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主体协同的“工匠精神”培育机制构建
2021-01-07谭璐
谭璐
(广西科技大学,广西 柳州 545006)
工匠精神在不同的群体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广义上讲,工匠精神不限于制造行业,如今的“匠”也超越了字面意义,演变成技艺精湛、精业敬业、德艺双馨、造诣高超的代名词,在任何领域任何行业都适用。工匠精神培育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是一项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主体间的合作,因此搭建工匠精神培育的多主体协同机制正当其时。
一、政府保障机制:打造有利于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体系
各级政府要加快完善工匠型高技能人才的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首先,应完善“工匠”培育机制。(1)要以重点职业院校为基础,联合行业企业的力量,搭建“工匠”培育平台,以培养优质的“工匠”人才。(2)实施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高端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为“工匠”提供储备人才保障。政府可以给予培养单位或个人一定的财政补助,鼓励企业和高职院校组织技能提升培训服务,通过财政奖励的方式加大技能培训力度。(3)建立技能竞赛选拔机制,全方面、多渠道、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标世界技能大赛,开展丰富多彩的“工匠”技能竞赛活动,把竞赛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紧密结合起来。其次,构建“工匠”激励机制。(1)加大“工匠”奖励力度,营造全社会崇尚“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2)拓宽“工匠”晋升发展通道。未获得高级职称的“工匠”人员,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3)完善“工匠”薪资待遇政策。企业对“工匠”人员可以推行年薪制和提供一定的股权期权奖励,制定特聘岗位津贴和带徒津贴等制度。(4)提高“工匠”的政治地位。积极鼓励“工匠”按照程序标准竞选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先进劳模等。第三,完善“工匠”使用机制。(1)“工匠”所在的单位可设立工匠工作室,以工匠个人名字命名,政府提供财政补助,根据工作室产生的绩效给予一定的奖励补助,鼓励并支持“工匠”工作室申报国家、省部级等技能大师建设项目。(2)鼓励“工匠”创造发明,“工匠”人员在工作中研发的重大技术创新、先进操作法等,以发明人的名字命名,支持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打造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工匠”品牌。保护“工匠”通过革新改造、发明创新、技术推广形成的知识产权。(3)为“工匠”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提供便捷的落户服务,同时,为未就业的“工匠”配偶、子女提供再就业培训指导、职业规划指导等服务,优先推荐其就业。
二、学校塑造机制:夯实工匠精神培育的教育基础
首先,发挥价值引领作用,把工匠精神培育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精神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将其融入高校的思政教育,使思政教育更具生命力和感召力[1]。一方面,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拥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为高校创新充实思政理论教学内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素材。思政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使得思政理论课内容能更好地落地生根,更加贴合时代主题,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有效载体。另一方面,把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堂,树立工匠精神,应用榜样引领的方式,吸引大学生争相模仿榜样的行为。
其次,高校要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不是简单地授以学生一技之长,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应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价值追求和职业素养。此外,要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不是传授一技之长,而是要激发学生自我成长、自我鞭策、自我升华,唤醒学生拥有终身学习的内在动力。高校在做好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要把工匠精神培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将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第三,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不是某一行业、某一岗位特需的精神特质,而是各行各业每个岗位都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所蕴涵的“追求卓越”的社会责任,是每一个社会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2]。工匠精神是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学习的必修内容。一方面,高校在培养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追求极致的职业态度的培养,把工匠精神贯穿到整个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看,学生深刻理解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是提升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有利条件,可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习得工匠精神。另一方面,工匠精神也要融入高校的实践教学中,把实践教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高校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提高实践教学课时的比重,积极促进产教融合持续深化。学生在企业实训时,是以“准员工”的身份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进行,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专业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让学生在工作中感受工匠精神的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第四,把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只有用工匠精神来要求自己,让工匠精神融入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中,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习得工匠精神。一是教师要用“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教师和科研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坚持创新、坚守工匠品质,把教书育人当作人生最高的价值追求,用师德的熏陶和人格的感召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去关心学生、教育学生。二是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及职业素养,牢牢树立工匠理念,以“德艺双馨、道术双精”的高标准武装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新版本的“教书匠”。要积极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带头发扬劳模工匠精神,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话语权和精神感召力。三是教师在遵循思政教育学科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大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坚持开展精细化教育,实施差异化管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第五,营造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作为全校师生生活、学习、工作的校园以及日久而形成的校园文化,对人的思想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是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要围绕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劳动至上、工匠光荣的价值理念,打造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一是加快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建设,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并提供配套的制度保障。依托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党组织活动等载体,加强“大国工匠”“全国劳模”以及校内优秀教职工、朋辈榜样等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通过开设劳模大讲堂、举办劳模事迹分享会、聘请优秀企业劳模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德育导师等方式,把工匠精神和劳动至上思想融入课堂;在各专业理论课教学、班会交流、学生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过程中强化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在各类学科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活动中,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三是发挥“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优势,通过文章、漫画、短视频等多种途径,宣传工匠精神和弘扬“大国工匠”的优秀事迹。在制度建设方面,贯彻落实符合新时代大学生发展规律的学生日常管理条例和相关制度,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三、企业支撑机制:加快推动工匠精神培育与生产领域相融合
