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阶段我国产业发展趋势与职业院校建设路径研究
2021-01-08安培
安培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19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有新的时代形势、目标任务,有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新发展阶段,我国产业发展呈现新发展趋势,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新思路、新方向。探析新发展阶段的产业发展趋势,发展适应新发展阶段的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的产业适应性,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重点任务。
一、新发展阶段的特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现阶段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发展阶段;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特征有:一是新发展阶段是高质量发展阶段;二是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阶段;三是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四是新发展阶段是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阶段。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发展阶段我国产业发展有新趋势,职业教育作为产业发展的教育要素支撑,在新发展阶段,要依据产业发展趋势,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与产业深度对接融合,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要求。
二、新发展阶段的产业发展趋势
新发展阶段我国产业发展出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民族化、融合化、国际化发展趋势,为职业院校办学提供了新方向、新理念、新思路。
1.产业高端化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立足我国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打造新兴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改革开放以来,经历40 余年的积累与发展,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形成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且部分产业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产业链也出现了高端化发展趋势。产业链的高端化是产业由低端向高端演进的过程,也是产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由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知识、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变的过程,[1]产业的知识、技术含量增加,产业中的人力资本要素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加,产业的收益率与服务率增加,产业中的高耗能因素减少,使产业不断由低端走向高端。
2.产业智能化趋势
伴随“工业4.0”推进,人工智能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将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促进人工智能与各产业领域深度融合,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作为重点任务。未来的社会是智能社会,智能是技术的高级化形态,是不可逆转的技术潮流,是“工业4.0”的核心内容。智能化具有强大的生产力、渗透性与催化性,催生其他产业发生革命性变革。“智能+X”即智能与相关领域深度融合,例如“智能+农业”“智能+金融”“智能+教育”等将大大提高相关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改变相关领域的生产方式、劳动方式,增加相关领域产业价值,带动产生革命性变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化将成为新时期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能脱离智能而独立存在的产业,智能将影响所有产业领域,带动相关产业领域智能化升级。
3.产业绿色化趋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采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大理念,绿色是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是人类崇尚的生活方式,也是产业崇尚的发展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著名论断,产业的绿色化也是新时期的产业发展趋势。绿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人类崇尚的生存理念,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产业绿色化能降低产业耗能,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改进产业生产方式,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环境负荷,实现环境正义,实现产业的绿色化改造与绿色化转型。产业绿色化是新时期产业转型升级的价值追求,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4.产业民族化趋势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特色产业于世界产业中具有独特性、难以复制性。民族特色产业是民族地区人民的实践智慧,是民族地区的历史遗产。民族特色产业是指依托民族地区独特的社会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形态,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技艺资源等社会资源,挖掘资源,并将其通过创意改进、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转换,开发成为民族特色产业,对民族地区民族特色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转换以及传承具有重要意义。“非遗”技艺保护性传承是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非遗”技艺传承具有技艺传承载体的个体性、技艺传承时空的情境性、技艺传承过程的实践性等特征。[2]“非遗”产业、民族地区特色产业使中国产业结构多元化,使中国多元产业结构民族化,增加中国产业结构的民族性,使中国的产业发展呈现民族化发展趋势。
5.产业融合化趋势
由独立发展走向相互依赖、交融甚至一体化已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技术发展、技术交流、技术融合、技术渗透、技术催化等的深入进行,产业间边界模糊化,跨产业成为一种产业发展的新潮流。跨产业是产业流动的一种形式,是产业融合的重要内容,促进不同产业经验交流、共同进步。跨产业融合是产业融合的高级形态,是使两个及以上不同的产业深度融合,使原产业全面升级,发生面貌性变化的过程。如第一产业的农业与第二产业的工业、第三产业的服务业跨产业融合,形成1×2×3 的“六次产业”,使农业全面改造升级,孵化出新的农业新业态,也促使工业、服务业更新发展。如“互联网+”“大数据+”“智能+”促进信息产业与具体生产服务领域相结合,既有助于信息产业优化升级,又可也改变传统生产服务领域业态,改变传统生产服务领域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服务效率与质量。产业融合化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产业融合化将促进全产业链高端化升级。
6.产业国际化趋势
新发展阶段,我国要构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产业国际化是国际间产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内容。《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将我国产业优势和资金优势与国外需求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政府统筹协调,大力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产业国际化的重要载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蕴藏的经济潜力巨大,是中国产业走出去投资的重要合作伙伴。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产业“走出去”“引进来”是基本常态,跨国公司、跨国投资、跨国资源交易助推产业国际化形势。新发展阶段,统筹我国产业优势与资金优势,将我国的产业优势与国外高质量产业需求相结合,使我国优势产业“走出去”,提升我国产业效能。并借鉴国外优势产业相关经验,推进我国产业链高端化、现代化。
三、适应产业发展趋势的职业院校建设路径
1.明确发展定位,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新发展阶段的经济社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发展”成为未来社会各领域发展都要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成为职业院校办学、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新发展阶段,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高端化、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高端化要求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职业院校应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将“高质量发展”贯穿于招生、教学、毕业、就业等全方位过程中,实现高质量招生,高质量课程开发,高质量教学,高质量实习实训,高质量就业。专业与产业对接是职业院校的基本办学规律。产业链高端化,要求职业院校高质量设置专业,要求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论证数据化、合作化、规范化。基于市场、产业数据设置专业,而不是盲目跟风、追求热门设置专业,学校、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合作设置专业,规范设置专业程序,提高专业设置质量,更好的服务产业高端化发展趋势。另外,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应突出“高质量”,技能溢价彰显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高价值,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是产业人才之基,职业院校培育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适应产业链高端化趋势,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2.建设智能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智能化素养
