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课沉浸式教学研究

2021-01-11钟艺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钟艺

[摘   要]沉浸理论为当下中学思想政治课堂突破教学困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构建沉浸式思想政治课堂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課的吸引力、亲和力和说服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沉浸理论;沉浸式教学;思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1-0041-03

一、思想政治课的使命、困境与出路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深奥抽象与中学生理性思维不成熟的矛盾。中学生理性思维不成熟导致他们难以掌握深奥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再加上教材内容不够鲜活、课堂教学方式传统单一等原因,使得思想政治课失去吸引力、亲和力,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力求构建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表现,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长远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和学生活动的主题之中,让学生在体验社会生活及自身的思维活动中理解理论的旨趣,在践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逐渐内化成为自觉的价值取向。

沉浸理论为当下中学思想政治课堂突破教学困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构建沉浸式思想政治课堂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亲和力,较好地达成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二、沉浸理论对增强思想政治课亲和力的启示

沉浸理论于1975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首次提出。他指出,“沉浸”是学习、工作时的“最佳体验”,它带来的内在满足感能使人们在从事任务时满怀兴趣,忘记疲劳,不停探索,不断达到新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沉浸理论创设让学生产生沉浸体验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效率。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把与学习过程有关的教学划分为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反馈阶段等八个阶段。加涅认为要使有效学习行为发生,学习者必须要有学习心向。因此在动机阶段,教师主要的准备工作就是通过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反馈阶段,学生关心的是他们的作业是否达到或接近他们的预期。如果学生能够得到完成预期的反馈信息,对强化学习过程将有很大的作用。

由此可见,动机阶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决定性地位,没有足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必然会在反馈阶段发现学习效果差,差的学习效果又反过来削弱学习动机,如此恶性循环,必定导致学生学习体验不佳,产生厌学情绪。思想政治课理论深奥难懂、中学生理性思维不成熟、教材内容不鲜活、教法传统落后等都是让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课过程中难以产生“沉浸体验”的原因,也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动机不足、兴趣不浓。

沉浸理论是关于人的行为与动机的关系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兴趣与内部动机对增强学习效果的重要性。这点与加涅的学习八阶段理论相一致,又与新修订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构建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理念相契合。沉浸理论为当下中学思想政治课堂突破现有的困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构建沉浸式活动型学科课堂,避免简单灌输、空洞说教的教学模式,彰显探究、活动、体验的价值,给予学生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才能有效增强思想政治课的亲和力、感染力、说服力。

三、思想政治课沉浸式教学实施路径

沉浸理论重视参与者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个体对学习产生一种强烈的欲望,实现持续学习,并能生动表达。这种主动性的学习就是学习的沉浸状态。现行统编教材仍然存在批判功能缺失、论述方式呆板、理论说服力不强、与现实联系不紧密、亲和力偏弱等问题。因而,构建沉浸式思想政治课堂的第一步就是要将丰富的社会资源引入课堂,为沉浸体验的产生提供信息情景支撑。沉浸体验是人们在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产生的,因此构建沉浸式思想政治课堂的第二步就是布置恰当的学习任务。

开展时事开讲、主题社会调查实践就是让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中获得情景式、任务式沉浸体验的较好方式。

(一)时事开讲

时事开讲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将丰富的时事资源引入课堂,做到“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时事开讲要让学生产生沉浸体验,其设计就必须符合沉浸体验产生的要求。沉浸理论指出,挑战与技巧是影响沉浸体验产生的主要因素。若挑战太大,使用者会因对环境缺少控制能力,而产生焦虑或挫折感;反之,挑战太小,使用者会觉得无聊而失去兴趣。因而在设计时事开讲任务时要注意其挑战与技巧的匹配。首先要对时事开讲作明确的要求,让学生明白学习任务所具有的挑战性。其次,在学生首次开讲前(特别是起始年级,即初一或高一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掌握开讲的一般技巧。沉浸理论指出,沉浸经验带来的肯定自我会增强使用者的后续学习行为动机。因此,时事开讲必须有适当的评价反馈,以增强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体验感,保持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具体操作办法是:

1.定规则明确任务要求

如时事开讲的具体要求:

