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之魂:张伯礼对抗疫及中医现代化的突出贡献
2021-01-05熊可杨丰文黄明
熊可 杨丰文 黄明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
张伯礼,中医内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教育、中医临床及科研工作50余载。张伯礼院士在抗疫之危难中展示了中医的力量和恒久的魅力,也展示了一名大医的责任与担当;他勇于开拓,富于创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阐释中医药内涵,致力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批中药成果;他积极建言,推动中医药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诠释了一名中医科学家的大医之魂。
一 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
“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这是张伯礼院士在抗击“非典”时立下的铮铮誓言。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又一次兑现。
2020年1月27日,农历大年初三。武汉已经“封城”,加之各大城市陆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正在天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的张伯礼院士临危受命飞赴武汉,作为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投身抗疫最前线。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临危受命。17年前,在抗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称简“非典”)前线,处处可见他奔波忙碌的身影,他说披荆“逆行”疫区是医生的必然使命。2003年,他开辟了全国唯一的非典中医病区,推动中医药在控制病情恶化、改善症状、稳定血氧饱和度、激素停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所总结的“非典”发病特点和证候特征、病机及治疗方案,被收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非典中医治疗方案”。
张伯礼院士初到武汉时,疫情形势正值最严峻的时刻。医院里人满为患,各类患者交织在一起,极易交互传染。这种状况如果不尽快改变,将为后续防控和治疗带来巨大压力,而且会加速病毒传播。深入了解情况后,他和专家组提出要迅速采取措施,对疑似、发热、密接和确诊四类人,进行分类管理、集中隔离。同时建议征用学校、酒店作为隔离观察点。张伯礼还提出同一病因,相同症状,可以采用通治方案,采用“中药漫灌”的方式,让患者普遍服用治湿毒疫的中药汤剂达到早期干预的目的。在这一系列的举措下,截断了病情蔓延扩展势头,为下一步治疗打下了基础。
分类管理后,对病床和医生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张伯礼会同刘清泉教授联名写下请战书,提出建立一家以中医药综合治疗为主的方舱医院。2月12日,江夏区大花山方舱医院(简称江夏方舱医院)建成启用。张伯礼率领由209人组成的中医医疗团队进驻,成员来自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五省市三甲医院。到3月10日正式休舱,江夏方舱医院共收治新冠肺炎轻症和普通型患者564人,交出了病人零转重、出舱零复阳、医护零感染“三个零”的亮眼成绩。取得经验后,几乎所有的方舱医院普遍使用中药,转重率为2%~5%,明显低于15%~20%的公认值。没有重症就没有死亡,中医药打赢了第二仗。
与此同时,在中央指导组指示下,张伯礼院士及各位专家推动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市金银潭等各医院的重症患者全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西医为主,中医辅助。但是辅助有时也起关键作用,如在解决新冠病人氧饱和水平低、炎性风暴控制、促进肺炎吸收、解决人机对抗等临床棘手问题,中医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体会尤深的是重危症患者及早使用中药注射剂往往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
鉴于新冠肺炎的特点,出舱不等于痊愈。早在江夏方舱医院还没有休舱时,张伯礼院士已经在思考出院患者的康复问题,积极筹建两家康复门诊和病房,多次去康复驿站诊治病人,指导患者后期康复评估、科研及追踪工作;并主持制定发布了全国第一份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南;指导建立了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管理与康复平台。一年多来,可以看到我国患者后遗症出现率及严重程度都较国外轻,应该是中医药在新冠康复治疗中发挥的优势体现。
病毒不分国界,疫情仍在国外迅速蔓延。张伯礼院士在2020年3月25日,通过世界中联组织的中医药参与全球抗疫支持行动向国际分享了题为“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冠肺炎——中国方案的亮点”的主题报告,与世界人民分享新冠肺炎的中医概念、病因病机、临床症候特点,中西医结合在救治中的作用,循证证据和基础研究进展等内容。全程共有63个国家地区的9万余人在线参与,产生重大国际影响,彰显了中国医生“普济众生”的情怀。到目前为止,张伯礼院士及团队50多次与世界卫生组织、意大利、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法国等国际机构和多国医务工作者视频连线,分享中国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的经验,并向他们援助中医验方、中成药等,为世界人民尽快战胜疫情贡献中医药力量,让中医药瑰宝惠及世界。
在抗疫一线,张伯礼院士每天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胆囊旧疾复发,在保守治疗无效后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前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自己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手术后怕影响军心,他特意提出不要将他手术的消息对外界公布。麻醉过后,他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的助理读疫情通报;术后第3天,他就开始在病房里工作了,又因为腿部出现血栓,无法下床行走,病床就成了他的工作台,他戴着老花镜,左手扎着输液针,右手执笔修改材料;术后不久,他就开始指导江夏方舱医院临床工作、救治病人。
4月16日,在武汉奋战了整整81天的张伯礼凯旋。9月,他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面对荣誉,他最常说的就是“荣誉是给所有医护工作人员的,我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唯代中医人受誉。”这是党和国家对中医药抗疫贡献的高度肯定。
今年1月,河北石家庄出现疫情,张伯礼再赴抗疫第一线。针对农村爆发的疫情特点,积极提出对策建议,并查房巡诊,主持制定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建立了治疗与康复无缝对接的诊疗模式,为中医药抗击疫情再度贡献力量。
抗疫归来,张伯礼院士仍坚持每周出三次门诊,对于来看病的患者,他总是尽己所能,全力施治。他认为作为一名医生,最重的就是医德,不论任何时候都要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患者要勇于担当。来看病的患者都是信任中医药的,所以不能辜负了这份信任。对于那些家境贫困的患者和家属,他千方百计减少费用;对高龄患者和腿脚不便患者,他就下楼去给患者诊治,省去了患者上楼的不便,用自己的仁术带给患者健康的希望。
