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伏邪理论探讨支气管哮喘的辨治思路
2021-01-05高英洁崔红生弓雪峰张诗瑜
高英洁 崔红生 弓雪峰 张诗瑜
邪气潜伏于人体不立即发病,过后方发称之为伏气病,潜伏于人体的邪气称为伏邪或伏气[1]。根据邪气来源可分为外感伏邪和杂病伏邪两大类。外感伏邪是指从外界侵入人体的邪气,主要包括六淫和疫戾之气。除外感伏邪以外的伏邪则称为杂病伏邪,涉及调护不当、祛邪未尽以及秉承于父母之伏邪三类[2]。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以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接触变应原、情志刺激及劳累等情况下诱发,临床表现为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经抗感染、抗炎、解痉平喘等治疗后上述症状可缓解,但长期来看本病仍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3-4],这成为本病治疗的难点。其发作特点与伏邪发病有相通之处,可归于杂病伏邪范畴。本文基于伏邪理论,探讨哮病的病机以及辨治思路,以期为临床辨治提供指导。
1 哮病伏邪的成因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哮病”范畴,根据本病发作时喘息、气急、胸闷、咳吐痰涎,缓解时无所苦或以虚症为主要表现的特点,古代医家在实践中认识到“宿痰伏肺”是导致本病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5]。陈修园在《医学实在易》中指出哮病发作为邪气、伏痰“狼狈相因,窒塞关隘”,说明本病发作受邪气与伏邪等多种因素影响。近代医家在古人认识的基础上,对病因病机进行了发展。武维屏教授[6]、崔红生教授等[7]对哮喘进行了总结,认为哮病为本虚标实性疾患,本虚在肺、肝、脾、肾功能失调,标实则可因风、痰、湿、饮、瘀、郁等多种病邪潜伏于内,以痰为主,相杂为患,在内(情志)外(环境)因素的诱发下,使得本病反复发作。《灵枢·百病始生》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因患者正气不足,邪气内伏,留于经脉、脏腑或肺系,影响正常气血的运行,待邪气蓄积或情志、外感、饮食等因素进一步加重气机阻滞,内外勾结使得疾病反复发作。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在本病早期,支气管镜下可见气道慢性炎症性病变,而患者可无任何症状[8],本病早期起病隐匿,这与伏邪发病特点相合。
2 伏邪与哮病病机
哮病在急性发作期多表现为喘息、气促、胸闷及咳嗽,为外在之六淫、内在之情志引动伏邪发病。伏邪主要为风、痰、湿、饮、瘀、郁,其病机各有不同。
2.1 内生痰、饮、湿
痰、饮、湿的产生与津液代谢失常相关,无明显形质者为湿,清稀者为饮,稠浊者为痰。津液的输布责之肺、脾、肾三脏,肺为水之上源,其宣发肃降,主一身之气,气不化津,则痰浊内蕴;脾虚失运,津液输布失常而致痰湿内停,藏伏于体内,故有“脾为生痰之源”之说;肾虚摄纳失常,则阳虚不能温化蒸腾水湿,津液化而为饮,或阴虚虚火灼津,炼津成痰,停聚于内,痰、饮、湿经等内因诱发,引动伏邪,导致气道挛急狭窄,肺气宣降不利,则哮病发作。《王旭高医案》中亦点出哮病发作病机为气机阻滞,肺气宣降不利:“哮喘气急……痰恋不化,气机阻滞,一触风寒,喘即举发。”
2.2 阴虚风动
哮喘多发作于春冬季,发病前常有鼻痒、咽痒、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发时痰鸣气喘,传变迅速,反复发作,这些特点与风邪“善行而数变”的性质相符。武维屏教授于临床中发现,内生肝风亦可致哮[9]。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肝阴(血)不足,则易阴虚风动。虚风内伏,在外风引动下,里应外合,肺气上逆,发而为哮。周仲英教授认为“风痰阻肺”为哮病发作的基本病机,风有外风、内风之分[10],这与武教授对本病的认识不谋而合,为本病从肝论治打下理论基础。
2.3 久病痰瘀互结