人员:一次2位同学,两两组合自由搭配。

时间:每节课前5分钟,超时就停。

形式:课件自备、形式不限、鼓励创新。

内容:时事+评论。

要求:必须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多视角的点评。

评价: ①总分5分。符合按时开讲和结合课本知识开讲要求的即得4分以上。不符合其中任何一个要求都在4分以下,4分以下的小组期末要补讲。②纳入总评成绩,占10%。

准备要求:科代表安排好开讲顺序,提前1周准备。

2.教会学生开讲技巧

可以用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做范例,并逐一为学生细细讲解“PPT的制作”“时事主题的选取”“运用课本理论对时事热点进行分析”“最后表明自身的观点和看法”等开讲环节。

3.评价反馈增强体验感

采取多元的评价反馈手段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

(1)分数评价。这个在要求中已经得以体现。

(2)语言评价。教育工作者是心灵设计的艺术家,语言就是他们的基本工具。沉浸理论指出,参与者获得的自我价值的肯定是产生沉浸体验的重要原因。因此肯定性语言评价比任何分数评价或物质奖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每组学生时事开讲结束后,教师都要作简短的评价和打分。评价时,首先要找出其闪光点,用肯定句式表达;其次要准确叫出开讲学生的名字。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写道:“无论对于任何人,无论以何种语言,自己的名字都是世界上最甜蜜最重要的词汇。”如果教师能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名字而不是用学号代之,就可以迅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强思想政治课的亲和力。具体的语言评价操作方法是:

第一,即使这组学生讲得不怎么好,也要尽量从其他方面找优点。例如:“PPT做得很精美,可以看出XX和XX两位同学是很用心去准备的。”“在开讲前,XX和XX两位同学多次与老师沟通该怎么开讲这个话题,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开讲任务。”“XX同学因为生病,未能提前准备好PPT,病好后多次利用午饭后的空隙时间在我办公室的电脑上完善PPT,非常有责任心!”……

第二,若学生做得好,教师不要吝啬赞美之词。常用的口头赞美之词有:“讲解清晰且有条理”“分析特别透彻深入”“理论运用准确全面”“实在是讲得太棒了,大家掌声鼓励”“感谢XX和XX为我们带来的精彩开讲”……

总而言之,肯定性语言评价的句式是:XX同学+具体的做法+赞美词。教师肯定的语言评价,一定会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触动,从而促使他们产生持续高涨的学习热情,并获得沉浸其中的快乐体验。

以一组学生的时事开讲为例,他们开讲的主题是“浅谈华为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这组学生不但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华为成功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引入了国庆阅兵的时事热点,盛赞了华为的责任担当,表达了自己满满的民族自豪感和深深的爱国之情。当PPT放到最后一页时,全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样的沉浸式教学,比任何的说教更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主题社会调查实践

时事开讲操作成功后,若后面的课本理论学习环节还是采用传统的说教方式,是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这时可以仿效时事开讲的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二环节——主题社会调查实践,也就是根据课本理论,提出几个主题调查任务,让学生周末回家收集相关的资料,做成PPT发给教师。具体操作办法与时事开讲相似:

1.定规则明确任务要求

如第XX周周末作业:

收集关于以下两个主题的资料:①拉佛曲线与财政收入。②税收的起源。

要求:①每个小组任选一个主题。②做成PPT,然后由组长发到指定邮箱。③PPT命名格式为日期+班别+姓名(组长)+题目。④PPT首页写上班别和组员名字。⑤有时事开讲任务的学生可以免做。

2.教会学生调查技巧(方法与时事开讲相同)

3.评价反馈增强体验感

主题社会调查实践与时事开讲的评价方法不同,刚刚结束的时事开讲环节使用的是肯定性语言评价的方法,如果继续使用会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消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完成任务的积极性。这时教师可采用另一种“无声”的肯定性评价,如把做得好的小组作业,直接融入课件中,成为教师授课重要的资料来源,直接在授课过程中展示他们的调查成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体验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并且勾起了学生想把作业做得更好的强烈愿望。挑战与技能的匹配以及自我价值的肯定,让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过程中产生了极佳的沉浸体验,由此深深地爱上了思想政治课。

四、研究反思与后期展望

本文仅从学习动机及教学策略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增強思想政治课的亲和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思想政治课要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还需思想政治课教师进一步提升自身理论水平、拓宽视野、坚定立场、端正态度,才能更好为党为国铸魂育人!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契克森米哈赖.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M].张定绮,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
精雕细琢,提高思想政治复习课效率
思想政治课作业中的批判性思维养成研究
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课教学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快乐教学
基于民办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慕课平台使用情况研究
高职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探究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