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落实1+X证书制度的策略
——以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01-07王翠娥
王翠娥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继续教育部,福建 泉州 362000)
1+X 证书制度是针对“教学脱离实际、专业脱离职业、学生脱离岗位”等职业教育沉疴已久的难题,为推进职业教育服务现代经济体系转型升级而实行的改革创新举措,试点初期高职院校面临理念更新、制度建设、组织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等诸多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对高职院校而言,以1+X 证书制度改革为契机,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能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对学生而言,通过参与1+X 证书制度改革,能获取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就业创业的本领,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对企业而言,通过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教育话语权和治理权,深化产教融合,最终获得优质的人力资本。
一、1+X 证书制度的内涵解读
1.“1”和“X”的内涵
厘清1+X 证书制度的内涵,是顺利推进1+X 证书制度落实的前提。1+X 证书制度中“1”指的是学历教育文凭,代表着受教育者的学历教育水平,具体可体现为中专、大专、应用型本科等不同学历教育层次;“X”指的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反映持有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具体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1”和“X”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1”是国家颁发给受教育者的学历证书文凭,具有基础性、主导性地位,其核心是系统学习专业学科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X”是对学历证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具有辅助、发展性作用。“X”强调的是职业技能等级水平,其核心是行业等级标准,学习内容是不同工作领域下完成各种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技能,适用于不同专业,面向职业岗位(群),涵盖初级向中级、高级递进的职业技能要求。“1”中的专业学科知识能促进“X”的掌握和提升,“X”的职业技能培训又深化“1”的专业知识学习。“1”和“X”是培养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的双翼,也是驱动产教融合的引擎。1+X 证书体系体现岗位(群)能力要求,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全面涵盖专业知识、技能操作水平和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能力。[1]
2.X 证书编制标准解读
X 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由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负责开发。培训评价组织会同行业、企业、院校有关专家,结合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职业技能标准体系制定X 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020 年的X 证书标准一般包括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对应院校专业、面向工作岗位(群)、职业技能要求和参考文献,标准编制的重点是职业技能要求。职业技能要求分等级(初级、中级、高级)编制,一般包括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技能、技能要求、知识要求等5 个要点。2019 年的X 证书标准还对职业素养提出要求,例如Web 前端开发职业技术等级标准,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学习意识等都有明确说明。汽车运用与维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术等级标准对从业者的职业准则、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也做出详细要求。为满足企业岗位(群)技能差异性的需求,有的证书标准采用模块组合的方式编写。学生可根据自己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灵活选择不同模块组合完成X 证书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
二、X 证书与专业、课程、学分的关系
1.X 证书与专业的关系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鼓励职业院校学习者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由此我们可以理解X 证书是为拓展、提升、完善学习者职业能力的补充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它与学习者的专业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其实质不是某一职业工种的资格证书,而是某一岗位(群)中至少3 个以上工作领域包含的典型工作任务中的N 个核心知识点与技能点的集合。[2]X 证书体现的是某一岗位(群)的关键核心技能,可以迁移至多个岗位或专业,也即X 证书可以适用于多个专业,它有别于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并不存在唯一对应关系。例如跨境电商B2B 数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的电子商务、移动商务、网络营销、跨境电子商务等专业,及高等职业院校的电子商务、移动商务、网络营销、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国家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等专业,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国际商务、市场营销、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因此,试点院校在推行1+X 证书制度时可以遴选多个专业同时实施同一个“X”证书,例如,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电子商务、商务英语、移动商务、国际商务等专业同时试点实施跨境电商B2B 数据运营证书,在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同时试点实施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调装证书。
2.X 证书与课程的关系
X 证书是培训评价组织基于行业企业关键工作领域中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要点开发的,反映当下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和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具有适用性、前瞻性等特点,旨在对“1”进行强化、补充和拓展。因此,X 证书的职业技能和知识要求与院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不可能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X 证书中某些技能和知识要求有可能在多门课程中重复出现,也有某些技能和知识要求在开设的课程中没有提及或者只是简单阐述,这就需要院校重建课程体系,补充原来没有覆盖到X 证书的技能和知识内容,调整已有课程,强化原来没有达到X 证书要求的内容,修正部分课程内容,以达到与X证书同样的技能要求和应用水平。
3.X 证书与学分的关系
1+X 证书制度实施的核心环节之一便是做好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在进行学分认定和转化时,应认真对比分析X 证书的职业道德素养、基础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技能要求、知识要求与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中所涵盖的知识点,并逐项分类整理,实现学分的认定与转换。对X 证书中院校课程体系涵盖的部分,其学分直接认定;对X 证书中在课程体系中重复出现的部分可以扣除;对X证书中院校课程体系未能涵盖的部分,可以转换为院校专业计划的选修学分。实操考核部分可以与院校的实习实训课程相互转换,例如,汽车专业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分为实务笔试、实操考核和培训任务报告三部分,实务笔试与院校对应的理论课程知识相互转化学分,实操考核和培训任务考核报告可以与院校实践课程、顶岗实习的学分转化。学分转化按照16~18 理论学时计1 学分,实操教学按照1 周或30 学时计1 学分,无法区分理论与实操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按照16~18 学时计1 学分的原则,进行学分的认定与转化。[3]