哮病反复发作,痰饮内伏,阻碍气血运行,日久形成痰瘀互结之状。痰瘀是津液和血液代谢异常产生的病理性产物,津血同源,故痰瘀同源,唐容川认识到痰瘀可相互转化,“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洪广祥[11]重视痰瘀,认为气阳虚弱与痰瘀伏肺是哮病反复发作的内因,并参考现代医学,提出“痰瘀气阻”与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的病理基础相关,在本病的治疗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薛汉荣等[12]通过现代研究证实“痰瘀伏肺”与哮喘气道重塑存在相关性,为哮喘“涤痰行瘀”治法提供实验依据。崔金涛教授临床多从瘀论治本病,认为瘀血痰浊为发病之因[13]。以上均表明痰瘀内伏为本病迁延难愈的重要病因之一。
2.4 气郁常致本病反复发作
支气管哮喘是典型的心身疾病,许多研究发现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哮喘患者焦虑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14-15]。现代研究表明,情志因素可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哮喘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6-17]。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肝主疏泄,“肝升于左,肺藏于右”,二者一升一降,相互配合使全身气机调畅。《证治汇补·哮病》言:“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可见气郁为本病起病的关键因素之一,情志不遂则易肝气郁结,阻滞气机,成为痰饮、瘀血产生的内因,郁与痰、瘀相结,肺气不能宣降,则哮病发作[18]。
3 基于伏邪理论的支气管哮喘辨治思路
综上,在哮病发作早期,因正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风、痰、湿、饮、瘀、郁内伏,形成了本病早期的病理基础,当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等因素刺激,超出了人体自我调节范畴,进一步阻滞气机,使本病发作。故在急性期首当祛除诱发之因,如风、寒、湿等外邪。其次则应兼顾内伏之邪,以及正虚之体,次第分明。本病病位在肺,结合肺腑娇嫩的生理特点,伏气为病,正气本虚,不耐攻伐,须给邪气以出路,故治疗时以透邪外达为主要指导思想贯穿疾病全过程。在慢性持续期及缓解期,扶正固本则是本病的基本治则。
3.1 透邪外达贯串哮病治疗始终
透邪外达是使邪气由内向外,由深出浅而解的一种治法[19]。徐大椿在《临证指南医案》[20]中评注:“凡属有病,必有留邪,须放出路,方不成痼疾。唯气血欲脱,一时急救,不在此例,稍定即当思治病之法矣。”结合本病内有留邪的特点,当思透邪外达之法,避免一味攻伐,损伤正气。治疗时根据病邪伏留的部位,因势利导,给邪以出路,即《内经》所言:“其高者,因而越之。”如风痰伏肺,在祛风化痰、降气平喘的基础上,常常加入引邪外出或通顺气机的药物如荆芥、防风、荷叶、苏叶、蝉蜕等,药量宜小(3~6 g),取“治上焦如羽”之意。如伏邪位置偏下,在中下二焦,亦可随二便而出,方中常加入薏苡仁、滑石、冬瓜皮等渗透于下的药物。
3.1.1 外邪诱发 对于外邪诱发者,根据病邪进行加减配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风寒伤肺或引动伏邪,患者除哮病主要症状外,兼见恶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咳痰清稀等风寒之象,临床常配伍麻黄、紫苏叶、荆芥、防风等宣肺散寒的药物。若感受风热,可见咳痰色黄、痰质稠、口苦、渴喜热饮等蕴热之象,治疗上选用疏散风热,宣降肺气为主的中药,如桑叶、菊花、蝉蜕、枇杷叶等。若感受湿邪,头重如裹、四肢困重、纳呆,可加藿香、佩兰、豆蔻等芳香化湿之品。
