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1-01-05吴潇陈元友侯春辉王欣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3期
关键词:盐酸心肌梗死血栓

吴潇,陈元友,侯春辉,王欣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心内科,重庆 409600)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粥样病变的冠状动脉发生斑块破裂,从而导致相应血管出现阻塞,引起心肌急性缺血坏死,严重影响心肌功能的一种疾病,高发于中老年人,急性起病,常出现于夜间或劳累后,对于患者的生命造成重要影响。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需要及时快速,首选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快速恢复患者的心肌灌注。有研究显示,尽管恢复了主要血管的早期灌注,然而依旧有部分远端的血管可出现循环灌注不佳,这种无复流的现象对于心肌将又是一种损伤,并且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为了避免在进行介入治疗时发生远端血管无复流,是否应采取药物进行适当干预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盐酸替罗非班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通过拮抗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受体(GPⅡb/Ⅲa),从而减少血栓负荷[1]。本研究主要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盐酸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平均(58.6±2.9)岁,平均病程(1.3±0.9)h,观察组男17例,女18例,平均(57.9±3.1)岁,平均病程(1.1±0.6)h,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P>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并有行PCI术指证。②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反应。③研究对象可以收集到完整的病例治疗及随访记录。④纳入研究的患者皆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对于患者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需排除。②合并精神功能异常的患者需排除。

1.2 方法。两组患者在术前常规服用氯吡格雷以及阿司匹林各300mg,均常规行PCI术,选择经桡动脉途径,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提示需要进行血栓抽吸,将导管置入,通过病变部位,对血栓进行抽吸,使用球囊进行扩张,之后植入支架。其中植入的支架长度约为病变血管节段的1.3倍。将抽吸导管置入到狭窄的近端约2 mm处。其中观察组患者经抽吸导管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剂量为10 μg/kg,观察组患者注射入生理盐水10 mL。术后两组患者常规服用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加以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监测血压。

1.3 观察指标。PCI术后90分钟复查心电图,观察ST段回落情况,如果ST段回落≥70%,则提示ST段完全回落。疗效评价:显效:在治疗的过程中未再发心肌梗死,或者治疗后患者心电图ST段回落≥70%;有效:患者心电图ST段回落>50%;无效:治疗后静息状态下心电图复查结果未见改善[2]。均以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0进行分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若P<0.05,则提示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分别接受PCI治疗后,观察组总临床有效率约为77.14%。对照组总有效率约为54.29%,经检验P<0.05,提示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盐酸替罗非班在对PCI术后促进心肌早期灌注有积极的作用,具体见表1。

表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不同治疗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n(%)]

2.2 安全性分析。在用药治疗过程中,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4.29%,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率为17.14%,经检验,P=0.658,提示二者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在安全性方面,盐酸替罗非班与常规治疗相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当,无明显差异,安全性有一定的保证,见表2。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目前在我国中死亡率较高,其中心肌梗死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最佳的治疗方案是PCI手术,可以快速解除梗阻血管,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液供应。但在PCI术中通常采取的支架植入、球囊挤压等操作会导致一部分微血栓的形成,从而导致微小血栓引起微小血栓,进而使得患者术后出现无复流现象,进一步诱发患者出现再次心肌梗塞。此外有研究报道,在行PCI术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的结构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实验同样证实[3],对心梗患者的冠脉组织进行电镜下观察,能观察到病变区的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对于无复流现象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通常未见有明显效果[4]。有研究发现,盐酸替罗非班可以阻止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Ⅱb/Ⅲa相互结合,从而进一步阻止血小板发生聚集,从而起到预防微血栓形成的目的[5-7]。临床上通常将缺血再灌注后 90 min心电图 ST段回落率作为用来监测心肌灌注的情况,也是临床用于评估的一项有效指标[8]。因此,本研究主要根据心电图中ST段的回落率来评价此治疗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后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本研究进一步显示,在临床在临床疗效上,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这与既往的研究相似,提示盐酸替罗非班对于术后患者有一定的疗效性。在安全性方面,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4.29%,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率为17.14%,提示二者无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安全性分析情况[n(%)]

然而,本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所涉及的研究样本量较小,数据上异质性较差,需要进一步夸大样本,从而使得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性。其次,对于盐酸替罗非班药物,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经济学效益未纳入研究范畴中,对于患者对药物的选择也是一种很大的影响因素。下一步研究,将会从药物作用的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对于患者药物使用后的疗效情况进行大数据的预测,从而便于患者的选择以及临床医生的决策。综上所诉,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有效促进心肌的早期灌注,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值得保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盐酸心肌梗死血栓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盐酸泄漏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