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忱主任从“伏邪成瘀”论治DKD理论经验*
2022-11-25王朋金
王朋金,李 忱
鹤岗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黑龙江 鹤岗 154100
李忱,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中医优秀人才,黑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30余年,其业务精湛,医德高尚,其不仅临床经验丰富,而且挖掘中医经典,注重中医理论研究。她总结出“伏邪成瘀”理论,指导糖尿病肾脏病变的诊疗,与中医同道分享。
1 伏邪成瘀概述
1.1 糖尿病肾脏病变(DKD)的中西医认识
中医学将DKD归于消渴,《内经》称之为“消瘅”,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症状也可以将本病归于尿浊、水肿、虚劳及关格等。DKD总的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仝小林认为DKD的病机与“瘀”“虚”“浊”[1]有关,王耀献教授认为DKD的病机是“内热致癥”[2]。李忱主任医师认为虚劳隐藏在DKD从发病到进展的整个过程中,治疗的过程中注意对虚劳的诊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所以将DKD归结为虚劳范畴。
西医学认为DKD是由于糖尿病使血糖异常升高,代谢异常,导致肾脏慢性损伤的疾病。临床上常见的表现是蛋白尿(微量蛋白尿→临床蛋白尿期)[3]和水肿,随着肾脏功能的不断恶化,逐渐形成慢性肾病CKD),最终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目前,DKD所占比例超过肾小球肾炎[4]成为CKD最重要的因素,对患者的经济造成显著压力[5],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糖尿病患者发生DKD的比例是20%~40%[6],是ESRD的首位因素。
1.2 伏邪
伏邪是指潜伏的病邪,平时不易被发现,只有当发病后,追溯病因发现的致病因素。伏邪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狭义的伏邪是指正气虚弱时,伏于肌膜或脂膜的未发病的邪气。广义伏邪是指一切潜伏在机体而尚未发病的邪气,不再区分正气是否不足。对伏邪的论述《黄帝内经》《伤寒论》中都有记载,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记载了跨越一个季节的伏邪,是关于伏邪最早的记载。《伤寒论·平脉法》中“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仲景祖师将伏邪思维运用于六经伤寒和脏腑杂病的论治中。温病学的创立,也与伏邪密切相关,学者魏华民等[4]人认为NCP属伏邪瘟疫。谢磊[5]认为慢性肾病与伏邪致病有一定相关性,基于伏邪理论诊治CKD提高疗效。
1.3 伏邪成瘀
瘀字最早见于《楚辞·九辩》“萷櫹椮之可哀兮,形销铄而瘀伤”,其中瘀为郁积的意思。《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筋肉拘苛,血脉凝泣”的记载,《素问 五脏生成篇》“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的记载,其中“凝泣”与瘀有相似的意思,即为壅塞不通之意。在《内经》中可以见到内伤伏邪成瘀的描述,其中《灵枢·五变篇》曰:“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脉不行……。”其中,蓄积日久说明是潜伏之邪,血脉不行是结果,导致气血经络不通,也就是伏邪形成瘀阻—伏邪成瘀。DKD最关键的病机是“伏邪致瘀”,伏邪是诱因,“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伏邪又和“瘀”一起推动病情的进展。