企业要树立以工匠精神为内核的企业文化。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仅1.5 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也只有7~8 年,与欧美发达国家企业平均寿命40 年相比,差距明显[3]。研究日本的匠人文化发现,在日本企业内部,领导和员工在思想价值观念上高度统一,工匠精神深入每一个员工的内心,大家万众一心,秉持共同的职业理想和价值追求,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在工作中追求完美与卓越。德国企业的工匠精神更多地体现在严谨上,工作中的丝毫误差都不允许存在。细节决定成败,企业文化的构建与工匠精神的培育相辅相成,把工匠精神融入企业的价值文化建设中,在企业内部形成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在工作中约束员工的自我行为。同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员工注重工作细节,与企业共命运。
首先,企业要转变观念,树立民族品牌和百年老店的信念,把工匠精神视为企业的生命,努力用完美的品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要积极加强以工匠精神为核心、重视技术创新、珍视工匠人才的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的工匠精神得到传承和创新。新时代提倡企业重视“工匠精神”,是在接受现代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从文化传统中取其精华,寻找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精神基因。同时,积极培育工匠精神和弘扬工匠文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坚持,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认识到制造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深远意义,消除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为我国在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中能脱颖而出、转型成为制造业强国贡献一己之力。
其次,企业要转变用人观念,完善人才评价奖惩制度。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发展日渐成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注重人才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但还有小部分企业依然把学历门槛摆在第一位,导致许多有技能的人才被拒之门外。员工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其工作态度、职业精神、工作习惯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所以企业要创新用人招聘制度,在选聘上,更加注重人才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素养。在劳动分配制度上,要拓宽工匠人才的劳动收入来源,尤其是从事智能制造工作的人员,鼓励他们推陈出新、发明创造。企业要不断健全人才评价和奖惩机制,充分挖掘工匠的价值,促进员工工匠精神的习得,包括:(1)制定科学的人才评价指标,把员工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工作绩效、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等综合权衡起来进行考评。(2)对企业紧缺、稀缺的特殊人才应建立专门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对企业做出的贡献。(3)完善奖罚制度。要制定有吸引力的奖励措施,不能让有突出贡献的工匠得不到相应的待遇。
第三,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让大学生在实习实训中接受工匠精神的淬炼。在具体的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接纳大学生轮岗实习,主动承担起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指导大学生实习工作时,安排优秀的工匠导师进行示范,让大学生耳濡目染,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
第四,推广现代学徒制,传承和弘扬现代工匠精神。一方面,要强化企业的育人主体地位,各大高校要与企业形成全面、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方案;另一方面,能工巧匠和技能大师也要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建立师徒传承关系。
四、社会引导机制:营造有利于弘扬工匠精神的环境和氛围
第一,营造崇尚工匠的社会文化氛围,提升工匠群体的社会地位。在欧美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工匠”是一种尊称,是对拥有高超技术的工作者或行业佼佼者的统称,也是各大公司争相聘用的人才,社会地位很高。反观我国,自古“工匠”就不是一个褒义词,社会地位不高,受到社会的偏见和歧视。面对这一现实问题,要真正让高技能人才感受来自经济方面的成就感和来自社会的尊重,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劳动收入水平。
第二,加强社会文化舆论引导,营造尊敬劳动、崇尚技术的舆论环境。政府必须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方位多渠道宣扬“工匠”群体的贡献,弘扬工匠人才的职业观、价值观、社会观等[4]。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群策群力,营造客观的、正能量的社会舆论,扩大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和影响作用。
第三,为“工匠”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首先,提升工匠福利待遇,增加工匠工作的满足感。其次,拓宽工匠的晋升渠道,提升学生的“工匠”理想。企业在人才招聘、人才任免、人才评价时应突破年龄资历、学历身份等外在条件的束缚,加强制定企业内部人才技能提升计划,为工匠营造公平、平等的职业环境和就业环境,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福利。
五、家庭协助机制:为“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要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必须重视家庭教育,构建完善的家庭协助系统,增强每一个家庭的工匠精神培育意识。首先,加强“工匠”家风建设。良好的家风建设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是学生习得“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5]。作为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要以身作则,践行“工匠精神”所呈现出来正面积极的工作和生活形象,对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起到引导作用。其次,营造“工匠”家庭环境。在家庭环境中有意识地加入工匠元素,让学生在长久的“工匠环境”中接受熏陶,为习得工匠精神打下基础。第三,设置家庭“工匠”奖励,在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上,以精神奖励为主。第四,加强家校合作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一方面,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双方必须要统一教育理念,共同致力于学生的成长。对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家长需要主动加强与学校的联系,经常关注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等;另一方面,家庭和学校之间要加强配合,联合进行工匠精神培养。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家庭和学校信息的互换,可以有效帮助学校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实施分步骤有计划的教育,家长也能更多了解学校活动,并给与学校支持和鼓励,一起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