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方言对英语语音音段音位负迁移影响的实证研究
2021-01-07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教育系,安徽马鞍山 243000)
方言是汉语在不同地域的语言变体。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1]安徽方言是多种方言系统并存的综合体。根据地理区域,安徽方言分为:皖北中原官话(阜宿方言)、皖中江淮官话、皖西赣语、皖南宣州吴语、皖南徽语、皖南客家话。[2]安徽方言与标准英语之间存在诸多语音差异,近二十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从语言迁移、语音教学等角度研究安徽方言对英语学习者的语音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但从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还尚少。本研究从语言迁移视角,运用对比分析理论,通过问卷调查、语音测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安徽方言与英语语音在音段音位层面的差异,探索音段音位发音错误的原因,寻求克服安徽方言对英语语音音段负迁移影响的方法,从而促进安徽方言区英语语音学习的有效性。
一 理论基础
(一)语言迁移理论
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是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最早由R.Lado 于1957 年提出,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一书中他将母语迁移分为四种类型:正迁移、负迁移、回避、过度使用。[3]他认为: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中相似的地方将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从而产生正迁移;而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中相异的地方将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阻碍作用,产生负迁移。负向迁移即母语干扰,主要是由于母语和目的语的某些形式和规则系统不同而被学习者误以为相同所致的母语干扰会导致错误出现。[4]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两种不同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英语属印欧语系,两者之间不仅在词汇、语法、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在语音系统、语音规律上区别明显,这就使得中国的英语习得者,在发音、重音、节奏、语调等方面会受到汉语迁移影响。[5]
(二)对比分析理论
从20 世纪50 年代到60 年代,许多学者进行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和系统比较。Charles C.Fries 认为:最有效的教材要建立在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科学的描写和仔细的对比的基础之上。[6]Lado(1957)提出了对比分析理论,他指出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主要困难来自母语的干扰。语音对比研究能为更新英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7]汉语语音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英语语音包括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两个部分。音段音位指元音和辅音;超音段音位包括连读、同化、缩音、省音、重音、节奏和语调等。在英汉语音研究中,可将英语的音段音位和汉语的声母韵母进行对比研究。
二 安徽方言的语音系统
安徽地处中国南北交界,汇集南北方言和东西方言,涵盖汉语七大方言中的五种方言,南北方言发音区别明显又相互融合。安徽从东到西,东有吴语,中有江淮官话,西有赣语;从北到南有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徽语,南方也有少部分人说吴语。中原官话的使用人口最多,区域分布广,但区分度小。表一列出安徽主要五大方言的语音特征,为开展安徽方言区音段层面的语音习得实证研究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表一 安徽主要五大方言的语音特征
三 实证研究
(一)研究问题
1.安徽方言对英语语音音段音位的习得有哪些负迁移影响?
2.造成安徽方言对英语语音音段音位习得的负迁移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能否通过改进教学策略来改善安徽方言对英语语音音段音位的负迁移影响?
(二)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安徽省一所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一年级,首先,经过6-9 年的英语学习,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作为大一新生大多未经过系统专业的语音训练,可塑性强。其次,他们来自安徽各大方言区,可保证研究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最后,他们需要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将来从事英语教师职业,因此迫切希望改进自身语音面貌,将高度配合本实验。最终招募80名不同方言背景的学生者为研究对象,男生15名、女生65名参与实验,组成实验班和对照班。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语音测试。第一阶段:问卷调查、语音前测。问卷调查由两部分组成:(1)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出生地、方言信息);(2)语音学习背景、语音学习意识、语音学习策略、语音学习水平。问卷调查如表二所示,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造成安徽方言对英语语音音段音位习得的负迁移影响的主要因素,便于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和研究。
