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检查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宫颈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意义

2021-01-10杨亚琛刘一帆袁伟李美地刘慧谭静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5期
关键词:CT检查

杨亚琛 刘一帆 袁伟 李美地 刘慧 谭静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利用CT检查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的方式对诊断宫颈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否有临床意义。方法:以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患有宫颈癌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我们对所有患者进行了CT检查联合了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将结果交由独立的有经验的医生进行诊断患者是否患有宫颈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然后将所有患者进行病理切片的检查,然后将结果交由独立的有经验的医生进行诊断患者是否患有宫颈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对比宫颈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和未转移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最后我们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有30例患者出现了腹膜淋巴结周围影像异常;异常组SCC、CEA、CA125、CA19-9值分别为:3.98±1.73、12.95±4.96、47.85±11.48、48.23±12.07;正常组SCC、CEA、CA125、CA19-9值分别为:0.76±1.47、1.38±0.53、14.62±10.63、13.49±11.64;联合诊断的准确率达87.5%。数据有差异性(P<0.05)。结论:CT检查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在临床中用于诊断宫颈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效果良好,其主要表现在诊断的准确性高,与病理组织切片折断得结果十分接近。证明CT检查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的检查可用于临床诊断诊断宫颈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可在各大医院的临床中广泛使用。

关键词:CT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宫颈癌淋巴转移;诊断意义

【中图分类号】R737.33;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5--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患有宫颈癌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实验的患者均对研究过程中所有操作流程及内容符合医学伦理和规定,且两组患者均对探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纳入试验的患者年龄28-55,平均42.5±3.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通过MSCT增强扫描观察腹腔内和盆腔内的大血管、周围脏器及输尿管之间的关系。肿瘤侵犯脏器和淋巴结会造成淋巴结与周围的昂起界限不清,与输尿管的接触面会出现输尿管的异常,如扩张和狭窄;肿瘤侵犯的血管也是肿瘤侵犯的重要地方,受侵犯的地方血管面积会减缩1/2,周围脏器收到癌症侵犯则会导致脏器界限模糊。对腹部的淋巴结进行CT扫描,对淋巴结的界限及与其接触的血管和输尿管也进行CT检查,然后就检查结果进行图片的判读。然后我们对患者进行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诊断和检测,肿瘤血清标志物主要有SCC、CEA、CA125、CA19-9。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CT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病理切片检查。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采用SPSS 23.0完成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已(%)表示;剂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在数据处理中P<0.05代表数据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患者CT检查结果

对所有患者进行CT检查,其中有30例患者出现了腹膜淋巴结周围影像模糊,其中有

17例病例同时出现输尿管接触面出现输尿管的异常,扩张和狭窄;有12例病例出现血管面积会减缩1/2,周围脏器收到癌症侵犯则会导致脏器界限模糊。

2.2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情况

我们就患者CT影像出现了覆膜淋巴结周围影像模糊、输尿管异常、血管异常、脏器异常的患者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同时将这些患者的结果与其他CT影像未出现异常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CT影像出现异常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值高于其他患者。其中异常组SCC、CEA、CA125、CA19-9值分别为:3.98±1.73、12.95±4.96、47.85±11.48、48.23±12.07;正常组SCC、CEA、CA125、CA19-9值分别为:0.76±1.47、1.38±0.53、14.62±10.63、13.49±11.64,数据比较有差异(P<0.05),结果见表1。

2.3宫颈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诊断率

对所有患者进行腹腔组织病理切片的诊断,结果显示病理切片的诊断结果与CT联合血清肿瘤指标的诊断结果十分相近。其中病理切片显示,所有患者中有32例患者患有宫颈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而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有28例患者出现宫颈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联合诊断的准确率达87.5%。

3.讨论

宫颈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恶性疾病,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影响患

者的生育。但是供应爱患者并发淋巴结转移后不宜进行开腹手术,因此找到有效的诊断宫颈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本文结果显示CT检查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可用于临床诊断诊断宫颈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可在各大医院的临床中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胡郅珺, 刘开江, 刘青,等. PET/CT对早期宫颈癌后腹膜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 中國医师杂志, 2021, 23(02):193-197.

[2]古旭东, 欧阳彬, 叶丹捷,等. 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早期宫颈癌诊断中的意义[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13(13):23-24.

[3]黄宇璐, 范余娟, 雷嘉. 联合检测多项肿瘤标志物诊断宫颈癌的临床价值[J]. 广西医学 2016,(38)9:1294-1297.

作者简介:杨亚琛(1975-12-),女,汉族,本科,云南昆明人,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盆腔检查技术,乳腺检查技术。

通讯作者简介:谭静(1978-11-),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云南昆明人,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盆腔肿瘤诊断。

猜你喜欢

CT检查
CT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腹部X线、超声检查及CT检查对肠梗阻临床诊断比较
高血压脑出血的CT检查研究
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应用的对比观察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CT与X线诊断比较分析
CT与MRI诊断小胰腺癌的准确率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