2 伏邪成瘀与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关系
2.1 伏邪成瘀的特点
李忱主任医师总结了伏邪成瘀的特点,论述如下:伏者贼也,伏于父母之身,承于子女之骸,或不足或有余,不足则弱,最易受邪,有余则害。伏邪盗也,外邪入表,内邪滋生,内外夹击,耗伤正气。伏邪之所,郁遏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气机逆乱,经络弗通,日久为瘀,此乃伏邪成瘀也;伏邪之所,耗伤气血,脉道空虚,体羸弱,易感六淫,易生五邪;伏邪之所,汲人之精,助己之能,待日必患。是邪三变:或默而无息,或相持伯仲,或无出其右。
伏邪成瘀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潜伏性,这一特点使很多感受伏邪的人在初期没有症状,因而忽略了伏邪的存在。(2)迁延性,伏邪侵入人体后多病程较长,从几个月到几十年不等,逐渐形成“瘀”。(3)破坏性,伏邪进入人体后,由于瘀阻的存在,伏邪不停的耗伤人的精气,使机体逐渐虚弱,更易感受其他病邪。(4)动态性,伏邪成瘀后,瘀会逐渐加重,病情逐渐加重,“瘀”不除则病不愈。(5)传递性,伏邪成瘀后,可以通过精气传递给子女甚至更多代。
2.2 伏邪成瘀的病机
伏邪成瘀的中医机制:先伏致瘀(引五邪),暗夺致虚,瘀虚交结,终致大乱,问之司命。论述总结起来病机过程如下:正能胜邪阶段:伏邪潜入人体→瘀阻形成→暗耗精气→伏邪壮大→机体受损。正不胜邪阶段:身体虚弱→瘀虚瘀交结→破坏健康甚或危及生命。
2.3 糖尿病肾脏病变是伏邪成瘀所致
糖尿病肾脏病变是由伏邪形成“瘀”,“瘀”逐损耗机体精气,生虚生热而成。其中《灵枢·五变篇》曰:“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描述了伏邪在胸中潜伏,形成瘀阻导致气血逆乱的过程。梁晓春教授[6]认为DKD的病机与“虚”“瘀”“浊”有关[9]。
现代医学对DKD的研究也从多个方面显示了与“伏邪成瘀”的一致性。一方面,虽然DKD具体成因尚未明确,但是DKD具有遗传易感性[7]已经得到证明,基因型是发生DKD的危险因素,这与“伏邪成瘀”中“伏于父母之身,承于子女之骸”是不谋而和的。另一方面,DKD具有慢性进展性和可逆性,慢性进展与“日久成瘀”是一致的,DKD的可逆性是中西医治疗疾病的基础。研究表明,DKD严格控制血糖后肾脏体积增大和肾小球滤过率的增高可恢复正常[8],这有力的说明DKD病变过程具有可逆性,在伏邪成瘀理论指导下治疗DKD后,患者病情好转,蛋白尿减少,一定范围内逆转病情。此外,DKD的发生具有隐匿性,DKD患者较非DKD患者在发生其他疾病时有更高的发病率。DKD的隐匿性表现为早期没有症状,临床上不易被发现,这是DKD容易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伏邪贼也”的论述如出一辙。临床上DKD患者体质虚弱,容易感冒,有更高的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这与“体羸弱,易感六淫,易生五邪”是一致的。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现代研究表明DKD常合并发生大血管和小血管的病变,导致循环障碍,甚至发生血栓性疾病,这与“伏邪成瘀”也是一致的。
3 伏邪成瘀指导糖尿病肾脏病变的治疗
伏邪成瘀指导DKD的治疗:伏邪之治,仿上工圣人,治未病,治微病,救未乱。伏邪之治,拨乱反正,应四时之气,化瘀扶虚,调阴阳,畅气血,平寒热,通五脏,达六经。伏邪之治,最忌攻伐,杀敌自损,犹无胜家,上工伐谋,善邪送路,或逆流而返,自内向外,至太阳出腠理为汗;或气化三焦,治蓄水,疗蓄火,自上而下,出于清则为尿,出于浊则为便;或吐纳之功,自下而上,清降浊升,浊出而正气生,五脏元真充畅,是为安和。
3.1 见微知著识伏邪,条条大路引邪出
