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1-01-08聂春生高东文王晓辉孙厚宾刘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1期
关键词:生存期胆道胆管

聂春生,高东文,王晓辉,孙厚宾,刘家

(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介入科,黑龙江 哈尔滨;2.黑龙江省富裕县人民医院 放射科,黑龙江 富裕)

0 引言

肝胆和胰腺区域具有比较复杂的解剖特征,为该区域的病变诊断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因此胆道梗阻患者中有很多在诊断时,胆道梗阻已经趋向成熟,错失了最好的根治时机[1]。胆道支架置入术在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中已经获得了较好的应用。但是,在临床实践过程,有学者指出单纯应用胆道支架置入术尚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用,并指出联合介入科的化疗手段可获得更喜人的治疗效果[2-3]。为此,笔者将单纯胆道支架置入术、联合应用胆道支架置入和介入化疗分别设置成两个小组,并从2016 年3 月至2018 年2 月选取了若干愿意配合研究的相关患者进行了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 年3 月至2018 年2 月在我院诊治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中抽取68 例,将单纯置入胆道支架的34 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胆道支架置入加介入化疗的34 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照组:男18 例,女16 例,年龄51~86 岁,平均(57.11±4.65)岁;研究组:男19 例,15 例,年龄52~86 岁,平均(57.39±4.81)岁。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进行对比,差异小(P>0.05)。

1.2 方法

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皆行上腹增强CT 及MRCP 检查,明确病灶具体位置及病变情况。对照组:经MRCP 了解胆管狭窄阻塞的部位、程度与范围,并依此选择支架规格。以超声引导,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予以经皮肝内胆管穿刺,成功后DSA 监视下造影。经穿刺针引入导丝,导管越过狭窄段,通过导管造影进一步明确胆道梗阻情况。沿导丝引入支架输送器,准确定位后释放支架,并在支架置入后再次通过造影观察胆道,确保其通畅性。研究组:按对照组方法将胆道支架置入,支架置入1~2 周复查生化指标,胆红素明显下降,无禁忌证情况下,经股动脉穿刺,在DSA 监视下把导管选入肿瘤供血动脉,行动脉灌注化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支架畅通情况及生存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着时间推移,两组支架畅通率都减少了,但研究组的畅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研究组的远期疗效更好,见表1。

表1 比较单纯支架组与支架联合介入化疗组的胆道支架在术后1/3/6/12 个月的畅通率[n(%)]

治疗后随访12 个月内共有42 例患者先后死亡,两组在术后1/3/6/12 个月的生存率比较,结果指出研究组的远期生存率明显要比对照组有所延长(P<0.05),在术后12 个月,研究组的生存率更高(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3/6/12 个月时的生存率[n(%)]

3 讨论

临床发现大多数恶性胆道梗阻的病人在诊断时疾病都已发展到晚期,因此无法进行根治手术[4-5]。即便可以采取姑息性治疗,由于并发症与手术创伤比较严重且对生存期延长帮助不大的原因,仍旧无法获得患者与家属的认可。胆道支架置入术是现代医学临床的重要手段,主要作用于恶性胆管梗阻,其在肝功能改善方面价值显著,也能做到延长患者生存期目的。但是这种方式未对肿瘤本身治疗,因此还需要采取其他手段来控制肿瘤生长。

本研究结果中,随着时间推移,两组支架畅通率都减少了,越往后支架联合介入化疗组的畅通率显著高于单纯支架组(P<0.05),说明研究组的远期疗效更好;治疗后随访12个月内共有42 例患者先后死亡,两组在术后1/3/6/12 个月的生存率比较,结果指出研究组的远期生存率明显要比对照组有所延长(P<0.05),在术后12 个月,研究组的生存率更高(P<0.05)。

总而言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取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的治疗方案,患者支架畅通率更高,且有助于生存期的延长。

猜你喜欢

生存期胆道胆管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SpyGlass直视系统在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诊治中的初步探索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胆道癌如何早发现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下胆管引流治疗胆管梗阻疾病的临床分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肝癌TACE术后生存期小于1年及大于3年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肝外胆管恶性梗阻X线造影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