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造影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

2021-01-05杨金权陈亚岳万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3期
关键词:颈动脉造影斑块

杨金权,陈亚,岳万娟

(浙江省慈溪市第六人民医院 超声科,浙江 慈溪 315300)

0 引言

老年群体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若不能及时对患者采取治疗,极易发生脑梗死等病症。随着现代医疗的发展,采用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能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对改善其预后效果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1]。为分析超声造影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研究组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76.24±8.13)岁,平均病程(10.43±2.18)年;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76.53±8.07)岁,平均病程(10.52±2.07)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脑梗塞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研究所用造影剂过敏等不适合入组的患者。

1.3 方法。两组患者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开展检测流程,常规设置探头频率是10 MHz,对其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与颈动脉分叉处加以密切观察,重点探查患者的血管内径、颈动脉内膜与中膜的厚度、是否形成斑块(形态、大小与回声特征)等,向其注射适量的六氟化硫微泡对比剂,使用前需将该药物2.4 mL溶解至0.9%、5 mL氯化钠溶液中稀释,充分震荡混匀后对患者右上臂静脉推注,实时监测其各生命体征。

1.4 观察指标。两组临床指标:测定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糖化血红蛋白,各指标改善情况与诊断准确率呈正相关。颈动脉斑块性质:测定两组检出斑块的情况,检出率与诊断效果呈正相关。颈动脉斑块造影情况:结合患者斑块增强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对患者斑块达峰时间、斑块峰值强度与基础增强强度,同时测量颈动脉内膜与中膜厚度,测量位置距离颈动脉球部膨大距离1-2 mm,对腔内膜与外膜间的垂直距离加以测量,最后取平均厚度即可。

1.5 判断异常标准。若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与中膜厚度局部增厚程度均是1.5 mm以上,则被称为斑块。以斑块形态与回声类型为基点,分为①扁平斑:内膜增厚不光滑,局部微隆起呈低回声;②软斑:患者的斑块在腔内突出,主要表现为不同强度混合回声;③硬斑:患者硬斑呈强回声且伴有阴影,斑块表现为高低不平的状态;④溃疡斑:斑块有时表现为壁龛且表面不平,溃疡边缘回声下降,稳定斑块是硬斑与扁平斑,反之不稳定斑块是溃疡斑与扁平斑。

1.6 统计学分析。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正态分布数据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研究组较对照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糖化血红蛋白情况()

表1 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糖化血红蛋白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研究组 5.38±2.15 1.68±0.43 3.62±0.78 7.13±1.46对照组 4.62±1.15 1.52±0.21 3.22±0.05 6.83±1.39 t 2.0909 2.2428 3.4330 3.3369 P 0.0394 0.0274 0.0009 0.0012组别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2 颈动脉斑块性质。研究组检出有23例,所占比例是51.11%;对照组检出不稳定斑块有11例,所占比例是24.44%,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067,P<0.05)。研究组检出稳定斑块有15例,所占比例是33.33%,对照组检出稳定斑块有10例,所占比例是22.22%,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χ2=1.3846,P=0.2393,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数量

2.3 颈动脉斑块造影情况。斑块厚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达峰时间、斑块增强强度两组间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见表3。

表3 颈动脉斑块造影情况()

表3 颈动脉斑块造影情况()

组别 斑块厚度 斑块达峰时间 斑块增强强度研究组 2.68±1.14 23.38±3.51 15.69±3.35对照组 2.52±1.13 21.46±3.38 13.17±2.48 t 0.6686 2.6431 4.0557 P 0.5055 0.0097 0.0001

3 结论

随着现代医疗事业进步发展,临床往往采取超声检查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注射适量的造影剂能充分呈现颈动脉与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明确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与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对斑块内病理性新生滋养血管加以检测,明确微血管与斑块内增强强度间的关系,便于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重要参考[2-3]。

常规超声诊断措施是以斑块形态特征为基点评估患者病情,很难切实反映斑块内新生血管,使得最终的诊断效果欠佳。有研究报道[4],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实施超声造影诊断具有时效性,显著提高颈动脉与斑块形态学显示率,对其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情况加以动态观察,结合实际增强情况可视化定量评估患者的斑块损伤情况,有效弥补常规超声检查的缺陷,同时仪器调节、造影深度与对比剂剂量往往对超声造影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实施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措施能对机体管腔实际情况加以显示,对患者斑块形态勾勒,合理显示新生血管,具有时效性。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在发展期间常见的影响因素是脂代谢紊乱,高血压或高血脂等指标极易对患者的病情产生直接影响,同时斑块内新生血管数量也极易影响诊断结果,与稳定斑块相比,不稳定斑块内部新生血管丰富程度显著,破裂出血等因素极易造成患者发生脑血管疾病,最终对其病情康复产生直接影响[5-6]。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出不稳定斑块有23例,所占比例是51.11%,对照组检出不稳定斑块有11例,所占比例是24.44%;研究组较对照组的不稳定斑块检出率高(P<0.05);两组稳定斑块检出率无差异(P>0.05);研究组斑块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斑块达峰时间、增强强度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实施超声造影诊断具有时效性,定期动态监测颈动脉情况便于早期切实掌握其斑块形成原因,可靠性评估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便于为患者后期治疗流程提供重要参考,显著提高疾病检出率,对改善其预后效果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颈动脉造影斑块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