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职院校生命教育与德育的融合
2021-01-07孙阳
孙阳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我国高校的生命教育起步较晚,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研究都尚处于探究阶段。2010 年7 月29 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其中在第一部分“总体战略”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国家第一次把生命教育从安全教育中剥离,并提高到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同时还将生命教育、德育及人的全面发展等联系在一起,这就涉及到生命教育和德育的融合问题,而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大都在德育中进行,笔者认为探索二者的融合问题可以成为缓解高校恶性事件的良方。
一、高职院校生命教育与德育在教育目标上的融合
2019 年4 月17 日,上海某职业学校一位二年级学生因与母亲发生口角,随即跳下大桥身亡,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这是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很多人关注的是这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也反映了该学生对生命的轻视,或走入了生命成长的误区。这不仅仅是德育面对的困境,也是生命教育要解决的难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丰富和拓展了人们的生存、生活领域和交往空间,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日益凸显“独立性人格”,但随之而来也有很多共性问题,比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归根结底是人本身出现了问题,这就需要站在哲学的高度,重新审视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国家和社会未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在生理卫生保健、恋爱交友方面习惯采用自我探索模式,情感方面较为敏感,情绪把控能力不够。对此,德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使他们在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方面都能达到既定的目标,但往往容易忽视个体的差异性。面对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多元文化思想的冲击,对有些学生而言,德育总是缺少感染力和说服力,所以才会出现很多校园悲剧。事实上德育不是一项技能,而是人的基本素质。德育的本意应是回归生命,激发人的潜能和促进其成长,这一点和生命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所以,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德育首先应效仿生命教育,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时,要强调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这种知晓生命意涵的认知目标很重要,有了尊重生命的意识前提,德育的其他目标才有意义。
当然,应正确认识德育中的人生观与生命教育中的生命观之间的关系。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看法,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以及对生活的态度。[1]人生价值更多体现在社会价值上。生命教育中的“生命观”是人生观的一部分,帮助受教育者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教会人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处和处世,如何体现出自己的生命价值。两者都以服务社会、培养人才为己任,引导受教育者树立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自立的精神,拓展与升华人的生命价值,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准确把握生命教育和德育目标有重要作用。
二、高职院校生命教育与德育在教育内容上的融合
1.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真谛
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无数生命消逝,很多人开始思考生命的真谛。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这是一个很难得的生命教育和德育教育契机。以往高职院校的德育内容并不缺少对于生命的珍视教育,但受中国传统文化“重生恶死”的惯性思维,缺少对死亡教育的灌输。此外,由于生命教育内容缺少系统性,只停留在引导学生要学会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人生价值,却没有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命本身。所以,高职院校需要用生命教育弥补德育中对生命认知的空白。首先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由三层内涵构成,既有自然生命,也有精神生命,还有社会生命。以往,德育更关注社会生命部分,另两层含义不被重视。实际上,在自然生命中,人要经历出生、成长和死亡的过程,不能因为自己而随意剥夺其他人的生命。这次因新冠肺炎疫情死亡的人中也有年轻人,所以要让学生认识到,明天和意外永远无法预测,除了不能虚度光阴外,还要学会强身健体、练就强健体魄。而精神生命是对自然生命的超越,这也是人之为人的应有之义。自然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却可以创造无限的精神生命,这也是为什么面对疫情,无数医护人员选择奔赴前线、在疫情中逆行。只有将生命内涵的三个层次融会贯通,对人而言才是完整的生命,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
2.引导学生学会生存技能
在高职院校德育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贯穿始终,但对学生的生存教育却往往被忽视。在古代,人们需要应对的更多是来自自然界的灾害、身体疾病的考验,但在现代社会,生存技能不仅指应对身体安全,还要以如何提高生存能力为指向,将生存环境教育、生存危机教育、生存安全技能教育、劳动技能教育、社会交往技能、身体安全技能教育等融会贯通[2],让学生不仅学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也学会坦然面对各种挫折逆境。这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3.引导学生懂得悦享生活
如果生存教育是为了更好地重视人的自然生命,那么生活教育就是为了展现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目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就是“唯科学、唯理性”,带有较强的功利性,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现实。道德根植于生活,是生活的理想状态,是在汲取和消化生活营养的同时升华和引领生活,这种超越性恰恰符合生命教育的要求,就是要实现对有限生命的超越,追求人生价值。因此在生活中介入生命的力量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现象,知道享乐与乐趣的差别,正确认识生活中的磨难与顺遂、机遇和挑战,面对生活中的怀疑与冷落,懂得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也有不能承受之轻,学会用生命的韧性和弹性去悦享生活。
三、高职院校生命教育与德育教育原则的融合
教育原则是依据教育规律和目标而制定,用于指导教师教育教学,是达成教育效果的尺度。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原则应是在结合高职学生发展特点的前提下,在实现生命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生命教育的依据和准则,体现了生命教育的本质。[3]高职院校德育原则应是根据德育规律及高职生身心发展特点而制定的,是思想品德教育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要求。生命教育是德育的基点,生命教育追求主体的健康、幸福、自由,这恰恰是德育的价值追求。探索二者在教育原则方面的融合,可为双方发挥最佳教育效果提供准则和依据。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是人类在同自然、社会以及自身发生的主客体关系中确立的。生命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为终极目的,以培养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为宗旨。而德育本意是要回归呵护生命,激发受教育者的生命潜能,促成其生命生长。很显然,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和德育都是在尊重受教育者生命主体的前提下,突出其生命主体地位,发挥其生命主体作用,调动其生命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实现其作为主体的个性及人生价值。
