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
2021-01-08赖丽慧
赖丽慧
(福建师范大学 法学院,福州 350117)
当今社会,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亦给社会带来负面效应,如社交媒体迅速普及,文化娱乐蓬勃兴起,偶像崇拜愈演愈烈,粉丝经济大行其道,“饭圈”乱象屡有发生。“饭圈”沦为“怪圈”,这易对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审视“饭圈”文化这一网络催生的新生代文化现象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已成为网络时代下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饭圈”文化及其特点
“饭圈”是传统追星行为的迭代,是一种由追星粉丝对某一对象拥有高度的喜爱与认同而自发组成的娱乐社群,“饭圈”文化就是在现代粉丝圈子里形成的一种文化,本质上属于青年亚文化。伴随明星粉丝而崛起的“饭圈”文化具有如下特点:
1.运营组织化
粉丝是明星崇拜在网络背景下的催生物。随着网络愈来愈嵌入到日常生活中,粉丝活动慢慢从自发状态发展成自觉状态,从松散的崇拜团体发展为有组织的群体。当粉丝“升华”为“饭圈”,即意味着粉丝逐渐组织化、规则化、程序化、纪律化。[1]组织化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组织的规模化。在技术迭代、媒介变迁的推动下,粉丝现象日趋明显,“饭碗”规模日益壮大。二是组织的结构化。“饭圈”层次丰富、分工明确,有着组织机构化的特征。不仅专设管理层及工作组,而且根据区域和级别划分后援会,组织管理结构更加细化,责任分工更加明确和完善。三是组织的制度化。饭圈内部有完善的制度规范,保证群体的内部运转。[2]饭圈内部管理组织化意味在资本运作主体、粉丝以及偶像综合作用下,动态发展的过程。
2.个体卷入化
“饭圈文化”体现出高度的交互性,饭圈低龄化也愈来愈明显。《2020 年中国粉丝经济市场发展规模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显示,“90 后”里追星群体占比仅 26.78%,“95 后”为 50.82%,“00 后”则接近70%,学生党则是粉丝中的核心群体,占比过半。上述统计数据表明“饭圈”成员年龄层次偏低,多数是青年学生。这些青年学生一方面面临巨大的课业压力,另一方面缺乏相应的精神滋养,沉溺于网络世界以在其中寻找精神寄托,偶像便应运而生,成为大学生网民的最佳精神寄托。有偶像便有粉丝。“饭圈”之所以在大学生中盛行,其背后折射出青年学生群体情感价值寄托的诉求。在“大粉”的情感动员和社群资本的裹挟下,大学生粉丝群体沦为“工具人”,在有意无意中接受利益群体的宰割。
3.群体圈层化
“饭圈”以偶像崇拜为纽带,以兴趣情感为基质,以掌握资源程度为筹码,以网络平台互动为手段,“抱团取暖”,共同构建自身所在群体的趣缘文化。“饭圈”的重要特点是内部的等级化,这其实是对现实阶层化的折射。内部的等级化在一定程度上固化“饭圈”内部的关系,从而使群体臻于相对稳定,但是久而久之会造成圈内、圈外的分离化,“网络”之圈与“现实”之圈的分裂,“圈外人”很难融入,影响大学生社会参与,这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饭圈文化”的圈层性特征。
二、“饭圈”文化对大学生网络言行的影响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3]“饭圈”是网络化时代由明星崇拜而产生的新兴网络社群。“饭圈”超越了单纯网络社群,还形成了新兴网络文化形态——“饭圈”文化。“饭圈”文化就是在现代粉丝圈里形成的一种文化,是追星文化的一种,本质上属于大学生亚文化。[4]随着明星粉丝数量增长,“饭圈”文化亦野蛮生长,在“情绪动员”话语的催眠及“排除异己”的行为逻辑下,受“圈地谋利”的利益驱动,“饭圈”大学生成为资本利益者抢占资源的“工具人”。这无疑对大学生健康成长、价值塑造、思维方式和行为产生不利影响。“饭圈”文化作为新兴的网络文化形态,以其运营组织化、个体卷入化、群体圈层化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1.扭曲价值判断,侵蚀主流价值观
“饭圈”乃脱离社会现实,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不可避免地会扭曲价值判断,侵蚀主流价值观。从“饭圈”营销角度看,为了博眼球和赚取流量,“饭圈”的运营往往采用与主流文化相背离的方式进行“营销”,通过过度应援与刷榜等方式以达到维护偶像的目的。饭圈“营销”对大学生主体意识建构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明星示范效应看,部分明星在明星的光圈下亦会丧失自我,吸毒、嫖娼、醉驾、斗殴等行为违反公序良俗,明星这些不良、甚至犯罪行为可能诱导大学生粉丝盲目效仿。从大学生自身角度看,在偶像至上思维逻辑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沉浸于明星崇拜的虚假满足和娱乐狂欢中,刷存在感,朦胧虚实界限,产生偏激行为。党同伐异逻辑甚至会逾出网络虚拟世界,延伸到现实世界。这在无形中会造成大学生人格缺陷,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丧失对自我价值的正确认知,甚至走上歧途。
2.加剧“信息茧房”,引发群体极化
畸形的“饭圈”文化有让青年主体意识走向极化的风险,[5]这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和网络生态的良性发展。在“算法推荐”的推波助澜下,大学生群体陷入“信息茧房”,引发群体非理性思想和行为,包括:一是信息同温层,加剧认知窄化。饭圈的实质是不同趣缘群体构成的兴趣圈层,这客观上造成了信息接收的同质化和圈层价值观的封闭化,形成了“信息同温层”效应。大学生粉丝只愿意接受与自己原有观念、态度以及价值观相符合的信息,将自己“囚禁”在自身构筑的信息舒适圈中,陷入“信息孤岛”。同时,圈层中被动跟风也可能导致个体认知狭隘,丧失自我判断、决策能力。二是群体排外性,加深圈层固化。粉丝对偶像的崇拜具有偏向性,排除性是“饭圈”文化的显著特性,这在无形中加深了圈层固化,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负面效应。首先,对自己的偶像盲目拥护,即不分是非地维护偶像的形象和利益。[6]其次,不同“饭圈”群体为了彰显对自己偶像的推崇,相互抹黑攻击对方偶像,这导致不同粉丝群之间的网络骂战,在一定程度又加剧了群体极化。
3.言论失范,催生网络暴力
