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研究

2021-01-10吉俊杰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衔接高中数学初中数学

吉俊杰

摘    要: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作为一项系统性的教学工作,要求每位数学教师均需予以高度重视。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质量及学习质量将会对学生今后学科素养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积极探索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有效策略,以此推动中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而言存在一定学习难度,且伴随年级的不断升高,数学学习难度、学习深度及广度也会不断增加,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展开将会形成一定阻碍。针对此现象,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做好各阶段数学教学模块间的有效衔接,为学生接受难度更高的数学知识做好铺垫,帮助学生由初中阶段学习顺利过渡至高中阶段习,并适应学习节奏,以此为基础,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一、加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意义

数学课程无论在初中阶段或是高中阶段均占据重要地位,对学生今后成长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教师仅将应对中考视作展开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仅重视学生中考成绩的提高,却忽视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正确学习态度的培养,促使学生习惯以被动姿态接受数学知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形成阻碍,使得学生难以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节奏。事实上,针对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而言,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目的并非仅为满足考试需求,如何帮助学生适应高中学习节奏,推动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提高方为教师教学重点内容。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应重视数学知识及数学技能的传授外,还应为学生如何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做好准备,以每位学生实际情况及综合素质为依据,将学生思维模式及行为习惯作为切入点,借助教学方式的优化,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加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促使学生可顺利由初中学习过渡至高中学习,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推动学生数学能力及数学思维发展。

二、加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策略

(一)做好课前预习

在新课改持续推进背景下,数学教材得以一定调整,其中所涉及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更为贴合,教师针对知识点展开全面讲解并全方位归纳知识点,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中仅需记录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便可顺利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及学习任务。但在学生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后,将会面临诸多改变,如新环境、新集体、新教师及新教材等,均使得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加之高中阶段所需学习的数学知识较多,并具备复杂抽象等特点,与学生日常生活脱节,因此,致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受到诸多阻碍,难以提高自身学习效率。若学生在课前并未做充足的准备,则无法与教师教学节奏契合,学生听课效率难以得到保障。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前者逻辑性、抽象性更强,因此,做好课前预习并衔接知识,可推动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诸多学生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但大部分知识均以初中数学为基础所延伸的,如高中阶段的空间几何体结构即为初中阶段初步认识几何体的延伸,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注意已掌握知识的复习,推动学生知识网络的建立。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做好课前预习活动,还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前预习即指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并将自己所产生的疑问记录于预习笔记中。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将会在问题驱动下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此外,学生在新知学习前,快速预习新知识将会针对新知形成初步了解,随后衔接新知、旧知,以此提高学生听课效率。

(二)优化教学方法

高中阶段数学知识与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相较而言,高中数学概念更为抽象及数学结论与数学规律更为严谨,且针对高中阶段数学教学也提出更高要求。若教师在高中教学过程中,仅利用陈旧的教学模式传授数学知识,则学生将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学生课堂主体性也无从体现,对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理解也会产生一定阻碍。分析高中阶段数学教材发现,数学内容科学性较强且重点突出,将知识发生过程作为重点。此教育背景下,教师可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至教学活动中,以此作为技术支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促使学生可对教学内容形成更为直观的感受,探索知识来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至课堂教学活动中。此外,教师还可融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讨。交流活动中,教师应适当予以指导,增进师生沟通、交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将学生已掌握知识经验、生活经验作为出发点,将学生学习主体性充分发挥,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引入“小老师”制,引导学生自主组织教学活动、提出课堂问题并设计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生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自主思考能力的锻炼。总而言之,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需重视课堂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以此推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还可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学科教育地位日渐突显,并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由于数学学科具备较强逻辑性,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重视数学教学的系统性,只有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方可不断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推动学生数学思维形成。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工作,如教师可借助做好课前预习及优化教学方法等方式,达成教育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芳.新课标背景下初高中數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J].求知导刊,2021(19):2.

[2]杜娟,孙欣.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策略研究[J].赤子,2019,000(021):9.

[3]李远游.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教学策略研究[J].文渊(小学版),2019,000(011):759.

猜你喜欢

教学衔接高中数学初中数学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