表二 安徽方言区英语语音音段音位问卷调查
为掌握学生语音学习水平,搜集学习者英语音段音位的问题,第一阶段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进行语音前测。测试材料第一部分是朗读英语元音音素、辅音音素,第二部分是朗读涵盖所有英语音素的44 个单词,选自王桂珍编著的《英语语音教程》,(第二版)。[8]测试地点为校语音实验室,测试前十分钟熟悉朗读材料。在专业语音教师和外籍教师评测基础上利用Praat 语音软件处理。第二阶段为教学实验。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开展音段音位教学2~11周,对照班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讲解和录音跟读;实验班在对比分析理论指导下进行对比教学模式——区域分组→听音感知→辨析操练→模仿巩固。区域分组是按照各方言区创建“地域性语音学习小组”[9],针对前测问题,设计每组个性化教学方案;听音感知让学生听觉上分辨、对比安徽方言和英语的语音系统差异;辨析操练是教师通过发音器官模型、Praat 图像、音频、视频、镜子等可视化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差异,并进行单音最小对比体、录音比对等多种形式操练。最后通过流利说、趣配音等软件进行模仿巩固。第三阶段为语音后测和数据统计分析。教学第12 周运用前测相同的朗读材料进行后测。利用Excel 和SPSS 数据分析软件统计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后测成绩,最终得出对比教学是否有效的结论。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问卷调查结果分析。问卷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调查,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依次赋值为1、2、3、4 和5。参与调研的学生共80 人,收回有效问卷80份。问题1~4了解学生的语言学习背景,问题5~7调查语音学习意识,问题8~10调查语音学习策略,问题11~12是多选题,圈出自己认为发音不准确的所有元音、辅音。问卷调查1~10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安徽方言区英语语音段音位习得问卷调查问题1~10 统计结果
由图1可看出,语言背景信息方面,63%的学生在日常交流中运用安徽各地方言,只有2%的学生使用非方言语言。45%和33%的学生“完全同意”“比较同意”自身语音不标准,并且影响英语交际。超过53%的学生认为多数英语老师发音欠标准。只有6%的学生表示曾接受过系统的语音训练,58%的学生表示没有详细了解英语音标,不了解正确的发音方法。语言意识方面,分别有52%、32%的学生认为语音在英语学习中很重要、重要,同时39%、32%的学生非常愿意、愿意投入时间提高英语语音,但学生关于安徽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是否有负迁移影响的意识模糊。语音学习策略层面,28%、32%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会借助方言发音学习一些元音、辅音,共有32%的学生会用汉语拼音或中文来标注英语单词的读音,仅17%的学生会有意识地通过模仿音频、视频来学习英语发音。问题11~12分别调查了安徽方言区学生认为发音困难的英语元音、辅音(见图2、图3)。86%的受试者认为单元音/i/是最难掌握的,90%的受试者不确定辅音/ŋ/的正确发音方式。
图2 安徽方言区英语元音发音难度调查问题11 统计结果
图3 安徽方言区英语辅音发音难度调查问题12 统计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造成安徽方言对英语语音音段音位习得的负迁移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1)语音基础薄弱,学生长期频繁使用安徽各地方言,不标准的语音严重影响其英语表达的自信,多数学生未受过专业的语音训练,不了解正确的发音技巧;(2)语音意识模糊,大多数受试者明确英语语音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有强烈改变自身语音面貌的意愿,但不了解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影响;(3)语音学习策略存在问题,由于英语教师语音欠规范标准、缺乏有效的专业语音指导,学生存在利用方言、拼音标注英语等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形成“中式英语”“安徽英语”。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有提高语音语调的强烈意愿,便于实验的进一步开展;了解学生在学习策略上有用方言来学习语音的现象,因此在教学实验中确立了对比分析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树立方言和英语对比分析的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分析方法,最终克服方言的负迁移影响,从而提高英语语音水平。
(五)语音测试结果分析
1.语音前测问题及分析。通过语音前测统计分析安徽各方言区元音、辅音问题,如表三、表四所示:
表三 安徽方言区英语元音问题统计
续表三
由表三显示,元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长短对立音混淆、元音舌位偏移、口腔开合度大小偏移、双元音不到位。元音长短音对立是安徽方言区的普遍问题,问题最突出的是/i://i/、/ə://ə/、/ɔ://ɔ/、/u://u/,分别有82%、39%、66%、57%的受试者出现发音错误,主要是由于安徽方言区习惯用近似音替代单元音,忽略单元音发音时舌头前后高低位置、口腔开合松紧程度,从而导致长音的音长时值不够,短音不够短促有力,发音不够饱满到位。元音舌位偏移、口腔开合度大小偏移也是元音错误的主要问题,/æ/音错误率高达76%,英语中前元音/æ/发音时舌前侧最低,开口度最大,主要原因是皖北中原官话、皖西赣语复元音韵母的韵尾丢失,导致将方言e替代/æ/。48%的受试者双元音发音错误,具体表现在双元音不到位,主要是安徽方言中方言韵母替代双元音,导致双元音没有自然滑动过渡,而是直接省略后一个元音或切分为两个单音的错误发音。