糖尿病患者持续的高血糖状态或者血糖波动是导致DKD发生的危险因素[9],DKD患者中医治疗比单纯使用西药疗效更好[10]。所以,凡是糖尿病患者都应该早期进行合理的中医干预,减少DKD的发生。DKD患者在规范西医治疗的同时全程需要中医的介入,减少病情的进展。中医不排斥借用现代先进科技手段对疾病更加清晰的认识,Clq1与2型糖尿病和肾脏病密切相关[11],Clq1+CysC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效能更高[12]。所以中医四诊合参,结合有效的现代技术,提高早期诊疗DKD的能力。
DKD患者的治疗,治“瘀”非常重要,引邪外出是治“瘀”的关键环节,邪有出路是化瘀的必由之路。李忱主任医师在治疗DKD时常四种途径引邪外出:(1)表解法,常用药物有麻黄、桂枝、葛根、升麻、藿香、白芷等。(2)利小便法,引邪从小便而出,常用药物有:淡竹叶、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益母草、薏苡仁等。(3)通下法,引邪从谷道而出,常用药物有大黄、巴豆、玄明粉等。(4)吐纳法,引邪从口鼻而出,部分患者中药治疗同时按照李忱主任医师的建议习练八段锦,患者乏力、精神状态明显好于不习练者,学者黄敏玲等[13]人通过指导患者联系八段锦改善患者呼吸,提高生活质量。
3.2 寻根溯源缓化瘀,阴阳气血分补虚
DKD是伏邪成瘀所致,通过各种方法祛除伏邪,化解瘀阻治疗疾病,这就是“祛邪化瘀法”。DKD患者体质虚弱,较非DKD患者更容易感受“六淫”之邪,六淫潜伏最易化火化燥,六淫之中风邪为长。DKD患者容易阳气虚弱,水湿内停,内生“五邪”中最易生湿气,甚至有时会出现燥湿相混和寒热错杂的复杂病情。所以,治疗时需要寻根溯源,辨清病因病机,辨清形成“瘀”的到底是哪一种病邪,全面评估伏邪的情况,辨清是一种病邪还是多种病邪,是外感之邪还是内生之邪,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临床上李忱主任医师对燥湿相混和寒热错杂的病例常用猪苓汤、栝楼瞿麦丸、泻心汤、乌梅丸等方剂加减运用,疗效显著。
DKD治疗时需要辨别阴阳气血之虚,补虚以扶正,扶正以助化瘀,这就是“扶正化瘀法”。朱章志[14]发现“扶正祛邪”治疗DKD能改善肾脏的病理学改变,减少尿蛋白排出,阎晓萍[15]认为DKD的治疗总以“祛邪扶正”为治则。实际上,缓缓扶助正气较单独大量滋补更有意义,扶正后正气旺盛,伏邪无处可伏,正胜伏邪被驱退,给予伏邪外出之路,伏邪外出,瘀阻(病邪和病邪的产物)也就自然消除了,这样治疗机体损伤更小,可以实现不战而胜的目标。
DKD是伏邪成瘀所致,伏邪具有耗伤精气的特性,精气夺则虚,DKD对应的虚劳多伴随阴虚问题,阴虚则化生内热,化生燥邪,燥与瘀交结在一起,病程缠绵,治疗困难。很多学者用滋阴法治疗肾脏病取得良好效果,王暴魁教授[16]运用滋阴的方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疗效显著,学者赵长松等[17]人用益气滋阴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良好疗效,学者黄迎峰[18]用益气滋阴汤联合针刺的方法改善肾功能。但是,值得关注的是润燥容易加重瘀阻,治瘀之品又多具有辛散之性,容易加重瘀阻,所以我们采用以滋润为主少佐行气之品的方法,润化瘀阻,使滋阴而不助瘀,行瘀而不化燥,润以助化,化以祛邪,
4 结论
李忱主任医师总结认为:DKD与中医的虚劳相对应,它是由伏邪成瘀所致,DKD的病理过程离不开“伏邪”“瘀”“虚”三个因素。她运用引邪化瘀法治疗DKD,引邪化瘀分包括祛邪化瘀法和扶正化瘀法。引邪化瘀法的应用体现了“化”“引”“扶”三个特点,对内生之“瘀”给予化解,对外来伏邪则引其离开,给予其出路,对受损机体给予扶助,扶其弱,助其自愈,同时注意行气药物的运用。引邪化瘀法治“瘀”用化而不用攻逐、峻伐,对伏邪用引其外出而不是战伏邪于六经之中,对机体之虚用扶而不是盲用补法。这是整体观念的灵活运用,体现了中医动态中和的哲学思想,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需要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