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2022-04-08夏明钰
夏明钰
我国有1/3的成年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因此颈动脉超声检查逐渐进入体检项目。不少人将斑块简单地理解为软的不好,硬的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有些斑块是“不定时炸弹”
稳定性是判定斑块危险等级的重要指标,而软、硬只是评价标准之一,还要根据斑块的结构特征,如形态、大小、位置及内部回声等,以及患者自身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与控制状态来综合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判断斑块的稳定性:
看形態 表面光滑、外形规则的斑块一般不容易破裂;而外表不光滑、形状不规则的斑块,容易在血流的冲击下破裂。
看构成 钙化斑块较硬,按常理来说应该较稳定,但临床发现,钙化发生的部位和范围不同,斑块的稳定性也不一样。如果是斑块内部的点状钙化,这是胆固醇坏死结晶,反而是个不稳定因素;如果钙化出现在斑块表面,则引起斑块的形态不规则,斑块也容易破裂。破裂后,细小斑块被冲到颅内血管中,形成脑梗死,这种梗死比血栓造成的脑缺血更难通过溶栓等手段清除。
根据斑块内回声评估稳定性
医生通过检查斑块内部回声特征来评估斑块易损性(稳定性)。通常超声检查对斑块内部回声分为以下类型:
低回声 斑块的主要成分为脂质(胆固醇)、陈旧性出血、炎性细胞等。对查出此类斑块的患者,特别是血脂异常者,建议降脂治疗。陈旧性出血者的防治重点是稳定血压。
低至无回声 通常为斑块内新鲜出血,多数与饮酒、情绪激动、血压升高或不稳定有关。
等回声 斑块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组织增生。此类斑块相对稳定。
强回声 多为钙化斑块,较为稳定。
混合回声 上述各种类型的斑块特征同时出现在同一患者的同一或不同斑块内,这类斑块为不稳定斑块,破溃概率高。
因此,检查出是软斑块后无须心情紧张、思想负担重,也绝不要发现是硬斑块后就高枕无忧,疏于防范。因为在血压高、抽烟、糖尿病、免疫炎症损伤等危险因素日积月累的作用下,斑块的稳定性也会发生转变。
清除斑块,改善生活方式是基础
临床发现,有些斑块,在其形成早期以脂质成分为主时,通过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斑块可以缩小甚至消失,但多数斑块会逐渐变大。很多患者希望用“除垢剂”等把血管里的斑块清除掉。殊不知,斑块是日积月累长在血管壁上的,没那么容易去掉。怎么办呢?
1.最基本的措施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①清淡饮食,拒绝高油脂、高盐、高糖饮食,荤多于素会使血压升高,堵塞血管,增加血黏度。②戒烟。③坚持运动。坚持运动,能明显改善血管功能。④少生气。
2.了解并控制“三高”:降血脂、稳血压、调血糖。
3.遵医嘱用药,预防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