表四 安徽方言区英语辅音问题统计
续表四
由表四显示,辅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辅音清浊对立音混淆、鼻辅音混淆、辅音成阻方式偏移、增音与吞音。[10]辅音清浊对立音混淆主要表现在/p//b/、/t//d/、/k//g/,65%的受试者爆破音出现发音错误,没有成阻→持阻→释阻的发音过程,主要是因为安徽方言中的送气声母和不送气声母不分造成的负迁移影响。辅音成阻方式偏移主要表现在:/θ//ð/、/w//v/、/ʃ//ʒ/、/ts//dz/、/r//j/。73%的受试者用/s//z/替代/θ//ð/,43% 的受试者/w//v/不分、28%的受试者/ʃ//ʒ/发音错误。/θ//ð/的正确发音位置是舌尖位于上下齿间,原因是受试者习惯用安徽方言近似音去替代英语发音。鼻辅音混淆导致71%的受试者/n//ŋ/不分,57%的受试者不清楚位于辅音前及词末模糊/l/音的正确发音。平翘舌不分、卷舌音等安徽方言问题均是造成对辅音负迁移影响。由语音前测结果可知,安徽方言对英语的音段音位习得存在负迁移影响,且存在较为明显的五大方言的区域特征。
2.语音后测问题及分析。针对学习者语音前测的音段音位问题,进行10 周教学实验。教学第12 周进行语音后测,并运用SPSS19.0 软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英语语音前后测成绩进行统计。同一班级实验前后对照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两个班级之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如表五、表六所示。
表五 前后测成绩独立样本T 检验
受试者均为未受过专业系统语音训练的大一新生,由表五中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成绩的独立样本T 检验表明,T=-0.324,P=0.747>0.05,因此前测成绩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不存在显著差异。经过10 周的教学实验,通过独立样本T 检验分析后测成绩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上的差异,T=7.492,P=0.000<0.05,后测成绩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上面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实验班平均成绩(75.075)显著高于对照班的平均成绩(65.575)。
表六 前后测成绩配对样本T 检验
由上表六可知,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分析实验班前后测成绩之间的差异。经检验,T=-24.527,P=0.000<0.05,说明实验班前后测成绩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较前测平均成绩(63.05),后测平均成绩(75.07)有12分的显著提高,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对照班前后测成绩之间的差异。经检验,T=-2.694,P=0.010<0.05,说明对照班前后测成绩也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后测平均成绩(65.57)高于前测成绩(63.45)。在10 个教学周的语音学习后,对比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班教学受测学生的英语音段音位水平普遍得到提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安徽方言对英语音段音位习得的负迁移影响。
四 结语
本研究通过从音段音位层面对比分析安徽方言和英语的语音特征,发现来自两种语系的语音音段音位特征区别明显。问卷调查和语音前测均表明安徽方言对英语音段音位习得存在负迁移影响,具体表现在:(1)元音方面,长短对立音混淆、元音舌位偏移、口腔开合度大小偏移、双元音不到位;(2)辅音方面,辅音清浊对立音混淆、鼻辅音混淆、辅音成阻方式偏移、增音与吞音。问卷调查显示造成安徽方言对英语语音音段音位习得的负迁移影响的主要因素有:(1)学生长期频繁使用方言近似音替代标准英语,导致语音基础薄弱;(2)学生不了解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影响,语音意识模糊;(3)英语教师语音欠规范标准、缺乏有效的专业语音指导,语音学习策略存在问题。在语言迁移理论和对比分析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对比教学模式:区域分组→听音感知→辨析操练→模仿巩固,开展实证研究,比较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后测数据,实验班受测学生的英语音段音位水平普遍得到提升,由此可证明改进教学策略能够改善安徽方言对英语语音音段音位的负迁移影响。
实验的目的不仅是分析安徽方言对音段音位习得的具体影响,更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和策略。首先,建立安徽各方言区的语音库。便于对各区域方言传承保护,有助于国内外语言学习者、研究者对语音资料检索和研究,有助于开展安徽方言区英语发音与标准英语发音的对比研究。[11]其次,加强教师的语音培训。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师对初学者的英语语音启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建设微课、慕课,针对各方言区进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有效引导中小学教师树立正确的英语教学观,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最后,构建对比分析理论下的语音教学模式,注意培养学生的语音感知能力、辨音能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习得方法,即感知→对比→模仿。因此通过有效的语音教学策略,让安徽方言区的英语语音习得者了解安徽方言对英语语音音段音位的习得影响,掌握正确的语音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语言意识,将有利于安徽方言区英语语音习得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