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2021-01-10陈位良
陈位良
摘要:目的:研究前列地尔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2021年10月间于本院就诊的200例血管性眩晕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和观察组(前列地尔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量改善情况更好(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眩晕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量,提升治疗有效率,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前列地尔;银杏叶提取物;血管性眩晕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5--01
前言
血管性眩晕主要指由血管疾病导致的一类眩晕,常见的血管性眩晕多是因椎基动脉系统部位发生血管病变导致。血管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颅脑供血不足以及缺氧等,若不及时救治,则可能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1]。临床中多根据患者病因采取不同手段进行治疗,如镇静,止吐,改善血管血液循环等。前列地尔和银杏叶提取物均有改善心脑血管循环的作用。本研究以200位血管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前列地尔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眩晕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1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本院接诊的血管性眩晕患者中选取20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00例患者为2021年1月~2021年5月期间就诊和观察组100例患者为2021年6月~2021年10月期间就诊。对照组年龄区间41~65岁,平均年龄(50.2±6.3)岁,包括轻度眩晕35例,中度眩晕42例,重度眩晕23例;观察组年龄区间42~67岁,平均年龄(50.2±6.3)岁;包括轻度眩晕30例,中度眩晕44例,重度眩晕26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血管性眩晕诊断标准[2];②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并签署本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③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④药相关物過敏。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方法
在研究期间,保证患者住院环境的安静舒适卫生,给予患者基本的治疗包括调节血压血糖指标,强心,纠正水电解质水平等。对照组采取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生产企业:台湾济生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证号HC20090014),每日2次,每次10ml,加入到250ml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前列地尔(生产厂家: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203 )治疗,每日1次,每次将1~2ml(含有5~10μg前列地尔)加入到10ml生理盐水中静注。两组均连续治疗两周,观察效果。
1.3评价标准
治疗有效率评估标准:患者眩晕及其它主要症状消失,实验室相关指标正常,评为痊愈;眩晕程度和发作频率均减少60%以上,实验室相关指标基本恢复,评为显效;眩晕程度和发作频率有所降低,其他症状和实验室相关指标有所改善,评为有效;患者症状无改善评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人数 × 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 22.0,(%)表示计数资料,(x±s)表示计量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与χ2检验,若P<0.05,则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
2.2 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对比。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量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
3讨论
血管性眩晕属于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属于该类疾病的高发人群,且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该病多为突发性剧烈眩晕,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24小时内症状可自行缓解,但是会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银杏提取物在改善血管循环,防止血栓形成,保护缺血细胞等方面具有明显功效,常用来治疗急慢性脑功能不全,脑卒中等疾病。但是由于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银杏内脂类物质,导致部分患者注射后会出现身体酸痛等不良反应,单一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前列地尔属于天然性前列腺素类物质,其生物活性较高,能够通过增加血管平滑肌内的cAMP 含量来达到扩血管的作用,改善血管血流微循环。在本研究中,前列地尔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量有更明显的改善(P<0.05),说明前列地尔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施建锋.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血管性眩晕40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1):56-57.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眩晕诊治专家共识[ 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 (5):369-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