产业的智能化发展趋势要求职业院校将智能化作为办学理念之一。智能化是产业发展趋势,是社会发展趋势,未来的世界是智能化的世界,未来的社会是智能化的社会,未来的学校是智能化的学校。因此,职业院校应将智能化作为办学要求和考核指标,建设智能化职业院校。第一,职业院校要进行新基建改造,改善办学条件,引进智能化新设备,提高职业院校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建设智能化校园,建构智能化校园环境,提升学校的智能化氛围,为提高学生的智能化素养提供基本物质保障和环境基础;第二,职业院校要进行智能化管理,利用智能化设施设备,实施智能化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职业院校管理效率与质量,减轻教师的管理工作量,更好的服务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第三,职业院校要提升教师的智能化素养,教师的智能化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智能化水平,职业院校可以制定并实施教师智能化素养提升计划,加大智能化投资,全面提升教师的智能化素养,以教师促学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智能化素养;第四,职业院校要培养学生的智能化素养,产业的智能化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智能化素养,以适应产业以及社会发展需求。职业院校不仅要培育学生产业需要的知识、技能,还要重视培育学生的智能化素养,将人工智能基本知识纳入必修通识课程,增进学生智能感知,增强学生的智能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智能创造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并服务产业智能化发展趋势。
3.建设绿色职业院校,增强学生的绿色素养
新发展阶段,绿色是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产业的绿色化要求发展绿色职业教育,[3]要求职业院校将绿色职业院校作为办学方向,培养绿色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学生的绿色素养。建设绿色职业院校,第一,要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绿色治校,绿色治教,绿色治学;第二,要完善职业院校的绿色制度,将绿色职业院校建设当做学校重点工作来抓,专门制定绿色职业院校制度,以绿色制度规范职业院校教师学生的行为,提高教师学生的绿色素养;第三,职业院校要加强绿色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学校的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建设绿色化校园,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使用学校资源,形成校园绿色环境,实施绿色职业教育,积累绿色资本;第四,职业院校要将绿色职业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增强学生的绿色技能、绿色素养,重点培养绿色技术技能人才,适应产业绿色化发展要求。
4.立足民族地区特色,培养具有民族视野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技艺资源,发现资源,并将其通过创意、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转化成民族特色产业,需要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民族特色产业开发为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特色化发展提供机遇,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应抓住产业开发机遇,结合职业院校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与特色,积极服务民族地区产业开发。第一,民族地区职业院校要将服务民族地区特色产业作为学校发展的一个创新思路,将职业院校发展与民族特色产业开发深度融合,实现职业院校与民族地区产业开发双赢;第二,专业设置主动对接民族特色产业,提高职业院校专业的适应性,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更好地建设职业院校专业,更好地服务民族地区产业;第三,培养具有民族视野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作为培育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劳动者大军的载体,在民族地区,应主动对接民族产业发展需求,充分运用民族地区的独特产业资源,重视培养学生的民族视野,培养具有民族视野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服务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适应产业的民族化趋势。
5.适应产业融合化趋势,培养复合型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产业融合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院校服务产业融合化需要培养复合型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复合型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是指具有跨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跨学科迁移能力,拥有全产业链素养的跨学科高水平人才。培养复合型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要求职业院校从办学方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到课程开发、教学实施都贯穿复合型理念,在课程教学中注重传授跨学科知识,锻炼学生的跨学科迁移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全产业链素养;要求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是全产业链人才,具有宽广且丰富的产业链视野,熟知全产业链信息,及时跟进产业链发展新动态,更新教师的产业链知识结构,使教师具有引导学生树立全产业链意识的能力;要求职业院校积极开展高质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高质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全产业链素养。实践环境、实践教学、实践锻炼有助于学生从实践中感知全产业链,了解全产业链对人才的要求,使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增长全产业链知识,增强知识迁移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复合型人才,培育学生的全产业链素养,以适应产业的融合化发展方向。
6.提升职业院校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素养
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是实现国内国际大循环的重要形式。国内国际大循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国际间的产业联系、产业合作,适应产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需要职业院校的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际化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4]职业院校应树立国际化发展视野,明确改革开放、国际化是职业院校面临的大环境大形势,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是职业院校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职业院校应加大对国际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与投入力度,通过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教师校本培训计划等培养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培养教师的国际化素养,依据职业院校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积极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发展需求,开拓职业院校服务市场。另外,有地缘优势、资源优势的职业院校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联系,专业设置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发展,提高职业院校的国际产业服务能力。职业院校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素养,强化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育成,[5]提升学生的国际化适应能力,包括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国际化意识、外语能力、国际文化理解力等,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发展培养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四、结语
新发展阶段指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向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不能故步自封,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适应新发展阶段的“高质量发展”主题,确立“高质量发展”定位,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特征,建设智能职业院校、绿色职业院校、国际化职业院校,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新发展阶段的经济社会,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