认知发展需求。
(四)评价思政话语的引导化
教师思政话语的特点首先体现在其启发性的引导上,通过话语的不同表达方式来合理利用评价性话语,促使学生达成自省,并及时调整学习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运用引导性的教学评价,充分调动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引导性的评价思政话语注重师生双方的共同参与和对教与学质量的自我检验,形成“过程—监督—实践反思—改进提高”的良性循环。教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可针对学生的具体回答情况予以评价,对正确的回答给予肯定或表扬,对不足的回答则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如面对学生的词汇发音问题时,对读音准确的学生予以肯定,对读音稍有偏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同一单词正确发音的升降调及问句等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感悟问题的所在并及时改正。在肯定评价话语的表达上采取多种表达方式,如学习动物类单词时,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更多关于喜欢动物的简单表达,如“I like your pronunciation,could you please tell us more about it,such as,why do you like this kind of animal? Because of its shape or its color?”“You have a really good performance,could you please try to talk about your favorite animals?”等,尽量采用开放式话语来进行评价与引导,对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表示肯定与激励,让他们敢想敢说敢辩,同时引导学生探讨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的环保行为。
从思政话语评价方式来看,教师需灵活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评价性话语。教师的评价性话语内容是否被学生所接受、理解,只有通过教学信息反馈来了解。要使评价性教师话语具有较强的引导性,教师除了主动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还需要善于捕捉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信息,善于从他们的目光、表情、姿态、答问中了解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受情况,进而判断自己的评价性话语是否适度、得当、合理。教师的评价性话语要灵活敏锐、机智巧妙,善于因学生的反应而做出调整;教师评价性话语要亲切柔和、谦虚谨慎,善于增添学生的信赖感和适应性;教师评价性话语要有声有色、情真意切,善于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师的评价性话语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重要推手,它将教师的内部思维活动转换成了外部的言语表达,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外在的话语表达感悟教师的真正意图,从而不断地进行适应与选择,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结语
小学英语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等差异的重要阵地。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引导,贯彻落实教书育人的课程要求,就需要在小学英语教师话语中强化课程思政意识,从英语课堂实际出发,发挥课程优势,将思政理念融入学生的课堂学习中去,这是小学英语教师的时代重任。为此,小学英语教师需更新课程思政理念,落实人本话语反馈,打造多元思政话语表达方式,促使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融合,以推进小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在英语课堂中实现学生德智双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