二 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考察调研时指出的:“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张伯礼院士也一直坚定的走在这条道路上,传承发展中医药学,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几十年如一日,他把所有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中医药的研究和发展上。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张伯礼开拓了包括舌象流调、舌红外热象、舌色度学、临床舌诊研究及舌象仪器的研发在内的舌诊现代化研究,并获中医诊断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通过大规模临床流调,明确了中风病证候和先兆症动态演变规律,总结了中风病危险因素,并建立了综合治疗方案;开展血管性痴呆(VD)系统研究,制定了VD证类分型标准和按平台、波动及下滑三期证治方案;完成了首个中医药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大规模循证研究,建立了中医药循证研究的技术体系;他还创立了脑脊液药理学方法,揭示了中药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这些研究提示了中医疗效和学术水平,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他连续承担3个973项目,开展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搭建6万个组分的中药组分库,创建了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途径和关键技术,研制了多个组分中药新药,突破了千百年来凭经验组方的局限,为现代中药组方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于2020年建成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志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有了国家级创新基地;积极开拓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领域,培育了中药大品种群,指导开展中药智能制造系统研究,促进了中药科技内涵和质量的提升,推动了我国中药产业技术的升级,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迄今为止,他已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授权专利40余项,专著20余部。
在这次新冠肺炎抗疫中,数十年科研的积累和队伍建设的作用充分显现。就在张伯礼奔赴武汉的同一天,他令后方迅速组织科研队伍,立即编制新冠肺炎证候调查表,并制成App,将前线上千例病例信息回传到远在天津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中心。根据病症建立新冠肺炎临床大数据分析系统,明确了新冠肺炎“湿毒疫”的病因病机;并调出中药组分库里对症药材,逐一进行细胞实验筛选,几百种中药组分很快聚焦到几十种,明确了虎杖和马鞭草可以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和治疗小气道炎症。在现代科学技术加持下,张伯礼迅速研制了以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经典名方为基础的优化方组合——宣肺败毒方,以确切疗效入选中医药抗疫“三药三方”。这建立在大数据和辨证施治基础上的有效方药,为我国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总说中医药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各个时期都能吸收当时其他学科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不断与时俱进,这也是中医药历久弥新、学术长青的内生动力。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赋予了中医药新的使命和发展机遇,习总书记要求我们用现代科学方法解读中医药,说清楚、讲明白中医药作用原理。他说我们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发展中医药,使其达到现代科技水平。张伯礼信念坚定,坚持守正创新,致力将传承千年的中医药发扬光大。
三 沐育杏林,培养中医人才
在院士、校长、院长、中医名师、教学大师等头衔中,张伯礼最看重的是教师。作为天津中医学院的首届硕士研究生,张伯礼毕业后留校成为一名教师,直至今日,他依然在培养中医学子。在张伯礼看来,教师就是阶梯,可以让更多学生不断发展向上。他首先提出培养中医思维是中医教育的核心思想,坚持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创建了“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自主式学习联动”的教学方法。基于“全人教育”理念,2009年他倡导成立以“责任、坚韧、克己、奉献”为班训的“勇博励志班”。这份坚持正是对中医药大学学生品质的一种特别磨炼。他还捐出个人获得的各类奖金五百余万元,设立“勇搏基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为更多年轻人照亮未来。
同时,他还重视中医学教育的内涵质量建设。他认为任何一个学科成熟发达的标志就是要建立标准,中医人才培养也应有统一的标准。2008年他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个《中国中医本科教育标准》和全球第一个中医学国际标准《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组织全球专家编写的《世界中医核心教材》13册,已被5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使用。
张伯礼常说,一流的医生应该坐下来会看病、站起来能演讲、闭上眼会思考、进了实验室能科研,这是他培养中医人才目标的期许。近40年来他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300余名,获全国百篇优博论文3篇,提名2篇,其中一批人已成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万人计划等骨干人才。他也期待着这些后来者能够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赓续发展,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造福于世界。
四 建言献策,顶层设计促进中医药发展
张伯礼善于战略思考并组织多学科团队联合攻关。他长期担任科技部中医药现代化专家组组长,是科技部“九五”“十五”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十一五~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国家支撑计划中医专家组组长,参加中医药现代化顶层设计,主持了全国《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等文件的起草工作。参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制定,并多次获得国家973和重大专项的科技组织、协调优秀奖。
2010年他向国务院提出的发展中药大健康产业建议被采纳,国务院出台了《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目前产业规模达到3万亿元;作为全国人大代表,5次领衔中医立法提案,全程参加《中医药法》的调研、起草和审议工作,提出多项重要建议被采纳;领衔提出“将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纳入国家重大专项”的建议,得到习总书记批示,调研论证后,纳入国家“十四五”大备选项目。他提出了修改传染病法;中医药防治急性传染病有参战权;中药资源是战略资源,应纳入国家战略;临床医学生必须将中医学列为必修课;提高中医临床诊疗价格等几十项人大提案并多次被采纳,为中医药事业发展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