三、高职院校落实1+X 证书制度的策略
2020 年,学院在商务系、轻工系、经管系、信息系推行1+X 证书制度,分别在2018 级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国际商务、移动商务等专业的学生中试点“跨境电商B2B 数据运营”证书,在2019 级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学生中试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调装”证书,在2019 级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中试点“快递运营管理”证书,在2018 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中试点“企业网络安全防护”证书,在2018 级金融管理专业的学生中试点“人身保险理赔”证书,以此对全校相关专业群资源进行统筹调配,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推进“1”和“X 的有机衔接。
1.重构“1”和“X”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也是实施1+X 证书制度的指南。学院系统梳理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重新修订各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各专业重塑课程体系指明方向。学院召开人才培养方案评审会,组织系领导、专业带头人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研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专业定位,明晰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课程设置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匹配度,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技术技能培养的紧密度。组织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仔细研究试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比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新增课程传授原有课程中未涵盖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内容,调整课程模块内容,强化原有课程中忽视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要求的技能和知识点。
2.探索教学改革新模式
各试点专业积极探索1+X 人才培养新模式,对教学组织与证书培训进行一体化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统筹混合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翻转课堂在1+X背景下的运用。汽车专业携手福建省泉运实业集团、泉州市瑞泰新能源汽车公司、泉州市二手车流通协会,物流管理专业携手泉州顺丰,商务专业携手福建固美金属有限公司、厦门安德森教育科技公司、厦门布塔信息技术公司、泉州网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金融管理专业携手华鑫证券、中国人寿、泉州银行等校企合作企业,改革教学内容,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引入教学改革中。创新专业技能课教学模式,注重搭建产教融合的学习情境,充分运用真实的作业平台进行专业技能的操作,让专业技能培训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重建课程体系
1+X 证书制度下书证融通的前提是重建专业课程体系,以夯实学生专业岗位能力和培养未来专业技能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指引,突出专业特色,重点培养紧贴产业需求的核心职业技能。一是整合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搭建基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拓展课”的多元课程模块。二是加强技术技能培训课程建设。例如学院汽车专业以岗训融通、书证融通、课赛融通为抓手,培养学生掌握规范的汽车检修、整车装调、软件测试的操作能力和汽车通用系统的检修能力,以及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调装所需的技能。三是强化专业核心课程。组建跨专业的课程开发团队,开发分级分类的专业课程资源包,丰富课程资源供给;开发基于新技术、新规范的微课程,并共享推广于试点专业群。
4.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X 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教师不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高的技术技能水平,而且还应具有解读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能力,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活动。此外,为保证书证融通顺利进行,专业教师还需具备整合和开发新课程的能力。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及时更新职业教育理念,不断积累项目实战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储备,关注产业发展动态,及时掌握行业新要求、新规范、新技艺。为此,学院组织专业教师集中学习、研讨试点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全面梳理职业技术等级标准对技能的要求和知识要点,并逐项与专业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考取试点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鼓励试点商务专业的教师在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WISH 等平台从事跨境电商交易,为试点跨境电商B2B 数据运营(中级)的职业技能证书积累实践经验。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开发“1+X”书证融合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教材和培训资料。选派优秀的专业老师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培训,获得培训资质认证。与企业兼职教师组成联合工作室,共同完成项目教学。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更新知识储备,丰富企业经历。
5.建设学分银行
学分银行是“1”与“X”融通的桥梁,[4]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学历证书融通的关键是建设学分银行。建立“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习电子档案,将个人信息、培训过程、学习成绩及考证等信息归类存档,实行一人一档,以供学习者、用人单位、教育机构查询。建立职业技能证书与课程学分的互认机制和兑换标准,将技能证书培训、考证结果与主管部门学分银行系统实时对接管理,支持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社会人员免修相应等级类别的课程,在完成剩余课程后,可以顺利取得学历证书,真正打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支持在校生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免修与证书重复的课程学分,鼓励学生一专多能,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1+X 就是学校学历教育和社会用人需求两个方面要素的对立统一。[5]高职院校作为1+X 证书制度的实施主体,一方面要借此加强内涵建设,总结试点改革经验,为1+X 证书制度的推行贡献力量;另一方面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与行业、企业、培训评价组织紧密合作,争取成为X 证书的培训站点或考核站点,参与国家层面的学分银行建设,把握社会用人需求,培养契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实现人才的有效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