高职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于他们在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关系中是否具有自主性、独特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主体性原则为指引,二者更能体现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保证高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育的最佳效果应该是学生可以自觉地完成知识的内化,而不是靠外在知识的灌输。教育应该是有温度的,生命教育和德育都不应该是一种简单的符号信息和语言传递,也不是为追求感官的愉悦和场景的营造,而是有反思性的知性体验和持续影响,通过灵魂的触碰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其次,从高职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促进高职学生的自我实现。德育强调弘扬自律精神,养成慎独的行为习惯,成为有用的社会人。生命教育则强调对生命本身的重视和尊重,充分实现自己的个性和人生价值,实现个体生命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两者最终都希望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遵从学生成长规律,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2.超越性原则
人与动物的生命不同,动物的生命只能实现其本能的自然生命,但人还有精神生命、社会生命,是超越生命本体的一种更高级的存在体。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泉。人正是在矛盾中实现着自我否定,并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否定中不断地生成新的自我。所以,超越性是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而德育总是和道德理想、政治理想联系在一起,其目标也必然要高于现实教育对象的道德水平、思想政治水平。德育虽需要立足于现实,但是教育要面向未来,否则它的生命力不能持久,这就是德育超越性原则的体现。在超越性原则的指导下,生命教育和德育有了共同的发展动力。首先,促进教育目标不断生成。生命教育和德育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前者是从生命本身出发,后者是从人的德性出发,而教育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所谓的“道德滑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德育未能及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生命教育和德育一样,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生成和调整。其次,引导教育主体的认识不断提高。道德教育不可能一次完成,生命教育也是如此。高职学生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且与本科生相比,理性分析能力和知识学习能力相对较差,需要引导,才能在内心深处对于自身的有限性和未完成性产生超越,愿意在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中不断努力,为实现生命价值去追寻。第三,探索积极有效的教育理论和实施方式。生命教育和德育理论都需要随着实践的要求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不仅是教育理念和内容,实施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随之不断调整和改进,才能保证二者的生命力。
3.实践性原则
德育讲求“知、情、意、信、行”融会贯通,知是起点,行是目的,使受教育者做到知行合一。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要将生命教育和学生专业学科内容相互结合,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生命体验,让学生感受生命的价值,实现人生的不断超越。
从生命教育角度,实践性原则强调切切实实的生命体验;从德育角度,实践性原则应是一种道德自觉,即将道德信仰外化于行动。道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人之为人的最好证明。目前,国外很多生命教育都是通过课下和课外的实践活动展开的,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就国内的高职院校而言,生命教育和德育收效甚微,原因在于开展的实践活动未能触及学生的灵魂。应结合时事,如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医生护士不顾生死救助病人的感人事迹,让学生真切地体验生命的艰难,唤醒学生关注生命、守护生命和珍惜生命,让生命教育成为德育的灵魂,德育成为生命教育的支撑,使二者在实践中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四、高职院校生命教育与德育实施路径的融合
1.课程融合
高职院校因学制比本科院校短,大多以提高学生技能、促进学生就业为己任,鲜有生命教育相关课程,其教育理论大多在思政课和心理健康课中涉及。生命教育和德育课程相互融合的路径并非不可行,但是须注意几方面:首先,在德育课程中保持生命教育的独立性。德育是生命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在思政课中道德教育往往按照教育者的期望,对受教育者进行强行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将学生客体化。应在德育中融入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选择生命叙事、影视赏析、情境体验、实操教学、个案探讨、合作学习等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的生命体验。此外,不能以心理健康教育代替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只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其次,探索生命教育和德育在专业课程中的融合。高职院校学生有其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应注重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教育,而生命教育和德育也须渗透在专业技能课程中,如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增加自信,最终找到从业的幸福感。第三,教育者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生命观。教育效果的好与坏依赖于“教师”和“学生”两种最重要的“人”。在大思政背景下,各个高职院校都开启了三全育人模式,但在教师队伍中,并非所有教师都能全身投入自己的教育事业。加上现代社会带给教师的从业、生存压力较大,会影响到教师的幸福感。高职院校应关注教师的生命质量和心理健康,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生命观。
2.校内融合
校内融合是指在课下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的。要创造一种环境氛围,能够让人身历其境。布置党建、环保、禁毒、生命安全等主题内容,都是学生生命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只是在布置过程中要能有学生参与的痕迹,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喜好,结合各专业特色,对校园橱窗、墙壁、走廊等场地进行布置,且适当尝试酷炫、动漫、古风等不同风格,尽可能完整展示出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风貌,让校园内处处都有活力。社团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在教师指导下按照一定活动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无论是生命教育还是德育,社团的优势都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社团可以通过朋辈交往,建立学生间的心理互助模式,例如打破年级和专业界限,将志同道合、喜好相同的学生聚在一起,他们有共同的交流语言,利于建立朋辈心理互助关系。另一方面,社团作为高校的第二课堂,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更易产生认同感,可以成为高职院校自主式体验生命的有效手段,也是隐形德育发挥作用的良好渠道[4]。此外,用网络、微平台来传递对生命和道德的认知和感悟也是不可缺少的途径。
3.社会实践融合
生命教育和德育可以通过不同类别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不同的生命体验,如团委组织的志愿服务可以让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专业实习让学生锻炼岗位技能,提升生命高度;参与思政社会调查和爱国主义基地教育等可以让高职学生知道生命的多样化及崇高;生产劳动实践可以让高职学生明白劳动的光荣和生命的意义;勤工俭学可以让高职学生懂得自食其力,认识生命的根本;创新创业活动可以让高职学生懂得创造生命的价值,等等。总之,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生命教育和德育都有不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