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2021-01-07马春影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马春影

(铜陵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在高校,“大思政”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在所有的课程之中,高校所有的教职员工都要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课程思政”是针对目前高校“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存在“两张皮”现象,通过“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作用来解决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融合问题而提出的,本质上“课程思政”是一种“大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当前,这一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因此如何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构筑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高校课程育人资源的有机融合

长久以来,很多高校的思政课和专业课在教学中是“两张皮”,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孤岛困境”。[2]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还是依靠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教学,虽然其他课程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但其育人功能未能充分发掘和利用。“课程思政”的稳步推进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资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局面一旦形成,可充分调动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形成思政教育育人合力。“课程思政”的实施要求各科教师打破传统思维,意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和双重性,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做好价值引领,将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作为自己的教育使命。各类教师通过与思政教师的沟通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德育资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将价值引领贯穿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在知识传播中凝聚思政价值,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协同育人平台的搭建还有利于把各类课程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共享,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资源有机融合,打破“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两张皮”现象,实现育人的融合效应。

(二)有利于实现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结合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首先要思考和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而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的关键。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更加倾向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因而立德树人的培养宗旨也慢慢变成只强调专业方面的“树人”,把“立德”边缘化了。从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比专业教育更为重要,在高校,“立德”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但在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逐渐被淡化、弱化,制约和影响了高校育人效果。因此,“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有机融合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突破口和新抓手。将育人放在课程教学的首位,育人先育德,“立德”侧重于育人,“树人”侧重于育才。“课程思政”强调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所有学科教学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立德和树人统一起来。明确两类课程协同育人的目标追求和功能定位,实现同向同行,以“德育”为抓手,创新协同育人新模式,把育人目标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营造一种全方位育人体系,在润物无声中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将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这一双重任务圆满完成,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有助于提升专业课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专业课教学往往只传授专业知识,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反应,学生很难产生共鸣。课程思政则要求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增加思想政治内容,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把学习内化为自觉行动,大大提高专业课的教学效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还有助于增强专业课教学的吸引力。“课程思政”不是把专业课“思政化”,更不是替代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是挖掘和利用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丰富学科内容。比如课堂上融入更多学校特色,多向学生介绍校史、优秀校友和地域文化等,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善于用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做案例,让专业课“接地气”。专业课这样上,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自豪感。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还有助于打造“育人共同体”,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辅导员)发挥协同作用,通过专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培育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程思政”的实施是一种倒逼机制,要求专业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又要创新教学方法,在知识的传授中使学生产生共鸣,学生对课程的期待会更高,这些改革和变化都有助于增强专业课教学的吸引力。

二、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体系构建

(一)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学科教学体系

1.落实全员参与育人,打造融合教学团队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其职责不光教书还要育人,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学校要做好统筹规划,着力培育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只有让全体教师认识到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主动整合育人资源,才能达到提高协同育人成效的目标。新形势下,高校要切实采取措施,努力培养一批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的教学骨干参与学校的“课程思政”改革,发挥广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育人责任。专业教师不能只埋头于自己的专业,要做“四有”好老师,培植自己的育德能力。鼓励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组成互助小组,打造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相互融合的教学团队。同时要做好顶层设计,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把协同育人的政策落实落地,不仅学校党政部门、思政教师和辅导员承担着思政教育的重任,学校其他人员也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责任,需要学校所有教育教学工作者参与育人,形成思政育人共同体。

2.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针对部分高校存在协同育人内容把握不准的困境,需要进行系统设计,建立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常态化的合作育人机制。首先,教学设计合作。专业教师可以请思政教师对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把关,整合利用各类课程育人资源。“思政课程”能够给专业课提供思政教育的理论和规律,专业课程能够给思政课提供学理支撑。其次,教学过程合作。构建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对话交流平台,在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中共同参与、充分合作,使协同育人主体成为“一家人”。例如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共建教学资源库。建立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相互听课机制,在互相学习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第三,开展教研或科研合作。在“课程思政”改革中借助学科的可融合性,加强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在项目研究中相互参与,建立协同育人成长发展互助小组,挖掘整合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以合作互助的形式开展教研或科研项目。第四,构建协同育人的信息化交流平台,增强协同育人的时代感和吸引力。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要具有创新思维,学会利用新媒体技术平台,选择学生乐意接受的课程形式,通过利用课程APP、超星学习通、智慧课堂和雨课堂等教学工具,拓宽与学生交流的渠道。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要携起手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传播和影响更多的学生,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3.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拓宽思政育人途径

“课程思政”的出现创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构建了高校“大思政”课程教育体系。协同育人的实施没有统一模式,需要结合各种专业、各门课程的实际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一是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充分利用各类课程育人资源。可以学习借鉴上海高校推出的“中国系列”课程做法,通过挖掘教材背景资源、专业名人资源、校本资源和地方资源,设计适合本专业的“课程思政”方案。二是思政课教学融入各类课程的教学知识点,通过分析案例做到以事服人。不同专业的学生用不同案例来讲解分析,增强与学生的互动频率,教学方法彰显针对性。三是注重发挥隐性教育育人作用。这里主要体现的是“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性质,在知识传授中蕴含价值塑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除此之外,在当前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还要做好线上线下联动,不断更新与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拓宽思政育人途径,与时俱进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制度管理体系

1.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

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大思政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思政教育内容资源庞杂、零散,要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就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从全局出发进行统筹规划。高校党委要根据学校的思政建设情况作出总体规划和部署,提供一定的物质和制度保障,引导全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将协同育人工作纳入学校总体教育教学计划,系统谋划“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育人工作的建设方案,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确保协同育人稳步推进。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高校党委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的作用,牢牢掌握协同育人工作领导权,从学校层面成立协同育人领导小组,不断完善教材开发、教师培训、教学组织管理等制度建设,激发教师协同育人动力,在教学实践中将协同育人的理念落细落实。高校党政领导要深入教学一线,亲自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同时要统筹学校教育资源,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校上下一盘棋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2.建立激励机制,营建良好的育人生态

教师协同育人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制度机制,因此高校需要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激活高校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动力。[3]一是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规定各科教师的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使其有规可依。二是构建奖惩分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奖励每学年协同育人做得好的组织和个人,在教学业绩考核、评奖评优、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以形成示范效应,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三是建立保障机制。高校要做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的物质与制度保障,鼓励教师做好相关理论研究,为协同育人创造有利条件和政策扶持,把所有资源充分调动起来,保障协同育人的顺利开展。要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机制激励,充分调动和激发全校教职员工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热情,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营建高校良好的思政育人生态环境。

3.健全测评体系,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科学的评估是检验合力育人效果的参考,是督促各科教师通过课程资源履行同向同行育人职责的制度保障。[4]如何衡量协同育人的效果,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高校需建立适应协同育人新模式的测评体系。首先要制定各类课程协同育人效果的评价标准,明确将育人要求纳入评价体系,采用多种测评方法,体现评价的人文性、多元性,激发相关任课教师的育人动力与热情。在评价内容上,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的量化评价方式,将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等纳入其中,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评价,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他评和家长参评相结合的方式,把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效度检验统一起来,注重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和动态评价,制定出更为精细和系统的评价指标,以科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其次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协同育人工作如何整体推进,如何对其进行监督评估,这是实践中的难题。学校要出台配套的规章制度,在协同育人理念、目标和实施方法方面形成制度,学校协同育人领导小组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以学生评价为主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严格的考核评价来确保协同育人工作有序推进。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