在“饭圈”文化的诱导下,粉丝对明星产生了想象性投射:明星之成功即自我之成功。在明星的光环下,粉丝获得一种“替代性满足”。这即是说,在明星和粉丝之间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这一关系催生了价值捆绑。不同“圈子”的粉丝固执地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往往会发酵为“网络出征”、霸屏、排队、围观等,这造成了网络言论失范、催生了网络暴力。出于情感宣泄,部分大学生粉丝用偏激代替理性,用谩骂代替冷静,“饭圈”中“一言不合就开骂”已是普遍现象。在骂战中,粉丝常使用侮辱性和贬低性语言,肆意展开人格矮化,以至人身攻击。更有甚者,通过人肉搜索、泄露隐私,疯狂辱骂、肆意造谣等方式对对方偶像进行道德审判。这严重破坏了网络秩序,也侵害了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挑战了法律的权威。
4.盲目消费,加剧畸形消费
“饭圈”讲求“应援见真情”,对大学生粉丝的消费观影响巨大。从应援刷榜的“粉丝消费”逐步沦为娱乐狂欢的“消费怪圈”,不少大学生身陷“消费怪圈”无法自拔,渐渐沦为娱乐附属物。一是“负债追星”塑造畸形消费观。部分大学生在商品逻辑刺激中陷入“物的迷恋”[7],为明星无底线地刷票打榜、打赏消费,为送明星“C 位出道”,不惜通过信贷消费甚至高利贷进行拉票,冲销量、攒人气,用生活费投放广告,购买应援产品。甚至为满足自身窥私欲,不惜“一掷千金”探查明星隐私,消解无聊、压抑的情绪。加之,不同粉丝群体甚至互相攀比,助长了攀比消费和盲从消费。二是资本骗局套路深。偶像及其背后资本助推了饭圈的形成并发展成制度性产业,部分“粉头”在网络中迷失自我,借集资之名行诈骗之实,携巨款潜逃,令粉丝群体被吸入集资、打榜、投票构成的资本魔窟,加剧娱乐圈的恶性竞争。
三、对“饭圈”文化中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治理对策
不良“饭圈”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为避免大学生被不良“饭圈”文化裹挟,当务之急要合力开方,对症下药治理“饭圈”乱象。
1.以法为鉴,校正“饭圈”文化走向
职业底“线”不能破,理性之“圈”不能出,要想破解“饭圈”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要用法律武器引导“饭圈”文化走向良性发展。一是强化网络监管。相关部门应当坚持依法管网,整治“饭圈”文化中流量崇拜的畸形风气,打击数据造假、暗刷流量、恶意炒作、不正当营销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惩治不择手段“收割”流量的资本方,持续整顿“饭圈”不良习气。二是规范平台责任。平台应当规范运营管理,规范饭圈互动机制,落实网络实名制,加强信息审核和把关,加大监测和审查力度,及时干预和处理不当言论。三是加强行业自律。经纪公司要依法从业,不得不择手段地提高明星流量、话题度与曝光度,出现有违公序良俗的负面新闻,必须开展公关并限期澄清,不可放任粉丝骂战演绎。流量明星不仅要提高自身作品质量,破除虚假数据营造的空中楼阁,也要树立正面形象,自觉弘扬正气。
2.价值塑造,以主流价值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要破解“饭圈”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当务之急是通过教育引导,促进主流价值理念打破圈层壁垒,浸润大学生的心田。一是教育引导,强化思想引领。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渠道的作用和课外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强化主流价值观导向,引领主流价值文化传播。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红色偶像、英雄偶像的展示,纠正青年群体将偶像等同于娱乐明星的错误认知,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引导和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此外,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辩论赛、演讲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饭圈”文化等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以此为契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激浊扬清,提升思想定力。主流媒体要压实责任担当,积极抢占舆论阵地,掌握舆论话语权,勇当主流价值观的“传声筒”,筑牢思想意识“防火墙”,纠偏大学生的错误思想,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
3.宣传引导,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一是打造形象代言人,提升思政魅力。打造一批在学风引领、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自强不息、志愿公益等方面表现突出并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形象代言人”,促进信息传递、提供生活服务,凝聚主流价值共识。二是选树先进典型,加强正向引领。创新宣传手段和方式,引导大学生了解明星类型的多样性,积极选树先进典型,挖掘教育资源。一方面,积极宣扬正能量的明星形象,发挥明星的榜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广泛宣传时代楷模、行业代表、先进模范的先进事迹,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动力。此外,家长要提高自身素养,传承良好家风,弘扬中华美德,发挥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4.主动出击,以自我修养守住思想防线
大学生要加强自身修养、理性追星。“饭圈”群体的自我修养是扭转畸形饭圈文化的有效途径。大学生要加强自我修养,自觉抵制不良“饭圈”文化的负面影响。一是提升媒介素养。大学生要增强自律意识,用道德准绳约束自己,依法上网、文明用网。通过自我监督、自我觉察、自我管控、自我约束,规范自身行为,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入侵。二是提高鉴别能力,明确娱乐尺度和边界,不随波逐流,不盲目追星,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