3.1.2 痰、湿、饮内伏 (1)宿痰伏肺:古时有“哮喘专主于痰”的认识,因肺气宣降不利,脾不能运化水湿,久病肾不能蒸化水液,津液不归正化,伏于体内,湿、饮与痰相伴而生。痰浊伏肺,壅塞气道,致肺气上逆,哮病发作。临床表现喘息胸闷、咳嗽、痰多色白质粘、大便不畅等为主,涤痰平喘为主要治法,以三子养亲汤为基础加减,苏子、苏梗合用,取行气和中,肺脾同调之效,可引邪从大便而出。若病患素体阳盛或阴虚火旺,痰热相合,方选定喘汤加减,以清化痰热。若病患素体阴盛或阳虚,寒痰伏肺,当以宣肺散寒,化痰平喘为法,选射干麻黄汤为基础加减。(2)饮邪内伏:当内伏之邪以饮邪为主,表现为咳痰清稀如蛋清样,遇冷风刺激会症状加重,口不渴,畏寒喜暖,苔水滑或白滑,脉浮弦,选小青龙汤加减以温肺化饮,止哮平喘,方中麻黄辛温,开宣肺气;干姜、细辛、五味子收散并用,温肺化阴,内寓透邪外达之意;桂枝助麻黄宣肺,同时温化在内之水饮,白芍、五味子收敛气阴,散中有收,水饮化,肺气降,壅塞通。(3)湿热伏肺:湿热之邪内伏,清之则湿邪不祛,燥之恐助热伤阴。因肺主气,气化则湿化,故可从肺入手治疗湿热,临床常选调整肺气之药,如杏仁、前胡等。除哮病主症外,可伴身重困倦、口干不欲饮、咽干、身热汗出、大便粘滞不爽,小便色黄,苔黄厚腻,脉濡数或滑数等表现。以三仁止咳方为基础加减,其中杏仁开宣上焦,豆蔻、厚朴温通中焦,芦根、滑石、薏苡仁以渗透下焦,透邪外达之意寓于方中,共凑清利湿热,宣肺平喘之功[21]。
3.1.3 风痰内伏,肝肺同调 哮病起病急,常因冷空气、异味刺激、说话过多等诱发,并伴有鼻炎、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病程缠绵,症状表现与风邪“善动不拘”的特点相符。外风诱发内在伏风,使本病发作。患者症状多于夜间加重,兼有阴虚表现,舌质淡或偏红,苔少,脉细滑。临床选用苍耳桑梅方加减,以蝉蜕、僵蚕、蜂房、首乌藤透在内之伏风;苍耳子、辛夷通肺窍,给邪以出路;桑白皮、炙麻黄、杏仁宣降肺气,调顺气机;乌梅酸敛,与甘草相配,有酸甘化阴,柔肝熄风之效,并与发散药相制相成,以达疏风化痰,养阴透邪之效[22]。
3.1.4 久病痰瘀互结 哮病反复发作,影响血液运行,日久形成痰瘀互结之状,病理代谢产物痰、瘀又成为本病发作的内因,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多表现为口唇色暗,前胸及胸骨处有憋闷、受压、疼痛等不适,舌质紫黯等。以血府逐瘀汤为基础方加减,方中取桃红四物汤养血活血,四逆散疏肝行气,诸药合用,既化血分之瘀滞,又解气分之郁结,有气血双调之效,则久病之痰瘀可解。方中当归为治疗本病常用药物,与诸药配伍,取其一药多效之功,因其既可生血活血,又润肺燥,主咳逆上气。其表散之力虽微,而颇善祛风,因风着人体,恒致血痹,血活痹开,而风自去也[23]。现代研究也证实当归具有平喘、缓解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24]。
3.1.5 情志生郁 情志变化可导致本病反复发作,《证治汇补》言:“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气不周流,与痰相结,阻塞气道,或影响气血运行,则瘀血产生。气郁可为多种病邪产生之因,症状表现除本病特征症状外,症状加重多与情志相关,平素压力大,喜静少动,脉沉弦。临床常以哮喘宁颗粒为基础方加减,其中柴胡、葶苈子一升一降,疏通在内之郁滞,使气得以周流,郁滞得解。全瓜蒌、清半夏、黄芩取法小陷胸汤,开郁宽胸理气,丹参、地龙行血通瘀,白芍柔肝,防风辛甘微温,通治诸风,取透邪外达之意,诸药合用共达调肝理肺,通顺气机之效[25]。
3.2 扶正固本是哮喘缓解期、持续期的基本治法
在哮喘缓解期和持续期,此时虽无诱发因素,但病邪还伏于人体,伺机而动,此时当扶正固本,正气足则邪气自祛。防止或延缓其由“伏”到“发”的过程,从根源解决本病反复发作之因。治疗时根据脏腑虚实,补中有通,常加入荷叶、苏叶、豆豉等调畅气机之药,以免滞塞。在本病早期,正虚为主要病因。气虚为主者,方选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为基础加减;阴虚、气阴两虚者方选乌梅丸合生脉散加减,其中乌梅丸寒热并用,气血双调,以阴虚为主者,可适当加大乌梅用量,取酸苦坚阴之意,同时酌加白芍,取其养血柔肝之效。哮病发展到后期,多见虚实夹杂。肺肾气虚,痰气交阻,方选平喘固本汤加减。肺肾两虚,痰瘀互结,方选补中益气汤合金水六君煎,补肾化痰祛瘀。
4 结语
哮喘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临证时,首当明确本病的发病之机,为外感六淫、饮食、情志等诱发,引动在内之伏邪,肺失宣降,本病发作。其中风、痰、湿、饮、瘀、郁为主要伏邪。治疗时,应明析诱发之因及伏邪,结合病机,因势利导,引邪以外达,不可一味攻伐。同时,临床中常见多种病邪相杂为患,单一因素发病少见,故当结合具体病机,灵活加减变化,不拘于成方。在哮病持续期及缓解期,根据本阶段正气亏虚、邪气内伏的特点,当扶正固本。在伏邪理论指导下,对哮病的辨治更加系统完善,为本病临床治疗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